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

ps:感謝胖點、書友20180518155635512同學打賞支持!

從裕興茶樓二樓走下來,張凌雲和王士珍攙扶着喝醉的陸榮廷坐上三輛三輪人力車,於二十分鐘後回到軍營。

下午,陸榮廷睡來後,打了桶涼水洗臉,精神清醒了許多。

“士珍老弟,再過三天咱們就要從預科畢業,你選好了修習專業沒有?”

陸榮廷將毛巾放在洗漱架上,隨口問道。

“周教官建議我報考炮兵,大母和阿母也同意我報考炮兵。”

王士珍回答道。

“炮兵啊,那玩意可不好操弄!”

聽到對方提到家中親人,陸榮廷臉上一副輕鬆表情,心中卻產生一股酸楚。

王士珍父親早亡,被過繼給伯父後,沒兩年伯父因病去世,從小被兩個寡母撫養長大,在1874年大饑荒爆發時,隨同兩個寡母一同移民漢國,因爲出身沒落士人家族,有過幾年讀書經歷,在移民漢國後,考入陸軍軍官學校預科部就讀,和陸榮廷在一個班級學習。

王世珍雖然童年時家境貧困,但是有兩個寡母盡心撫養,在沒有爆發大饑荒時生活也還算過得下去,而陸榮廷一歲時,父親被鄉民誣陷爲勾結太平軍,被活活打死,母親歐氏迫不得已改嫁到縣城裡,每月給寄居在鄉下的兒子送些銀錢,過了幾年,母親歐氏不忍心兒子在鄉下受苦,把他接到縣城繼父家生活,接着在十歲時,母親因病去世,陸榮廷成了無人撫養的孤兒,靠着在縣城做乞丐乞討的方式捱過最困擾的半年,最後遇到專門接收流浪孤兒的國防軍情報人員,被一路運送到南美洲。

1840年以後,中原地區天災人禍盛行,每年產生上百萬無人撫養的孤兒,這些孤兒中除了少數比較幸運能夠活下來,絕大部分因爲疾病、飢餓等原因病死街頭。

少年孩童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是一個民族最珍貴的財富,雖然這些孩童不是漢國需要的急需青年勞動力,出於對民族的責任心,李明遠仍然命令抽調一部分情報人員負責安置大陸流浪孤兒的工作。

陸榮廷和那些幸運的孤兒一樣,被運送到位於新京城外的童子軍訓練營,在那裡,陸榮廷接受了五年封閉式的軍事、文化教育,然後以排名第一的成績升入陸軍軍官學校預科部學習。

太平軍有組建童子軍的傳統,國防軍中升任南洋軍團司令和第四師師長的王大山、王小山兄弟都是童子營出身,國防軍建軍初期,漢國移民的主力是青壯年,因此,漢國國內沒有成立童子軍的條件,而隨着一批批年齡在十歲左右的孤兒來到南美,如何妥善安置他們便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幼年孤兒年齡較小,像太平軍一樣,讓他們當兵打仗在李明遠看來無異於對國家民族的犯罪,而把他們和那些擁有家庭的孩童安排在一起上學,又容易因爲孤兒的身份引起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最後,在否決了上面兩個方案後,李明遠決定成立一所專門培養少年孤兒的訓練學校,由政府和軍隊調派教師培養他們。

童子軍訓練營採用軍事化的管理方式,在這裡,所有孤兒按照年齡大小分爲不同的班級,然後根據每個孤兒不同的接收知識能力,再細化分爲普通班和精英班,進入精英班的孩童一方面要接受更嚴格的教育,一方面可以獲得成爲大漢復興少年團成員的資格(簡稱少年團),另一方面能夠得到李明遠的親自接見和直升陸、海軍校的名額。

陸榮廷從童子軍訓練營畢業的儀式上得到過李明遠贈送的一把軍刀,而且升入預科部學習後也得到授課教官的看中,不過在奮力拼搏學習的時候,陸榮廷不免有時候感到疲憊,每當這時,母親曾經期盼的出人頭地便成了他刻苦努力的動力,在他心中,一直有着一個念頭,那就是當上將軍,帶領手下士兵抓住那些殺死父親的兇手爲父親報仇,然後把父親、母親的骸骨運送到漢國,給父母舉行一個風風光光的合葬。

“陸大哥打算報考騎兵嗎?”

王士珍將洗過臉的水潑到外面,沒有發現陸榮廷情緒的變化,笑着道“陸大哥在第一師騎兵營實習服役一年,連張長官都稱讚陸大哥騎術了得,如果陸大哥報考騎兵科,憑着張長官的看重,說不定畢業後直接能當上騎兵連副連長。”

“哪有王士珍老弟說的這般簡單。”陸榮廷搖搖頭,不認同他的說法。

“國防軍編制改變後,除了騎兵師,只有四個師屬騎兵營和三個旅屬騎兵連招收騎兵軍官,騎兵軍官的上升職位就那麼幾個,要想升到校級軍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漢國地處潘帕斯大草原,適應的自然環境加上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引進優良馬匹政策,現在的國防軍已經不再缺乏合格的戰馬,馬場中出產的馬匹除了用做戰馬外,很大一部分被分配給淄重部隊運輸武器物資。

充裕的馬匹來源滿足了戰馬的需求,但是卻改變不了騎兵部隊在國防軍中重要性逐漸下降的趨勢。

仿製的步槍、75毫米野戰炮、機槍對騎兵部隊的抑制住作用越來越大,因爲對阿根廷作戰的需要,國防軍纔將騎兵旅單獨擴編爲騎兵師,但是在採用新編制的四個野戰師和三個獨立混成旅中,只保留了一個一個騎兵營和一個騎兵連編制,和日本師團級部隊以及滿清新軍的一個鎮部隊相比,騎兵數量都縮小很多。

國防軍二次擴軍增加了火炮、機槍、迫擊炮等武器的裝備率以及工兵、通信班、測繪兵等新兵種。

新的軍事編制以一戰主力交戰國部隊編制爲依照,經過適應性的修改後,具體數據如下:

一國防軍標準步兵連:

包括三個步兵排、一個機槍排、一個淄重班、一個連指揮部,10輛馬車,13匹馬。

①機槍排:兩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三輛馬車,一個少尉排長,一個軍士長副排長,一個輕機槍組組長士官、一個重機槍組士官,一個士官步兵班長,

一名軍官,四名士官,二十三名士兵。共28人。

②步槍排:三個步兵班,一個班十人。

一個少尉排長,一個軍士長副排長,三個士官班長,27名士兵,共32人。

③淄重班:一個士官班長,九名士兵,7輛馬車。

④連指揮部:上尉連長一名、中尉副連長一名、五名專業士官(測繪、通信等。)一個士官班長,9名士兵,共15人。

一個標準步兵連包括一個上尉連長、一箇中尉副連長在內總共151人。

二步兵營:

包括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一一個重機槍排、一個輕機槍排、淄重排、一個通信班、一個營部。

①一個迫擊炮排:軍士長一人,士官3人,55毫米迫擊炮九門,士兵20人,共24人。

②重機槍排:4挺重機槍,共18人。

③輕機槍排:6挺:24人。

④淄重排:32人。

⑤通信班:10人。

⑥營部:一個警衛排32人,一個少校營長、一個上尉副營長,三名營部軍官,五名士官,共42人。

一個步兵營包括一個少校營長、一個上尉副營長共561人。

三步兵團

:3個步兵營、一個炮兵連、一個淄重連、一個團指揮部。

①炮兵連:三個炮兵排,一個輕機槍排,一個步兵警衛排。

9門75毫米野戰炮,3挺輕機槍。

上尉連長一名,中尉副連長一名,5個軍士長,18名士官,130名士兵,共155人。

②淄重連:151人。

③團指揮部:一個警衛連151 人、指揮部專業軍官15人,士官20人,士兵32人,共218人。

團長上校,副團長中校,共2207人。

四步兵師

: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偵查營、一個騎兵營、一個工兵營、一個淄重營、一個師指揮部,

①騎兵營:每班十人,每排三個班,32人,每連三個排151人,每營三個連560人。戰馬600匹,馱馬400匹。

營長少校或者中校。

②炮兵團:105毫米榴彈炮36門,

馬車480輛,拖車100輛,馱馬2000匹。

官兵2200人。

③偵查營、淄重營人數與步兵營相當,分別爲560人

師長爲少將或者中將,副師長上校或者少將,總人數1.2萬人。

新編制中,增加了軍士長一級士官等級,使得國防軍中士官等級達到四級,分爲下士、中士、上士、軍事長。

未讀過軍校的士兵在升職到軍士長時,只要年齡低於三十歲,都可以申請報考陸軍軍官學校預科,在通過預科部畢業考試後,有機會升職到營級軍官。

除去潘帕斯大草原,漢國周邊的智利、巴拉圭、巴西高原等地都不適合騎兵作戰,因此,陸榮廷放棄了報考騎兵科的機會,選擇了前程更廣闊的步兵科作爲主修的軍事專業。

“陸大哥騎術了得不說,新一批即將任教的德意志教官團中,就有一位名叫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貴族騎兵軍官,聽說他曾經在普法戰爭中立過大功,陸大哥放棄修習騎兵科,錯失了結識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機會,實在是可惜了。”

王士珍還不是後來那個成爲北洋大佬的軍閥頭子,這時候心思單純的爲陸榮廷考慮道。

“奧古斯塔上尉是一位優秀的軍人,不能向他學習騎兵技術確實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不過,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率領的德意志軍官代表團中,還有像瑞摩斯·馮·沃爾希上尉、赫爾曼.馮.艾希霍恩、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上尉等優秀的軍官,選擇步兵科,一樣能夠向他們學習優秀的戰術。”

“好吧,陸大哥各項軍事技能都很優秀,即使沒有選擇騎兵科,我相信陸大哥也能夠做的很好。”

王士珍笑笑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四十七章 閒聊第465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四十章 夜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留學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鷹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三百四十二章 閱兵與大婚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