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

對於這些藩王,雖然他們大都養尊處優,且基本沒有什麼軍事力量與朝廷抗衡,但並不代表他們沒威脅。

常言道,有錢就有軍隊,這些藩王並不缺錢且相比於流寇叛賊,他們先天就有一定的政治優勢,儘管在大明朝藩王起事中,也就燕王朱棣成功的,但後續王朝中並不是沒有藩王造反,如正德年間的寧王。

有時候也不僅僅是藩王要謀反鬧事,而是朝政的反對者聯合或勾結藩王所致,儘管朝廷最不能容忍朝廷官員與藩王勾結,但事實上,與各地藩王有聯繫的朝廷官員並不在少數,如現今的楚王朱華奎能平平穩穩的在僞楚王風波中取得勝利,也跟他賄賂輔沈一貫有關。

正因爲此,朱由校也就沒有逼這些藩王們太嚴,甚至沒有拿他們的罪狀動手,若是按照東廠交上來的關於各地藩王的不法之事的彙報來直接辦了這些藩王,只怕會逼得很多藩王走上造反的道路。

大明朝現在不只是需要改革與展還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可以有小規模的衝突如遊行之類的,但藩王造反若不成功還好,若一旦釀成了燎原之勢,那就會給關外的滿清和吳襄部以可趁之機。

所以,朱由校不希望通過太激烈的方式去解決的藩王的問題,當然他也做了準備,新編禁衛軍所分佈的地方都是藩王較爲集中之地,一旦有藩王不滿,也能立即應對。

楚王朱華奎這種主動請求削藩,算是對朱由校的胃口,雖然朱由校不明白這個楚王朱華奎怎麼變得如此自覺且聽話,還不在乎自覺的利益受損,但朱由校現在要急需在諸位藩王中尋找一個榜樣,也沒去細想這裡面的細節。

朱由校特地在宮殿內宴請朱華奎,並邀請朱華奎一起看蘇o州評彈,彈詞起於嘉靖年間,如今在江南已經大爲流行,算是一種比較新穎的娛樂方式,不過,作爲一個後世接受無數種娛樂方式轟炸的朱由校對此並不感冒,他邀請朱華奎只是爲了做給那些守財奴般的藩王們看。

特別是那些在改革試點區的藩王們,秦王此次沒有來參加祭祀孝陵,但其世子早在一月前來了金陵城,目的就是在朱由校面前哭訴孫承宗在秦地實行攤丁入畝時,居然把涇渭平原三千六百頃的新增良田分給了百姓,按照秦王的意思,那片土地本就是以前隆慶帝賜予他們的河流,如今沖積出耕地來,自然是屬於親王的。

但朱由校直接否決了秦王提議,並言到隆慶帝賜予的只是那條已經變成小溪一般的河流,而不是河岸兩邊的灘塗和現在的良田。

山o東魯王也在朱由校面前告了狀,且彈劾巡撫袁可立逼他們也叫官紳一體納糧銀,而這魯王一來到金陵城就向朱由校告狀,要朱由校治巡撫袁可立的罪。

結局當然是朱由校責罵了魯王了一頓,並令戶部在給魯王的俸祿里扣除賦稅納糧銀,最後乾脆山o東地界的皇親國戚的納糧銀一律從俸祿裡直接扣除,以免這些皇親國戚再鬧,即便是真有怨言也只能來朝廷爭。

但也沒人敢來朱由校面前來爭,而且左右納糧銀不過幾十上百銀元而已,讓他們跑到金陵城來找朱由校要回在路上的消費也不止這個錢,所以也不願意來。

楚王朱華奎很尷尬的陪着朱由校,彈詞的內容他也一句沒聽進去,腦子裡的全是阮大鋮今日說的話,他甚至不敢因此而正視朱由校,深怕被朱由校瞧出自己有謀反之心,而立即命人剮了自己。

“今日去大明日報可有何收穫”,朱由校見楚王朱華奎魂不守舍,還以爲他是因見了大明日報的各種怪異印刷儀器後產生的驚訝,便多問了一句,如果可以激起這人在科研或媒體上的興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回陛下,臣大開眼界”,楚王朱華奎自然不敢在朱由校面前稱呼朱由校爲曾孫,便以君臣相稱,不過這樣倒也讓朱由校很受用,避免了尷尬。

但一說及大明日報,楚王朱華奎還就想起了在大明日報遇見的魏敏兒,此次來金陵城,他同其他藩王一樣憋屈,被當今陛下當猴一樣玩,稍有不聽話還會被斥罵,着實憋屈,而如今能見到如此清麗的女子,倒也算是來金陵城唯一的收穫了。

朱由校不知道楚王朱華奎此時在想什麼,見他還是魂不守舍,心裡對此人也有些失望,但也沒表現出來,而且他一聽見這彈詞就也想起來那日在籬水閣聽見魏敏兒的彈詞聲,心裡倒也泛起一絲相思意。

人總是很奇怪的生物,朱由校可沒想到自己在處死魏廣微後還會與他的女兒產生交集,當然,即便他當時知道他女兒會給在內心裡產生影響,朱由校在當初也會對魏廣微採取措施,而且也不會在那個時候睡了魏敏兒,就因爲她是內閣輔之女。

但現在好像自己對這個魏敏兒有些戀戀不捨,說來說去,還是得不到就有一種很想要的衝動。

……

魏敏兒自從離開紫禁城後倒是低調的很,陪着自己的小侄女過着清閒的小日子,每日會在辰時出門去大明日報編纂朱由校交給她的任務,然後在酉時回來,寫寫詩詞,唱唱小曲,很平淡卻也很寧靜。

不過,這日,就在魏敏兒剛剛回家,且給自己父親和長兄上了香後,卻聽到門人來報:“小姐,表少爺來了,在客房候着呢。”

魏家自從被查抄後,昔日的親戚便大多失去了聯繫,甚至還有的落井下石,逼得魏敏兒不得不流落煙花柳巷,如今卻突然有個什麼表少爺來見,倒是出乎魏敏兒的意料。

魏敏兒忙讓人將他請來,待這人一來,魏敏兒卻現是阮大鋮,不由得喜上眉梢:“表哥來了,這些年來不見你下落,卻沒想到你找到這裡來了。”

昔日魏廣微得勢,阮大鋮在魏家走的很勤,那個時候魏敏兒不過幾歲,這阮大鋮每一來魏家必會給魏敏兒帶許多禮物,因而魏敏兒對這個表兄的印象很好,甚至還親自爲他沏茶伺候。

阮大鋮也是聽聞當今陛下恢復了魏廣微的名譽,而想着可以藉此機會收羅魏廣微的舊黨,纔想着出來認認這個表妹,便找到了魏敏兒,並道:“這些年來聽聞舅父遭了難,愚兄我是總放心不下,但卻總也尋不着你們,後來偶然打聽得知你來了金陵城,才找到了這裡,可喜可賀,竟然找到了你們。”

阮大鋮說着就擠出兩顆淚來,單純的魏敏兒自然猜不透阮大鋮的表演,見他開始說起傷心事來,還在一旁安慰勸着,同時心裡也有些感動,這麼久了,總算是有一個親人來關心她們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零九章 孔興凱心狠手辣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