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

朱祁鈺的車駕在徐州行宮駐蹕三天,再次開始南下。

大駕玉輅在官道驛路上,緩緩前進着。

“陛下,原來北斗有九星嗎?”冉思娘翻動着《景泰曆書》頗爲驚訝的說道。

朱祁鈺歪着頭看了一眼,點頭說道:“按照許敦、貝琳等人的考證,在先秦時,北斗有九星,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和左輔洞明、右弼隱元。”

“先秦之後,左輔、右弼隱而不見,故北斗九星,七見二隱。”

長期觀測不到的左輔洞明星和右弼隱元星,漸漸被人遺忘。

在很多先秦的古籍以及金石文物上,北斗七星都是北斗九星的模樣。

比如胡濙家就有一個來自夏朝時的陶器,上面就是北斗九星。

在大明,北斗七星旗,乃是大明南下西洋的官船必備的旌旗之一。

旗子是三角形的純黑色旗,邊上鑲白色牙邊,七星是白色用白色線連成。

這個旗幟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久遠,在漢朝時主要是用來祭祀黑帝,也就是真武大帝。

在大明,這個旗幟,也就代表着真武大帝轉世的大明皇帝出巡。

在韃清三百年,層出不窮的反清復明的活動中,七星旗也常常被用來秘密結社。

“原來如此。”冉思娘繼續翻動着《景泰曆書》簡易本,她忽然頗爲驚訝的說道:“按照貝琳他們的說法,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一個球嗎?”

朱祁鈺摸了摸冉思孃的頭髮,笑着說道:“是的。”

“的確是個球,雖然這很難讓人接受,但如果是這種解釋的話,很多想象就可以解決了。”

“比如天狗食月這種天文現象中,月偏食是一個圓弧,而月全食是一個完整的圓,這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亮的光。”

“比如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舶,天氣晴朗的時候,總是能看到桅杆在水面上升起,簡直是詭異至極,但是若是地球是個弧面,那一切都可以解釋了。”

“當然,這也是欽天監、十大曆局的罪孽之一,翰林院、國子監的翰林和太學生,無法接受如此離經叛道的假定。”

“所以,李賓言一直想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去天邊看看,看看天邊到底有什麼,或者驗證,地球真的是個球。”

冉思娘倒不是很在意的說道:“天邊嗎?”

朱祁鈺滿是感慨的說道:“是呀,按照天圓地方的設定,李賓言這趟出海,怕是有去無回,到了天的盡頭,就掉下去了。”

“但是李賓言仰望星空,覺得自己可以回來,按照他的估計,大約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時間。”

“可惜,李賓言很忙。”

李賓言真的很忙,他正在從琉球乘船,回到松江府,準備接駕事宜。

琉球的事兒並不是很複雜,因爲整個琉球,不到二十萬口。

人並不是很多,在他帶着大明水師耀武揚威,殺了一大堆人之後,整個琉球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的心思,便蟄伏了起來。

用李賓言的話說,琉球絕對不能成爲第二個交趾。

陳循在編纂《寰宇通志》的時候,依舊將交趾編入了大明的地誌之中。

交趾的丟失,對大明而言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

但是有一點是事實,相比較大明,交趾的百姓接受了黎越僭朝的統治。

黎越僭朝的統治算不上是政通人和吧,只能說是天怒人怨。

即便如此,交趾的百姓,仍然接受了黎朝。

究其原因,大明在永樂年間末年到宣德年間對交趾的統治,大明在交趾的統治情況,極其糟糕,可稱之爲虐。

李賓言要避免琉球和雞籠島成爲第二個交趾。

朱祁鈺和冉思娘交流着《景泰曆書》的簡易本,這簡易本更像是個科普讀物,而不是專業曆書。

上面並不是成體系的天文學知識,而是一些天文學常識,倒是老少皆宜。

在四月初,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才能茁壯成長。

而大明也迎來了雨生百穀的穀雨時節。

穀雨意味着霜終,意味着倒春寒的天氣正式結束,意味着夏天馬上就要到了。

穀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爲戴勝降於桑。

戴勝鳥降臨在桑樹上的時候,朱祁鈺的車駕開始了又一次的渡江,渡長江。

這一次的渡江,整整一天的時間,纔算結束。

長江,的確稱得上是天塹,河闊,波濤洶涌,想要渡江征戰,的確是困難重重。

但是,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

朱祁鈺再次蒞臨了他不太忠誠的南衙。

而這一次,朱祁鈺的入城依舊是從金川門入,至鐘鼓樓轉道過大功坊入皇宮,在奉天殿,接見了應天巡撫李賢、魏國公徐承宗、以及南京六部尚書。

還有那個久違蒙面敲響登聞鼓的李燧。

李燧在南衙做的很不錯,並沒有被奢侈生活所腐化。

相比較遍地都是奇功牌的陝西行都司,南衙的拿牌子的機會就少了許多。

在好一頓折騰之後,朱祁鈺並未在皇宮下榻,而是出朝陽門至鐘山,在天地壇下祭祀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在外城過神樂仙都,至三山門外,莫愁湖畔。

大明皇宮年久失修,早就跟鬼城無二,朱祁鈺也未曾下旨修繕皇宮,這次南巡,朱祁鈺住的是南湖別苑。

這是景泰四年,朱祁鈺眼看着他高樓起,眼看着他宴賓客,眼看着他山塌了。

堆煤場煤山崩塌,埋葬了無數投機客,朱祁鈺也得到了南湖別苑。

徐承宗很有心。

陛下在北衙的時候都不住皇宮,到了南衙,陛下顯然也不會住皇宮。

南湖別苑是內帑產業,佔地八百畝,大樹參天,竹影婆娑,蒼涼廓落,古樸清幽,十分別致。

羨魚檻、三星橋、涵玉亭、清鈴廊、鶴林堂等等堂舍,可謂是一塵不染。

“又回來了。”朱祁鈺伸了個懶腰,看着冉思娘滿是笑意。

上一次來的時候,冉思娘還是作爲京營征伐貴州的戰利品。

興安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俯首說道:“陛下,楊指揮請求覲見。”

“宣。”

楊翰,大明南衙鎮撫司指揮使,天子緹騎,大同府深入虜營六人之一,大明墩臺遠侯都尉。

假鈔之事,就是楊翰作爲法司稽查出的大案。

之前朱祁鈺在行宮時,有人又炒作方孝孺的案子,朱祁鈺派楊翰清查,這顯然是查利索了,回來覆命。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楊翰恭恭敬敬的行禮。

朱祁鈺打量了一下楊翰,這個精壯的漢子,在南衙並沒有養尊處優,反而眉宇間多了幾分銳利。

相比較草原,這南衙戰場,並不比在草原上輕鬆。

“朕安,平身。”

楊翰將自己收集到的情況寫了份奏疏遞給了興安說道:“陛下,土木天變日久,大明承平之態日顯。”

“一些文人開始結伴出遊,結社會友。”

“大約有九例文社參與了方孝孺祭祀事。”

朱祁鈺拿過了奏疏,仔細看了起來。

西湖詩社,在永樂初年組建,由翰林檢討王洪組建,王洪以詩酒爲興,聚於社、樂於詩,故無孤悶客,以社爲名的宴遊賦詩集會,漸漸成了氣候。

耆德會,始於宣德八年,或張燕家園,或攜檻湖上,歡洽歌詠,社集耆老有郎子貞、蔣廷暉、孔希德、項伯藏、孫適、郭文敏、鄧林、姚肇等,以致仕官員,鄉紳賢達、耆老德輩爲主。

湖樓詩社,由聶大年組建,此人正統年間被察舉爲仁和訓導,至正統十四年升任仁和縣教諭,雅集宴遊,創刊著書,有湖樓學派之稱。

這些個讀書人聚集在一起,喝點馬尿,難免要指斥時事,這說着說着,幾個詩社一合計,這方孝孺案都過了這麼久,是不是該給方孝孺祭祀下?

這九個詩社成立或早或晚,最早的能數到元朝時候,也是大明止投獻風力的始作俑者。

朱祁鈺沒收拾他們,他們倒自己找上門來了。

“這是給人當槍使了呀。”朱祁鈺收起了奏疏遞給了興安。

幾個酸腐文人哪來的錢雅集宴遊?每次集會都是鶯歌燕舞,哪次不請些名角唱曲、不請清倌兒伺候、不請些娼妓暖牀?

這花銷,哪裡是幾個酸腐文人能擔得起的?

這幾個詩社,不過是擺在檯面上的小丑罷了,就是個替罪羔羊,陛下要是查起來,怪罪下來,是這些文人狷囂!

這些替罪羊們,大談風骨,再談三綱五常大義,非議朝政,被人賣了尤不自知,或許知道,卻心甘情願。

朱祁鈺要找的是背後的人。

楊翰再拿出一份奏疏說道:“仁合夏氏,夏時正。乃是繼任的兩浙海商商總,這九間詩社,都是這人資助。”

這件事本身很難查,但是楊翰的夫人黃豔娘本身就是江南名角出身,這人脈任在,稍微打聽了下,便問出來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夏時正做的再隱蔽,只要緹騎想查,那總有蛛絲馬跡能把他們揪出來。

“繼任商總?”朱祁鈺恍然。

兩浙海商商總原來是費亦應,費亦應搞出了把海船拆股認籌之事後,這商總的位置便沒保住。

楊翰猶豫了下才說道:“陛下,臣發現,夏時正家中窩藏有強弩、甲冑。”

海商有幾個乾淨的?商舶上那些帆布遮蓋的弩、銃、炮從何而來?

夏時正家中藏有強弩、甲冑,也算合理。

“有多少?”朱祁鈺察覺出了一絲奇怪,眉頭緊皺的問道。

楊翰眉頭緊蹙的說道:“強弩三百,甲五百餘副。”

“這些強弩甲冑本身藏的極好,臣壓根就沒查到,最近幾天,這些軍備,都在從仁和轉出,本來臣以爲夏時正要送到寧州市舶司上船,但是這些強弩和甲冑都在杭州停下,不復前行。”

興安面色立變!

在朱祁鈺的行程中,將會從南衙至杭州,將會在杭州逗留五日,再前往松江府駐蹕。

皇帝的行程是不可能掩飾的,而且要提前通知沿途府州縣。

這個時候,這麼多的強弩、這麼多的甲冑,出現在杭州,他們想幹什麼?!

這是衝着陛下來的!

楊翰繼續稟報着:“這些強弩甲冑都藏在了一個名叫興海幫的漕幫手中,這個漕幫,劣跡斑斑,臭名昭著。”

朱祁鈺拍打着手中的奏疏,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本地幫會,真的是太沒有禮貌了。”

“這是準備給皇爺爺好看嗎?”

這種刺王殺駕,並不算新鮮事,康熙南巡,就曾經被白蓮教衆刺殺過,乾隆南巡,也被小刀會刺殺過。

朱祁鈺倒是有一定的心理預期。

他稍微思忖了下,並沒有打算和夏時正、興海幫碰一碰的打算。

他倒是想碰一碰,但是興安一定會以頭搶地,請陛下不要涉險。

朱祁鈺本來還打算微服私訪一番,但是興安、于謙差點嚇哭了。

皇帝是帝制中,社稷之重,微服私訪,那是置江山社稷於不顧的失德行徑。

朱祁鈺搖頭說道:“按謀逆查辦吧,九個詩社一併謀逆論罪。”

楊翰俯首領命而去。

盧忠看着楊翰的背影,想了想說道:“陛下,臣帶着緹騎再複查一下此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錦衣衛衙門,盧忠和袁彬、楊翰等人並不對付。

確切的說,盧忠對這兩個人極爲不信任,在京師盧忠對他們就多有防範。

袁彬是護稽戾王周全的錦衣衛,沒有袁彬,稽戾王早就死在了土木堡的亂軍之中。

楊翰在大同府差點把稽戾王給救出來!

若是稽戾王還沒有在大同府敲門就被救出來了,當時已經監國,甚至正在走三推而就繼位流程的陛下,該如何自處?

在盧忠眼中,袁彬、楊翰都是稽戾王舊臣。

對於盧忠而言,陛下的安危大過一切。

而且楊翰久在南衙,南衙繁花錦繡迷人眼,盧忠對楊翰就更加不信任了。

“嗯,想查你就差人查一查吧。”朱祁鈺看了眼盧忠,並沒有拒絕盧忠的提議。

倒不是朱祁鈺懷疑楊翰,而是不查一查,盧忠不會放心的。

盧忠作爲錦衣衛左都督,自然有自己的辦案風格和手段,日暮時分,盧忠就面色陰鬱的回到了南湖別苑來到了羨魚檻,找到了正在釣魚的陛下。

即便是沒有水猴子助力,陛下魚獲也是頗爲豐厚。

盧忠行禮之後,依舊是一臉怒氣的說道:“這個夏時正,簡直是膽大包天!”

“臣還發現,夏時正在對付橫林費氏,就是原商總費亦應的橫林費氏,橫林費氏處境艱難,費亦應搞出偌大的家業,這不到一年,就敗了大半去。”

在北衙,誰敢做出這等事來?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朱祁鈺倒不是很意外,他靠在軟篾藤椅上,吃了一顆冉思娘剝好的葡萄說道:“很甜。”

活脫脫的一副昏君模樣。

朱祁鈺轉過頭來對盧忠說道:“盧都督,順藤摸瓜,你去查一查夏時正,從哪裡搞到那麼多強弩甲冑的。”

“查出來一併按謀逆論,正好雞籠島缺人伐木。”

大明禁弩甲,這麼多甲冑,僅僅是一個夏時正就能搞到手的?

夏時正背後依舊是站着一羣人,或者說,夏時正不過是被發現的那個蟑螂而已。

牽連廣衆?

那不正是亡國之君的所作所爲?

“陛下,魚上鉤了!魚上鉤了!”冉思娘盯着魚漂,看到魚漂下沉,頗爲興奮的說道。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