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其三十四 流螢

(康熙五十三年五月五日事)

天漸漸熱了起來,轉眼便到端午。

夜幕降臨的時候,園中的僕婦、太監們清閒下來,各自邀了朋伴去看龍舟競渡、盪鞦韆。

就着怡人的涼爽,我命了劉希文將涼榻移至院中小池邊,又備下各色時令鮮果、糕餅,雨前清茶,也不用紅鸞、秋蟬二人伺候,獨自斜靠在涼榻上自得欣賞這院中夜景。

無人引導,卻見他徑直進到我的院子,笑着問:“怎的不與衆人一塊兒去看龍舟?‘東郭先生’不是最愛湊熱鬧的麼。”

自那日草場回來,他便喚我“東郭先生”,雖氣不過,卻怎樣反駁也無用,我也只得默認了這個稱呼。

我站起身,給他讓了座。“我又不是有熱鬧就去看。”一面說着,我另倒了一盞茶送到他面前,“天氣漸熱,人多的地方,一股子臭汗味兒,我可受不了這個。”

他哈哈笑出聲,接過我遞給他的香茗,略飲了一口,隨意說道:“你這院子好香。”

“院中的芍藥、睡蓮已經開花,新移植的幾株夜合花期也到了。”我輕聲解釋,轉身折了一枝淡雅的素色芍藥送到他手中,心裡想起“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一.的詩句,臉上一陣發熱。

他並未留意我臉上的羞赧,接過芍藥聞了聞,淡淡的說:“並不像是花的香味。”

停止不切實際的想法,我笑着回答:“那便是艾草和菖蒲了。我昨個兒吩咐了劉希文將艾草、菖蒲掛在門眉上,再加上這些天氣候有些潮溼,那藥草味兒越發濃烈起來。”

“應該是了。”他笑了笑,不再追究院中香味爲何。

他放下手中的花朵,注意到涼榻邊的幾架上放着絲線盒及一個未做好的荷包,我忙掩了掩,慌亂着說:“做着玩兒,不入眼的東西。”

他不理會我的舉動,拿過去看了一眼,問道:“這五色線有什麼講究?二.”

“南邊端午用五色線製成荷包,有驅邪之用。”我指着腰上掛着的三個荷包對他說,“你看這個是我額娘給我做的,這個是姐姐爲我做的,還有大嫂嫂做的荷花樣兒的,好看吧?”

他擡眼看着我炫耀人家所作荷包的得意,笑了起來:“南邊講究真多。”

“上月我給二哥哥做了三個荷包,他說喜歡,今日得閒給哥哥再做幾個。”我指着幾架上未完成的女紅,輕聲解釋。

“可是上月合着我的信函一塊兒送去川省的?”他復問道。

我點頭稱是。“你與亮工的感情倒比同母所生的親親大哥還好。”他有些不解的問。

“這可沒法兒比,”我想了想,開口回答,“大哥哥大我許多,跟阿瑪一樣嚴肅,哪裡能跟他瘋玩。家裡只有二哥哥最能鬧,我們的感情自然親密些。還有小哥哥也常帶我玩兒呢,呵呵……”

“小哥哥?你什麼時候還有個哥哥?”他疑惑的望着我。

“是阿瑪的至交,湖北布政使家的大公子,因與二哥哥相善,我都叫他小哥哥呢。”

“我知你說的是誰了,倒是常聽亮工說起,說他才能一流,只是不得見過長相。”

我聽他稱讚小哥哥,心下高興起來,又見他並未佩帶,拿着荷包頗感興趣的樣子,便拿出早早做好的一個香囊,對他說道:“這個給你。”

他看了看手中的香囊,笑了起來。

“很難看麼?!”我有些生氣他的笑,又想到給他做物件的都是宮中頂尖的繡工,不禁有些氣餒,大聲討還,“還給我!不給了!”

我伸手作勢要奪回,卻聽到他冰冷的聲音響起:“手怎麼了?”

嚇了一跳,我趕緊把手收了回來,小聲的說:“沒什麼……我太笨了,做針線的時候老是扎到手。”

“以後不許做荷包、香囊了,你二哥若要,我差人送他些宮裡的精巧樣式。你這個又比不上……”他冷冷的出聲命令。

我不滿的瞪了他一眼,低喃道:“覺着不好就還我,還拿在手上做什麼。”

他聽見我的說話,表情冷淡的吩咐:“一會兒回屋記得上點藥。”

我看他把香囊納入袖中,又說些自相矛盾的話,不禁好笑起來。

靜謐中,我們久久沒有作聲。滿天繁星的夏夜,暑氣漸消,蟬鳴也少了日間的浮躁,變得清麗可人起來。

氤氳的水汽升起,恍惚中看見點點瑩光,夜幕中泛着優雅的飛舞。

“流螢。”我輕輕說道。

一股莫名的溫柔思緒滑流過心田,緩緩融入夜色中。

夏季,已然到來。

注:

一.《詩經.鄭風》之《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二.佩香囊,端午節風俗。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

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56.其五十三 不惑78.其七十四 流言(上)96.其九十一 未明46.其四十三 淇奧107.番外 忘川96.其九十一 未明87.其八十三 仁壽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12.其一十一 出遊97.其九十二 朋黨17.其一十六 偶染風寒99.番外 除夕96.其九十一 未明89.其八十五 憶舊23.其二十二 數珠35.其三十四 流螢18.其一十七 勸導63.其六十 盛京35.其三十四 流螢67.其六十四 白虎之兆69.其六十五 牡丹臺83.其七十九 受封58.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40.其三十八 訛銀94.其八十九 進剿79.其七十五 流言(下)98.其九十三 家宴51.其四十八 撥浪鼓91.其八十六 西海亂事81.其七十七 裂痕78.其七十四 流言(上)20.其一十九 盼君歸28.其二十七 奪財(中)7.其七 省親(上)86.其八十二 雨沛74.其七十 風雲際變之遺詔68.番外 大夢22.其二十一 壽誕34.其三十三 舞風(下)85.其八十一 兩生花37.其三十六 白娘子(下)85.其八十一 兩生花1.其一 離別19.其一十八 春寒料峭34.其三十三 舞風(下)58.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35.其三十四 流螢63.其六十 盛京9.番外 桃夭103.番外 望鄉11.其十 驚變24.其二十三 密函51.其四十八 撥浪鼓103.番外 望鄉58.其五十五 用晦而明97.其九十二 朋黨2.其二 選秀33.其三十二 舞風(上)59.其五十六 樂戶賤籍98.其九十三 家宴61.其五十八 耕織(上)60.其五十七 秋日鳴蟬46.其四十三 淇奧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25.其二十四 長生殿42.其四十 約指59.其五十六 樂戶賤籍73.其六十九 風雲際變之繼位76.其七十二 糶米抑價75.其七十一 毒93.其八十八 西寧星空下107.番外 忘川75.其七十一 毒25.其二十四 長生殿97.其九十二 朋黨9.番外 桃夭98.其九十三 家宴8.其八 省親(下)38.番外 泛舟80.其七十六 震怒55.其五十二 傷逝18.其一十七 勸導27.其二十六 奪財(上)94.其八十九 進剿34.其三十三 舞風(下)102.其九十六 帝出三江口15.其一十四 月夜之桂香含貞17.其一十六 偶染風寒13.其一十二 不白之冤76.其七十二 糶米抑價43.其四十一 誓言14.其一十三 月夜之秋菊滿徑10.其九 掌事50.其四十七 朝露侵衣92.其八十七 集結13.其一十二 不白之冤28.其二十七 奪財(中)73.其六十九 風雲際變之繼位86.其八十二 雨沛76.其七十二 糶米抑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