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

“讓他們跑?可是這正賦…”興安呆滯的看着陛下,這些豪右大戶們跑了,大明豈不是要損失很大?

最起碼損失一大筆的銀子,而後很有可能損失一大堆的人口。

這就是讓興安擔心的地方。

朱祁鈺嗤笑的說道:“你以爲他們在大明就會老老實實的納賦嗎?”

“之前把田畝掛靠在各大王府,後來沒了王府,他們就掛靠在了有功名的舉人身上,後來一體納糧當差了,他們沒地方掛靠,還組織鄉民抗稅。”

“仁和夏氏,是怎麼逼迫縣衙給他們免正賦報災逋的?”

“他們跑了,大明反倒是清淨了,朕的政策也會能夠切實落實。”

“你讓緹騎放出風去,就說荒淫無道的皇帝陛下要大興土木,要將江南十萬錢以上的富戶全部抄家!爲土木事籌措銀兩!”

“就這麼放消息,既然有這股風力,朕順勢而爲。”

朱祁鈺從來沒有在這些勢要豪右、富商巨賈們那裡,聽到這麼好的消息!

一如當初要執行農莊法的時候,山西行都司、京畿等地區的縉紳慌不擇路南下一樣。

南衙好,就像是回家了一樣。

興安總覺得這不是個事,不無擔憂的說道:“可是…可是,他們可不是單純的逃,他們也要帶上家產的,這銀子還不是流走了嗎?陛下不是說要警惕大明金銀銅的流向海外嗎?”

朱祁鈺的嘴角露出一個略帶些殘忍的笑容說道:“他們逃得了初一,逃得過十五嗎?”

“天大地大,只要他們還在這寰宇之內,就繞不過和大明做生意,只要做生意,一體按番夷商舶納稅便是。”

放眼整個世界,大明仍然是世界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是天底下的頭號強國。

就是大明朝廷印一堆紙說是貨幣,倭國、朝鮮都得捏着鼻子認了,而且使用。

畢竟有鈔法用,總比沒有貨幣用強的多。

這些人帶着銀子逃跑,最後繞來繞去,這些銀子還是得進了內帑,作爲銀本位的準備金,作爲管理貨幣。

若是再過一百年,這羣肉食者說要逃,朱祁鈺還得掂量下,畢竟海的那頭有泰西和大明競爭。

但是眼下,卻沒有這種顧慮了。

朱祁鈺經過了深入思考之後說道:“盧忠出去散消息,你再讓那個誰,葉衷行是吧,他不是松江府的官商嗎?讓他去做蛇頭,別人畏懼巡檢司巡檢,讓葉衷行放出消息,說他已經打通了關係。”

“如此一來,這閉環了。”

“這種事伱告訴葉衷行,價格越高,他們越相信安全,外逃之家,三成的家財有點少,五成的家財就顯得有點貪,你讓葉衷行靈活把握尺度。”

“越是敲詐,外逃之人,反而覺得越是安全。畢竟要打通松江府市舶司、巡檢司、松江府衙、松江府尹、松江巡撫的關係,要花一大筆的銀子啊!”

“派幾個計省的太監、大使盯着點,這算是稅收的一種,內帑、國帑對半開的稅。可不能出現差錯,否則沈不漏又要嘮嘮叨叨個沒完了。”

大明的水師在快速的恢復着,舉家外逃這種事,誰敢做在這個生意,腦袋不想要了?

別人不敢做,葉衷行敢做,因爲那是陛下的任務,陛下要收稅。

朱祁鈺在紙上奮筆疾書,很快就寫好了一份策劃案。

這個生意也不是說做就做,得巧妙設計一番。

底層邏輯是打通信息屏障,創建行業新生態——葉衷行有關係,能做得到,其他人不行,不僅不行,還會被巡檢司逮捕。

在頂層設計上是聚焦用好戶感知賽道,通過差異化顆粒度達到引發爆點——製造抄家風力,用安全來吸引用戶、用安全落地再收費,精確把握用戶痛點。

交付價值是在垂直領域採用複用打法達成持久收益——跑了出去也要到大明貿易,大明的市舶司仍然能夠收稅。

抽離度傳歸因分析作爲抓手爲產品賦能——不因爲這羣人逃離大明而苦惱,禮送出境。

體驗度量,作爲閉環評判的標準(做到說走就走、安全落地),亮點是載體(好船),優勢是鏈路(有水師護航),方法論是組合拳達到平臺化標準。

朱祁鈺爲要離開大明的肉食者們,準備一整套組合拳,一旦變賣家產,準備離去的時候,就陷入了朱祁鈺佈下的天羅地網。

“哼,想逃?納個稅先。”朱祁鈺寫完了企劃案,笑容滿面。

興安看的是眼皮直跳,怪不得吏部左侍郎、反腐廳郎中王翱,每次和陛下玩【反腐抓貪】,桀驁不馴、反腐抓貪第一人的王翱,都是面如死灰。

陛下實在是太懂貪腐了。

不對,是陛下實在是生財有道!

“上了船去,去哪兒,還是他們能定的事兒?”朱祁鈺嗤笑了一聲,將最後幾筆寫完。

興安呆滯的說道:“啊?陛下不是說安全落地再收費嗎?這…”

興安以爲落地再收費是落地了再交船資,其實不然,這個再字,是再一次的意思。

上船要交費,下船也要交費。

論語言的藝術。

這也就算了,陛下居然把琉球、倭國、朝鮮、交趾圈了出來,不允許外逃之人,送到這些地方。

朱祁鈺頗爲認真的說道:“朕說了保證他們安穩落地,那自然會讓他們活得好好的。”

“但朕可沒說,把他們落地到哪裡去呢。”

“在茫茫大海上,迷航,應該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兒吧。”

興安略顯迷茫的說道:“合理…”

若是之前,這自然合理。

可是現在大明的舟師們在海事堂就學,那可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可以用一個直角儀和筒表,就能大致計算自己經緯度的舟師!能夠測算滄溟流、季風的舟師!

興安其實多少了解這些外逃之家的目的地,大多數是倭國、交趾、朝鮮等地,這迷航,能迷航錯了方向,也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陛下要打算把他們送到哪裡去?”興安呆滯的問道。

朱祁鈺看着巨幅堪輿圖說道:“呂宋、占城、暹羅、渤泥,先讓他們和大食人的商賈過過招,鍛鍊一下他們。”

興安有些猶豫的說道:“這迷航是不是迷的有點遠了。”

“上了船,還有他們說話的份兒?”朱祁鈺嗤笑的搖頭說道:“朕沒把他們送到慢八撒、忽魯謨斯去,他們不得謝謝朕的寬仁?”

“葉衷行可是個商賈啊,葉衷行不把他們扒皮了,那是葉衷行有高道德劣勢。”

離岸之後,這些人立刻失去了大明律法的庇佑,葉衷行在海上欺負他們,他們都無法回到大明告狀。

葉衷行大抵會留下他們一命,甚至會給他們留下充足的留供資財。

葉衷行到底是個官商,做事做的太絕,很容易失去朝廷的信任。

朱祁鈺滿是感慨的說道:“朕是爲了他們好啊。”

“爲他們好?”興安略微有些手足無措,陛下說好,他也不能反駁不好不是?

朱祁鈺看着自己寫的企劃案說道:“這些肉食者,在國內收租收習慣了,安逸的日子過得太久了,大明的百姓又溫順慣了,給他們慣的。”

“只要是稍微受點委屈,就大喊皇帝昏聵,奸佞盈朝,就要清君側,就要刺王殺駕。”

“給他們慣得臭毛病!”

“朕就是給他們送到朝鮮、倭國、交趾這些地方,是在害他們啊,送過去也是送菜的份兒,朝鮮倭國交趾都是惡狼。”

“若是在南洋鬥贏了,想來朕這裡討個封,朕可以任命其爲總督。”

朱祁鈺看着萬里海塘的堪輿圖,這份堪輿圖越來越精細,滄溟流(洋流)、季風、島嶼都標識的非常清楚。

他有些苦惱,給這些外逃之家以總督之位,其實是大明整體的高道德劣勢在作祟。

朱祁鈺本人是不願意給的。

在帝制之下,這幫人逃跑的行爲,朱祁鈺沒讓大明水師直接把他們沉海,他們都得感激涕零,謝陛下不殺之恩。

尼古勞茲說的沒錯,大明要搞殖民,缺少了一股子味兒。

羅馬怎麼對付外逃之人?

那是羅馬的海外僑民?

不,那是逃犯!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說道:“不,還是不給總督之位了,既然跑了,就以私渡論,一應以逃犯處置!”

“不慣着他們這幫人的臭毛病。”

朱祁鈺雖然這麼說,但其實多少還有點猶豫。

大明的高道德劣勢固然有些壞處,但大抵還是利大於弊,文明可以帶來秩序,秩序帶來發展。

這中間的度,確實有些難以權衡。

朱祁鈺讓興安去宣來少保于謙、魏國公徐承宗、松江巡撫李賓言、松江府尹陳宗卿、內帑太監林繡和戶部郎中王祜,以及具體執行人,官商葉衷行。

“這就是朕的初步計劃。”朱祁鈺頗爲平靜的講完了自己的企劃案,開始徵求大明臣工的意見。

林繡、王祜大喜,陛下這一整套的邏輯,可謂是吃幹抹淨的典型了。

肉食者爲了大明的以工代賑能夠順利推行,是真的毀家紆難、不遺餘力的貢獻自己的家財。

葉衷行人有點麻,他帶着無比驚懼的眼神看着生財有道的陛下,牙關直打哆嗦,但是在威武的糾儀官面前,他又不敢打出響來。

這可不是朱祁鈺長得凶神惡煞,嚇到了葉衷行。

葉衷行剛進門的時候,看到滿是英氣甚至有些和氣的陛下,是一點都不畏懼的,就像是萬物看到了太陽升起,怎麼會感到害怕?

他差點就飄揚過海當海外僑民了,是陛下給他主持了公義,是陛下從倭寇手中解救了他。

他的內心,對陛下只有感恩,

即便是陛下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要是皺一皺眉頭,就是不忠不義。

但是他現在,對陛下的情感頗爲複雜,真的有些怕。

不是陛下的剛決嚇到了他,陛下向來是雷厲風行、絕不手軟,這一點大明人人皆知。

他怕的是陛下的手段。

王翱總是感慨,得虧陛下是大明的皇帝,但凡是陛下不是皇帝,大明肯定出一個抓不着的鉅貪。

“葉商總,你那邊有問題嗎?”朱祁鈺笑着問道。

葉衷行連忙搖頭頗爲緊張的說道:“沒問題,絕對沒問題,臣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祁鈺嗤笑的說道:“瞧你說的,朕讓你發財呢,要不然你拿什麼去做兩浙海商的商總?”

“諸位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于謙拍了拍座椅的扶手,欲言又止,止欲又言,最後還是開口說道:“陛下,即便是逃到海外,他們也是陛下的子民啊。”

“臣以爲,要不要留一個口子,比如,若是在南洋混出頭來,能不能給個總督之名?”

這也是永樂年間的做法,胡元南下的時候,閩廣浙的百姓大量南下南洋,大明下西洋的時候,還冊封了一個呂宋總督。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于謙要勸仁恕,陛下上船收稅,下船還要收稅,這可以理解。

但是陛下連一點幡然醒悟的機會都不給,還是有些過於冷峻了。

朱祁鈺對此也是有些猶豫,說道:“朕之前也曾想過這個問題,尋思着他們幡然醒悟,有朝一日,能夠想清楚、想明白,離開了大明這棵大樹,他們什麼都不是。”

“但是給他們總督之位,朕心氣不順。”

意難平,念頭不通達。

正如於謙所言,給這幫離開大明的海外僑民聞達者,以總督之名,可以有效的增加大明對南洋番夷小國的政治羈縻。

于謙可是知道皇帝心裡擰了疙瘩的後果。

稽戾王當初非要親征,就跟小孩鬧脾氣一樣,朝臣越不讓,稽戾王就越是賭氣要親征。

陛下雖然沒有稽戾王那麼乖張,可是陛下是皇帝,讓把陛下氣不順,大明還能不能好了?!

于謙是極其擅長折中的,他想了想說道:“不如這樣吧,就看是咱大明快,還是外逃之家的肉食者快了。”

“若是大明快,外逃之家就是逃犯。若是外逃之民快,他們自然是爲王先驅,給個總督之位,也合情合理。”

“嗯,不錯!就按於少保說的辦。”朱祁鈺一聽,就是不斷的點頭。

於師爺的每次折中,都折中的恰到好處。

這可能就是百官之首的實力吧。

于謙仔細打量了下陛下的神情,確信陛下不是給他這個少保面子,而是覺得這麼做,既能堵住悠悠之口,又能從南洋這個大蠱壇裡煉蠱,爲大明所用。

南洋即將成爲一個養蠱的地方,這裡煉出來的蠱王,纔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海外殖民者。

可以爲王前驅的殖民者,是大明的財富之一,值得用總督之位籠絡。

陳宗卿的額頭冒着冷汗,他和陛下的接觸比較少,陛下總是處於一種仁善和殘暴的疊加態。

仁善的時候,陛下讓人如沐春風,陛下和於少保君聖臣賢其樂融融,讓陳宗卿極爲的安心。

可是這殘暴起來,陛下真的是讓人驚恐無比。

“陳愛卿是有什麼意見嗎?”朱祁鈺看着陳宗卿問道。

陳宗卿打了個激靈說道:“沒有!陛下,臣沒有!臣就是貪腐萬鉅的貪官!”

陳宗卿需要扮演的角色是被葉衷行腐化的官員。

當然諢號陳青天的陳宗卿,的確不是個貪官,但是陛下有需要,他也可以是。

一切以陛下的意志爲主。

至於彈劾?

陳宗卿不怕,他是正四品的松江府尹,是和順天府尹、應天府尹平級的京官。

這件事朝中的明公們,都清楚其中的厲害,陛下是要給戶部分紅的,這麼一大筆錢,六部明公們自然是會通氣。

“那朕就給他們製造點風力,不嚇唬下,魚怎麼受驚?興安,有目標嗎?”朱祁鈺問道。

興安俯首說道:“還正好有一個。”

“嘖嘖,這松江府可是大明最富有的膏腴之地,也有這種事,還真是個典型,就他了。”朱祁鈺站起身來說道:“起駕!”

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八章 有內鬼!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