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

“重建丹陽精兵?”

馬謖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是大感意外。所謂的丹陽兵,指的就是籍貫爲揚州丹陽郡一帶的士兵。漢武帝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更秦鄣郡爲丹陽郡,郡以境內丹陽縣而名。漢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三國初郡治移至今南京市。漢轄境包括現在的江蘇南京市,常州市,無錫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黃山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有漢一代,丹陽兵可以說是天下精兵之最。李陵北征匈奴時,他的五千死士就是來自丹陽的精兵,在李陵進襲匈奴時,以五千人抗擊匈奴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最後只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以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于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從叛徒口中探知李陵無援纔敢進攻,丹陽兵善戰可見一斑。

而東吳後期,也就是諸葛恪掌權時期,之所以敢於肆無忌憚,很大的原因就是諸葛恪身爲丹陽太守,手握一支丹陽精兵。孫吳時期,名將諸如黃蓋、韓當等都曾擔任過丹陽太守。陶謙曾以數千丹陽兵,引得劉備離開田楷前來投靠。但後來也就是這數千人馬,趁着劉備遠征,打開城門使得劉備敗於呂布之手。

現在馬謖之所以提出要重建丹陽精兵。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希望這一支驍勇善戰的大漢雄師。就此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歷史上丹陽精兵最後一次出現,就是在東吳末年。當時晉軍順江而下來攻,吳國的丹陽太守岑瑩對晉作戰裡面,僅僅率領500餘丹陽兵,頭綁青巾,只執刀盾。數次向晉軍的陣地衝鋒,突破晉軍的堅牢防守,丹陽兵之勇令人聞風喪膽。而在此之後,丹陽兵再無耳聞。馬謖前世的時候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感覺造成這個結果的因素。不外乎有三。

第一就是丹陽兵出自吳地,乃是東吳精銳,西晉在立國之後,爲了維護地方的穩定。自然不會容許這樣一支敵國的精銳存在。因此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丹陽兵的消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就是由於丹陽經濟政治條件的變化,據史書記載,一開始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尤其是在三國期間,丹陽郡境內還盤踞着相當的山越人。這些好勇鬥狠的山越蠻子,簡直就是天賜的兵源。也正因爲如此,丹陽兵才得以在戰場上大放光彩。到了東吳後期,一來江南被南下的避難的士民不斷地開發,窮山惡水逐漸變成了魚米之鄉;二來山越人也被幾乎盡數剿滅,或是漢化,因此自然無法再有這麼優厚的兵源了。

第三就是東吳的將領世襲制度,也對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的影響。東吳的大族掌握着東吳大部分的人口和經濟命脈,東吳的軍隊,實際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組成。而在東吳中。擁有私兵的將領多達上百之多,重要的如程普、陳武等人,都擁有多達數千的私兵。最關鍵的是,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繼的,孫權基本上不能夠獨自去調動他們。只有通過私兵所屬的將領,才能進行調動。

而孫權想要讓這些擁兵的將領們動用自傢俬兵爲自己效力。靠的就是跟他們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蜀等口號使他們與自己同仇敵愾。而東吳的每一次軍事擴張,所得到的疆土的與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參與作戰的將領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戰後,周瑜攻取了長沙北部漢昌郡,此郡便成爲了周瑜的食邑,而魯肅接管了周瑜的軍隊之後,漢昌郡便又轉爲魯肅的食邑,這種情況在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之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這樣一來問題也就來了,大家的軍隊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打仗的時候號令不一,操練的時候訓練更是不一,這戰鬥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別說丹陽兵了,就是天兵天將,都被你給折騰成豆腐渣了。

出於這三個問題,丹陽兵在東吳之後,就再不聞名於世了。有鑑於此,馬謖這才提出要重建丹陽精兵,爲的就是保全這一支精銳之師。

關羽早年在徐州的時候,當然是見識過陶謙麾下的丹陽兵的威力的,對此自然是深表贊同。不過他聞言之後,稍一沉吟卻是開口道:“只是丹陽初平,民心未復,若強行徵召百姓入軍,恐於安定地方不利!”

關羽也不是笨蛋,知道軍事的建設需要穩固的政治後盾。這一點馬謖也想過了,當下開口道:“這一點我也想過了,因此我打算募兵而非徵兵,希望可以通過一些妥善的政策,讓百姓自動加入我軍!”

“哦,幼常有何良策呢?”關羽聞言饒有興致地問道。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以利驅之!”馬謖胸有成竹地道,“我準備在丹陽頒佈法令,凡是每戶有青壯兩人者,若是出一人入伍,則可免賦稅三年;凡是每戶有青壯三人者,若能出一人入伍,則免賦稅一年,出兩人入伍,免賦稅三年,以此類推。但每戶必得留至少一名青壯在家,若家中只有一青壯,則不得入伍,以免絕嗣。至於豪族大戶則是另有他法,凡是出青壯家兵250人蔘軍者,賦稅三年之內減半,並可擇其族中有爲者一人,在軍中任軍司馬,或是在縣中任縣尉或者縣丞;凡出青壯家兵500人蔘軍者,賦稅五年減半,並可擇其族中有爲者一人,任軍都尉,或者是郡中椽吏。如此既可招募兵源,又不擾亂百姓!”

這個辦法可以說是頗爲新穎。關羽聽了之後也是眼前一亮。不過一旁的董允卻是提到了一個弊端:“軍師此舉固然頗爲巧妙,但是這樣一來,丹陽將來幾年之內的稅賦,必然要大減了!”雖然馬謖已經轉任軍師將軍,但是董允等人一直不把他當武將看,還是習慣性地稱呼他爲軍師。這在劉備集團內部,幾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定了。倒是外人碰到馬謖,往往稱呼一聲馬將軍。

關羽聽了這話之後,也是點了點頭,但是隨即開口道:“若無兵員拱衛新得的土地。又談何賦稅?當務之急,是要在江東立穩腳跟。至於錢糧賦稅,這些年荊襄積攢甚多,自可支撐一時。幼常。我即刻與你募兵令,你去招兵即刻。若需要錢糧,荊州這裡可以給你調撥一些!”

“多謝二將軍!”馬謖遜謝道。雖然名義上一郡太守就能招募人馬,但是募兵這種事情由於事關重大,一般都需要大頭子拍板才能進行的。歷史上只有在漢中之戰時,南中諸郡突然爆發叛亂,當時的犍爲太守李嚴當機立斷,因此不等請示劉備,就立即招募兵馬平叛。也正是因爲如此,李嚴才獲得了劉備的賞識。後來和諸葛亮一起被任命爲輔政大臣。

扯遠了,但是現在有了關羽的支持,馬謖終於可以拋開顧慮,大舉放開手腳幹起來了。數日後關羽率領大部分人馬撤回荊州,留下趙雲率軍10000駐守壽春前線,其中包括他麾下的龍騎軍;陸遜則是率軍5000駐守廬江,並就近在巢湖之中打造水師;馬謖則是率軍10000駐守丹陽,並且名義上節督江東諸郡的一切軍政要務。

這樣一來,加上在豫章的一些軍馬,劉備在整個江東駐紮的軍馬。差不多達到了將近三萬人。相比之下,孫權在奪取餘杭之後,佔據了大半個吳郡,實力稍稍得到一些恢復,但是總兵力也就三四萬左右。而且對孫權而言。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要命的是在奪取吳郡之後。劉備就有意無意地斷了對他的糧草支援。

沒有了劉備糧草的支援,孫權自然就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大肆擴軍了。事實上之前在地廣人稀的會稽,要不是有劉備的支持,孫權連兩萬人馬都拿不出來。不過現在看孫權已經緩過勁來,加上自己的勢力滲入江東,劉備也就順理成章地斷了支援,免得養虎爲患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孫權的實力現在已經是不值一提了。另一方面,張遼雖然屯兵曲阿,但是經歷了餘杭之敗後,他現在的兵力只剩下數千人,實力更是不值一提。換句話說,江東這塊地面上,現在是劉備一家獨大之勢,馬謖等人自可以優哉遊哉地恢復元氣,等把這佔據的新得之地轉化爲自己的戰力,就可以集結各州的力量一起揮軍北上,和曹操痛痛快快地一決勝負了。

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就在馬謖和趙雲他們優哉遊哉地在這裡打理江東這片基業的時候,在他們的北方,在徐州的小沛,有些人就不是那麼開心了。在逃出生天之後,許褚自是返回許昌述職,而另一方面,曹彰卻並沒有和許褚一起立即就回許昌,而是在小沛去向他的大哥曹丕倒苦水。

而在這期間,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曹丕一邊對曹彰好言安撫,一邊則是有意無意之間誤導曹彰,讓曹彰認爲在他被困壽春期間,曹植對他的生死是徹底地置之不理,甚至有意要借關羽之手將他給除去。在這種思想形成之後,又開始通過各種手段,間接地加深他這一想法。

曹彰雖然不是蠢笨不可救藥之人,但是論到人心詐變這方面的本事,比起曹丕和司馬懿二人,差了簡直不止是一點半點,加上臧霸的幫腔,沒多久就被他們給忽悠地一頭的包,對自己這個大哥感激不盡的同時,對那個“無情無義”的曹植,更加是恨的咬牙切齒。

這一天曹彰接到老爹的命令,要他回許昌彙報這次戰鬥的經過。自己老爹發話了,曹彰自然不敢怠慢,即日就準備啓程返回許昌。曹丕也知道這是正事不能耽擱,因此頭一天晚上,就在自己的縣衙之中給他設宴踐行。只有他們兄弟二人對飲,卻無其他的閒雜人等在場。

第25章 針鋒相對第19章 都不容易啊第12章 江東局勢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9章 都不容易啊第97章 算計張遼(上)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40章 是戰是和第55章 淮南攻略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136章 沒搞爽,算了第28章 返回荊襄第55章 淮南攻略第80章 丟臉的藉口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98章 算計張遼(中)第76章 來勢洶洶第293章 賈詡毒計第3章 初見諸葛亮第308章 挑逗美婦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31章 最後一搏第4章 長阪坡死戰(上)第57章 曹操的決斷第11章 火燒新野第54章 雪上加霜第4章 忠心耿耿第31章 最後一搏第294章 天下第一堅城第33章 各自的算盤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176章 晴天霹靂第36章 速起之策第15章 開胃菜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75章 詐城又見詐城第125章 各自的算盤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246章 曹操的反撲第38章 多管齊下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1章 兵臨天水第66章 大戰將至第158章 意想不到的援軍第64章 三國演義的逆襲第94章 新的挑戰第163章 生平最險之局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211章 回長安第44章 鹽鐵第174章 潼關第180章 陣腳不穩第1章 來得太快了第27章 消除隱患第59章 混亂的局勢第8章 江夏會師第61章 算計曹仁第15章 指點劉琦第1章 開局總是類似的第7章 又出狀況了第61章 兵臨天水第169章 翻盤的希望第95章 鬥智鬥勇第14章 開罵(上)第233章 曹操的擔憂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92章 曲終人未散第286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68章 換了人間第75章 法正的算盤第114章 故人相逢第54章 雪上加霜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86章 孤注一擲第109章 巧遇第92章 各自的算盤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24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章 迥異的境況第142章 夜深沉第61章 兵臨天水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27章 消除隱患第84章 短暫的休整第246章 曹操的反撲第23章 大仁大義第152章 不甘寂寞的人第222章 最毒婦人心第124章 諸葛亮的擔憂第205章 孫權的算盤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88章 伏擊第76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