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

朱祁鈺略微猶豫了。

這幫遮奢豪戶跑出去了,大明仍然要對他們提供保護?

說好的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呢?

雖然說是爲了保護大明油料供應安全,但是朱祁鈺依舊有些不太願意提供這種保護。

于謙當然看出了陛下的猶豫,低聲說道:“陛下,臣以爲寧陽侯所言極善,即便是大明棄民,也是大明的棄民,容不得一羣外番蠻夷欺負。”

“陛下,大明水師得師出有名啊,若是海外棄民受了欺負,請大明庇佑,這就是名。”

師出有名是大軍征伐的必然,否則再精銳的軍隊也會變成一灘爛泥,互相掣肘無法相互配合的軍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師出有名在軍事意義上,就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在政治上,則是講究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發動戰爭要給本國和被征服一方一個說的過去的交待,否則會陷入無休無止的被動。

朱祁鈺不知道師出有名的重要性嗎?

最不講理的美利堅在發動戰爭的時候,還要弄瓶洗衣粉,指責伊拉克有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利堅已經是世間罕有的不講理的霸主了,他也得找個藉口不是?

師出有名,是政治和軍事中的必要條件。

甭管這個名多麼的不可靠,會引起多大的爭論,那也是名。

朱祁鈺頗爲鄭重的說道:“我大明軍士長途跋涉,海上風高浪急,到了地方,兩眼一抹黑,應了這幫棄民的請願,他們是不是要出一些助軍旅之費?”

“要是連助軍旅之費都不肯出,朕就算是爲了虛名答應了下來,大明的軍士也不能答應不是?”

這個意思很明確,得加錢。

于謙頗爲贊成的說道:“陛下英明!給錢他們才安心啊。”

給錢,才能讓這些外逃富戶們更加安心,因爲這代表着是一樁買賣,而不是大明在搶劫他們辛辛苦苦壓迫奴隸積累的資本。

“大明水師很貴很貴的,他們不見得能請得起的。”朱祁鈺又補了一句,他的胃口可是很大的,一應補給撫卹都要頂格,請大明水師出場的助軍旅之費,可不僅僅是幾萬兩就可以搞定的。

“再貴,也沒有自己組建一隻訓練有序、戰力彪悍的水師昂貴啊,陛下。”于謙笑着說道。

一個朝廷有多貴?

南衙僭朝的諮政大夫,現在的應天巡撫李賢有話要說,當初算賬算到朝中所有人都頭皮發麻,算的當時的孫忠等人只想投降。

維持一個朝廷的基本穩定,一年的行政支出折銀後高達八百萬兩白銀,而維繫一隻二十五萬人的大軍,折銀後也接近八百萬兩白銀,如果是戰時還要加倍,保證大軍不會望風而投。

水師只會更加昂貴。

朱祁鈺啞然,點頭說道:“於少保所言有理。”

在討論歷史的時候,都會將百年屈辱,完全歸咎到大航海時代中國的缺位上,雖然一定程度上有些以偏概全,但大航海缺位,的確是東學西漸極其極其重要的一環。

黃銅、白銀的流入,直接影響到了大明商貿往來是否順暢;而交趾的大米則直接影響到了大明的糧食安全;油棕樹的出現和榨油以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對大明的油料缺失的補足。

還有那需要石油冶煉輕油的石灰噴燈,則直接影響到了大明明公們嚮往和追逐光明的權力。

別的也就算了,讓大明的明公們黑燈瞎火,掌握權力的明公們能樂意?

朱祁鈺和陳鎰詳細溝通了棕櫚油、油棕樹的種植等相關問題,才頗爲滿意的點頭。

油桐的油確實不好吃,就和豬油一樣,只有一樣,可它到港的價格僅僅只有豆油的七分之一,而且量很大很大。

解決有沒有,才能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朱祁鈺心滿意足的喝了杯茶,到了福建之後,他的心情極好,隨着油棕的出現,他的心情更好了。

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他這個皇帝的護城河和城牆。

百姓過得越好,他這個皇位越是固若金湯。

陳鎰看着滿臉笑容的陛下,深思熟慮之後,才俯首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得請陛下定奪,那就是在雞籠島伐木的那些罪官家眷,陛下能不能將其赦免?”

陳鎰此言一出,本來輕鬆的氛圍,瞬間如同凝固了一樣,在坐的大部分人,都皺起了眉頭。

朱祁鈺的臉色瞬間凝固了下來,面沉如水。

朱祁鈺有些不解,他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和的問道:“陳總憲,一幫罪臣家眷,還需要陳總憲爲他們這麼說情嗎?”

陳鎰還是聽出了陛下心中的怒氣。

“陛下寬仁。”陳鎰的額頭都出汗了,陛下這麼好的心情都被他一句話給破壞的乾乾淨淨,實在是罪該萬死。

但這也是陛下的英明所在,陛下就是再生氣也會讓人說話,讓人把話說完,良言嘉納。

陳鎰在京的時候,主持都察院工作,知道一些御史們說話實在是難聽,甚至有沽名釣譽的嫌疑,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諫言,都沒有道理。

陳鎰斟酌了一番才說道:“陛下,其實這些罪臣家眷,在雞籠、琉球,住的是最乾淨的房子,而且必然向陽;喝的水是煮過的水,好不容易開荒之後的地,也是這些罪臣家眷先拿。”

“在島上罪臣家眷,甚至不怎麼幹活,木料進出,田畝覈查、教書育人等等,都是罪臣家眷。”

朱祁鈺看着陳鎰問道:“誰在幹活?”

陳鎰頗爲無奈的說道:“浙江、江蘇、南衙、江西、福建、兩廣的到島上伐木的失地百姓在幹活。”

“這些罪臣家眷,在琉球、雞籠島上頗有威望,他們仍然是罪臣家眷,生活優渥至極,而且百姓們也覺得理所應當。”

“罪臣家眷甚至能吃白麪饅頭!”

“在百姓看來,罪臣家眷這些享受甚至理所當然,因爲這些家眷們乾的活兒,大多數百姓們卻幹不了,去雞籠島謀生的百姓,大多數都不識字不會算學,不知道如何丈量田畝。”

就像是張麻子的臉上沒有麻子,牛棚也不是牛住的棚,而是向陽的乾淨房舍,是百姓們能供給給老爺們最好的物質基礎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澎湖巡檢司駐紮五千水師,寶船一艘,戰座艦六十艘,這幫罪臣家眷,膽敢生亂,平定便是。”

在陳鎰說完之後,朱祁鈺已經知道了陳鎰的擔憂,其實很簡單,這幫罪臣家眷在獲得了足夠的社會資源和生產資料之後,必然謀取政治權力。

而這些罪臣家眷,在島上已經事實獲得的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權力。

想要更多?還想使壞?

看看朱祁鈺手裡的刀子答應不答應!

陳鎰剛想說話,于謙便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臣以爲五千怕是不夠,畢竟這些罪臣家眷連上家奴,都要十餘萬之衆了,他們一旦蠱惑百姓,那就不是小事。”

“臣以爲再加五千軍,儘快在雞籠島設府州縣,鼓勵百姓、仕林登島方爲正途。”

權力不會出現真空,一旦朝廷缺位,一定會被人鑽了空子,顯然眼下雞籠島的權力就被鑽了空子。

“這些罪臣家眷罪不可赦,臣亦以爲不可赦免。”于謙看了眼陳鎰,他贊同了陛下,那就是否定了陳鎰赦免罪臣家眷,這個折中的想法。

陛下的第一要務,就是大明優先。

對於于謙而言第一要務,就是陛下優先,否則陛下和朝臣擰巴起來,那對大明而言,就是災難中的災難。

是委屈陛下赦免這羣罪臣家眷?還是委屈罪臣家眷,繼續在雞籠島上受苦?

于謙選擇了後者。

委屈誰,都不能委屈陛下。

這可是帝制之下的大明,是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大明,大明的天只有一片,一切以陛下的意志爲準。

而且在於謙看來,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行政手段去解決,只要能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的問題,對於謙而言都不是什麼大事。

但陛下心裡擰巴起來,那就不是于謙能解決的了。

“再派一千掌令官和庶弁將前往,組織農莊法,開墾新田畝,不能讓這幫人給佔了去。”朱祁鈺想了想又加了一注。

想要管理一片土地,需要兩樣東西,一樣是基層,一樣是理論的主張和延伸。

一個是組織能力,另外一個則是清晰且可以實現的目標。

而朱祁鈺不缺這兩樣,本身準備了兩千餘掌令官和庶弁將是爲郡縣安南準備,現在先用在琉球,日後再行抽調便是。

陳鎰沒有再爲罪臣家眷求情,而是俯首說道:“臣領旨。”

陳鎰失去了對皇帝的忠誠嗎?

朱祁鈺不這麼想,于謙不這麼想,陳鎰更沒有這個想法。

陳鎰的處置方法,可以說是中原王朝的慣例。

比如當年兩宋不斷向瓊州府(今海南省)貶斥或者流放官員,等待幾年之後,朝廷大赦天下,這些罪臣家眷甚至罪臣本身,就會變成瓊州府的官員。

比如當初永樂年間,向永寧寺貶斥官員和流放罪臣家眷,而這些人在大赦天下之後,就變成了奴兒干都司的官吏。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政治慣例,但是陛下不肯赦免,那這件事就無從談起了。

至於說這些罪臣家眷們會不會聯袂起來生事,陳鎰還是很有信心去處置,再加上陛下的助力,並不會鬧出多少亂子來。

福建巡撫滕昭的表情頗爲猶疑的說道:“陛下,臣辦了一件事,大軍親征交趾在即,臣有兩物獻於陛下。”

“此物乃是萬金油,取薄荷、樟汁、桂皮油、桉葉油再加石蠟製成,遇到蚊蟲叮咬,取一點萬金油塗抹患處,活血消腫、鎮痛止癢。”

“若是傷風頭痛,精神不振的時候,也可以取少量的萬金油塗抹於印堂、額頭、人中等處,清涼緩解,提神醒腦之用。”

“此物,絕不是福祿三寶,並沒有成癮性。”

滕昭呈上來了一種鐵盒,裡面是乳白色的膏狀油性物,有一種淡淡的薄荷的香氣,朱祁鈺抿了一下,抹在了一個蚊蟲叮咬的疙瘩上,一種清亮的感覺傳來。

滕昭看陛下的面色並無不喜,便繼續說道:“雞籠島上有好多樟園,都是數千年的樟樹,一片又一片,用樟樹皮熬製冷卻後得到樟油,凝結可以得到樟腦,樟腦也可以用於驅蟲,對蚊蟲蟑蝱有奇效。”

朱祁鈺看着滕昭又掏出了一顆顆白色的樟腦丸,拿起了一顆晶瑩剔透的樟腦丸,聞到了那獨有的香氣,滿是笑容,他當然知道這玩意兒有用,而且在防止蟲豸方面,效果拔羣。

滕昭面色劇變,猛地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陛下這東西可不能吃,不是陛下的六神丸,那個可以吃的。樟腦丸是不能吃的啊!”

“愛卿稍安勿躁,朕又沒說要吃,這東西怎麼來的?”朱祁鈺示意滕昭坐下,他當然不會吃這東西,又不是小孩子,什麼都往嘴裡放,滕昭屬實是反應過度。

滕昭這才鬆了口氣,他是獻寶,而不是獻命,他猶豫了下說道:“臣給了漳州香料廠五百銀幣,一共七人蔘與,用時七個月,才穩定製備了樟腦,又用了一年有餘的時間,才做成了這等萬金油。”

朱祁鈺愣愣的說道:“五百銀幣,七個人?”

“是。”滕昭趕忙解釋說道:“閩人本就用樟樹防蟲,用於衣櫥、衣箱、躺箱、頂箱等防止蟲蛀,這樟腦丸的製備也是閩人歷代相傳的手藝。”

“只是遠沒有雞籠島的樟樹樹齡那麼長,產量如此巨大罷了。”

朱祁鈺左手拿起了萬金油,右手拿起了樟腦丸,看着滕昭問道:“產量如何?夠不夠大軍用度?”

滕昭立刻大聲的說道:“回陛下,臣和戶部溝通過,足夠大軍軍需所用還有餘量,決計不會耽誤陛下郡縣安南大計!”

朱祁鈺將樟腦丸和萬金油放下,讓興安收好給冉思娘送去研究一二,才問道:“漳州香料廠總辦來了沒有?”

“並未到。”滕昭搖頭回答道,他是獻的祥瑞,完全不知道是否符合陛下的心意,自然沒有把總辦帶來。

朱祁鈺略顯遺憾的說道:“還以爲能早日見到,興安,擬一道旨意,給七人集體記奇功牌,賜七人頭功牌,朕至漳州親自給他們頒授!”

“福建巡撫、左右佈政按察、都指揮使、漳州知府每人賜頭功牌一枚,福建地方縣尉以上,人人賜齊力牌一枚,福建地面,治理有功,處置有度,特此授勳,以茲嘉獎。”

滕昭猛地挺直了身子,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問道:“臣等也有頭功牌?”

朱祁鈺點了點頭。

大明文官想拿到頭功牌,依舊是難如登天,朝中文官能拿到頭功牌不足五十人,滕昭萬萬沒想到,這次居然有頭功牌可以拿。

頭功牌代表着大明對他們的肯定,也代表陛下對他們的肯定,有頭功牌,安安穩穩做官到死,最少也能請的到禮部擬諡號、墓誌銘。

朱祁鈺獎勵的是他們治理地方有功,無論是怕像宋彰那般被砍頭,還是爲了政績,福建地面,切實把福建地面治理的很好。

有錯要罰,有功要賞。

樟腦丸和萬金油是否值奇功牌?

朱祁鈺認爲值得。

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八章 有內鬼!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730章 無題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