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

王復的問題,讓整個諮政院的所有諮政大臣們都不再說話。

在擠牛奶的時候,如果牛羊餓着肚子,最後擠出來的只能是血,不是奶。

阿史那合霍和隔乾颱吉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坐下了,不再反對王復的分屯別居令,這個道理如此淺顯易懂,甚至不需要長篇累牘的去解析。

王復這才面色稍微緩和了一些,語重心長的說道:“我知道,讓你們拿出這些田地、牧場、牲畜,你們都在暗地裡泛嘀咕,這不是用你們的財產,來博我這個諮政大夫的美名嗎?”

“有沒有這麼想的?”

王復的這個問題,當然沒有人會回答,但其實大多數的諮政大夫都是這麼想的。

在他們看來,王復這個權臣,剛剛僭越爲王,自然要割他們的肉,來安定康國的局勢,博取名望。

王復嗤笑了一聲說道:“帖木兒王國的內鬥頻繁,城頭王旗一年四變,敢請問,當初城中的豪門大戶,今日安在?”

“連王旗都變了,那些過去顯赫一時的家族,今日去了哪裡?”

文明如大明,太宗文皇帝登基的時候,朱允炆的一家子只留下了一個朱文圭,那些在建文年間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寄生蟲們,被朱棣殺了個七零八落,不殺也送到了永寧寺捕魚去了。

漢王朱高煦造反之後,滿門伏誅。

這還是社會共識是三綱五常大倫的大明朝,朝臣還能用親親之誼勸諫的大明。

西域這片土地,長期處於戰亂的情況下,得位之後的清算,更是血腥殘忍。

這裡的社會共識可沒有仁義禮智孝,拳頭越硬,道理越大。

王復拿起了水杯喝了口茶,讓諮政大臣們思考了片刻才繼續說道:“自古胡虜無百年之運,中原王朝動輒二三百年,這又是爲何呢?”

“其實說穿了,但凡是開國的皇帝,能把均田免賦、限制兼併這八個字切實的做到了,那最少也是二三百年的國運。”

“中原老是講中興,什麼是中興?”

“其實說穿了,不過是在土地上動文章,想辦法,再把這田均一均,賦免一免,限制下貪婪無比的豪強們,讓他們收一收爪子,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

“倘若這主持變法的皇帝、臣子在和豪強的爭鬥中,能大獲全勝,自然是把這國運續上幾十年。”

“那要是鬥敗了,死無全屍。”

王復的語氣雖然不甚嚴厲,但是他的話可謂是如雷貫耳,鞭辟入裡!

中原歷史之長久,窮經皓首,不見得能夠完全瞭解全貌,可翻開歷史一看,卻是處處熟悉,處處相似。

若是仔細看,就能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的是[限制兼併、均田免賦]這八個字。

只要做到了,就能建立起新的王朝;只要做到了就能中興。

要是做不到,那就只能看着做到的人坐了江山,要是做不到,只能看着國朝從懸崖上滾落。

王覆沒有講中原王朝的任何例子。

比如他可以講一講當初秦朝建立的根基軍功名田制,講一講,隋朝的建立的根基之均田制,講一講大明的裡甲制和軍衛法。

講一講漢室江山並起的世家大族,講一講唐玄宗時期均田制的敗壞,講一講軍衛法、裡甲制的敗壞。

王復希望這些個諮政大臣們能夠問出來。

但是這些諮政大臣們,都是瞪着眼睛,看着王復,眼神中都是驚駭。

中原王朝如日中天之時,可以金戈鐵馬萬里氣吞如虎,飲馬波斯,囊括整個西域,真正的天朝上國。

但是中原王朝的文化又是如此的複雜,難以理解。

但是王復的這個總結,如此的精闢,以致於他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問些什麼。

王復左右看了一圈,也沒人提問,他旺盛的表達欲,沒有辦法實現,他繼續說道:“這些個泥腿子,求的什麼?”

“不就是求的耕者有其田?不就是求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嗎?這很難嗎?從諸位手指頭縫兒裡漏出去一點,就足夠了。”

“給他們,他們自然就給伱們做牛做馬。有人要動你的財產的時候,他們就會拼命,因爲動你們的財產,就意味着動他們的財產。”

“我的話說完了,還有人反對嗎?”

伯顏帖木兒是這幫特勤、臺吉、鄂拓克最懂漢學的人,他伸出手說道:“王諮政,我不是反對分屯別居令。”

“我只是想問,既然中原的士大夫明知這社稷的興亡之道,那天下爲什麼還會朝代更迭呢?”

王復笑了笑說道:“我之前不是說了嗎?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只顧及眼前的肉,怎麼能看到遠處的危險呢?”

“就像你們在阻攔分屯別居令一樣。”

伯顏帖木兒心服口服的說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王諮政,不愧是經天緯地之才。”

伯顏帖木兒不信,他一點都不信大明朝的進士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像王復這樣的人,也是大明朝少有的人中龍鳳。

否則瓦剌怎麼可能大敗明軍,俘虜稽戾王呢?

對此,大皇帝陛下,也是如此認爲。

一到缺人手的時候,大皇帝總會念起遠在撒馬爾罕的王復,偶爾還會罵兩句大明正值用人之際,如此人傑,卻在撒馬爾罕發揮光和熱。

爲此,大明皇帝不止一次的懊惱過,當初王復當殿頂撞的時候,就該把王復扔進詔獄裡!

畢竟大明詔獄,是養才儲望之所。

從明初到明末,大明詔獄裡的人才,就層出不窮。

比如在京師之戰中,下馬死戰的武清侯石亨,出獄就做了總兵官,打的就是生死存亡的硬仗。

比如明末時候秦軍督師孫傳庭,也是從詔獄裡走出來,帶着六萬兩銀子組建了明末最強軍。

隔乾颱吉站起來鄭重其事的說道:“我沒有什麼疑問了,一切都按照王諮政所言便是,長生天在上,派了王諮政這樣的海東青,指引着我們前進。”

海東青,是一種俊美的雄鷹,在草原文化裡,是長生天派遣到人間的神使。

“長生天庇佑,感謝王諮政如此耐心,詳盡的解釋了一切,這是長生天的賜福,也是康國之大幸。”合霍也站起身來表態。

王復看着隔幹、合霍的模樣,若不是知道這二人在真正的反對,旁人還以爲這二人是在忠裝反,和他王復唱雙簧呢。

天地良心,王復真的沒有和他們唱雙簧。

王復仔細想了想,坐直了身子說道:“那這分屯別居令,就如此議定了?那就開始不記名投票吧。”

康國的諮政院的投票方式是不記名投票,對於一個大型國策的決議,要求三分之二的諮政大臣通過才能推行。

而計票的方式特別簡單,左邊爲同意,右邊爲反對,只要留下痕跡之後,將票放到糾儀官拿來的盒子裡。

王復很快就把票箱拿到了手裡,用力的搖晃了幾下,然後開始在伯顏帖木兒、和碩、隔幹、阿史那合霍等人的共同見證下,一張一張拿出來計數。

“全數通過。”王復眉頭緊皺的說道:“再計一次。”

“我這個人向來如此,在這大禮堂裡,咱們就是吵翻了天,那也是各抒己見,我不會記恨任何人。但若是通過了決議,出了這大禮堂,陽奉陰違之人,絕不饒恕。”

王復又強調了一遍,諮政院穹頂大禮堂的基本規則。

“再次計票。”王復對全票通過這事,一點都不相信,人心隔肚皮,哪能他一席話語,就得到如此結果?

再次計票的結果,讓王復頗爲意外,仍然是全票通過。

王復有些沉默,拿起了小金錘,並沒有敲響銅鐘,而是開口說道:“既然全票通過了,諸位有什麼疑問,可以現在問,我一一解答。”

雖然達成共識,但是不代表諮政大臣沒有疑問。

第一個有疑問的諮政大臣站起來詢問了問題之後,其他人也絡繹不絕的站起來,詢問着他們關切的問題,王復一一解答。

“叮!”

王復拿起了小金錘敲響了銅鐘說道:“分屯別居令,通過。”

“此策事關康國興衰國運,如果諸位仍然有疑問,可以到諮政大院尋我,我隨時都有時間,倘若覺得我這個人不好說話,可以讓伯顏帖木兒、隔乾颱吉、合霍特勤代爲詢問。”

“我再強調一遍,陽奉陰違者,斬!”

諮政大臣們小聲議論的離開了穹頂大禮堂,王復則靠在座椅上,有些迷茫,他還以爲分屯別居令,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甚至王復還打算賭點什麼,比如許諾五年之內,出讓的財富會以雙倍的回到他們的手中,用他的信譽作保,來推行分屯別居令。

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王復絲毫不懷疑,在分屯別居令之下,康國近千萬丁口勞動創造的財富是何其的龐大。

可,事情如此順利,讓王復有些出乎意料。

“王諮政困擾什麼?”伯顏頗爲放鬆的說道:“是覺得事情太過於順利了嗎?”

王復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伯顏帖木兒倒是一副本該如此的模樣,頗爲淡然的說道:“其實沒什麼意外的,冒昧的問一下,王諮政一番話語,可能在奉天殿上如此直白的講出來?”

“你們中原老是講大道之行,照我看啊,王諮政所言,就是大道之行。”

“其實我心裡對這分屯別居令也有疑惑,但是王諮政一番話語,讓我茅塞頓開,這顛不破的,纔是真理啊。”

“王諮政可曾想過,若非王諮政點破,我們這等蠻夷,能看的清楚?”

“謝王諮政。”

伯顏帖木兒鄭重致謝,真心實意,這等廟堂之高的學問,王復不說,他們真的不懂。

王復又認真的想了想才說道:“好吧,無論如何已經通過了決議,那就貫徹到底。”

“必然貫徹到底!”伯顏帖木兒非常確切的說道。

伯顏帖木兒自己有數,他壓根就不是能拿主意的那個人,所以他對康國的王位,從來沒有企圖。

多大的圈,養多少的羊,康國新立萬象更新,這康國怎麼走下去,他兩眼一抹黑。

王復就像是黑暗之中的一把熊熊大火,照亮了他們前行的路。

王復漸行漸遠,伯顏帖木兒與和碩並行。

伯顏帖木兒看着王復的背影低聲說道:“咱們的王諮政似乎還沒有意識到他對康國多麼重要啊。”

和碩滿是贊同的說道:“可不是嘛,他習慣的道理,對我們而言,不就等於是長生天的啓示嗎?這都全票通過了,還又計票了一次。”

伯顏搖頭說道:“不不不,這正說明了分屯別居令的重要,沒這個分屯令,咱們康國想長遠的走下去,根本不可能。”

“王諮政保守了。”

和碩深以爲然的點頭說道:“確實保守了。”

“咱們要不要告訴王諮政?”伯顏猶豫的問道。

和碩眉頭緊皺的回答道:“合霍和隔幹兩個人說的還不夠肉麻嗎?我都起雞皮疙瘩了,但是對於王諮政而言,那些就變成了溜鬚拍馬?”

“有點怪。”

“確實。”

伯顏認真的想了想說道:“其實也蠻好的,謹慎點好,那孔聖人不是說過了三思而後行嗎?”

和碩搖頭說道:“不是孔聖人說的啊,我記得原話是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是嗎?”

“不是嗎?”

“季文子是誰?”

“無所謂了,反正就是那個意思。”

……

陳循聽聞了諮政院落錘的事兒之後,把王復的奏疏,連帶着他的見聞,一併通過鴿路送回了大明。

鴿路用了三天將兩本奏疏送到了嘉峪關,而後用了兩天的時間送到了京師,而京師送往南衙只用了一天的時間。

朱祁鈺收到了兩本奏疏,敲着奏疏,臉色數變,良久之後,他纔開口說道:“興安啊,你說咱要不要讓墩臺遠侯把王復、阿史那儀,還有他們那個孩子王永貞給抓回來?”

“一身的才學,用到撒馬爾罕,真的是太太太浪費了!”

“抓!現在就抓!”興安眼睛珠子一轉,非但沒勸諫,還拱火。

朱祁鈺撇了興安一眼,還是沒有下旨抓人。

撒馬爾罕對大明不重要,但是西域對大明極爲重要。

撒馬爾罕有一個長久而穩定,並且傾向大明的康國,對西域的安定統治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王復還不能抓,他還得在康國繼續待下去做他的康國公。

興安猶豫了下問道:“陛下,臣聽到了些風言風語,說一些豪商覺得陛下嚴苛,準備圖謀出海,是不是讓各市舶司巡檢司追查一下外逃?”

朱祁鈺頗爲愕然的說道:“還有這等好事?逃,讓他們儘管逃!”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寫在朱祁鎮死後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寫在朱祁鎮死後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