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其三十五 白娘子(上)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五日事)

他用了些果餅,便就着院中的清涼,和衣躺下小憩,我從屋裡拿了牀薄衾爲他蓋上。

“胤禛。”我在心裡輕聲喚他,卻見他已沉睡。許是白天的勞累吧,朝堂上的事,一刻不得停歇……我悶悶的想着,移了張几凳坐到他身邊,輕搖團扇爲他納涼消暑。

胤禛,心裡輕聲喚着他的名,他聽不見,他不知道那個香囊特意爲他而做,更不會知道香囊內除了藥草,還有我的發,結髮,結髮,他怎會知曉我內心的想法。

看着他的睡顏,竟有難得的安詳。我坐在涼榻旁的几凳上,久久的凝視,移不開眼。

他的眉又微微皺起。“胤禛……”,夢裡會有什麼煩心事呢,擔心朝堂上的紛爭引火燒身?抑或憶起“桂花之約”的知己?

“桂花之約”……想起他詩裡濃郁得化不開的思念,心被什麼緊緊糾住,隱隱的疼。很想問他,那人是誰,這樣佔據他的心,經年不消。

想起我傷心時,阿瑪、哥哥都會吻吻我的額頭撫慰心底的難過。我俯身上前,輕輕在他額上印上一吻。

“不要再難過了……”我輕聲說道。突然覺得一陣羞澀,我慌忙起身走到池子邊,裝作欣賞錦鯉的樣子,緩緩平復心裡的狂亂。

“爺、福金,元壽阿哥、天申阿哥來請安了。”蘇培盛的聲音在院外響起。

我回過神來,開口吩咐:“讓他們進來吧。”

話音剛落,見得奶嬤嬤及一干僕婦、小太監領着兩個小阿哥進了院裡。

“福金吉祥,給福金請安。”阿哥們的聲音還有些稚嫩,但眼神裡已然有了皇家孩子特有的傲氣與漠然。

“起吧。”我輕聲說道,指了指熟睡的他,將小阿哥領到不遠處的石凳上坐下。

我看着無事,便對隨同而來的奶嬤嬤們說道:“你們也熱鬧去吧,小阿哥留在這玩兒,晚些時候我差人送他們回去。”

“是。”一干人等諾諾答應着退去,不在話下。

我將兩位阿哥招至身旁,笑問:“可去看龍舟了?”

天申噘着小嘴,抱怨道:“三哥嫌我們煩,不帶我們去看。”

“天申。”元壽阿哥輕聲阻止天申阿哥的不滿,對我解釋道,“福金不要見怪,天申的意思是三哥忙,我二人太小,怕會妨礙哥哥做事呢。”

我將天申抱至膝上,笑着勸慰:“不怕不怕,一會兒你阿瑪醒了,讓他帶你們去看。”

說着我拿出南邊的糉子、糕點給他們吃,卻聽見天申不以爲然地小聲反駁:“阿瑪纔不會帶我們去呢。”

我拿出帕子,拭去他嘴角沾着的點心碎末,認真的說:“我去央他,定帶你們去看熱鬧,可好?”

“真的麼?可不作興騙人。”天申歪着腦袋看着我,就連較爲成熟的元壽也瞪亮了眼睛。

我捏捏天申的小鼻子,允諾道:“不騙你。”

接着我拿起桌上的雄黃酒,輕輕塗抹在兩位阿哥的額頭上,嘴上說道:“飲過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一.

他二人好奇的看着我的舉動,雖不言語,卻看得出,奶嬤嬤們對端午的事並未上心,於是我又問他們:“奶嬤嬤可給你們佩了驅邪避蟲的荷包?”

天申、元壽搖搖頭,我將嫂嫂、姐姐爲我做的那兩個荷包解下,爲他們佩上。天申滿心歡喜的看着做工精緻的荷包,呵呵的笑出聲。

我打開一個肉糉,喂着天申吃,元壽阿哥也自拿了一塊五毒餅吃。

天申看着元壽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貪心不過又拿了個五毒餅望嘴裡塞,一面含糊不清的說道:“福金會不會講故事?奶嬤嬤只會講‘三仙女’、‘白雲格格’的故事,聽得我們都不耐煩了。”

“故事?”我眨眨眼,想起在家裡額娘、嬤嬤講過唐傳奇,宋詞作,元戲曲,明話本,啓蒙了我對詩詞書畫的最初興趣,不由得揚起會心的微笑。

天申盯着我,着急的追問:“會不會麼?”

“那我今日與你們講一個‘白娘子’的故事,可好?”天申開心的拍拍手,元壽也滿臉喜悅的湊到我身邊,聚精會神的聽了起來。

“話說宋時,”我輕搖團扇,開口講道,“美麗的西湖邊上,有個在藥鋪作主管的小官人名喚‘許宣’。”

天申疑問的擡起眼:“不是我朝的傳奇麼?”

“西湖?可是蘇杭的那個?”未等我回答,元壽說道,“額娘說,阿瑪見過那個西湖呢。”

我點點頭,笑道:“以後有機會,你們也可去那裡玩玩,煙雨江南,天下一大美景呢。”

“福金,繼續繼續。”天申撐着臉,神往的想象片刻,心急的催促我繼續講敘。

“某日清明,許宣至寺院進香,歸途遇雨,只得搭船回家。船未行多遠,便見上來一個白衣素裙的娘子和一個青衫丫鬟。因了雨大,他便將借到的傘轉借與那個白衣娘子。不想那娘子由此對許官人中意萬分……”二.

“福金,什麼是‘中意’呢?”元壽仰頭看着我,不解的問。

“‘中意’就是……”心中突然浮現他臉上隱約的淡漠,怎會想到他?我慌忙搖了搖頭,揮去那抹孤傲的黑色。我擡起眼,微笑着解釋,“‘中意’就像你額娘對你阿瑪一樣,明白了麼。”

元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摸摸他的頭,說道:“等你長大了,也會遇見意中人。”

“像額娘一樣的麼。”元壽認真的問我。

我輕輕點頭。只是,這樣的意中人卻註定要苦戀一世,我無法成全他額娘,因爲我連自己都幫不上……

注:

一.飲雄黃酒,佩香囊,吃五毒餅、糉子都是端午節的風俗。

二.此處白娘子取自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另有黃圖珌的傳奇《雷峰塔》,是爲戲曲祖本,思想價值更高,但由於黃版《雷峰塔》(看山閣本)刊行於乾隆年間,故此處僅取馮版。

75.其七十一 毒23.其二十二 數珠26.其二十五 八爺89.其八十五 憶舊18.其一十七 勸導26.其二十五 八爺20.其一十九 盼君歸108.番外 冬之夜 夏之日94.其八十九 進剿37.其三十六 白娘子(下)76.其七十二 糶米抑價36.其三十五 白娘子(上)68.番外 大夢70.其六十六 潞河視倉107.番外 忘川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100.其九十四 參劾(上)42.其四十 約指9.番外 桃夭52.其四十九 黃臺瓜辭42.其四十 約指25.其二十四 長生殿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19.其一十八 春寒料峭38.番外 泛舟20.其一十九 盼君歸99.番外 除夕70.其六十六 潞河視倉61.其五十八 耕織(上)94.其八十九 進剿38.番外 泛舟27.其二十六 奪財(上)67.其六十四 白虎之兆106.其九十九 雲隱13.其一十二 不白之冤69.其六十五 牡丹臺72.其六十八 風雲際變之步軍統領77.其七十三 登極大典47.其四十四 夢蘭1.其一 離別46.其四十三 淇奧35.其三十四 流螢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18.其一十七 勸導27.其二十六 奪財(上)102.其九十六 帝出三江口95.其九十 平定青海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59.其五十六 樂戶賤籍54.其五十一 上巳53.其五十 事出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97.其九十二 朋黨46.其四十三 淇奧82.其七十八 變亂7.其七 省親(上)41.其三十九 雨荷49.其四十六 紅雨映雪16.其一十五 薨逝67.其六十四 白虎之兆20.其一十九 盼君歸32.其三十一 熱河82.其七十八 變亂57.其五十四 大將軍王100.其九十四 參劾(上)47.其四十四 夢蘭108.番外 冬之夜 夏之日46.其四十三 淇奧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37.其三十六 白娘子(下)67.其六十四 白虎之兆84.其八十 憂思85.其八十一 兩生花53.其五十 事出66.其六十三 陛辭73.其六十九 風雲際變之繼位35.其三十四 流螢2.其二 選秀53.其五十 事出38.番外 泛舟105.其九十八 契約17.其一十六 偶染風寒23.其二十二 數珠2.其二 選秀106.其九十九 雲隱98.其九十三 家宴71.其六十七 風雲際變之不豫30.其二十九 小園筵宴27.其二十六 奪財(上)15.其一十四 月夜之桂香含貞70.其六十六 潞河視倉23.其二十二 數珠74.其七十 風雲際變之遺詔100.其九十四 參劾(上)21.其二十 巧計73.其六十九 風雲際變之繼位104.其九十七 幸園36.其三十五 白娘子(上)96.其九十一 未明101.其九十五 參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