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

胡濙的判斷是杞人憂天嗎?

明明距離大明數萬裡之遙,遠離文明的中心,並且和大明並無交際的泰西蠻荒之地,會來搶劫大明嗎?

胡濙的判斷是基於越來越繁忙的海上貿易。

大明的官船仍然未至慢八撒,甚至沒有達到永樂年間的巔峰疆域,但是大明的商船已經開始了擴張之路,達到了歷朝歷代之最,並且正在擠佔大食人和波斯人商賈的領地。

來自慢八撒的象牙已經出現在了松江府市舶司的商行之中,而犀牛角杯器,更是有一兩牛角二兩金的說法。

泰西和大明有交際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有交際就會有碰撞、摩擦,甚至是衝突,大明勢強他們自然不能,但是大明勢弱,這羣強盜會露出怎麼樣猙獰的面孔?

胡濙頓了下,他知道自己說的在某些人看來不着邊際,但是他還是繼續解釋道:“陛下,無論是大食人還是波斯人,他們在販賣崑崙奴的時候,都會將其閹割後,販售各地,以此來保證對這種貨物的壟斷。”

“但是那些威尼斯商人抓捕崑崙奴後,並不會閹割,沒有閹割的崑崙奴,活的更久,也更加強壯。爲了獲利更高,威尼斯商人甚至會和崑崙奴繁衍後人。”

“所以羅馬人要吊死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一個專用的名詞,在泰西特指奸商。並不是單純指來自威尼斯的商人,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威尼斯的商貿往來頻繁,商賈衆多,來自四面八方。

威尼斯商人這個名詞,是指爲了盈利不擇手段、囤貨居奇之人,比如把黑麪包賣到四千兩百億馬克,把一公斤黃油賣到六萬億馬克,或者爲了獲利與崑崙奴繁衍後代。

胡濙十分確切的說道:“泰西之人,豺狼虎豹也。”

胡濙的擔憂自然不是杞人憂天,中原這片土地勢弱之後,這羣豺狼虎豹如何對中原分而食之,又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多麼沉重且無法癒合的傷痛,朱祁鈺非常清楚。

之前胡濙說文明真的會滅亡,而朱祁鈺就對胡濙的說辭表示了贊同,而那段人間煉獄一樣的百年屈辱史,中原文明之火,搖搖欲墜,幾欲熄滅。

而胡濙對泰西之人的判斷,朱祁鈺也深表贊同。

“於少保以爲呢?”朱祁鈺看向了于謙,胡濙對泰西的瞭解大抵來自尼古勞茲和王覆在西域的情報收集,還有大明重開絲綢之路後,往來商賈的情報。

雖然也只是管中窺豹,但信息已經足夠全面,並且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判斷了。

于謙眉頭緊蹙的說道:“莫斯科公國,給金帳汗國收稅而強大起來,在莫斯科公國之中,有大量的韃靼人,一旦斯拉夫人和瓦剌人聯合起來,康國、西域、漠北、甚至是漠南,都有傾覆之危。”

“雖然不太可能,但是的確有這種可能,所以臣以爲胡尚書所言極善。”

于謙同意胡濙的說辭,斯拉夫人和泰西的日耳曼、法蘭克、昂撒遜人打的越是兇殘越好,只要他們一方不能消滅彼此,就會一直打下去,這符合大明在西域的利益。

朱祁鈺這才點頭說道:“朕以爲如此甚好。”

“陛下要宣見伊凡三世,禮部應如何其溝通?”胡濙問起了具體的事務,大方針敲定之後,如何實施,就是接下來的議題。

朱祁鈺笑着說道:“有的時候,做壞事說好話更管用。殺君馬者,路旁兒也。”

想要殺死一個人一定要罵嗎?

其實不是,而是捧。

朱祁鈺說的殺君馬者,路旁兒也,出自東漢末年文人應劭寫的《風俗通》,大約和《伊索寓言》、《天方夜譚》一樣的民間風俗故事會。

東漢時候,高官食用厚祿,他們的馬也長得膘肥體壯,有一次某大員出行,圍觀的人紛紛拍手叫好,騎者就不斷催動馬匹,結果騎者的騎術不精,馬匹力竭而亡。

想要做事,不一定要罵,也可以誇。 щшш⊕ ttka n⊕ ℃ O

過分地讚揚和吹捧,讓被讚揚者變得虛榮自負,招致他人反感,使被稱讚的人,在言語之下逐漸迷失自我,最終走向毀滅。

有時候想要毀掉一個人,你只需要誇他就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之明,是一種很少有人擁有的大智慧。

比如大明皇帝就不擅長指揮作戰,所以乾脆就直接不參與,只是上前線爲軍事行動做充分保障、鼓舞士氣。

“臣以爲不妥。”胡濙往前探了探身子說道:“陛下,這誇讚之事,禮部來說,陛下還是以勸諭爲主。”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這種髒活累活,陛下出面幹不合適,還是他們這些讀書人做合適些,一來,他們很擅長此道;二來,則是政治餘地。

第三個原因則是陛下是大明的皇帝,皇帝作爲億兆瞻仰之人,就必須是英名無損,功業無垢,是道德的高地,是完美的化身,即便是爲了皇位殺兄這等違反了五常大倫之事,那也要說成大義滅親。

“臣也以爲這些事,還是臣來做便是。”于謙也是認爲不妥,頗爲鄭重的勸諫。

陛下英名無損,功業無垢,是于謙實現他天下人人爲私,陛下一人公耳的政治理想和主張最重要的保證。

這是禮制,于謙和胡濙從來沒有超脫千年來,君君臣臣的框架。

朱祁鈺雖然很想親自拱火看看熱鬧,但最終還是從善如流、良言嘉納。

髒活累活,臣子來做,美名讚譽,皇帝承擔。

而此時的伊凡三世,正在大明會同館驛內,焦急的等待着大明方面的決定,他很想要見到那個如同人間神祇的大明皇帝,他迫切的想要見到,那個將大明從最危難時刻解救的人,是何等模樣。

伊凡三世從撒馬爾罕來到大明的路上,非常的順利,他本身是個很膽小的人,但是這一路上,他並沒有受到任何的驚嚇。

從撒馬爾罕到大明京師的這段一萬兩千裡的路,比他從莫斯科到撒馬爾罕那六千里路,走的還要順利。

從撒馬爾罕出發,到碎葉城,而後順着商道至輪臺城,就到了大明的統治範圍,而後伊凡三世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繁華。

即便是在君士坦丁堡,他都沒有見到過的繁華。

伊凡三世寫了很多的遊記,記錄了撒馬爾罕與碎葉城的大學堂如何讓人嚮往;記錄了王覆在赫拉特之戰中的英勇;記錄了康國局勢複雜和大明千絲萬縷的關係;

記錄了駝鈴聲下的商隊在大漠之中的斜影;記錄了繁忙的粟特商人的狡詐與精明;

記錄了嘉峪關長河落日圓的宏偉;記錄了河西走廊的天地一色,山城佇立;記錄了河套之地的欣欣向榮朝氣蓬勃。

繁華之後,只有更加繁華,伊凡三世到了大明之後,遊記越寫越厚,越寫越多,幾乎到了詞窮的地步。

而這一路上,他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大明皇帝的故事,故事千變萬化,從每個人口中訴說的故事,都不盡相同。

在他看來,大明的皇帝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和大明的先帝一樣,有自己的愛好。

大明皇帝喜歡釣‘魚’,但如常因爲備受關注而釣不到魚,可這個有趣的人,從來沒有因爲釣不到而放棄這個愛好。

“篤篤篤。”鴻臚寺卿、海事堂祭酒馬歡敲開了伊凡三世的門,笑着說道:“我帶來了好消息,陛下準備接見你了。”

通事將話翻譯給了伊凡三世。

海事堂的前身是通事堂,陛下給了六萬銀幣籌建,馬歡作爲通事堂祭酒,自然會說希臘語和拉丁語,而伊凡三世所在的莫斯科大公國信仰東正教,自詡羅馬正朔,也說希臘語和拉丁語。

馬歡自然可以和伊凡三世直接溝通,但是此刻的他代表大明朝廷而言,就會說漢話,而後讓通事看似多此一舉的翻譯。

這是一種禮制。

“我需要準備什麼嗎?”伊凡三世頗爲激動的問道。

馬歡搖頭說道:“如果說要準備什麼,那就記住一句話,陛下是對的。”

伊凡三世愕然,他萬萬沒料到,會得到這樣一句忠告。

“我記下了。”伊凡很是客氣的說道。

馬歡簡單的通知之後,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轉身離開,胡濙將事情交待了下來,馬歡並沒有刻意爲之,太過刻意反而適得其反,而是換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辦法。

伊凡一直申請前往四夷館就學,到了那裡,自然有人完成胡濙的交待。

大明作爲衆多藩屬國的宗主國,如果去稱讚一羣尚未開化的蠻夷,實在是不合時宜,但是到了四夷館這種都是蠻夷的地方,讓蠻夷去稱讚蠻夷,讓蠻夷去拱火蠻夷,就變的合情合理起來。

大明皇帝朱祁鈺知道後,只能說,讀書人的心,比墨還要黑,比豺狼還要兇狠。

伊凡頗爲興奮的掏出了紙筆繼續寫着自己的遊記:

【來到大明京師已經月餘,那個名字已經聽到讓人疲憊的陛下,在一個月前回到了順天府,這位有趣的陛下一回來,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爭論的議題是:大氣是否有重量的問題。】

【這種爭論,似乎不僅僅是關於真相的探究,還涉及到了大明禮教文化之事,反對的人似乎不僅僅在反對議題,而贊成的人,似乎也不僅僅在贊成議題。】

【這個議題本身變得不再重要,更像是在文化之上,舊秩序和新秩序激烈衝突的縮影,若是在這個議題中得勝,那文化之上的新時代,便會來臨。】

【我認爲這種激烈衝突是有益文化的進步,正如大明皇帝所說的那般,理越辯越明。】

【隨着實踐派的人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了空氣真的存在重量和重量必然帶來的壓強,結果越越來越清晰,守舊派正在敗退,而那位在幕後的皇帝,似乎在等待某個時機,將這個議題以最有利於他的方式結束。】

【這位有趣的陛下,很擅長如此,即在每件事上獲得最佳收益。】

伊凡三世寫到了這裡,眉頭緊蹙,而後繼續寫道:【我的記錄讓人誤會,這種謀求最佳收益,是爲了實現皇帝的政治主張,而不是爲了個人的利益,這也是這位皇帝被大多數人擁戴的原因。】

【據我所知,這位皇帝非常的節儉,並不喜歡奢侈。】

伊凡三世沒有記錄皇帝陛下的大禮服只有一套這件事,在他看來,完全是以訛傳訛。

【從陛下回京之後,申請覲見,已經近一個月的時間,仍然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果然天下所有的官僚都是一個模樣,辦事緩慢而且規矩很多。】

【有幾個好消息。】

【今天終於得到了大明禮部的回覆,說是已經呈送陛下,僅僅是那些覲見的禮儀,都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事,禮部的人要求太過於嚴苛,我已經練習了半個月的時間,幸好,得到了允許覲見,練習的時間不算白費功夫。】

【我獲得了前往四夷館就學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學習到大明的長處,並且將這些長處帶回莫斯科,建立一個穩定而長久的全俄王國。】

【大明對泰西同樣的厭惡,大明皇帝迎娶了羅馬帝國的嫡女埃萊娜,並且孕育了一個皇子,這個皇子在法理上有羅馬帝國和萬王之王的繼承權,如果他能夠做到的話。】

【這樣一來全俄王國和大明有一定的共同話題,日後全俄王國和大明的遠征軍、康國的和解,就有了些許的可能。】

【我不喜歡戰爭,我也不擅長戰爭。】

伊凡停筆,看向了那巍峨的皇城,他對在大明的生活充滿了嚮往,雖然四夷館昂貴的學費,讓他略微有些心疼,但是一想到可以學到東西,就變的輕鬆了許多。

大明四夷館是專門面對外番設立的學堂,把原來國子監的外番安置其中,本來不收費,但是景泰年間起,四夷館移至天津衛後,就開始收取每年等同於兩萬兩白銀的學費。

這筆昂貴的學費讓伊凡的經費耗去了大半,但他因爲出色的希臘語和拉丁語,得到了一個在尼古勞茲手下翻譯羅馬文牘的機會。

這個機會在伊凡看來,比白銀和黃金還要珍貴。

那些文牘,是在羅馬消亡之前,莫斯科大公國想都不敢想而又夢寐以求之物。

大明的國子監最開始還收外番蠻夷的學生,後來就單獨弄了個四夷館,不得混居。

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