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

大明最大的財富,的確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他們盡心盡力的勞作,一年到頭也就是賺點口糧。

按照朱瞻墡的公德論而言,大明脫離了小農經濟蛻變,受益的是整個大明所有人,那麼所有人都要爲了這種蛻變付出代價。

哪怕是皇帝。

朱祁鈺有很多話想和路易十六溝通,畢竟路易十六也是小農經濟蛻變的代價之一。

但是那也得路易十六有個頭不是?

所以,讓百姓承擔小農經濟蛻變的一部分代價,也算是最普通的百姓的義務之一。

朱祁鈺總計有兩個擔心。

第一個就是百姓承擔了代價,付出了自己的農業剩餘價值,最後享受不到小農經濟蛻變的效益。

做蛋糕的時候喊着集體奮鬥,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是鋼,團結是鐵,等到分蛋糕的時候,卻搖身一變,變成了沈不漏,一分不漏。

第二個擔心,就是路徑依賴。

不分蛋糕也就算了,還要年年搞下鄉,讓百姓一次次的爲冬序買單,把人敲骨吸髓的朘剝,最後再清理一下低端人口,天朗氣清,國泰民安,一切歲月靜好。

而費亦應揭露了一個殘忍的事實,那就是農莊法必然如同軍屯衛所那般敗壞,農民的合力消失,最後農民只能予取予奪。

站在大明師爺的立場上,費亦應顯然是個很厲害的師爺。

工業化進程一共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建立血腥的殖民地,對未開化的殖民地的外番,進行朘剝,礦產、植被、特產、勞動剩餘等等,進行血腥的積累。

對於朱祁鈺而言,他首先是大明皇帝,他根本不會顧忌外番蠻夷的死活。

另外一種模式,則是蘇慈宗模式。

建立集體農莊,朘剝農業剩餘,形成剪刀差補充工業,將農業剩餘和廉價的工業品出口換取外匯,用外匯換取技術、機械設備等等,加大工業化投資,最終完成工業化進程。

于謙頗爲認真的說道:“陛下,臣之前就曾經提議過,擴大農莊法的推廣,在農莊法內搞一些村寨工坊試行。”

“大明的百姓們,只要能夠組織起來,就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江,勢若萬鈞!”

于謙對這一點極爲肯定。

他認爲在這一場博弈之中,大明的老百姓們並不見得就完全不是對手。

這段話裡有一句潛臺詞,就是隻要陛下不拉偏架,大家同臺競技,誰輸誰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朱祁鈺沉默不語。

集體農莊,或者說大鍋飯,並不是旱澇保收在一個鍋裡吃飯,它是一整套的主要按勞分配,次要按需分配爲主的集體合作經濟模型。

它有工分的同時,還有總結批評,村中的惡霸懶漢都會被送到軍中進行遠戍,還有自成體系的監察系統,百姓們通過掌令官可以反應真實情況。

無論是大唐的府兵制,還是大明的軍衛法,還是蘇慈宗的集體農莊,亦或者公社,都有一個共同的性質:不利於階級固化。

一切不利於階級固化的政策和社會模型,都會急速敗壞,因爲不利於階級固化意味着不符合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的利益。

肉食者即便是不故意破壞,也會刻意縱容。

這個肉食者包括了地方喜歡買地的地主、好吃懶做的惡霸、喝兵血的世襲庶弁將、兼併土地的科層制下的各級縉紳、大肆接納掛靠土地的寺廟道觀及王公貴族、一直想要挖大明牆角的勢要豪右。

當然也包括了只是庸人的皇帝。

將軍的兒子只能是將軍,不能做元帥,因爲元帥也有兒子。

而最底層,最窮苦的百姓,是承擔代價的那批人,農莊法,就是把他們聚攏在一起,形成合力。

擁有了合力,就擁有了和肉食者對抗的先決條件。

本就盛行武裝抗稅的大明百姓,有了農莊法的合力之後,這種合力就會讓肉食者顫抖,自然不利於階級固化。

劉基劉伯溫、于謙於少保他們提出的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本身就是一種公德的力量,團結的力量。

用這種團結的力量做刀,在分蛋糕的時候,狠狠的切下一塊來,就是于謙今日勸諫的主題。

于謙不止一次的闡述過他的這種觀點。

大明曾經擁有過這種力量,而後大明拋棄了。

皇帝本身,應該致力於階級固化,因爲只要階級永久固化,他的皇位就千秋永固。

沒人造反的世界,對於皇帝而言,大約就是最好的世界。

所以,朝臣們罵大明當今天子朱祁鈺是個亡國之君,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朱祁鈺敲着桌子,忽然問道:“農莊法這是第九年了吧?”

他的魚竿都被魚給拖走了,但是他毫不在意。

于謙俯首說道:“回陛下,的確是第九年了,那些六七歲的孩子,現在都長大了,不能說識字,但是自己的名字還是會寫的。”

“農莊法也僅僅是吃飽而已,還是撐不起來讀書識字。”

于謙的意思,朱祁鈺聽懂了。

小農經濟蛻變,要從農民的蛻變開始,而農民蛻變的開始,就是從教育入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是需要錢的,即便是窮文富武,讀書也是需要筆墨紙硯,需要束脩、需要書籍,需要人力物力。

而農莊,現在太窮了。

農莊法只要能夠堅持二十年,不敗壞,于謙就相信,大明會真的江山永固,日月山河永在。

國家之制這塊,于謙真的很懂。

于謙也很慶幸,陛下也很懂,大明皇帝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做出了決定說道:“農莊法在南方各省推行,朕準了。”

“農莊法行鈔法之事,朕也準了。”

“但是農莊法鈔法最大面值不得超過十枚景泰通寶,也就是二斤白糧。”

小額鈔是防止鈔法敗壞的好辦法。

面額太小了,小到做假鈔會賠本的地步。

大明寶鈔局是依託於大規模印鈔降低成本,才能夠勉強做到不賠的地步。

讓農莊法形成合力可以,但是過度朘剝不行。

小農經濟蛻變的核心是農民,過度朘剝農民,農莊窮的叮噹響,那還談什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農民得不到蛻變,還談什麼小農經濟蛻變?

費亦應嘴角抽動了下,心中默默爲勢要豪右默哀,這場還沒開始的博弈,陛下一開始就拉了偏架,他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于謙上下打量着費亦應,頗爲認真的說道:“陛下,南巡之事,讓費亦應跟着臣做個司務,在臣身邊查漏補缺?”

“臣不瞭解勢要豪右,但是費學士知之甚詳。”

司務是正經的從九品官階。

費亦應剛考完了進士,按照規矩至少應該在翰林院擔任文選郎學習政務,仍然不算踏入了仕途。

雖然只是從九品的司務,但也是正式踏入了官場。

而且還是做於少保的司務。

朱祁鈺看向了費亦應問道:“費學士意下如何?”

費亦應哪敢有什麼意見?大明皇帝和少保的共同決定,他哪敢有意見?

而且費亦應樂意之至,跟着於少保當司務,幾乎等於一步登天。

陛下和於少保,還是顧念了他在倭國配合袁彬、嶽謙、季鐸等人的行動。

這是給他機會,他當然要把握住。

朱祁鈺在南湖別苑歇息了半個月。

而這半個月,江南的勢要豪右們都在眼巴巴的看着南湖別苑,不知道陛下這第一把火,到底要燒到哪裡。

很快,仁和夏氏大案浮出水面。

夏時正的種種不法行徑,被朱祁鈺張貼了黃榜示衆。

在峴港搞殺豬盤、在海上養海盜、家人義子過千、私藏強弩甲冑、夥同興海幫在杭州府上下活動、杭州府知府衙門級仁和縣衙被一網打盡。

這一系列的消息傳來,讓人目不暇接。

僅僅斬首示衆就超過了千餘人,人頭滾滾,就在天地壇下斬首,血流成河。

流放雞籠島超過五萬餘人。

而此時流放雞籠島的罪民已經超過了十七萬!

到了這裡,當所有人都以爲這把火燒已經燒紅了半邊的時候,他們驚訝的發現,這僅僅是個開始。

數千緹騎在官道驛路上來回奔馳,南衙京營三萬軍也在頻頻調動。

一個屋子裡發現蟑螂的時候,那就代表這個屋子裡有一千個蟑螂。

很快浙江、江蘇、鳳陽、湖廣、應天府和松江府等地傳來了緹騎拿人的消息。

整個江南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陛下爲何如此震怒?!陛下到底要做什麼?

南鎮撫司衙門都關不下了,南京刑部的大牢被翻修收納案犯。

大明的南京城在建城的時候,十三道城門,分別對應了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佈局,與大明鐘山孝陵組成了星宿聚合和【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的風水局。

天市垣是一種中原王朝對自然崇拜、天文曆法、神話傳說結合的產物,大約就是指的是天的都城。

而天市垣中的貫索星官,代表了牢獄、刑名。

大明的牢獄和刑名的貫索星官位於鐘山西麓、玄武湖西側,大明的老百姓都將都察院、刑部、大理寺所在的地方稱之爲貫城。

貫法天之貫索也。

毫無疑問,能被稱作是城的地方,那顯然不小,但是貫城差點都裝不下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輪充滿了恐怖色彩的帶清洗。

而緹騎,在這裡面充當的角色,是劊子手,是酷吏。

在很多南衙百姓,甚至很多的勢要豪右鉅商富賈的心中,當今這個庶孽皇帝,雖然做事離經叛道,暴戾歸暴戾,但是絕對稱不上虐。

至少陛下在南衙的時候,還會屢次發聖旨,敦敦教導,苦口婆心的勸諫所有人不要投機,做什麼之前,都會說一聲,大家不要這麼做,反覆勸說數次,也不嫌煩。

充分體現了不教而誅謂之虐的治國理念,可比李賓言、李賢溫柔多了。

陛下雖然稱不上仁君典範,但絕對是人間君王,從來不做這等暴虐之事。

朱祁鈺人在鶴林堂,他手裡握着一大堆的卷宗,手指緊握,卷宗都被握出了褶皺來。

于謙、徐承宗、李賢、李燧、楊翰、盧忠、南京六部尚書都恭敬的站在堂下,一言不發,鶴林堂內,寂靜無聲。

于謙左右看了看,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臣斗膽,這次貫城塞擁,坊間流言四起,猜度無數,還請陛下早日張貼黃榜,以正視聽。”

這次陛下一言不發,半個月的時間,抓滿了整個貫城,可是把整個南衙的百姓給鎮住了,流言四起,什麼陛下被狐媚蠱惑,國之將亡的離譜傳聞,都傳出來了。

陛下登基至今已經九年,從未如此大肆抓捕,哪怕是冬序錢荒,陛下的應對也是有條不紊,這次的行動屬實是牽連廣衆。

就連於謙也覺得有點過了。

陛下再想苦一苦勢要豪右,也沒有這般心急纔是。

朱祁鈺將手中的卷宗交給了興安,冷冰冰的說道:“這次抓捕案犯之中,有二十七人是各府提學官。”

“提學官?”于謙拿過了卷宗稍微翻看了下,臉色突然變得漲紅,抓着卷宗的手都在顫抖,一股鬱氣結於胸前,一口氣沒換過氣來,用力的咳嗽了起來。

朱祁鈺駭然,大聲的說道:“宣陸子才!快!”

陸子纔來的很快,切脈之後,額頭的冷汗才褪去,搖頭說道:“並非痰疾復發,只是急氣攻心,並無大礙。”

“真沒事?”朱祁鈺猶疑的問道。

陸子才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應答…陛下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病人家屬,尤其陛下還是皇帝。

陸子纔想了想還是實話實說道:“真沒事。”

良久,朱祁鈺纔像是相信了一樣說道:“嗯。”

大明的太醫訓練有素,除了給皇帝看病不靠譜之外,其他時候都非常靠譜。

于謙坐在軟篾藤椅上,卷宗已經被傳閱完畢。

鶴林堂內,人人義憤填膺!

“聽說南京國子監的太學生們打算來南湖別苑堵朕的門?好膽!讓他們來!”

朱祁鈺坐在寶座之上,面色森嚴的說道:“坊間傳聞,朕亦有耳聞,不都罵朕虐嗎?”

“好呀,朕倒是想看看他們得知了真相之後,是何等嘴臉!”

朱祁鈺這次把貫城都抓滿了。

南京國子監的太學生們,一個個都是羣情激奮,在一些人的組織下,準備到南湖別苑請命!

在以請廷杖爲榮的大明朝,堵皇帝的門,這不算是什麼稀罕事。

萬曆皇帝還曾經被西山窯工給堵在長安門內出不去,最終萬曆皇帝妥協,收回了設在盧溝橋的礦監抽分局。

李賢趕忙俯首說道:“陛下容稟,太學生只是要去皇宮請命,並非到南湖別苑來…”

“到南湖別苑,他們還沒那個膽子。”

到皇宮和南湖別苑有區別嗎?

有,而且很大。

皇宮的承天門外設有登聞鼓,敲登聞鼓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留下的政治遺產,去皇宮請命,那是走公車上書的流程,符合請命規範,而且應天府衙還組織衙役維持秩序。

但是跑到南湖別苑請命,那就是逼皇帝就範,逼皇帝放人!

那性質可就變了,就從請命變成了大不敬、謀逆。

朱祁鈺聞言臉色才稍微好了些說道:“朕還以爲他們得了失心瘋呢。”

求月票!嗷嗚!!!!貫城這個可不是小吾胡編亂造啊,貫索真的是主掌刑名的刑官,天市垣大約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紫微星爲中樞,成屏藩之狀。

(本章完)

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730章 無題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04章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