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殿下乃至德之人,安能不知大仁之道?”羅炳忠依舊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羅炳忠並不是決策者,做決定的那個人始終是襄王朱瞻墡,而且這個襄王並非蠢笨之人,何爲大仁之道,朱瞻墡心如明鏡。

朱瞻墡正襟危坐的說道:“若是從戎狄時候算起,草原諸多部族和中原王朝這算是打了兩千年了吧。”

“戎狄、匈奴、五胡、鮮卑、突厥、回鶻、鐵勒、契丹、蒙古, 一隻手都數不過來,這草原諸部權力更替,和咱們中原王朝大差不差,亂糟糟的一鍋粥。”

“興,百姓苦,亡, 百姓更苦。”

“你知道兵禍什麼模樣嗎?”

羅炳忠靠在軟篾藤椅上,太醫院這個椅子,羅炳忠也有一把, 當然他這把是襄王賞賜給他的。

襄王有監國至德奇功牌一枚,有安定雲貴川黔安民奇功牌一枚,這兩塊牌子,羅炳忠是有功勞的,至少有一塊應該屬於羅炳忠。。

但是這份功勞只能算在襄王的頭上,不過,羅炳忠從來沒有一次,哪怕是一次埋怨過他沒有奇功牌, 因爲襄王朱瞻墡對他是真的不錯。

羅炳忠頗爲認真的點頭說道:“兵禍,咱們在貴州安土牧民之時,看到的不就是兵禍嗎?世道一亂, 就把人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羣魔亂舞,廢了多大勁兒,才安定下來。”

貴州之行,襄王趕到貴陽府的時候,其實戰爭已經結束, 可是戰爭帶來的創傷卻真真實實的存在。

四處都是殘垣斷壁, 滿山都是流匪盜寇,路邊白骨皚皚無人掩埋,一眼望去,所有的耕地大半荒蕪,所有人都是換換如同喪家之犬。

附逆作亂的十八洞,在正統十二年,還有近百萬丁,六十餘萬戶,大約有三百餘萬人,可是在景泰四年《寰宇通志》編纂之時,整個貴州只剩下了七十萬丁,四十餘萬戶,不到兩百五十萬人。

大明軍到貴州平叛,貴州一地的功賞簿上,才陣斬不到三千人。

少了那五十餘萬人,都是戰爭中顛沛而亡。

朱瞻墡面色沉重的說道:“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就拿王驥三徵麓川而言,糧餉週轉了大半個大明,軍需所費萬萬不可計,兵連禍結大敝西南,冒濫官爵,麓川之弊,在乎何人?”

“有人說是王驥三徵麓川,近三十萬大軍養寇自重,方有麓川之弊。”

“孤知道,賀章賀總憲一直在追查黔國公府,他覺得麓川之弊在黔國公府身上。”

“但是以孤在貴州隨見所聞,黔國公府就是有點小問題,也是無傷大雅,不是麓川之弊的根由。”

“麓川之弊,爲宣德年間棄置交趾也。”

“交趾不平不復,麓川永無寧日,麓川積弊,雲貴川黔生苗之禍,絕不斷絕。”

羅炳忠眼神閃爍,眉頭緊蹙的看着襄王,這話是襄王第一次表達他對雲貴川黔問題的見解,頗爲深刻。

“殿下的意思是,雲貴川黔,生苗之禍,是因爲麓川積弊,根本原因是交趾?”羅炳忠猛地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幾步,左手握拳猛擊右掌,大聲的說道:“我明白了,明白了!”

“殿下真是一針見血,交趾不復,西南永無安寧,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殿下高明,受我一拜!”

“殿下,我有一事不明,殿下既然對雲貴川黔局勢如此洞若觀火,爲何在奏疏之中,一言不發?”

朱瞻墡搖頭晃腦的說道:“孤當時在貴州安土牧民,若是那時候說這事,陛下難免心中猜忌,孤這個皇叔到底想做什麼。”

“王驥當初領着京軍、雲貴川黔四地之兵,三徵麓川,差點把貴陽經營成他的老家,孤要是在貴州這麼說,陛下怎麼想都不爲過。”

“但是現在孤在和林,明日回大寧衛,這話就能說了,這纔是爲臣之道。”

羅炳忠對朱瞻墡的苟道頗爲了解,今日才知道朱瞻墡是真的苟。

羅炳忠心服口服的說道:“殿下高明。”

朱瞻墡回憶起那段在貴州的事兒,就是滿臉笑容,他真的很喜歡那個地方,但是他這至德奇功牌掛着,這輩子就註定無法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太久。

朱瞻墡滿是回憶的說道:“說起了雲貴之事,孤就想起當初四威團營都督楊俊,就是穎國公庶子。”

“你知道楊俊有幅畫時常帶在身上嗎?”

羅炳忠一頭霧水的說道:“他一個將軍,又不是文人墨客,帶幅畫幹什麼。”

朱瞻墡手指頭在桌子上敲打了幾下才嘆息的說道:“這老話說得好,這英雄難過美人關,那幅畫是楊俊的心愛之人。”

“正統四年,楊俊和這女子,情投意合,楊俊一心求娶這女子,本來一樁美好姻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這女子也就是普通人家,嫁給楊俊這個庶子,那也是正妻。”

“可是現在的昌平侯楊傑,橫插一腳,把那女子收爲了房中小妾。”

“啊?!”羅炳忠瞪大了眼睛,嘴角抽動了一下。

楊俊是馬上將軍,手下可是有八萬訓練有素的京軍,僅僅披甲之士就有五萬之衆,講武堂出身的庶弁將、掌令官就有千餘人,乃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可是楊俊靠着自己戰功拼出來的。

朱瞻墡頗爲可惜的說道:“孤在雲貴爲陛下牧民,這楊俊帶着四威團營駐紮貴州安定地方,孤當然要跟他搞好關係,也是打聽了許久,才知道了這裡面的詳情,可惜了這癡男怨女了。”

“這女子入了昌平侯府,給楊洪嫡子楊傑做妾,不到三個月就鬱鬱而終。”

羅炳忠呆滯了許久,這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怪不得楊洪薨逝,楊俊和昌平侯府立刻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這事放他羅炳忠頭上,那楊傑不死於非命纔是怪事,這可是奪妻之恨。

“楊俊比之楊傑如何?”朱瞻墡開口問道。

羅炳忠對當初楊傑故意不撤靈堂,在靈堂前怒斥楊俊之事,也是知道的,這件事當初鬧得沸沸揚揚,他頗爲肯定的說道:“楊俊乃是頂天立地大丈夫!楊傑是卑鄙無恥真小人!”

朱瞻墡意味深長的說道:“楊俊是庶子,楊傑是嫡子。”

此時說話的兩位,都不知道,昌平侯府已經換成了楊俊當家做主了。

羅炳忠眨了眨眼,終於聽明白了朱瞻墡話裡話外的意思。

看似說的楊俊的事兒,其實說的是陛下。

陛下是庶出,稽戾王是嫡出,稽戾王當了十四年的皇帝,最後落了個被俘的下場。

陛下當了近八年的皇帝,一片公心,天地可鑑,大明蒸蒸日上,正值夏序,大明上下蒸世之兆。

朱瞻墡也是嫡出,稽戾王被俘,按照皇明祖訓繼承法,朱瞻墡纔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朱瞻墡爲何這麼苟,因爲他是嫡出。

朱瞻墡兩手一攤說道:“話說回來,兵禍之害,其甚天災,若何避免兵禍?就是大明要足夠的強。”

“強到這些蠻夷肯聽我們說話,肯聽我們講道理,肯按照我們的規矩做事,這就是大仁之道。”

“要不然那些道理再有道理,秀才遇到兵,也是有理說不清。”

羅炳忠頗爲認同,要不是大明足夠的強,阿剌知院早就把他們給綁了向大明敲詐勒索,還能如此畢恭畢敬,好吃好喝伺候着,還禮送出境?

大明強的過分,會不會征戰不休?

大明自有國情,高道德劣勢束縛了大明對外征戰的正義。

“殿下明白人。”羅炳忠仰頭看着天空的月色,笑着說道:“如此美景,虛度可惜了,阿剌知院可是送來了幾個海拉爾,殿下要不收下?”

“收是要收的,但是侍寢就免了吧。”朱瞻墡收這些草原上的明珠,完全是防止京師的陛下懷疑他,這是必然的尋歡作樂自污的手段,至於近侍,朱瞻墡還想多活幾年呢。

“嘿嘿嘿,哈哈哈!”朱瞻墡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突然從小聲的笑,變成了肆意的笑。

羅炳忠看着突然發笑的朱瞻墡,用如同關懷智障的眼神看着這位殿下,這是草原的風太大,把這位吹傻了不成?

朱瞻墡趕忙說道:“孤在笑,大明有一位於少保,已經是八輩祖宗庇佑,老天爺垂青了!”

“稽戾王被俘,大明危在旦夕,於少保站了出來,一聲言南遷者斬,穩定人心,隨後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現在還有陛下聖君若煌煌天日,如日中天,孤爲何不能笑?!憑什麼不能笑!做夢都笑醒了!”

羅炳忠聽聞,也是和朱瞻墡笑了起來,正如襄王所言,陛下與於少保,大明真的很有福氣。

歷史上這樣時候,唯有當初的開元盛世時候,還很年輕,還是明君的李隆基的開元年間了。

開元年間,多謀善斷姚崇、持節守正宋璟、賞罰分明張九齡、從不擅權千古賢宦高力士等等。

朱瞻墡無不感慨的說道:“於少保,大明京營組建之人,十二團營的都督和指揮使,皆是於少保一手提拔,那可是二十二萬大軍枕邊酣睡,換成你,你睡得着?”

“陛下睡得着,而且睡得很安穩。”

“於少保還是百官之首,執牛耳者,雖然於少保從不攬權,但是朝中大事,哪樁哪件,於少保不上心過問?這權臣與賢臣,一字之差,就是諸葛孔明和司馬懿的差距,換成你,你不擔心?”

“陛下不擔心,而且還頗爲倚重。”

“陛下就是陛下啊,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朱瞻墡對京師那位二侄子的胸襟,佩服的五體投地,換成他,這兩點,他萬萬做不到。

他當然知道于謙是什麼人,但人坐到寶座之上,難免心裡不生忌憚,就是什麼都不做,那也至少會扶持幾個人和于謙打打擂臺,那個徐有貞就是現成的。

可是陛下從來沒有,陛下住泰安宮,于謙住九重堂不住官邸,于謙說要去北古口總督軍務,陛下二話沒說就準了。這種信任,朱瞻墡知道他這輩子都做不到。

沒那個金剛鑽,就不攔那個瓷器活兒,朱瞻墡這個至德親王當的很快樂。

次日陽光明媚,朱瞻墡帶上了阿剌知院送來的海拉爾和賽因不花送到的胡姬,在諸多瓦剌人的夾道歡送中,南歸而去。

夜不收將襄王的安邊之策,快馬加鞭的送往了京師。

朱祁鈺收到了襄王的奏疏,才知道襄王去了和林,安撫留守的阿剌知院,分化瓦剌。

“朕這位皇叔是真的不怕死啊,這阿剌知院要是蠢一點,焉有命在?”朱祁鈺極爲擔憂,甚至有些憤怒的說道:“要是皇叔有個好歹,阿剌知院就是跑到撒馬爾罕,朕也要取了他的項上人頭!”

興安看了半天,陛下的擔憂是真的,陛下的憤怒也是真的,難不成在陛下身上還有親親之誼這個東西?

不過想來也是,無論是稽戾王、駙馬都尉趙輝、會昌伯府、三親王,都是因爲他們視國法爲無物,造反作亂,都是咎由自取。

陛下看似不近人情,是親族危害大明利益爲前提。

於公於私,陛下心疼嫡皇叔,心疼這個爲大明屢立功勳的襄王,都是理所應當。

興安笑着說道:“殿下在京師也不舒坦,至德之人,志在四方嘛,留在京師,反而是束手束腳,只能家門緊閉,比在襄陽還要拘束。”

“正因爲襄王殿下知道阿剌知院不是蠢人,才前往和林的,殿下從不是無的放矢之人,而且殿下非常惜命。”

“惜命?也對。”朱祁鈺一愣,論保命,朱瞻墡的確是天下第一。

朱祁鈺放下了朱瞻墡的奏疏,拿起了另外一本,這是巡檢邊方兵科給事中朱純的奏疏,朱純在宣府主持貢市的生意,綜述了關於賣身契買賣之事。

比朱祁鈺想的還要嚴重。

“賣身契和當初的鹽引的性質幾乎相同。”朱祁鈺頗爲頭疼的說道:“這北境諸府這十二等的賣身契,儼然成爲了貨幣。”

“都是錢荒鬧得。”

這賣身契買賣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已經和簽訂賣身契的奴隸沒有了任何關係,正如期貨市場和期貨的標的物毫無關係一樣。

經過幾省商總審定的甲等賣身契,等同二十枚銀幣,完全是在當錢用,而且逐漸展現了一部分期貨的屬性,這是朱祁鈺從未料想到的局面。

只能說大明的勢要商賈們,真的很會玩,用小刀拉腚眼,讓人大開眼界。

這算什麼?期貨奴隸?

朱祁鈺本來打算王化韃靼,禁止奴僕,再慢慢禁止賣身契買賣,讓這個大雷平安落地,但是現在看來,已經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時候了。

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904章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