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

胡濙的官鬥術纔是最頂級的。

賀章在京師最大的事,就是彈劾胡濙,而胡濙現在舉薦賀章爲都御史。

這總憲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做的,否則王文、陳鎰先後兩人,爲什麼要跑路?是王文和陳鎰兩人能力不行嗎?

是都察院的問題。

胡濙推薦賀章,看似是爲國舉薦、不計前嫌,但是把賀章放在這個位置上,很難說沒有把賀章放在火架上烤的想法。

胡濙生動的演繹了一番,到底是什麼纔是潤物細無聲,什麼纔是殺人不見血,什麼叫做對付你,你還要感恩戴德。

賀章夢寐以求的都察院總憲的位置,胡濙就這麼推薦了他,賀章還得對他感恩戴德。

“胡尚書,賀章會不會名望不夠?”朱祁鈺想了想,賀章望淺,不如陳鎰、徐有貞之流,這要是做了總憲,會出現什麼局面?

胡濙停下了手中準備下棋的手,平靜的說道:“賀章在雲南做的不錯,他在雲南巡按,先是彈劾了廣兼土地的黔國公府。”

黔國公府就是沐王府,就是朱元璋義子在雲南的那個沐王府。

黔國公府廣兼土地,可以說是朝廷默認的舉動,每次大舉對麓川動兵的時候,雲南地方的糧草等物,可是靡費破重,糧餉轉運大半個大明,需要雲南地方補充。

黔國公府最鼎盛的時候,手中大約兩萬頃田畝,這兩萬頃田,就是兜底的存在,防止大軍平定麓川的時候,出現糧草不濟的情形。

但是賀章到了雲南,就打破了這種默契,他先後三次,彈劾黔國公府的違制兼併。

現在的黔國公沐璘是旁支入的大宗,本身是定邊伯一系,因爲沐斌的死後,沐琮幼衝,只好讓堂兄沐斌代鎮。

沐璘本就是代鎮,被巡撫雲南的賀章彈劾,也只是上書陳情,無奈至極,開始清退田畝。

廣兼土地到兩萬頃實在是違制,沐璘理虧不得不主持黔國公府的清退。

第一次博弈是賀章爲首的風憲言官大獲全勝。

清退的田畝去哪裡,成了第二次博弈的關鍵。

賀章認爲應該清退給民,但是黔國公沐璘和家人商量之後,把清退的田畝,給了農莊法做官田,給了滇銅廠去經營。

這就導致了滇銅廠和六枝廠的規模在幾大官廠之中,規模最大,佔地最廣。

第二次的博弈,是黔國公府大獲全勝,因爲的確需要田畝去支持雲貴的開發,但是雲貴的土地,多數集中在了土司的手裡。

黔國公府的清退田畝,將田畝流轉給了官田和官廠,得到了朱祁鈺的認可,沐璘的這個做法,就是告訴朝廷,他是自己人。

而南下治貴的衆多京軍官僚對黔國公府的好感直接拉滿。

但是清退到一萬頃的時候,沐璘的態度十分堅決的向朝廷陳情,堅持不再清退了。

一萬頃,換到內地,足可以給黔國公府按個謀叛的罪名了,多少親王府都沒有一萬頃田畝?

比如岷王府一系,五個兄弟分五百畝地,不到一千石的俸祿。

沐璘的態度很堅決,賀章開始了第三次的彈劾。

第三次彈劾再次以黔國公府大獲全勝而告終,因爲沐璘和雲南總兵官毛勝,跑到緬甸宣慰司,把思機發極其妻妾六人從緬甸宣慰司給抓了,已經押解到了金沙江。

思機發,就是麓川宣慰司思任發的大兒子,緬甸孟拱城的紹法。

麓川宣慰司使思任發和思機發父子的先後叛亂,就是大明四徵麓川的主要原因。

沐璘和毛勝二人,就這麼把這個罪魁禍首給拿了。

思機發和他的弟弟思招賽佔據了孟拱城,據城堅守,憑南鳩江幾次擊退了王驥。

其實大明拿他們沒什麼辦法,可是思機發和思招賽兩兄弟,發生了內訌,被沐璘和毛勝敏銳的發現了機會。

沐璘給了五百兩銀子懸賞,這思機發連帶着妻妾六人,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被沐璘和毛勝給一網打盡了。

大明四次征伐,十幾萬大軍都抓不到的人,就這麼被擒拿了。

景泰元年,原黔國公沐斌薨,沐璘就上了一道奏疏,「奏請緩徵,聽其自獻爲便。」

自獻這兩個字用的十分的恰當,思機發和思招賽兄弟倆,看着大明朝廷不再征伐,就兄弟鬩牆門裡鬧起來了,這給了大明機會。

困擾了大明二十餘年的麓川,終於有了徹底安穩的趨勢,因爲黔國公沐璘打算親自前往緬甸宣慰司,主持對麓川的改土歸流。

如此大功,賀章只能選擇閉嘴了。

在這三輪博弈之中,賀章起到了巡按御史的作用,對黔國公府的不法行徑,勇於揭露,的確是符合風憲言官的道德標準。

但是事情遠遠說不上辦得多麼漂亮,雷聲大,雨點小。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賀章除了彈劾黔國公以外,還辦了幾件大事,彈劾了幾個不法土司,又督辦了滇銅廠大事,月月稽考,都是上上,回京也是應有之意。”

“但是左都御史,他還是不太能接得住,令其暫且回京吧。”

朱祁鈺認可賀章的原因,是因爲賀章這滇銅廠辦得是真的不錯,賀章和黔國公府鬧得不好看,賀章對土司世官們,更是重拳出擊,極大的推動了地方的改土歸流。

賀章在雲南做的真的不錯。

所以,胡濙到底是不計前嫌,還是刻意針對?

朱祁鈺看着這個老狐狸,更傾向於前者,因爲胡濙剛假設了他對付李燧會如何辦,在陛下打了明牌。

胡濙起身告退,在門前看到了等候宣見的李燧,胡濙也未曾多言語,轉身離去。

陛下剛纔就說了,他要宣見李燧,問問李燧自己的想法。

李燧很快就忐忑不安的走進了聚賢閣之內。

“臣李燧拜見陛下。”李燧終於不用再自稱草民了,上次自稱草民是因爲他的功名正在被地方請命褫奪,他還以爲這考中的進士也保不住了呢。

“李愛卿平身,坐。”朱祁鈺放下了手中柯潛的奏疏,滿是笑意的說道。

他打量了一下李燧,這傢伙,長得的確是招人喜歡,不僅僅是樣貌,主要還有那一身的正氣。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一個詞,囊錐露穎。

其本身的才華和能力,就像是一個錐子一樣,從袋子裡漏了出來。

李燧的敲登聞鼓,爲四川百姓鳴冤,那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甚至連他自己是否中了進士都沒去看,而是直接去了承天門。

這登聞鼓五十多年未曾敲響了,敲鼓的後果,誰能夠預料呢?

朱祁鈺先說起了四川戥頭案,開口說道:“朕已經派了練綱和左鼎二人,前往四川,督辦四川戥頭大案,在貴州的襄王也會配合調查,同時也點檢了緹騎前往。”

練綱和左鼎,在抓貪這件事上,的確是手段極高,在南衙的時候,又深挖了一堆的蛀蟲出來。

“謝陛下隆恩!”李燧行了一個大禮,困擾了四川二十餘年的戥頭,終於有人管管了。

朱祁鈺受了這一拜,他讓李燧平身之後,繼續說道:“陝西行都司的檢閱邊方的兵科給事中,你怎麼想的?”

“有什麼就說什麼,不用有顧忌。”

李燧認真的思慮了許久說道:“陛下,臣斗膽。”

шωш⊙TTκan⊙¢O

“自從景泰三年收復河套,復設靖安省至今,極大的緩解了陝西、山西地狹人衆之窘境,同樣,因爲貿易往來頻繁,嘉峪關至景泰縣的陝西行都司,亦深受影響。”

“其一,陝西行都司,本身是軍都司,面對愈加繁盛的商貿,有些猝不及防,三百軍屯不知如何自處。”

李燧開始試探的討論陝西行都司的新局面。

朱祁鈺伸手打斷了李燧的說法,開口說道:“朕的意思是,你願不願意去?若是不願去,朕打算讓你去南衙幫幫李賢他們。”

朱祁鈺給李燧找了個不錯的地方。

南衙富碩,還是個立大功的地方!

現在南衙正在督辦畸零女戶的大案,李燧去了就有肉吃。

胡濙的說法有幾分道理,寶劍的確是磨出來的,酒的確是越陳越香。

但是磨過頭了,不就斷了嗎?釀過頭了,那怕是要變成醋了。

真讓這幫朝堂狗鬥術都退化到讓人笑話的朝臣,完成了對李燧的迫害,這登聞鼓日後還有誰敢去敲?他設在澄清坊外的公車箱,不成了個笑話了嗎?

“啊?”李燧有些迷茫的看着陛下。

李燧以爲陛下是在問政,也就是國事,結果陛下問的是他的個人想法。

“臣能有啥想法,準備赴任了。”李燧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他完全沒有預料,他以爲陛下會問國事,準備了一大堆。

結果陛下壓根不是問他國事。

朱祁鈺眉頭皺了一下,開口說道:“那你繼續說。”

李燧認真的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這第二,就是嘉峪關的關外七衛,臣以爲不能再任命韃官了,也得在關西七衛改土歸流,這些韃官,他們和雲貴等地的土司是一樣的。”

“之前不能對關西七衛改土歸流,是因爲沒有河套,嘉峪關外不能久守,眼下大明已經克復河套,可以在關西七衛改土歸流。”

“這第三…”

……

李燧連着說了七條邊方之事,每一條都是鞭辟入裡,每一條都有簡單的解決方法,李燧的見識已經很深刻了。

李燧終於說完了自己的想法說道:“臣斗膽,臣未到陝西行都司,所言所語,皆是憑藉文牘所思所想,到了地方,臣定然走遍河西走廊,尋長治久安之法。”

李燧的斗膽,是斗膽在陛下面前,未能以稽爲決,但是他人在京師,如何調查?所以是斗膽。

但是主要矛盾,卻是分析的頭頭是道。

“真打算去?陝西行都司苦寒之地。”朱祁鈺想了想說道。

李燧說道:“苦寒是苦寒了些,可也不是化外之地,別人去得,臣有什麼去不得呢?”

朱祁鈺看着李燧說道:“你無需擔心項文淵,他已經上奏疏請致仕了,朕打算準了,他自己不上奏疏,也有人會彈劾他。”

項文淵這事,辦得實在是太難看了,他不致仕,也會有人把他彈劾到無地自容,風憲言官咬起人來,可是不分敵我的。

項文淵總是以爲是因爲王直不喜,他才被平調右侍郎,可從來沒想過,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連第一條修身都沒做好,寵辱不驚,要求確實有些高了,但是這如同鬧情緒一樣的胡鬧逼婚,給誰看?

別說朱祁鈺了,就是士林之中,也有無數人大爲不滿。

道德仁義是塊遮羞布,項文淵連遮羞布都不要了。

項文淵的致仕,是給自己一個體面。

李燧俯首說道:“臣不擔心項公,臣只是爲國做事,在哪裡做事,都一樣。”

這話說得,頗有點他李燧就是大明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朱祁鈺最後拍板說道:“既然在哪裡都一樣,那就去南衙吧,到南京守備魏國公徐承宗手下參贊軍機。”

“臣…領旨。”李燧自然不敢抗旨,而且他多少知道,陛下此舉有別的意義。

李燧對南京之事,瞭解不多,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簡單奏對了幾句之後,便俯首告退。

朱祁鈺不能讓敲了登聞鼓的李燧去陝西行都司,這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李燧自己,還涉及到了大明的國家之制,也涉及到了朱祁鈺的執政大方略。

丘濬喜歡做夢,他認爲一種理想的大同世界裡,君不剛愎禁諫、良言嘉納,是一種美好的政治幻想。

這好不容易有了良言,就是千金買馬骨,李燧也應該起到示範作用。

朱祁鈺對言諫之路,疏通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讓它堵了?

軍籍出身的柯潛,要去陝西行都司任巡按御史。

柯潛,是景泰二年的狀元郎,在翰林院待了快三年了,不願意再混日子了,打算去邊方建功立業去了,選的地方也是陝西行都司。

“這陝西行都司有什麼好的?爲什麼柯潛要去?李燧也要去呢?”朱祁鈺剛纔放下的奏疏就是柯潛請往陝西行都司檢閱邊方的奏疏。

興安想了想笑着說道:“陝西行都司也是立功的地方啊,能拿牌子。”

朱祁鈺面色古怪的問道:“那裡怎麼拿牌子?”

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