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

“公主駕到。”就在王允、伏完和蔡邕你一句我一句地誇讚楊奉的時候,忽然門外傳來一個侍女的喊聲。

“公主?”楊奉微微一愣,永年公主已經在這裡了,還能會有什麼公主,不過,楊奉很快便反應過來,這裡畢竟是伏完的駙馬府中,除了身爲客人的永年公主之外,還有一個公主,自然就是伏壽的母親陽安公主劉華了。

漢靈帝有三個妹妹,分別是陽安公主劉華、公主和公主,這三個公主確實都是天姿國色,只不過生不逢時,遇到了漢末的亂世。董卓進京之後,自然聽說了三個公主的美豔,強行索取,在歷史的記載中,只有陽安公主劉華的丈夫是伏完,至於其他兩個公主的夫婿根本沒有任何記載,但是,在董卓進京之後,這三個公主全都成了董卓的陪牀之人,伏完雖然戴了綠帽子,卻是敢怒不敢言。

隨着楊奉的思緒,陽安公主劉華的丰姿也映入了每一個人的眼簾,永年公主固然也是公主,但是卻是青澀羞赧的公主,是未經人事的少女,然而陽安公主卻是給了楊奉另外一種濃郁的清香,稍稍豐腴的嬌軀、凹凸有序的玲瓏,絲毫不遜於伏壽的美麗面容,使得楊奉第一次有還沒有任何親密的接觸便已經心動的感覺。

劉華進屋之後,先是拿着一雙妙眼在屋裡掃了一圈,對於劉華來講,王允、蔡邕兩人自然是老面孔,只有楊奉是一個新面孔。是以她當然能夠想到這個英俊的年輕人就是自己女兒的夫婿。

月前伏完曾跟她說過將女兒伏壽許配給楊奉,以此使得永年公主劉慕能有機會逃離皇宮的計劃,根據當時伏完分析的理由,一是因爲靈帝之命,二是因爲劉華和劉慕之間畢竟是姑侄關係,三來伏完曾向劉華誇口,說楊奉是尋遍大漢十三州也難找第二個的傑出人物,加之劉華在數年前也聽說過楊奉的事情,是以才能痛快答應此事,但是,今日劉華正在府中游玩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這邊傳來的讓她一生中從未聽到過的優雅之極的琴聲,是以她才順着琴聲來到這裡。

一番見禮之後,劉華對伏完笑道:“駙馬,想必這個年輕人就是數年前皇兄親御口舉爲方正、並將侄女永年公主下嫁的青州牧楊奉楊大人吧?”

伏完笑道:“公主所言正是。”

楊奉急忙向劉華見禮道:“小婿見過岳母大人。”

伏完當日在劉華面前將楊奉誇成了一朵花,本來劉華並不是很同意此事,但是畢竟伏完說此事不過是爲了就永年公主劉慕的權宜之計,當不得真,是以劉華因爲姑侄之情所以才勉強答應此事。但是,今日見了楊奉之後,劉華可謂是十分的滿意,心中開始爲女兒有了這樣一個好的歸宿而高興不已。

劉華笑眯眯地對楊奉說道:“賢婿免禮。”

伏完本來正擔心劉華突然來此會雞蛋裡面挑骨頭,但是聽了劉華這一句“賢婿免禮”,擔心了幾天的心情突然在這一刻放鬆下來,趁着劉華高興說道:“公主,完月前所言不錯吧,壽兒跟獻之可謂是天生一對。”

劉華隨意瞟了伏完一眼道:“駙馬此言差異,若是壽兒與獻之是天生一對,慕兒又該如何呢?”

伏完這才發現自己有些口誤了,急忙點頭稱是,神情之間似乎很怕劉華。楊奉看在眼裡,暗道,難道嫁給公主的男人都是這般窩囊菜不成,好在大漢已經不行了,否則的話,若是劉慕也是如此,自己還真是難以受得了。

劉華笑道:“剛纔華正在花園中散步,突然聽到此處傳來一陣優雅的琴聲,華自覺此生從未有所聞,是以纔會循聲來此,莫非是慕兒在蔡大人的教導下琴藝大爲提高,只是剛纔那隨着琴聲高和之人不知是不是賢婿呢?”

伏完急忙陪笑道:“公主只是猜對了一半。”

劉華“噢”了一聲道:“駙馬此言何意?”

王允見狀,知道如此下去,勢必會讓楊奉看伏完不起,於是便急忙搶先一步道:“公主有所不知,駙馬所說公主纔對了一般,便是指剛纔那縱聲高和之人卻是獻之,說公主還有一般沒猜到,便是指那彈奏出美妙琴聲之人也是獻之。”

劉華知道王允素來爲人正直,從無半句謊言,不由拿着驚訝的目光看着楊奉,一邊看一邊輕輕點着頭道:“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獻之此曲之水準縱然比之蔡大人也是不逞多讓,看來壽兒能責此佳婿,真乃壽兒之福也。”

劉華在這裡的一陣倡言,楊奉是一句也沒有聽進耳中,他幾乎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劉華的身體和臉龐之上。劉華初始之後沒有發現,待到她的話說到最後的時候才發現她心中的好女婿的眼光一直在她的身上游來游去。對於這樣無禮的目光,劉華突然發現自己的心中只有有一絲的惱怒,卻有九分的羞澀,這樣大的反差使得她不禁嚇了一跳,本來想先行自己離開的她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壽兒、獻之,你們跟我來,本宮有話安排,諸位大人稍待。”

有話安排?楊奉聞言不覺奇怪,劉華會有什麼話安排,非得讓自己和伏壽一起過去,但疑問歸疑問,在這座駙馬府中,還是劉華的地位最高,是以他不得不向伏完等人拱了拱手,跟在劉華的身後,伏壽則是緊跟在楊奉的身後。

三人一路走去,楊奉今日是第二次來駙馬府,並不太熟悉,但是伏壽卻是在這裡長大,自然看得出來,劉華所領的路是通向她的閨房,那是一個從未被男人踏入過的地方,包括她的父親伏完,心下不覺微羞,不過更多的卻是奇怪,暗道,母親爲何要將我和夫君二人領到我的閨房中?

到了地方之後,楊奉這才發現這裡竟然一個女子的閨房,但他卻不知這是伏壽的閨房,畢竟劉華一路之上頭也不回地將他們領到這裡,以爲這是劉華的臥室呢,心下也是奇怪,難道劉華與伏完分居多年,爲何這臥房之中不是一張雙人大牀而是一張溫馨的單人牀呢?劉華爲何要將自己和伏壽領到這裡來?難道是要當面教授我們二人一些□□技巧?難道她與伏完分居多年,早已是春心難耐,想與自己在這裡歡好一番?只是她爲何還要喊上伏壽?莫非是要親身爲伏壽做示範?

無數個問題在楊奉的腦海中生成,他再看劉華的目光中,又少了一分尊敬,再多了一分褻瀆和直視。

到了伏壽的房間之後,劉華才轉過身來,她發覺楊奉的目光與之剛纔有些不一樣了,沒那麼放肆了,心中暗暗放心卻又有一絲的失落。不過,她卻不知道,楊奉肆無忌憚的目光一路之上從來沒有停過,只是剛纔纔算是稍稍收斂一些而已。

又見伏壽眼中盡是疑惑的目光,劉華微微一笑道:“壽兒,獻之,你們可知本宮爲何將你們帶到壽兒的閨房之中嗎?”

楊奉這才明白,原來這是伏壽的閨房,並非是劉華與伏完分居所住之處,再望向伏壽,只見她是滿臉羞紅地低着頭,於是便道:“回公主殿下,奉不知。”伏壽也是輕輕說道:“回母親,孩兒不知。”

劉華笑了笑道:“你們當然不會猜到,本宮將你們喊到此處是爲了將一件至寶傳給你們,本來這件至寶是應該傳給我的長侄女翌年公主劉琴的,只是琴兒的那個駙馬卻是一個紈絝子弟。眼下大漢已到生死存亡之時,本宮擔心此寶一旦傳到他們手中,日後不能將此寶保全,是以才決心將此寶傳給你們,而歷來傳下此寶必須要在接寶人的臥室之中,眼下你們的新房還沒有佈置好,是以本宮只得將你們帶到這裡來了。”一句話說得伏壽更是面紅耳赤,尤其是“新房”那兩個字,使得她再次想到自己日後將成爲這個男人的妻子,心跳也突然加快起來。

楊奉沒有伏壽的羞澀,但劉華說得這樣神秘,卻引起楊奉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麼樣的寶貝竟然讓劉華如此慎重,不過他雖然心中好奇,卻也並沒有開口去問,畢竟劉華既然決定將寶物傳給自己和伏壽,接下來定然就該將寶貝拿出來了。

誰料到,當劉華將玉手伸到袍袖中之後,臉色突變,竟又失態地舉起兩邊的袍袖,向裡面望了望。

丟了?這是楊奉看到劉華異樣舉動後的第一個念頭。

當然不是丟了,是忘記拿了,劉華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俏臉一紅,對伏壽道:“壽兒,你去到孃的臥房去一趟,將娘牀前首飾盒第三層的一個繫着黃結的紅色盒子拿過來,記住拿了之後要放在袍袖中,不可放在手中示人。”

伏壽應聲而去,屋子裡只剩下劉華和楊奉兩人,氣氛有些尷尬。

楊奉望着成熟美豔的陽安公主,心中暗道,這樣的美人兒若是落在董卓那天殺的色鬼手中,真是太可惜了,不過伏完忠於大漢,自然不會爲了一人之私而在洛陽大亂的時候帶着家人離開洛陽的,如何才能讓陽安公主她們脫離董卓的魔爪呢?否則的話,若是知道她娘落到了董卓的手中,後又在長安大亂的時候不知所蹤,只怕伏壽日後在青州也是過得難安。

突然間,楊奉想到了一個藉口,於是對劉華道:“公主,得蒙公主與伏大人錯愛,將郡主下嫁給楊奉,奉不勝感激。只是,在青州有一風俗,若是青州男兒娶了外地的女子,須得有這名女子的母親以及她的姨娘和姑姑一起送過來,否則的話,這女子將會被男方之人所看輕,是以過幾天之後,奉希望公主能夠與潁陰公主、陽翟公主一起送郡主和萬年公主到青州。”

青州究竟有沒有這個規矩,劉華怎麼會知道,不過她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劉慕也是她最喜歡的侄女,她當然不捨得女兒和侄女到了青州之後被人看不起,於是便點了點頭道:“這有何難,到時候本宮與兩個妹妹陪着一起走一遭就是了。”

楊奉沒想到劉華這麼痛快就答應下來此事,本來想好了一肚子的勸詞,竟然全都用不上了,於是便朝劉華微一鞠躬道:“多謝公主成全。”心中卻道,其實應該是你感謝我,到時候不但可讓你逃過董卓的魔爪,更是讓伏完戴不了綠帽子了,伏壽跟你生活在一起,也不會不開心,可謂一舉三得。當然,如果能夠有機會嘗一嘗這個成熟公主的味道就更好了,應該是一舉四得纔是。

劉華哪裡知道她已經落入了楊奉的算計之中,她與兩個妹妹跟着到了青州之後,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更是再也沒有再回到過洛陽。她微微一笑對楊奉道:“本宮既然已經將壽兒許配給你,就不要再以公主稱呼本宮了吧。”

楊奉怎會不知劉華是什麼意思,急忙深鞠一躬,改口道:“小婿拜見岳母大人。”

就在楊奉“岳母大人”四個人剛剛落地,伏壽也正好走進門來,聞言不覺又喜又羞,羞答答地低着頭從袍袖中掏出了一個繫着黃結的紅色盒子遞給了劉華。劉華則是用幾乎發抖的玉手將它結果,眼神中充滿一種複雜的神色,輕輕用手將黃結解開,又輕輕打開盒子。

竟然是一塊玉佩,當一臉凝重的劉華輕輕將盒中之物取出之後,洪天嘯發現玉佩的前面是一條龍的形狀,後面似乎寫着幾個字。因爲玉佩本身就不大,而又有八個字之多,是以楊奉看不清那八個字是什麼。

劉華將玉佩舉在手中,輕輕嘆了一口氣道:“這塊玉佩可不是一般的玉佩,它的材料就是戰國時候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和氏璧?”楊奉和伏壽聽了,皆是大吃一驚。和氏璧的故事楊奉聽說過,似乎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用它做成了代表皇帝至高無上權利的玉璽,難道當年做成玉璽之後還有剩料,這個玉佩就是用剩料做的?

劉華又道:“不知你們是否見過玉璽,可知玉璽缺了一角?”

楊奉心中一動,脫口而出道:“莫非這塊玉佩是用那缺角所做?”

劉華眼中不由閃過一抹讚歎之色,點了點頭道:“正是,當年孝元皇太后以玉璽怒砸王莽,致使玉璽斷了一角,雖被找到,卻也無法再與玉璽合二爲一,只得以黃金補全玉璽。後來,玉璽以及斷角傳到光武帝手中,他便使人將這個斷角雕刻成了一塊玉佩,正面是一條龍,代表皇帝,背面是八個字,與玉璽上的八個字一模一樣。”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楊奉喃喃念道,再望過去,果然越看越覺得那八個字就是這八個字。

劉華點了點頭道:“正是,這塊玉佩之所以稱之爲寶,不單單因爲它是和氏璧的材料,也不是因爲其雕工之精細,舉世難找,而是因爲它的另外一個用途。當這塊玉佩與玉璽之間相距只有十丈遠的時候,玉佩會突然放射出五彩的光芒,極爲好看,而玉璽也會發出一道沖天的五色毫光,若是將玉璽放在院中,這道五色毫光會直入雲霄。”

楊奉突然想到後來董卓火燒洛陽之後,孫堅手下的士兵在皇宮中的一口井中發現了一道五色毫光,經過打撈才得了傳國玉璽,看來定是那口井的十丈之內必有這塊玉佩,而且二者還是剛剛進入十丈之內,唯一的解釋便是董卓進京之後,每晚夜宿後宮,自將劉華三姐妹也弄到了皇宮之中,後來不知怎麼的,這塊玉佩被一個宮女偷到。董卓兵敗之後,火燒洛陽,這個宮女收拾了東西正要逃走,卻被孫堅的軍隊堵住了宮門,慌亂之下,將這塊玉佩掉在那口井中。

劉華將玉佩交到了楊奉的手中,嘆了一口氣道:“獻之,眼下天下將亂,這塊玉佩在本宮手中難以保全,是以本宮先將它交到你的手中,若是日後大漢能夠得以持續,請你將它交到下一代的長公主手中。”

接過玉佩,楊奉暗歎一聲,董卓就要來了,看來這塊玉佩也是交不出去了。

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1)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序章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二百六十章密謀涼州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一百九十二章滅族屠戮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