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

ps:感謝陸地騰蛇同學100起點幣、書友20180518155635512同學200起點幣、秦…贏氏趙政同學100起點幣、小白菜燉蘑菇同學500起點幣打賞支持!

國防軍會客大廳內,十多名留着身着黃灰色軍官禮服,頭戴尖錐型頭盔的德意志少壯派軍官們分別圍坐在軍官代表團團長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周圍,聽從他的訓話。

“先生們,你們都是帝國最優秀的年輕軍官,能夠與你們共事,我感到很榮幸,不過在面見漢國國王之前,我提醒諸位一句,這裡是東方人的國度,無論你們是否自願參加軍官代表團,既然來到了漢國,就要恪守德意志帝國軍人的職責,不能因爲對東方人的歧視,給代表團惹來麻煩。”

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保持着軍人的莊重坐姿,嚴肅道“在啓程前往漢國途中,我聽到有人抱怨德意志不該幫助與阿根廷白人爲敵的東方人,現在我向在做的各位德意志軍官們最後解釋一次。帝國政府組建駐漢國軍官代表團有中央政府的打算,德意志軍人要做的就是以帝國的戰略利益爲第一要務,至於東方人與阿根廷人的戰爭是他們兩方的事情,你們要做的就是完成總參謀交給的任務,以帝國陸軍的標準嚴格訓練東方人的軍隊,使得漢國更加依賴德意志帝國。而不是像中世紀的十字軍一樣,不遠萬里打擊其他地區的異教徒。

先生們,你們明白嗎!”

“遵命,上校!”傳承至普魯士軍官團嚴格的封建等級觀念依舊影響着德意志帝國的年輕軍官們,對於老資格的代表團長,軍銜普遍是中尉、上尉的低級軍官們不敢質疑對方的命令,紛紛出聲應答道。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中尉,你是第一個主動申請參加代表團的帝國軍官,我想聽聽你對漢國軍隊的看法。”

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提醒過部下後,看向坐在一旁的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問道。

“抱歉,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上校,在回答你的問題前,我想更正你的一個錯誤。”

科爾瑪從座位上站起身,認真道“陸軍參謀總部已經通過晉升我爲上尉的命令,現在您該稱呼我爲上尉。”

“是這樣嗎?”

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輕聲問向副官道。

“有這回事上校。一天前總參謀部發來晉升卡爾瑪中尉軍銜的通報,電報送來後您正在忙着處理事情,可能沒有注意到。”

“嗯,應該是這樣。”

由於新一批軍官代表團中都是有多年服役經驗的一線軍官,因此在出發駛往南美途中,很多資歷足夠的軍官得到晉升,而戈特里布·馮·黑澤勒需要安排抵達漢國的各項事務,工作緊張下沒有仔細查看晉升名單,所以纔有今天談話時的疏忽。

“好吧,科爾瑪上尉,現在能夠說說你對漢國部隊的認識嗎?”

科爾瑪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軍官,也是德國軍隊中一個異類。

普法戰爭結束,德國陸軍取代法國成爲歐陸第一強軍,受到普法戰爭勝利的影響,包括德國陸軍和英美等國軍隊在內,都認爲普法戰爭是一場持續時間較短的快速決斷,德國陸軍利用強大、先進的軍事力量乾脆利落的解決了法國軍隊,輕鬆贏得了戰爭勝利,而科爾瑪根據參加普法戰爭的經驗和蒐集其他現役的資料,得出了和德國主流軍界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爲法蘭西的民族意識正在覺醒,普法戰爭中,新的法蘭西共和國已經能夠動員國家意志進行人民戰爭,普魯士陸軍在此期間的損失不低於對法國正規軍作戰,

因此妄想以後對法作戰還是一次簡單的速決戰是不現實的。

科爾瑪得出的正確結論沒有得到德國軍官團的認可,反而因爲特立獨行的性格,軍銜一直停留在中尉上八九年時間,直到他主動提出參加駐漢國軍官代表團,被老毛奇發現他的才能,臨時將軍銜提升一級,科爾瑪.馮.德.戈爾茨才擺脫多年沒有晉升的尷尬。

雖然出身於普魯士高級貴族家庭,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沒有看不起破產小貴族出身的科爾瑪.馮.德.戈爾茨,而是因爲對方的能力,對他多些寬容。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不在乎那些固執的容克軍官對他的誤會,不過自己的觀點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無疑更令人滿意,糾正了對方話語中的一點小錯誤,科爾瑪.馮.德.戈爾茨認真回答道“根據我對漢國國防軍的觀察,我認爲依據兩國的武器裝備、軍官軍事素質兩個因素,漢國國防軍的實力差不多是帝國陸軍的四成。”

“上尉,我不知道您是怎麼得出東方人軍隊實力達到帝國陸軍四成的判斷,難道是根據東方人打敗民兵一樣的美洲國家軍隊?

如果是這樣,我認爲只需要一個師的兵力,就可以打敗東方人的五個師。他們軍隊的實力最高達到帝國軍隊的兩成,不可能有帝國陸軍四成實力。”

一個留着典型的普魯士鬍子的軍官站起來打斷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的話。

“中尉,請注意你的身份!帝國軍官在聽取上級講話時該怎麼做,我想你應該清楚!”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很不滿對方不尊重自己的表現,臉色陰沉道。

“中尉,你應該向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上尉道歉!”

“帝國軍官團的榮譽和秩序不容破壞,中尉,你今天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德國陸軍中,等級森嚴的秩序是維持每個容克貴族利益的手段,即使代表團中的軍官看不慣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特立獨行的性格,在維護部隊等級秩序上,他們仍然站在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一邊。

“抱歉。長官,剛纔一時激動,沒有向您請示,請長官見諒!”

德國中尉頭上滲出一絲汗水,彎腰道歉道。

“身爲帝國軍官,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這種低級錯誤!”

“遵命長官。”

年輕中尉鬆了口氣,在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的示意下重新坐下。

“今年一月,我到柏林拜訪過曾經在漢國海軍服役的漢斯少校,他認爲在後勤保障充裕的情況下,漢國國防軍的戰力能夠達到帝國軍隊的四成半或者是五成。

漢斯少校親自在漢國部隊服役七年,他對國防軍的實力判斷應該比我們更準確,而且,漢國國防軍中的職業軍官數量越來越多,和漢斯少校離開時相比,漢國國防軍的武器裝備和軍官素質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不認爲他們的實力會比三年前漢斯少校離開時更差。”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明白僅憑漢斯少校的評論難以說服這些驕傲的軍官團軍官信服漢國國防軍的實力,於是從隨身攜帶的工具包中取出幾本書,拿在手中道“我一直很好奇漢國國王陛下是如何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把一羣我們眼中懦弱的清國人訓練成一支勇敢、頑強的軍隊,爲了解決心中的疑惑,從兩年前開始,我就託在漢國的漢斯少校幫忙郵寄有關漢國國防軍的訓練情況和國內移民生活狀況。然後在三個月前,看完了手中的幾本由漢國國王撰寫的書後,我終於明白漢國國防軍由弱變強和漢國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關鍵。”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將手中的幾本書並排放在桌子上,打開第一本書道“這本書是漢國實行的《義務兵役法》,它規定每個漢國男性公民,從十五歲開始都要接受軍事訓練,一直到五十歲才能從地方民兵組織退役。

《義務兵役法》爲漢國部隊提供了充裕的兵員,1870年阿根廷戰爭時,漢國政府徵召了總數超過二十萬的部隊參與戰爭,打敗了阿根廷和巴西兩國軍隊的進攻,從阿根廷北部奪取了大量土地,而阿根廷空有一百五十萬國民,戰爭爆發後卻只能徵召不到十萬兵力應戰,最後敗給漢國軍隊。”

說完《義務兵役法》對阿根廷戰爭的影響,科爾瑪.馮.德.戈爾茨接着介紹第二本、第三本書。

“《漢國田畝制度》規定了從軍官、士兵、官員、普通移民等不同人羣獲取土地的份額,在這本書中,漢國政府承諾以士兵服役時的軍功爲標準劃分土地,當然他們確實也這樣做了,因此,在獲得土地的現實利益激勵下,服役的國防軍士兵訓練時都比較刻苦,對步槍射擊、戰術部署等技能掌握的也比較快。”

德意志帝國以普魯士爲核心,而德國軍官團中大部分軍官出身於容克地主家庭,他們明白士兵對土地的渴望,對於漢國政府以土地鼓動士兵的服役熱情能夠理解。

“漢國位於南美大陸,他們佔領的國土上面有大量沒有開發的肥沃土地,所以漢國政府能夠採用以土地爲獎勵鼓動男性公民參軍熱情,但是帝國內部人口繁多,無主的土地早已經被分配完,而國內也實行了與《義務兵役法》相似的動員體制,因此,這兩本書只適合漢國內部,對德意志帝國的借鑑意義不大。”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將前面兩本樹收起來,拿着最後一本書道“最後這本書名叫《我的信仰》,和漢國國王陛下在書中所寫的一樣,德意志帝國應該取消國內邦國的諸多特權,在思想上將德意志統一爲一個民族,然後整合國內的主要力量加大經濟改革力度,在法蘭西共和國實力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前,對法國實行一場預防性戰爭,削弱法國的軍事實力,爲帝國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上尉,你還是認爲德意志帝國與法蘭西的戰爭不可避免?”

聽到科爾瑪.馮.德.戈爾茨將問題從漢國國防軍轉到德國與法國的關係上,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皺着眉頭問道。

“是的,普法戰爭後,法國政府向英國靠攏,而且法國金融商人大量向俄國人貸款,法國人拉攏英國、俄國對抗帝國的陰謀十分明顯,帝國不能僅僅依靠首相閣下的外交手段獲取和平,帝國軍隊纔是保障和平的最關鍵力量,只有提前打斷法國人的恢復過程,帝國在歐陸的強國地位才能繼續保持下去。”

臉色慎重道。

“提前發動對法國的打擊,會使帝國遭到英國、俄國的干涉,對帝國在歐洲的發展不利。

科爾瑪.馮.德.戈爾茨上尉,以後還是少在外面說這種話。”

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擺手制止了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繼續就德法關係發表意見,安靜的坐在客廳內等待李明遠的到來。

第二百章被屏蔽,關於《我的信仰》中的民族話題在本章省略了,大家想看的話可以看下被屏蔽的第二百章,百度上有。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軍艦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變故 二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二百七十二章 羅薩里奧戰役結束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面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礦場到手第九,二章 破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鐵甲鉅艦時代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二百章 改造國民性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