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

之後,張讓兒媳連早飯都沒有吃便急匆匆地回了孃家,只是她沒有看到她的公公在盯着她的背影時發出了讓人害怕的冷笑。

到了孃家之後,聽了女兒的敘述,其母也不敢怠慢,放下手中的碗筷便同其帶着她一起來見舞陽君,張讓兒媳一見到舞陽君便一頭扎進舞陽君的懷中,哭道:“外婆呀,快救救外孫女一家吧。”她這一哭,她的母親也跪在一旁陪着哭,而張讓派出跟她一起來的一羣僕人便慌忙從車上向下搬東西,不一會兒便在舞陽君的面前築起了幾座珠光寶氣的“山峰”。

聽了外孫女的描述,看着眼前那一座“珠光寶氣山”,舞陽君不禁老淚縱橫道:“好了,都起來吧,這事我老婆子管定了,我這就去見你的大舅,我老婆子倒要好好問問你的大舅,究竟和你的公爹有什麼解不開的深仇大恨,非要置你公爹於死地不可。”

張讓兒媳一聽,忙道:“外婆不可,我大舅乃是受了袁紹、曹操等人的蠱惑,況且已經下了大將軍詔,外婆要想勸阻是不可能的了,以外孫女來看,此時唯有到太后那裡說明一切,讓太后下詔方能救得我公爹一家的性命。”

舞陽君聽了,不禁有點爲難,畢竟何進和何太后乃是同父異母,舞陽君雖是何進的生母,但卻不是何太后的生母,要自己去求她確實有點爲難,再說萬一自己去了,她不給自己面子,這張老臉以後也就沒地方放了。

正在舞陽君猶豫之間,正好何苗進來,舞陽君眼睛一亮,喜道:“苗兒來的正好,你馬上代表我去長樂宮拜見太后,請她出面制止你大哥想要誅殺張讓等人的這一愚蠢做法。”何苗前來此處正是爲張讓等人求情,正愁不知如何開口,自然歡喜領命而去。

等何苗來到長樂宮門口的時候,發現張讓、趙忠、曹節、郭勝、段、封六人早就候在可長樂宮的門口,見到何苗趕來,張讓佯作歡喜道:“何車騎來得正好,我等正要進宮向太后請罪,請太后救命,何車騎正可爲我等美言幾句。”

何苗根本就沒考慮這幾個人既然是來找太后求饒的,卻爲何一直在這裡等,而沒有進去,非要自己來到纔要進入長樂宮的原因,便點頭道:“張公公放心,你我相交多年,況且此次乃是我大哥不對在前,我何苗豈能見死不救,我自會在太后面前替你們多說好話。”於是,何苗便和張讓等人一起進宮面見太后。

何太后此時正在御花園遊玩,興致正高,見到張讓、何苗等人急匆匆地從長樂宮方向而來,而且一個個哭喪着臉、精神萎靡,好像家裡死了什麼人似的,便頗爲不高興,此時再聽了何苗的描述(自然替張讓等人說盡好話,將所有的過錯全都推到何進身上),便對何進產生了怨氣,心想,好你個何進,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和我商量一下,便私自下詔,你眼裡還有沒有把我這個太后放在眼裡,要不是我,你今天又豈能成爲權傾一時的大將軍。

可生氣歸生氣,畢竟他們是兄妹,所以何太后還是向着何進的,何太后嘆了一口氣道:“哀家真沒想到你們竟然和大將軍鬧到如此地步,以哀家來看,你們六人就帶着哀家的旨意一起到大將軍府上來個‘負荊請罪’。你們若能表現出廉頗的氣度,哀家相信大將軍也會有藺相如的寬宏的。”

張讓等人一聽何太后要他們去大將軍府上負荊請罪,皆是大驚失色,這和自投羅網有什麼區別,看來這個女人的腦子還不是一般的蠢笨,頓時哭笑不得,張讓大哭道:“太后呀,大將軍正是受了袁紹、曹操等人的蠱惑誓殺老臣等人,若是老臣等人前去,豈非是讓老臣等人自投羅網,還請太后明鑑。”

何太后一聽,心中頗爲不高興,暗道,你們來此求我,我出了個主意化解你們的恩怨,反倒落埋怨,看來好人難做呀,於是她兩手一攤,對張讓道:“這樣一來,哀家就真沒辦法了,難道你們還要大將軍親自到你們府中一一賠罪不成?”

張讓朝前跪走兩步,急聲道:“太后誤會了,臣的意思是由太后出面,約大將軍來到太后宮中,老臣到時候也早早等候在太后宮中,一旦大將軍到來,臣等自當在太后面前向大將軍謝罪,然後由太后出面化解老臣等與大將軍之間的誤會,太后以爲這樣如何?”

何太后聽了之後,不禁沉吟起來,說實話,她對張讓等人也是看不順眼,只是當初她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后,確有張讓等十常侍的功勞。如今他們有難求到門前了,何太后也不好不理不問,但她卻並不想出頭參與此事。

張讓見何太后面有難色,急忙朝何苗使了個眼色,讓他再添一把火。何苗會意,連忙上前道:“若是太后能夠成功化解大哥和張公公等人之間的矛盾,勢必會是一段流傳千古的將相和,太后也定然會名垂青史呀。”

這何苗雖然大事上傻,但小事上卻是精明,這一番話頓時說得何太后心中美滋滋的,一想到名垂青史這四個字,也就沒有仔細考慮這樣做有什麼不妥,便點頭應允了此事。當即,何太后便下旨讓大將軍何未時進宮,到嘉德殿有要事相商

張讓等人在求得何太后的同意之後,一個個心中都是暗自樂開了花,在一聲聲感人肺腑的“謝太后”聲中,張讓六人離開了長樂宮,來到了西園署事房,立即對他們如何誘殺何進的整套方案進行了最後的潤色。

這套方案中的“套”已經由何太后完成,並設在了嘉德殿中,剩下的活兒就是如何保證能夠殺死何進,進而控制太后和皇上。因爲一旦何進逃脫,他們六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所以能不能殺死何進是整個方案中的關鍵點。

在這段時間內,他們需要做的是:一、由張讓率領五十名羽林軍,手持刀斧,埋伏在南宮嘉德殿門內,準備刺殺由此門進殿的何進;二、由趙忠率領八百名羽林軍精銳,佈防在南宮各門,以阻擋何進的部隊進入;三、由曹節、封等率領五百羽林軍,在北宮佈防,若是趙忠等阻擋不住何進軍隊的壓力時,南宮的羽林軍可退入北宮,由曹節、封指揮堅守,以便爲撤退爭取爭更多的時間。

當然,任何周密的計劃都會有失敗的可能,張讓等人也並不是只去想成功之後的美麗藍圖,如何過上安寧的日子,如何只手遮天,如何把持朝政,如何處置朝中曾與他們作對的一些大臣們。張讓想的更多的是失敗之後如何逃得性命,如何東山再起,所以他們還制定了一個失敗之後的計劃:

一、組織三百人的預備軍,由郭勝帶領,一旦計劃失敗,郭勝便率領這三百人的預備軍攻入西城區金市的富民區,縱火焚房,以便讓司隸地區的被何進殺死的驃騎大將軍董重的舊部看到火光後能儘快攻進洛陽,對抗何進的部隊;

二、曹節和封率軍由北宮殺出,殺入城東北部的步廣裡和永和裡官邸區(何進的大將軍府在此),沿途放火以爲疑兵,以便掩護張讓段等挾持皇上和太后往東門撤退。殺出洛陽後,將視情況或分散逃匿,或重新集結,準備東山再起;

三、在這個撤退的計劃中,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皇上和太后的安危。必須保證皇上和太后的安全,因爲這是他們的“人質”或者說是“護身符”。

當張讓等人將整盤計劃制定的周密無隙的時候,張讓擡頭看了看太陽,已經是午時一刻了,沒有多少時間了,張讓揮揮手,讓大家各自按照計劃的內容前去準備,大家一鬨而散,頓時走了個精光。

張讓走入堂中,將掛在牆上的一把刀拿了下來,用衣袖擦了擦上面的浮土,右手握住刀柄,用力一把,只見寒光一閃,刀被拔出了鞘。張讓雙眼盯住寒光發亮的刀身,口中喃喃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蒼天保佑。”

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序章第十六章計謀得逞(2)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