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

大明的生產力是否可以滿足大明國內的市場需求,並且有多餘的生產力用以外貿呢?

當下的大明僅有不到一億人口,大明的生產力完全可以滿足大明的市場需求,並且遠銷海外,並且用貿易順差收割天下。

比如說,大明的軍備,進行了一次清汰後,一大堆的二手軍備處置、保養,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倘若能賣掉,無論是兵部還是戶部,都會鬆一口氣。

朱祁鈺賣給了黎宜民和黎思誠一大批的軍備,然後黎思誠的軍備走到半路上,就被黎宜民給搶了一艘船去。

而這批軍備,由大明水師負責護送,這就等同於給大明皇帝的臉上,狠狠的抽了一個大耳光,黎宜民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大明皇帝:好好打聽打聽,東京灣裡誰是爺。

(此處東京灣指的是紅河入海口,就是中國南海西北部半封閉海灣,北部灣。)

“之前在松江府覲見的時候,卑躬屈膝,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好冊封他爲安南國王,現在眼瞅着落空了,就露出爪牙來了。”朱祁鈺點着桌上的塘報,沒好氣的說道。

興安將另外一本奏疏找了出來說道:“黎宜民說是安南雲屯千戶所的軍事,不知道那是大明的船隻,以爲是有人在販售軍備,以爲是睿王黎思誠的船舶,所以才劫了船。”

朱祁鈺將黎宜民的奏疏拿起,嗤笑道:“黎宜民在糊弄三歲小孩呢!大明船每一艘都掛着北斗旗,他眼睛瞎看不到嗎?”

“他想糊弄朕是吧,很好,有種!”

“給黎宜民的軍備還有十幾船在松江府新港,飛鴿傳書新港,先給倭國的細川氏、山名氏,朕的軍備還怕沒地方賣不成?”

“反了他了!”

朱祁鈺頗爲生氣,就像是自己養了條狗,對着自己狂吠不止一般。

可此時升龍城的禁城內,黎宜民正在狀若瘋癲的摔壞了一切能看到的東西,披頭散髮,衣衫不整的黎宜民猛地伸出一根手指,對着滿朝文武,嘶聲裂肺的喊道:“誰這麼大的膽子!敢劫大明的船!”

黎宜民是沒有膽子對大明的船,尤其是對皇帝陛下的船動手。

黎宜民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陛下更在意他。

畢竟簡在帝心的袁彬,是出使升龍城的使者,而出使清化城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

他對天使袁彬都不敢抱怨,甚至不敢傳召袁彬,表達自己對陛下冊封了黎思誠同爲安南王的不滿。

他還敢劫船?

黎思誠劫船,他黎宜民都不敢劫船!

黎宜民焦急的轉了兩圈,對着範文巧說道:“去把劫船的人,砍掉腦袋送往大明!”

柳溥猶豫了下站了出來說道:“君上,僅僅是砍了腦袋,怕是不能平息陛下的怒火,臣以爲速送三千女婢,以表致歉誠意,方纔妥帖。”

黎宜民現在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慌了神,他最害怕的就是大明皇帝不再在意他了,聽聞柳溥的諫言,黎宜民大喜過望的說道:“正該如此,正該如此,柳太尉說得對。”…

莫氏家主,提督宮禁、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從龍之臣的莫支站了出來,面色漲紅的說道:“君上,臣以爲不可!”

“若是這等小事,也着急斬殺我軍將士,獻顱於大明皇帝帳下,實在是有失我國威嚴!”

“還要送婦人去致歉,實在是羞煞我軍士!”

“若是傳出去了,君上豈不是落下個畏懼大明的惡名?!”

“而且吃虧的是我大越啊!”

莫支不同意殺掉登船劫掠的軍士,更不同意送婦人去致歉,實在是有損臉面。

等同於對大明卑躬屈膝,這是極大的羞辱。

爲什麼向大明致歉消除誤會,是一種羞辱呢?

黎朝對內稱大越,對外稱安南,因爲大明不同意黎朝稱越,在大明越這個字,囊括了兩廣和部分雲貴之地。

黎朝國王對內稱皇帝,對外稱安南國王,因爲從黎利、黎元龍再到黎邦基、黎宜民、黎思誠他們三代人,都清楚的知道,對大明皇帝說自己也是皇帝,那大明朝傾盡國力,也要對黎朝犁庭掃穴。

黎朝國主歷代都會起一個儒雅的名字,來獲得大明的冊封,對內則用另外一個名字做大越國的皇帝。

這種既當又立的矛盾行爲,讓安南始終處於一種割裂的政治、文化的狀態,既是大明的附屬國,又自己騙自己說大越不是附屬國。

在安南國,長期存在一種完全脫離大明的聲音,這股風力很大很大,甚至成爲士林的主流。

所以莫支才認爲賠禮道歉,化解誤會是一種恥辱。

而且莫支理所當然的如此認爲。

黎宜民有些煩躁的說道:“若是陛下震怒,興兵討伐,又該當如何?”

莫支挺直了身子,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大聲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明大軍來犯,我等軍士必然奮力抗敵,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我莫支和大越二十萬軍士,誓與我大越共存亡!”

黎宜民嘴角抽動了一下,他雖然喜怒無常、殘忍暴虐,是無道的兇徒,可是他不蠢,他在大明見到過大明水師,更見過大明京營軍士的橫強。

那完全就是天兵天將!

當大明的天兵天將來犯之時,大越國這二十萬將士,哪怕是真的如同莫支所言,與大越共存亡,也不過是給大明的火槍隊當靶子罷了。

打?

拼了命,還怎麼撈錢?

況且,黎宜民深切的知道,這二十萬將士絕對不可能與他共存亡,天兵至,必然做鳥獸散,因爲軍紀渙散。黎宜民多次下令,不得劫掠掛有北斗旗的大明船隻,但還是發生了劫掠。

黎宜民看着莫支,斟酌了一番說道:“莫愛卿忠君體國之心,孤深知,但是此事皆因我大越而起,這樣,我們把這次犯案軍士交給大明,由大明定奪如何?”

“做錯了事,總該有做錯事的態度。”…

莫支仍舊不依不饒的說道:“臣還是以爲只遞交一封國書說明情況便是,大明又沒死人,連船都沒丟!只有我們死了三十餘軍士!”

“臣咽不下這口氣!”

這次的東京灣劫船事件發生之後,大明船上十三名軍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發揮穩定,共擊毀了兩艘安南船舶,殺掉了安南軍士三十人。

最後接舷戰,寡不敵衆勉力迎戰,船艙內的三十餘名大明船員被劫持,纔不得不束手就擒。

而安南軍士心裡有數,也不敢報復,搶了軍備,溜之大吉。

這一次低烈度的衝突,以安南陣亡三十名雲屯衛所軍士,大明零傷亡被搶走了軍備結束。

黎宜民眉頭緊皺的說道:“莫愛卿的意思是,這件事怪大明?”

莫支被這一問,有些尷尬,搖頭說道:“非也,實乃是雲屯衛所御下不嚴所致。”

大明的船舶出示了北斗旗,掛出了水師牙旗,多次揮舞旗幟表明身份,在接戰之前,大名船隻更是三次鳴槍示警。

雲屯千戶所覺得大明船舶落單,才見財起意。

大明押運軍備的船隻,有三十餘艘的遮洋船,這一艘之所以落單,完全是晚上信風變動,才行至雲屯監察司附近。

從頭到尾,大明的船隻都沒錯。

黎宜民一聽莫支也承認並非大明做錯了,才無奈的問道:“莫愛卿是要盡喪國儀,友邦驚詫。”

“讓諸國都說,原來我大越國真的不知禮,也無禮,是真正的外番蠻夷嗎?”

“臣不敢!”莫支面色劇變,立刻跪倒了地上,大聲的喊道:“臣絕無此意啊,君上。”

一旦涉及到了國儀、國格、友邦之類的東西,對於擰巴的大越國上下,就是天大的大事。

越是沒有什麼就越是在意什麼。

黎宜民一揮手說道:“那就扭送雲屯衛所三百人至大明,交給大明軍處置吧。”

“臣…遵旨。”莫支還是不太甘心,但還是應了下來。

唐興站在殿尾,樂呵呵的看着這一幕,他之前可是買了官兒成爲了禁衛,乃是正經的黎朝武官,能上殿的那種。

柳溥眼觀鼻、鼻觀心,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發的看着這一幕的發生,黎宜民這一頓連消帶打,用莫支最在乎的國儀國格,打敗了莫支最在乎的臉面。

黎宜民能在月臺上坐穩寶座,他忽悠人還是有一手的,將軍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纔不會失去王位。

“這一艘船的軍備,和雲屯衛所三百軍一起押送至鎮南關交給大明便是。”黎宜民宣佈了處置結果,還給黎思誠是不可能還得,還不如交給大明去處置。

“升龍軍組建如何了?”黎宜民開始每日一問,詢問升龍軍的進度。

柳溥非常肯定的回答道:“一切按計劃有序進行。”

“很好!”黎宜民宣佈散朝,就這麼披頭散髮離開了大殿。…

唐興樂不可支的說道:“這老大就沒想過大明天軍到了,他怎麼辦嗎?看似關心升龍軍,每天也是隨口問問。”

“想過。”柳溥十分肯定的說道。

“怎麼辦?”

柳溥神秘兮兮左右看了看,才低聲說道:“陛下來了就投降唄,打又打不過。”

“他現在可勁兒的斂財,就是如此道理,若是大明不來,老四不見得能鬥得過他。若是大明來了,直接開城門投降,到大明做個富家翁去。”

“禁城內的宮人說,前幾日這黎宜民,連出降都演練過了。”

唐興瞪着眼睛,愣愣的說道:“連投降都提前預演了?”

柳溥搖頭說道:“他以爲去了趟大明就懂大明,見了次陛下就懂陛下了,他不懂大明,更不懂陛下啊。弔民伐罪,不伐罪,怎麼安撫民衆呢?”

“那你那個升龍軍到底在謀劃些什麼啊?”唐興裝作不在意的問道。

柳溥甩了甩袖子,嗤之以鼻的說道:“明知故問。”

唐興可是正經的錦衣衛指揮使,在大明不視事兒,但是在交趾,唐興管着五百餘人的墩臺遠侯,升龍軍海池駐地到底什麼情況,唐興比柳溥還要清楚!

“這不是讓你說嘛,可別說我李賓言沒給你機會,這可是個表功的機會。”唐興被揭穿也不惱怒,反而打趣的說道。

柳溥低聲說道:“那翠玉殿和講武殿是給陛下修的駐蹕行苑,陛下來不來,那也要有行苑,至於海池疏浚,這不是給陛下修個景兒嗎?”

“環繞海池的校場,那不是得給大明軍修駐紮之地?一道修好了,省的日後麻煩了。”

唐興問道:“那升龍軍在哪兒呢?”

柳溥理所當然的說道:“升龍軍在升龍城。”

“給你個好物件。”唐興一甩袖子拿出一個萬金油和兩盒六神丸說道:“蚊子多了,可以用六神丸碾碎泡酒噴灑驅蚊。”

柳溥笑着接過了兩樣驅蚊止癢之物,這眼看着到了三月的天,交趾已經開始遍地蚊蟲了。

“柳太尉覺得黎思誠什麼時候打過來?”唐興說起了正事。

柳溥斟酌了一番說道:“一個月以內,老四就得打過來,在他看來,升龍軍一旦組建完成,他絕無取勝之機,打就要打黎宜民一個措手不及。”

“還得有勞李指揮的耳目了,一定要做好偵查,否則這升龍城撐不到十一月份。”

唐興笑着說道:“好說。”

莫支在下朝之後,並沒有離開升龍禁城,而是被黎宜民叫到了偏殿。

黎宜民語重心長的對莫支說道:“莫支啊,咱們也算是從那諒山摸爬滾打出來的兄弟,眼下孤能依仗的,只有你們這些陪我同生共死的兄弟了。”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黎宜民這番話是沒有說服性的,他殺了老三黎邦基,隨他宮變的百餘人,就是他口中同生共死的兄弟,他已經殺掉了近三十人。

但是莫支還偏偏信這兄弟情誼四個字,他咬着牙點了點頭說道:“大越將士,爲君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黎宜民繼續說道:“孤知道你心裡憋着一股氣,孤也憋屈。”

“可是咱們大越國小力弱,這老四還在清化另立王旗,孤能如何?孤只能忍受這份委屈,就這,還得看人家大明的臉色。”

“這段時間,你要厲兵秣馬,等咱們啊,平定了老四,就會好起來的。”

“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嗎?叫攘外必先安內。”

老四是個筐,啥都能往裡面裝。

明明是安南在這件事上吃了虧,還得扭送軍士到大明,還得送婦人去致歉,還得看大明的臉色,但是把這份屈辱的原因歸咎到黎思誠的頭上,就將外部矛盾轉化爲了內部矛盾。

都怪老四,合情合理。

“君上,應當如何安內?!”莫支面色激動的問道。

黎宜民沉默了下,應當如何安內呢?

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