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

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

中國式民主的興起和發展,還處在初始階段,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帶有缺陷,需要很好地進行改革完善。中國式民主面臨的改革完善,在於解決好以下三個關鍵問題。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和提高黨的領導水平,有效地實施黨的領導。要堅持黨的領導和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就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先進行爲在整個社會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鄧小平說:“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按照黨章規定,保障黨員權利,對按照憲法保障公民權利無疑具有示範作用,建立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對建立健全人民民主制度也無疑具有帶動作用。

二是不斷地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首先要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應注重人大代表和委員的素質與結構。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參政議政能力。應充分發揮民主,依法辦事,搞好代表候選人的提名推薦工作,選出各方面素質較好、具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的人當代表,不應把人大代表當作榮譽職務照顧安排。應創造條件設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使其能夠接待和聯繫選民。應加強人大的組織機構建設,在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應加強辦事機構的建設,設立必要的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配備一定的工作人員,改善辦公條件,使其更好地爲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服務。應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包括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的議事制度和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的工作制度。

三是注重保障和落實公民的民主權利。公民的民主權利主要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知情權、管理權和監督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參與政治的首要權利,公民有定期參與直接和間接的國家選舉活動的權利。知情權是公民作爲社會成員和國家成員,對於社會的公共信息,對於國家的基本政策和發展動向等有關信息,有知悉、瞭解的權利。知情權是公民實現民主權的前提性權利。管理權是公民享有的有效行使管理和治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的權利。當前要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不斷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治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監督權是公民對於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糾正的權利。對於其中的違法失職行爲,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以上“四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集中體現,必須使這些權利的行使得到保障和落實並富有成效。

(本章完)

|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一、何謂現代化|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向|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三、中國國家治理的發展階段|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二、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結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五、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思路|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三、治理的傳統和當代含義|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二、中國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論和目的|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四、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第五化”|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構|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一、基層羣衆自治的形成發展|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二、國家治理法治化的創新觀點|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五、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法治的關係|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三、治理的傳統和當代含義|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二、基層羣衆自治制度的內涵|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三、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原則|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三、中國式民主的特色|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三、以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三、中國式民主的特色|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五、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法治的關係|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二、國家治理法治化的創新觀點|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二、共治的主要方式方法|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三、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二、中國國家治理需要新型民主觀|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三、治理的傳統和當代含義|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一、基層羣衆自治的形成發展|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五、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思路|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一、以德治國的豐富內涵|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三、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四、中國式民主的優勢|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三、建設完備的國家治理法治體系|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二、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與執政方式|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五、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與法治的關係|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一、基層羣衆自治的形成發展|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二、中國國家治理需要新型民主觀|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二、德治方略的形成和作用|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五章| 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_二、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與執政方式|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五、中國式民主的改革完善|第九章| 弘揚德治是國家治理之魂_二、德治方略的形成和作用|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是國家治理之策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點|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一、中國政府治理制度和組織結構|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二、治理的演進發展|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四、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第一章| 治理的由來和發展_三、治理的傳統和當代含義|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一、何謂現代化|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四、國家治理現代化是“第五化”|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一、共治的理論依據|第十章| 實施共治是國家治理之重_三、共治實踐發展的典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四、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特點|第三章|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_一、何謂現代化|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二、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結構|第六章| 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關鍵_三、中國政府治理建設的途徑和任務|第七章| 發展民主是國家治理之根_一、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二章| 國家建構和國家治理轉型_一、現代國家的建構|第四章| 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_三、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原則|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第十一章| 推進自治是國家治理之基_三、改革和完善基層羣衆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