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五章 留學生二代羣

五八五章 留學生二代羣

585章 努力的週刊

丁文江繼續說思想和思想者的故事。水凌、田氏兄妹和黃汲清等丁門學生也在認真聽。

丁文江說:“中國人總結的經驗都是不願意用科學太多,而是用類似宗教的態度。以爲是上天或者上帝幫助他的好運,其實上天上帝也是幫助自助之人。你仔細推敲,你的好運也是有蛛絲馬跡的,或者你行善,自然會引起衆人的善意,這是人性的科學。”

強鄰說:“你認爲中國人缺少這種科學精神麼?”

丁文江說:“是的。正是缺少這種科學精神,才讓我們比較敷衍塞責,用我的前輩的詹天佑的話說:中國人就是應付過去。他是給老佛爺修鐵路的,我是給軍閥管理上海的大總管,現在給李德鄰新軍閥勘察礦產,但是這都不是應付能行的。”

強鄰說:“詹天佑是最早的體會者了,他是早期留學的幼童。”

丁文江說:“是啊!可以想想這幫幼童有多難。拖着辮子適應美國,回國後再適應中國!聽說有幾個很早就死了。”

強鄰問:“你說的是基本的理性思維,這是很重要的的。外面傳說你的反對玄學和中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麼?”

丁文江說:“中醫理論也實證,中藥也要實證。但是千百年來他們停滯了!但你們研究和製作方法就很好,我只是信人,不是針對中藥!”

強鄰說:“就是因爲這個,你不請中醫看病麼?”

丁文江作爲一個野外科學家,但裝束也很得體。他修的很是嚴整的頭髮,一絲不苟的上翹的歐洲式樣鬍鬚。

這時候,他用西裝手絹擦擦手上的水漬,說道:“我無法確認他們是否按照你們的做事規矩整理過醫學思路;但是西醫是有明確的科學規範的。你信哪個?”

強鄰琢磨一下說:“嗯,你的意思是,即使你的中醫的理論是無法證明的,但是你的經驗是科學驗證的,或者是有科學規範的,也是可以的。”

丁文江說:“當然。科學實驗是有重現性質的,但中醫卻是不肯公示出自己看病的心路歷程。你碰巧治好一個,但你說不清道不明的,你怎麼知道我就是你治好的下一個,而不是你治死的下一個。”

強鄰說:“你的思想應該是有地方去宣講的,怎麼只是在野外呢?”

丁文江說:“錯了。我的思想不是要講,是用科學精神去做事。我也去講課了,那可能就沒有一個範式了。豈不更加可悲。”

強鄰說:“還好。那些文人都去北方做事去了。”

丁文江說:“張愷蔭的教育部追究公費生還是正確的。”

強鄰:“可能要晚些才能看到效果。”

丁文江說:“但是可悲的是,他們可能把自己的實際成果當成了做奴隸的證據。”

強鄰無奈地說:“人們總結經驗怎麼就這麼歪曲呢?寫歷史是歪曲的,總結自己的經驗也是歪曲的麼?”

丁文江說:“當然。對歷史,對自己,都是一回事。這就是人生觀的問題。我寫自己的體會肯定是歸因於科學的功勞;換一個人寫歷史,則可能說明我丁文江是被革命遺棄的,纔到了荒郊野外考察。”

大家無法再接下去,只能聽着丁文江繼續說下去,這個場面他只能是自己說了。

果然,丁文江說:“這是普遍的文化心態。也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但是他們是站着說話,我是在做。民國初期,我們庚子賠款的早期學生都已經回國了,形成了學界,或者叫文化界的新潮。這個學界的分裂,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徹底地分裂了。”

強鄰很少關心大陸的思想界歷史事件,不怎麼入腦。他問:“我比較關心的科學派別。”

丁文江說:“我和胡適勉強算提倡科學的,但是後來政治觀點分歧了。他提倡理性啓蒙而不參政;我提倡軍閥也有好人而輔助他們,參加各項有利科學的事業。”

強鄰說:“究竟分爲幾種觀點呢?”

丁文江說:“個人習慣,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官員和在野,混雜在一起,難得找到相似的陣線。”

強鄰說:“我們談思想觀點,不管個人習慣、政治立場,官員或者在野。”

丁文江說:“就思想觀點來分的話,無外乎中國文化主流派,梁啓超、梅光迪、張君勱、梁漱溟等人;科學派,也就是我和翁文灝、李四光、胡適、蔣百里等,還有沉浸於自然科學裡面不說話的人,比如葉企孫、樑希、周仁等自然科學家;還有就是超脫派,講究勞苦大衆的文化,不分中外文化,就是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

強鄰說:“爭論的很激烈麼?”

丁文江說:“首先是五四之後的新舊文學之爭,然後是科學之爭,最後是民主和獨裁的關係之爭。也就是說,白話新文學,科學,民主這三個主題,始終在爭論!最後大家扯上了現實政治情況,就有了“好政府主義”,還有不妥協主義。”

強鄰說:“就是留學生界麼?”

丁文江說:“我們早期留學生那時候都已經快40歲了!老派的留日學生,就更老了,像康有爲,梁啓超等,他們也參與了,但是他們影響力不行。李大釗跟胡適說,我們這些留學生新人,像少女,大家爭相迎娶。最後以蔡元培、王寵惠、羅文幹、胡適、李大釗和我等人發表了《我們的政治主張》,就表明了留學生體系獨立成人了。思想界爲這些人主導。”

強鄰問到:“還有哪些人簽字?”

丁文江知道強鄰的失憶,也不在意了,讓黃汲清找出黃經常看的《努力》週刊,民國11年5月14日第二期(1922年),遞給強鄰查閱。

強鄰看到果然在首先刊登就是這篇文章,簽字人順序是:

提議人:蔡元培(國立北京大學校長);

王寵惠(國立北京大學教員);

羅文幹(國立北京大學教員);

湯爾和(醫學博士);

陶知行(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主任);

王伯秋(國立東南大學政法經濟科主任);

梁漱溟(國立北京大學教員);

李大釗(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

陶孟和(國立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

朱經農(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張慰慈(國立北京大學教員);

高一涵(國立北京大學教員);

徐寶璜(國立北京大學教授);

王徵(美國新銀行團秘書);

丁文江(前地質調查所所長);

胡適(國立北京大學教務長)。

強鄰看看文章,很有意義的。大概就是“好人政府”的涵義,他們的努力方向等等。

其中第二條就是要做到的目標:

(1)充分運用政治的機關爲社會全體謀充分的福利。

(2)充分容納個人的自由,愛護個性的發展。

其中第三條是《政改三原則》,就是尊重憲法;公開化的政治體系;還有就是“有計劃的政治”。

“有計劃的政治”?

強鄰比較感興趣,因爲比較新穎,他讀道:

“因爲我們深信中國的大病在於無計劃的飄泊,因爲我們深信計劃是效率的源頭,因爲我們深信一個平庸的計劃勝於無計劃的瞎摸索。”

丁文江說:“我剛說的,軍閥和中國每個人一樣,都是敷衍,缺乏認真精神。胡適之的說法就是漂泊,沒有進度,沒有計劃,走到哪算哪!”

強鄰琢磨一下,這個事情,以他高中生水準,不太想的通。他自己做事情,有興趣就認真;

無興趣?自然也是敷衍。

他不禁說出來:“洋人也是這樣啊!誰無興趣一件事,態度都是敷衍的。”

丁文江無奈地說:“沒有興趣你別當軍閥啊!你既要當軍閥,又要不負責任,那就是最大的罪過了。”

強鄰總算明白他在說什麼了。想了一下,不好怎麼表達,無興趣又去做?

丁文江說:“這就是中國的悲哀,他們缺乏科學精神,竟然自己也不爲自己考慮!愚人上位,不知道責任,卻知道好處!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所以,中國只是承受獨裁的害處,卻享受不倒獨裁的好處。”

強鄰說道:“中國人不感興趣的事情,也要去幹,看的是好處?爲什麼不看壞處?”

丁文江說:“不講究科學麼!頭腦一熱,見到好處就去了。缺乏理性啓蒙啊!宗教式的熱忱,儒家祖宗要他們活的比別人好,壓別人一頭!自然只是看好處。”

強鄰想了想說道:“這事情還是要考證一番,論語不是這麼說的。我沒有興趣的事情,也不會看好處就去做。你也是。怎麼別人就都不是呢?”

丁文江愣了愣說:“也許我們是啓蒙了吧。”

強鄰往後看。

後面的內容就是對一些看法。比如南北政府分立,只能談判解決,武力是解決不了的等等。但那時候軍閥已經欲罷不能,你不打,他打!你怎麼辦?

停戰是不可能的。不管你文人怎麼說,軍閥們都把他們看成書生。

丁文江嘆到:“後面就是反對北伐了。胡適等數百人,要求孫逸仙和徐世昌一起退位。徐世昌退位了,但孫逸仙不退!”

強鄰問:“這時候怎麼講?”

丁文江說:“胡適已經看出孫中山變了,所以這個胡大炮開始抨擊孫大炮。剛開始只是寫文章批駁他的理論,就是“知難,行也不易”,這是孫中山堅持一定要親自訓政的原因。孫大炮認爲革命大衆根本不知道革命的意義,只能跟着他的路前行!他退位,剩下的人精神就垮了。胡大炮後面就陸續抨擊孫的政策是變成了孫早期反對的。”

強鄰覺得很有意思,孫逸仙后期做的,正是孫逸仙早期反對的?胡適之啊!是真的不給國民黨留面子。

第37章 發展的發端四九〇章 糧食六四一章 不寬容一三六章 計劃造船工業和滲透印尼二九二章 生理強壯和養殖業五九九章 有失有得七一三章 理性動員五一六章 社會是要關注的一五六章 收攏的游擊隊五二七章 威權討論五四七章 民國多思想二四九章 蒙古人的激情七〇〇章 文明與否四七八章 議會五七九章 思路拓展七〇一章 敢拼了二六七章 日本領事五一〇章 藏地也相爭三二五章 婉容和紅軍七十章 王明迴歸五〇六章 甘肅九郡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六七二章 族國主義第27 章 英俊少年第31章 浦東花園工廠四五六章 離開上海二百章 人散曲不終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四三三章 罵人風波五一五章 裡甲戍邊一四六章 本原九十一章 與陳上將一起喝茶一三五章 規劃報紙三零五章 國防與共和第58章 罷工新模式三四七章 歷史轉向一三六章 計劃造船工業和滲透印尼五〇二章 西北軍隊四五七章 民生初始四四四章 考慮東海岸第9章 贛北風雲第2章 小宋江百一九章 謀劃西北體制四零七章 士官和綏靖地方二零六章 校長和哲學家三五零章 動手吧一五一章 合作七一八章 激盪八十七章 教育之爭二一四章 輔仁校長六六八章 殖民主義六九五章 增仁義爆發七一九章 平和二四一章 擔憂祖宗七十二章 適可而止五〇七章 皇帝是一個幫手第53章 在朱主席家裡六五〇章 整軍三百章 學生良心的培養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四一一章 獨立的鎮子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四四九章 東亞不能學德國五三一章 要救濟的社會增七十二章思潮不變政潮又起百零一章 山東災情原因二九九章 燕京大不易百零三章 百樂門激情戲曲八十四章 大別山視察之一四二九章 準備切割三三七章 談笑說兵三五四章 實用而輕型外交風格六八四章 生命意義六章 淺消訓政體系二七一章 農業托拉斯四一零章 不要發展四六九章 革命目標第16章 遍地農聯會第4章 初到南昌四八五章 從馬家開始三一八章 雙十曹錕憲法再現一三零章 南洋工運二二八章 皇家討論五六一章 制約二九零章 菲傭告張大帥家第41章 英軍參謀培訓班一五一章 合作三三七章 談笑說兵二七二章 奉系的發動機一九六章 洋花酒裡談工業七十八章 如何定西北五五一章 誰當家七十七章 西北軍譁變四五六章 離開上海二八一章 空性即喇嘛四五九章 亂還是不亂第35章 紅軍也是國防軍四八七章 地震和兵禍四二二章 確定目標一三三章 盤活兩個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