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

阿史那合霍,是王復最忠誠的擁躉,甚至比最早投靠王復的烏茲人更加忠誠,而且阿史那合霍的女兒還嫁給了王復,生下了王永貞。

此時阿史那合霍來到康宮,來見王復,表明了王覆在康國的所有支持者,都產生了動搖。

也先真的在盡力的勸解王復,康國和大明比不了,康國沒有那個條件,大明可以搞集體所有制的農莊法,但是康國完全沒有那個民意基礎,更沒有那個基層建設。

“特勤請進,事情並非簡單如此,我們進去,慢慢細說。”王復請阿史那合霍進康宮詳談,在門前不是說話的地方。

這件事的確難辦,但是難辦就不辦了嗎?

“如果康國公需要土地,我可以把處月部的所有土地拿出來,獻給康國公,但康國公要做更多,我就無能爲力了。”阿史那合霍坐定之後,開門見山的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阿史那合霍不是要背叛,他是真的做不了更多。

阿史那合霍已經用最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康國這片土地,來來回回多少年了?

粟特人、希臘人、波斯人、匈奴人、花拉子模人、突厥人、蒙古人、烏茲人、瓦剌人等等前前後後,都佔領過這裡,千餘年的時間,城頭王旗變幻,但是城外的土地,各有所主。

康國公突然要拿走他們所有的封地,那就是與所有人爲敵,到了那個時候,阿史那合霍能做什麼?他什麼都做不了。

王復頗爲誠懇的說道:“我可以保證你們的利益不受分毫的損害,甚至比以往更多,這些封地的產出,仍然作爲你們的食邑,享受數百家直到萬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稅,還不用費心費力的去管理。”

世襲制的食邑,將以征斂封邑內民戶賦稅,其數量按民產計算,撥付給康國地面上大大小小的軍頭們,而後將他們在封地上的權力,完全收回。

這是王復給出的政治餘地,這是第一次磋商,他給出了條件,如果這些大大小小的臺吉、特勤、鄂拓克、哈乃菲們仍然不同意,王復會給出第二次條件,只不過條件會更加苛刻。

沒有第三次。

王復會讓他們見識到什麼叫做大明來的讀書人。

“如果這樣的話,那還好些。”阿史那合霍只知道王復要收回他們世代相傳的封地,並不清楚還有食邑一說。

當你說掀開房頂時候,所有人都反對,當伱說其實要開窗戶的時候,就變的容易接受了。

王復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事實上,草原上臺吉、特勤、鄂托克、哈乃菲,並不是世襲罔替的,而且更換的非常頻繁,今日此人還是酋長,次日就被殺死在了大帳之中。”

“而這個酋長的妻子會被新的酋長凌辱、酋長的兒子被新的酋長祭旗、酋長的牛羊成爲了新酋長的財產。”

“如果願意喬遷至撒馬爾罕,我可以許諾,只要康國在一天,就可以世襲罔替,再無這種擔憂,半夜被人襲擊大帳,丟掉了性命,也丟掉了一切。”

草原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草原上的這些肉食者們,結局並不體面,即便是瓦剌西進,康國建立,這種局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觀,連諮政大臣都會偶爾有所更換。

王復給了這些人另外一條路,用不太穩定的地方權力,換取真正的成爲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貴勳。

而不是時刻擔心有人對他的腦袋感興趣。

相比較草原上遍地的野心家,王復的信譽就顯得極爲堅定了。

阿史那合霍終於有些意動,他頗爲無奈的說道:“我可以跟特勤們講清楚,但特勤們能不能想明白,就不是我說了算了。”

“康國公手下有一批非常善戰的斥候,若是將激烈的反對者殺死幾個,殺雞儆猴,這件事會好做很多。”

阿史那合霍說的是由王復率領的大明來的墩臺遠侯夜不收、掌令官和庶弁將,這些人能征善戰,如果搞刺殺,自然是輕而易舉的消滅一羣反對者,將政令強硬的推行下去。

但是大明皇帝有明旨,夜不收不能暗殺、美人計和金錢收買。

王復雖然遠在康國,但有恭順之心,並沒有打算違抗聖命。

王復再次搖頭說道:“不妥,愈殺愈激,愈激愈烈,殺戮帶來了短暫的安寧,卻會帶來長久的禍患,本來是爲康國國泰民安的政令,反而是遺禍無窮。”

“我以爲,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這次新政,仍然秉持自願原則,特勤難道以爲我會強硬的推行下去嗎?”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

王復透露了廢封土的第二個前提自願原則,願意履行新政的可以嘗試,不樂意的,可以繼續過去的生活。

“那誰會樂意?康國公執掌康國數年,怎會如此不切實際?讓豺狼吐出口中的食物,那隻能殺死豺狼。”阿史那合霍聽到這一條原則後,直接就笑了起來。

王復平靜的看着阿史那合霍,就這麼平靜的看着,看的阿史那合霍心裡發毛,他才止住了笑容。

阿史那合霍忽然意識到,真的會有人自願,並不是每個特勤,都像他的地位這樣固若金湯。

事實上,在阿史那儀生下王永貞之前,阿史那合霍每天早上醒來,都要感謝長生天,讓他看到了第二天的黎明。

草原,是野蠻的,是血腥的,是沒有任何規矩可言的地方,殺死別人和被別人殺死,都是一件很普遍,普遍到尋常的事兒。

“看來特勤是想明白了。”王復笑着說道:“特勤喝茶。”

這杯茶喝的阿史那合霍有些如鯁在喉,他愣愣的問道:“那還能保有軍隊嗎?”

王復立刻回答道:“能,只能有兩百人鐵林軍,而且必須有兵部的調遣負責保護安全。”

有,但還不如沒有。

“燕雀無法阻止雄鷹的啼鳴響徹蒼穹。”王復頓了頓說道:“廢封土的消息很快會傳遍整個康國,到那時願意投獻之人會不斷的上位,我沒有辦法到陰曹地府給反對者們恩榮。”

王復的這番話是威脅,意思很明確,他不會下令殺死反對者,但是他會承認通過武力手段成爲肉食者的諸侯,王復同樣會給他們世襲罔替的勳爵。

阿史那合霍的這杯茶喝的變得膽戰心驚起來,他忽然想起當初王復對付法提赫與卜撒因聯盟時候的招數,無恥至極。

現在王復的招數,同樣無恥至極,的確是自願,王復並不會逼迫,甚至不會動用武力手段。

但是受夠了朝不保夕的酋長們,會選擇交出土地,換取食邑、爵位和保護;同樣,草原上,從來不缺少野心家,只要成功上位,就可以到撒馬爾罕換取世襲罔替,只要有一個人做到,那就有十個、百個、千個人去那麼做。

阿史那合霍只能說,不愧是大明正經進士出身的讀書人。

毒,極其陰毒。

“特勤還有疑慮嗎?”王復看着阿史那合霍有些魂不守舍的模樣,笑着問道。

“沒有!完全沒有!”阿史那合霍的腦袋搖的如同撥浪鼓一樣兩個手不停的擺動着,示意他絕對沒有任何多餘的疑慮了。

王復帶着可惜的表情,無奈的說道:“沒有了,可惜了。”

“康國公,不至於啊!大家都是從康國建立之初就爲康國奔波,爲康國公鞍前馬後,何至於此,何止如此啊!”

“有事好商量,好商量啊!”

阿史那合霍嚇了一個激靈,這麼陰毒的招數用完了之後,王復居然還不盡興?

王復當然有很多很多的招數沒有用出來。

比如說諮政大院裡的那些堆積如山的政疏,稍微偏袒一下這邊,再偏袒一下那邊;

或者在諮政院議事的時候,將兩個世仇安排坐在一起;

亦或者說讓夜不收們放出點風聲去,對一些野心家們進行一些簡單的資助;

亦或者是在某條河流的上游以疏浚的名義讓河流稍微改一下道,讓擁戴者受益;

亦或者在征斂稅賦這件事上,稍微更改一下標準,將羊毛改爲米粱,在災逋折免上稍微嚴格一些;

這些手段對於王復而言,都是信手捏來之事,爲上者想要向下爲難,哪怕是不刻意針對,但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足夠了。

王復只是把話稍微說的明白了一點點,就讓阿史那合霍如臨大敵,有些魂不守舍了。

“我也覺得完全沒必要如此,何止如此呢?大家都是在一個鍋裡扒飯,何必把鍋給砸了呢?”王復也頗爲認同的說道。

阿史那合霍立刻回答道:“啊對對對!這飯怎麼分,還不是康國公說了算?”

王復看着阿史那合霍平靜的說道:“民意不可違啊,哪怕是特勤、臺吉、鄂托克、哈乃菲把百姓當成牛馬,我也不至於如此,特勤說對不對?”

阿史那合霍不停點頭說道:“啊對對對!”

王復繼續說道:“那就有勞特勤對諸位說清楚講明白,我打算在一個半月以後,共聚康宮,共襄盛舉,宣讀此項政令。”

“好說,好說。”阿史那合霍答應了下來,選擇了離開康宮。

王越看着阿史那合霍眉頭緊蹙的說道:“他就這麼被說服了?”

王復拿起了筆,正襟危坐,準備批覆政疏,聽到王越的問題,沉吟片刻回答道:“這是赫拉特之戰打贏了,他們怕,你猜猜打輸了什麼樣?我早就被他們分着吃乾淨了。”

“做事吧。”

王越認真的品了品王復的話,開始幹活兒。

王復做的其實就是分而化之,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恐嚇一批、消滅一批,肉食者並不是鐵板一塊,如此之下,政令就得到了推行。

襄王就對奉天殿上的寶座,沒有任何的興趣,相反,每當監國結束,襄王殿下都會用最快的速度離開京師,對那個寶座避如蛇蠍。

襄王就是肉食者中,最典型的日子人。

王覆在撒馬爾罕推動着廢封建事,這件事並不容易,雖然他有大明做靠山,有中原王朝千年的政治智慧做指導,有夜不收、墩臺遠侯做左右手做基層建設,有在大明混的不如意的文人做官僚儲備。

但是廢封建本身,就是一件血流成河之事。

中原王朝在周平王東遷之後,諸侯開始爭霸,春秋戰國歷經五百餘年,才諸子百家合流,大一統成爲了大思辨、大爭之世的前提。

而後又歷經了四百餘年,才徹底完成了廢封建,封國土、建諸侯,強人身依附的生產關係,才得以結束。

這個過程曲折而又漫長,讓豺狼吐出吞到肚子裡的肥肉,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死豺狼。

哪怕是王復的手段極其高明,也有代表各方利益的諮政大臣與他溝通有無,但依舊發生了多起流血事件,而且是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王復也僅僅是平定了叛亂,維持了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即便是他也無法阻擋暗流涌動。

一個半月後的諸部首領終於齊聚撒馬爾罕,忐忑不安的走進了康宮之內,這些部族首領之所以忐忑,完全是因爲王復手段的狠辣,鎮壓叛亂,比也先有之過而無不及。

一場天山省腳下的大規模叛亂持續了月餘,王復親自領兵平定,斬首級兩千餘,人頭堆在了撒馬爾罕的城外,製成了京觀,對宵小之輩震懾。

反對可以,不贊同也可以,但是起兵造反,不可以。

王複用鐵蹄、鋼刀、箭鏃與火藥,警告所有膽敢造反之人。

所有人都忘記了,這場廢封建,削弱地方諸侯權力的開始,是天山省龍芝府知府的一次欲蓋彌彰、文過飾非、畫蛇添足,一個毫無底線可言的冤假錯案。

王復出現在了康宮的清御殿內,他並沒有坐在首位上,而是坐在次位,而主位上,空空如也。

那裡本應該坐的是康國的大石,大明的敬順王也先。

也先對自己也受到了邀請頗爲意外,反覆猶豫之後,也先並沒有出現在清御殿內。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

王復坐下之後,整個清御殿內鴉雀無聲,連任何一點響動都沒有。

王復坐直了身子厲聲說道:“想多吃點無可厚非,想砸鍋,絕對不行。”

再次強調:本書中的封建,指的是‘封國土、建諸侯’強人身依附的生產關係的狹義封建,而不是廣義的封建。

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