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

伊凡三世發誓,他是真心實意的稱讚陛下的軍事才能,即便是在莫斯科,因爲大明遠征軍的存在,導致大明皇帝的威名在西域廣爲傳播。

而到了大明之後,伊凡聽到的也是大明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勝利,所以,他真心實意的稱讚陛下的軍事天賦。

朱祁鈺爲何不肯微操?

作爲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他真的想指揮作戰,連於謙都攔不住。

但是朱祁鈺沒有,甚至連前軍作戰指揮會議都不參加。

雖然趙括、李廣、馬謖、孫權、慕容寶、苻堅、李隆基、趙光義等等名字時常在朱祁鈺的耳邊迴盪,但作爲權力無限大的皇帝,滔天的權力還是能夠矇蔽五感,最終親自上手。

阻止朱祁鈺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兵推棋盤。

每次在兵推棋盤上,看着象徵着一股股精銳的棋子消失在棋盤上,朱祁鈺都有一種渾身力氣被抽光的感覺,比跟埃萊娜學外語還累。

紹興九年,金國完顏宗弼揮師南下,至郾城被岳飛阻擊,岳飛的麻扎刀,砍翻了金國戰無不勝的鐵浮屠。

金國當時有鐵浮屠五千人,一戰損失了大約兩千人。

當時完顏宗弼強撐着對部下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晚上卻是輾轉難眠幾夜不眠無休,睡不着的完顏宗弼,究竟痛苦到何種地步,不是當事人,怕是無法理解。

鐵浮屠不是一般的騎兵,全是重裝騎兵,能帶的起那套負重的馬也不是一般的馬,基本上是當時金朝軍隊的核心戰鬥力,整個金國也就能養得起五千人。

這一下子損失五分之二,這誰頂得住?

馬貴、馬具貴、甲冑貴,但是最重要的是人貴。

因爲這些人都是合扎猛安,都是金國的小貴族,還是完顏宗弼的鐵桿支持者,這一下子損失了四成,剩下的六成開始懷疑完顏宗弼是否能帶着他們贏得勝利。

完顏宗弼這都算是心態好的,後燕國的開國君主聽聞太子慕容寶打了敗仗,直接被氣死了…

如果美利堅的十一個航母艦隊,一戰損失了四條,還有一條重傷,剩下的六條戰鬥力也銳減,美利堅怕是立刻變成五十一個美利堅了。

得虧,大宋朝的皇帝叫趙構,治好了完顏宗弼的精神內耗。

朱祁鈺每玩一次兵推棋盤,都會清楚的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軍事天賦,看着那些精銳在棋盤上消失,他每次都感慨幸好只是兵推棋盤!

朱祁鈺無法想象,如果他親自指揮京營二十四萬衆,一戰精銳盡亡時候,他會如何的痛苦,怕是直接一劍抹脖子以謝天下都無法緩解的痛徹心扉。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兵推棋盤,時常讓朱祁鈺驚醒,戰敗的代價,根本承受不住。

馬歡立刻開口說道:“陛下睿哲天成,曾身擐甲冑親履兵鋒,削平區宇康濟生靈,興慈悲、拯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自然是英武韜略。”

拍馬屁,伊凡一個外番蠻夷自然拍不過馬歡,馬歡這就是個打個圓場,防止氣氛就如此僵持下去。

朱祁鈺並沒有搭話,而是繼續聊着泰西的趣聞。

比如伊凡就談到了泰西被奴役的人。

‘人人皆有其等級’的大方向下,教皇格雷高裡也對着人民宣佈: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

“大明也有八辟八議,雖然已經完全看朕的心情去寬宥了。”朱祁鈺談到了大明的司法也不公平。

伊凡頗爲激動的爭辯道:“不,我尊貴的陛下,教皇確立了一條原則:任何下級都不能起訴他的上級。”

“也就是說農奴、佃戶、農夫、村民、市民、侍從、貴族各等,比如農夫是不能狀告村民的。這和大明朝的八辟八議完全不同。”

伊凡瞭解過大明的八辟八議,完全是大明皇帝的非刑之正的一種體現,完全取決於皇帝臨時酌量特予加恩,皇帝是否願意寬宥。

“好吧,朕理解錯了。”朱祁鈺這才意識到什麼叫等級森嚴,他畢竟不是泰西人,並不清楚這一點。

作爲萬惡的封建社會,朱祁鈺行制也是要和朝臣們商量,而後交給廷議廷推,最後纔是頒旨,于謙偶爾還會和朱祁鈺有政見不合之時,而大明的勢要豪右需要用‘家人’這個概念去規避律法的約束,大明是禮教森嚴,而泰西則是等級森嚴,這的確不同。

朱祁鈺不懂泰西的惡,也很正常,畢竟他沒有置身其中。

大明朝是洪武年間,有百姓拿着《大誥》扭送達官貴人入京敲登聞鼓的大明朝。

伊凡頗爲感慨的說道:“但丁在《論世界帝國》中有另外一句名言:最高貴的民族理應高居其他民族之上,羅馬民族是最高貴的民族,大自然註定了他們一統天下。”

伊凡補充了他闡述泰西曆史的論據,是但丁的話。

大明的華夷之辨和但丁的‘最高貴民族’完全不同,大明的華夷之辨的解釋,是隨着不同歷史時代,有着不同的表述。

大明華夷之辨的表述,在中原處於分裂之時,聲浪愈高表現爲華夷大防。

在中原處於統一之時,表述爲文化優越。

除正義性的保衛華夏時的武裝外徵外,歷朝歷代,很少有無故征伐周邊四夷的行爲,因爲這要被看成是‘不仁’和‘無德’。

尼古勞茲曾經尖銳的批評過大明這種溫和的文化,將其統一描述爲高道德劣勢,爲此曾經和胡濙激烈爭辯,這也是唯一一個胡濙輸掉過的議題。

胡濙從未在禮法上輸過哪怕一陣,但是這個議題,胡濙的確是輸了,大明的確有高道德劣勢。

比如大明曾經多次賑濟韃靼、兀良哈、瓦剌部,而且貫穿整個大明歷史,從洪武年間到崇禎年間。

萬曆四十五年,上年水災胡地尤甚,飢寒已極老弱填壑。奴酋(努爾哈赤)令去覓食,羣胡逐日入撫順,歲乏食,上命發倉粟娠之。

萬曆四十五年,建奴地面發生了水災,老奴酋努爾哈赤到撫順請求朝廷賑濟,萬曆皇帝下旨給予賑濟。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老奴酋書‘七大恨’誓師攻明,悍然反叛,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大明一敗塗地。

胡濙在高道德劣勢上,沒有辯過尼古勞茲,最終承認了大明的確有高道德劣勢。

因爲事實勝於雄辯,擅長雄辯的胡濙也沒辦法去否認事實。

畢竟胡濙只是無德,不是人間之屑,不會拋開事實不談的絕招。

“哦,但丁啊,朕聽說過他,你帶了他的書嗎?可以翻譯一下。”朱祁鈺頗爲感興趣的說道,他沒有和伊凡討論華夷之辨的打算,而是問起了但丁。

文藝復興的著名詩人、文藝復興的開拓者但丁·阿利吉耶裡,以《神曲》留名後世,但是在他的另外一本書《論世界帝國》提出了著名的基本理論,爲了世界的福利有必要建立一統天下的世界帝國。

尼古勞茲談到過這本書,但卻沒有帶過來,東羅馬帝國和泰西教皇共軛異端,交流比較少,而羅馬亡國之君,君士坦丁十一世爲了羅馬存續,甚至向泰西教皇請援,爲了羅馬,君士坦丁十一世真的盡力了。

“帶了很多。”伊凡三世頗爲確定的說道:“想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我前來大明求學遊歷,想要獲得大明的知識財富,就必須要付出對等的財富,金錢並不能去稱量知識的價值。”

“可是到了大明,我才發覺了自己的幼稚。大明的文化財富,如同海洋一樣寬廣,而我帶來的書籍,如同一條溪流。”

朱祁鈺反而搖頭說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大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但凡是有益於大明的,無論是多麼微弱,大明都願意去了解。”

大明是開放的、包容的。

在《景泰曆書》之前,大明的《大統歷》有大量的回回曆法,而在東學西漸之後,徐光啓爲首,曾經和利瑪竇翻譯了大明的西方著作,並且寫成了《崇禎曆書》。

韃清之所以完全閉關鎖國,完全是因爲小族凌大族的先天絕症導致,任何討論韃清議題,都要考慮先天絕症。

朱祁鈺也不是唯一懂外語的大明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見過了小佛郎機皮雷斯使團後,還學會了葡萄牙語,後來還學過梵語。

朱祁鈺和伊凡聊了很久,最後由馬歡將伊凡帶離了御書房。

而後,大明皇帝開始了一天的政務,批閱了大堆的奏疏,這些奏疏來自文淵閣、通政司和朝臣。

裡面有件小事,說的是太原百姓去買煤,發現煤炭缺斤短兩,三十斤的煤只有二十五斤,就告到了太原府衙門,衙門就去調查,結果並未缺斤短兩,太原府衙門就把告狀的人拿了。

這是誣告,自然要拿。

朱祁鈺看到這裡還以爲又是一件崇陽知縣事的案子。

其實不然,這太原府知府高調拿人之後,又偷偷走訪調查,才發現,真的是缺斤短兩,那秤調過,隨後開始查案。

事涉太原府衙門刑房主事、陽曲縣尉、大同官廠幫辦等一衆案犯,皆被收押。

事涉官廠官屯官倒,所以上奏。

太原府知府的意見是各打三十大板,從輕發落,而刑部尚書俞士悅的想法是一應法辦,朱祁鈺批覆了俞士悅的奏疏。

華燈初上之時,朱祁鈺才停止了自己的批奏,伸了個懶腰,詢問起了大明明日的安排,興安一一作答。

“王復那邊沒有消息嗎?”朱祁鈺面色沉重的問道,自從景泰九年十月收到了王復的最後一封書信,稟報了赫拉特大捷,王復就再沒有了任何的密奏,而陳循也表示,王復並未回到撒馬爾罕,仍在赫拉特。

興安搖頭說道:“沒有。”

胡濙之前斷定王復危矣,這個判斷,讓朱祁鈺心中有些擔憂,胡濙老成,若非有十足的判斷,不會這麼說。

胡濙擔心也先卸磨殺驢,赫拉特拿下之後,瓦剌西進便再無後顧之憂,王復的定鼎作用已經消失。

朱祁鈺其實不是很在乎康國如何,相比較之下,王復的安危他比較擔憂。

王復的安危,代表了大明三次派往康國共計一千五百名庶弁將、掌令官,超過五百名墩臺遠侯的安危,這纔是朱祁鈺最關切的事兒。

“通過鴿路,問問陳循,撒馬爾罕局勢。”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

此時的撒馬爾罕城外三十里處塔卡庫爾幹湖旁,王復帶領大軍班師,這座城池是王越精心挑選的班師地點。

塔卡庫爾幹,意思是被石頭包圍的城池,這裡易守難攻,而且在山腳下就有湖水可以汲水爲大軍所用。

王越也擔心也先會卸磨殺驢,所以選擇了這裡。

回去的路上,最後這三十里路,最爲危險。

那個已經老邁的瓦剌首領大石也先,在面對已經功高震主的康國公時,會做何等反應,沒有人知道,但是王越要保證在班師回撒馬爾罕的路上,康國公王復不會輸。

Wωω● Tтka n● ℃ O

石頭城,易守難攻,臨近水源,最宜紮營。

之所以是三十里,這是大軍至撒馬爾罕一日的距離,若是要發生什麼,今夜就會發生,若是王復回到了撒馬爾罕,也先再想做什麼也就晚了。

“康國公擔心嗎?”王越不停的翻動着爐火,火上烤着酥脆金黃的嫩羊羔。

王復搓着手等待着羊羔烤熟,非常確信的說道:“也先在某些事上,的確容易犯糊塗,不是這次,就是下次,他很急,但是他越急,我反而不急。”

“我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不如你,但是搞政鬥,你王越遠不如我了。”

王復承認自己排兵打仗上沒有天賦,但搞政鬥他很有原則。

“說的雲裡霧裡高深莫測的,伱判斷這次也先會不會對你發難?”王越略微有些焦急的問道,所有王復的擁躉都爲王復班師焦慮,王復反而穩若泰山。

王復想要撕羊腿,卻被燙了下,他也不惱,給了一個確切的答案:“我瞭解也先,這次不會,因爲他還是大石,不是可汗。但下次會,下次他就是可汗了。”

一個掌令官匆匆跑了過來說道:“也先特使到了前轅門!”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