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

久米士族,在琉球的發展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們帶來了大明的工匠、文化和禮儀。

教化之恩,在貢舶拿走了三成的收益,在大明未對琉球展開郡縣化之前,是極爲合理的。

受苦的是琉球人,不是大明人。

即便是吵到陛下面前,陛下就面臨一個選擇,是做大明的皇帝,還是做四海一統之大君的天可汗。

別人不知道,但是當今陛下,必然是選擇做大明的皇帝。

所以,琉球人即便是去告狀,也告不贏,久米士族是大明人,琉球人是蠻夷。

這也是久米士族敢這麼做的原因。

嶽謙將蔡翁合叫了過來,蔡翁合畢恭畢敬的行禮,看到袁彬已經返回,自然知道所有事情,都已經暴露了。

蔡翁合略微有些顫抖的站在一旁,而嶽謙滿是和煦的說道:“坐,不要緊張。”

“琉球百姓準備好了朝貢一應物品,叫你來,就是問問抽分之事,聽說過往都是三成?”

蔡翁合愣愣的坐在藤椅的角落裡,聽聞如此,嚇的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他噗通一聲跪下說道:“天使容稟,我等本是福建人,是奉皇命來到琉球,但是這裡一片蠻荒之地,我等無以爲生,這才抽分三成,乃是不得不爲的啊。”

嶽謙示意蔡翁合不要動不動就跪,語氣如同春風,笑着說道:“既往不咎,至今以爲水師不振,大明並未實質上展開對琉球的郡縣化。”

“在此之前,我們都按過往的慣例,一應抽分。”

“按照慣例?一應抽分?三成?”蔡翁合驚駭萬分的問道。

他太驚訝了。

嶽謙眉頭擰成了山字,鄭重的問道:“三成還嫌少嗎?”

蔡翁合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說道:“不少了,不少了。”

嶽謙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笑意更濃的說道:“但是我提醒你,琉球郡縣化乃是國策,爾等切記不可生事,否則趙明瑞就是爾等的下場。”

“即便是在郡縣化之前,你也要知道通倭乃是十惡不赦之重罪,即便是爾等逃亡倭國,我們三人,也能把你們抓回來。”

“跑到天涯海角,也是無法躲避我們三人的追捕的,我嶽謙說話算話。”

久米士族對於琉球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依舊抱着過去的思維方式,招致災禍,就不能怪他們手下不留情了。

“知道,知道。”蔡翁合俯首說道,額頭上都是汗。

嶽謙滿是奇怪的問道:“你緊張什麼?”

季鐸從來不吝用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所以他會想到久米士族會通倭,此時蔡翁合的表情,讓季鐸內心的懷疑越來越盛。

“沒,沒什麼,昨天吃壞肚子了。”蔡翁合連忙搖頭說道。

嶽謙繼續和煦的說道:“那蔡族長,要多注意身體,那就這麼說定了?今年依舊是三成。”

“哦哦,好。”蔡翁合點了點頭說道:“身體不適,草民告退。”

蔡翁合離開了。

而嶽謙依舊是那副春光滿面的表情,他是三個人中的笑面虎,總是笑呵呵的,一點都不嚇人。

但是待到蔡翁合離開之後,嶽謙的面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個蔡翁合有問題。”嶽謙開口說道。

袁彬把玩着手中的燧發手銃說道:“一槍崩了他,怕是便宜他了。”

“顯而易見。”季鐸嘴角勾出了一個冷漠的笑容。

蔡翁合的反應實在是有點古怪,因爲蔡翁合,理不直氣不壯。

要知道閩人三十六姓,是因爲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來到了這鳥不拉屎的久米島,對琉球人有教化之恩,那麼賺一點,不應該是理直氣壯的嗎?

可是嶽謙說到久米士族可以按照舊例抽分的時候,蔡翁合先是驚訝,然後冷汗直流。

蔡翁合心裡有鬼。

嶽謙站起身來說道:“今天晚上披甲帶刀,準備好迎接下我們的老朋友吧。”

“讓舟師操船去玩南山府一帶避一避,順便裝朝貢之物,我們一片好意啊!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今天晚上,怕是有一場惡仗要打。”

袁彬躍躍越試的說道:“怎麼打?”

季鐸立刻說道:“空城計如何?”

“關門打狗?”嶽謙接過了話茬問道。

袁彬非常不滿的說道:“爲什麼不能打正面呢?”

嶽謙搖頭說道:“你打正面嗎?”

“季指揮盯着蔡翁合這個老傢伙,他怕是要跑啊。”袁彬看着漸行漸遠的蔡翁合,努了努嘴說道。

季鐸點頭說道:“行吧。”

到了傍晚的時候,蔡翁合看到四艘三桅大船先動,隨後是戰座艦再動,更是害怕,思考了許久才帶着島上的特產海鮮和椰子酒,前來犒軍。

但是被嶽謙斷然拒絕,軍中不得飲酒,是大明的鐵律,連武清侯都不能違反,除非陛下在大捷之後的恩賞。

在大明軍之中,只有軍醫手裡有酒,但是那是法酒是不能喝的。

季鐸開玩笑的打開一壺,讓蔡翁合喝,蔡翁合就是不喝。

季鐸立刻翻臉不認人,直接把蔡翁合押解起來,詢問了兩句,蔡翁合本就心虛,被嚇唬了一番,便立刻招供了。

他通倭了。

確切的說蔡翁合,在琉球陷入內亂時候,就已經通倭了,提供了不少島尾南山府抵抗軍的情報,給倭寇和海盜。

但是椰子大王陳福寅太猛了,倭寇撲過去,也是被擊退,三番五次之後,倭寇信蔡翁合的情報,但是他們很少再行動了。

爲此倭寇懸賞了一萬兩銀子懸賞陳福寅的腦袋。

這次大明四艘三桅大船,突然而至,嚇壞了蔡翁合,他直接聯繫倭寇,今夜,裡應外合襲擊大明營地!

海盜和倭寇立刻達成了共識,準備放下爭鬥,擱置爭議,先攻大明。

首先要防止大明的介入,因爲大明必然站在南山府的抵抗軍一方。

具體來多少人,蔡翁合也不清楚,但是他們打算今夜登陸的消息,是確鑿的。

海鮮和椰子酒之中,有舟山眼鏡蛇的蛇毒。

審訊結果出來之後,嶽謙和季鐸只能相顧無言,唯有一聲嘆息,和人沾邊的事兒,真的是一點都不幹。

袁彬帶着人,按着名單抓人,一共抓了四人,剩餘三個人就是通倭的主謀,分明是漳州蘇氏、蘇州張氏、永定李氏。

還有蔡翁合的嫡系四人,負責燒燬大明船舶和給椰子酒下毒。

“好好的活着不好?非要去解刳院試試太醫們的刀是不是鋒利?”袁彬手裡拿着一把千里鏡,待在望樓裡看着海面,他一直在不停的觀察着海面。

季鐸無不感慨的說道:“他們估計也沒想到大明軍能來,一看大明軍來了,就以爲朝貢抽分沒戲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只要咱們都死了,他們就好辦了。”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啊,老祖宗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爲了三倍利,無法無天。”

“來了。”袁彬感覺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他感覺手都在顫抖,倭寇掛着的永樂通寶的馬印,出現在了袁彬的千里鏡裡。

在倭國有很多大名,都用永樂通寶的作爲指物和馬印。

指物是一種掛在武將身後的旗子,上面會印有永樂通寶。

馬印,大約在大明等同於牙旗,就是標識將領所在位置,但是形制千奇百怪,有用金傘的,有用毛笠,還有人用葫蘆串在一起。

很多倭國的名田主的守護大名,也用永樂通寶充當家紋。

袁彬惡狠狠的啐了一口,這幫倭寇居然好意思用永樂通寶當做旗印,太宗文皇帝要是知道了估計會大爲光火。

袁彬扣上了面甲說道:“什麼空城計、什麼關門打狗,我們直接半渡而擊好了。”

袁彬從望樓上,快速的跑了下去。

組織着大明兩百庶弁將、一百掌令官和五百精兵,打算給來犯之敵,好好上一課。

李賓言給了嶽謙多少軍備?

足以武裝一個團營,共計兩萬人的裝備,光是鳥銃就有四千多把,碗口銃、子母炮就有百餘門。

這次的作戰被命名爲了驗銃行動。

驗銃,顧名思義,就是試試手中的鳥銃,好不好用。

嶽謙和季鐸的空城計和關門打狗,本意是爲了儘量殺傷敵人,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採用了袁彬的作戰計劃,正面作戰。

這是大明介入琉球局勢的第一戰,是不能有任何畏懼,要展示大明的決心和作戰水準的一戰。

嶽謙坐鎮大攆,開始指揮大明軍排兵佈陣。

待在望樓的軍士,不斷的揮舞着彩色的旗子,傳遞着消息。

太陽西斜,正在慢慢落到海平面之下。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紅霞,將整個西邊的天穹打成了火紅色,越往東的天空,越是碧藍,而且這種碧藍,隨着太陽的西斜慢慢變成了深藍,月亮在天空越隱若現。

啓明星在天空不停的閃爍着。

落日終於收起了它的耀眼的亮光,只剩下了一片渾濁的通紅,揮灑在了海面之上,很難再分得清楚,哪裡是水,哪裡是天。

天空本來有些調皮的雲朵,最終變成了一個個黑色的猙獰的怪獸。

倭寇的幾艘船,終於在徘徊了幾圈,仿若是在懷疑爲何港口上沒有船,但最後終於放下了一個個小舢板,準備等岸。

嶽謙站了起來笑着說道:“來了!”

半渡而擊,當倭寇登島登島一半的時候,嶽謙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火把的長龍在海岸線上亮起,鳥銃的火繩開始點燃,倭寇這纔看清楚,海岸上的是本該被毒死大半的大明軍。

隨着牙旗揮舞,隊正的旗子落下,火銃的聲音開始響起。

鉛子帶着落日的餘暉,反射着火把明滅的火光,尖嘯着劃破了空氣,打入了倭寇的人羣之中。

沒有任何一個將領,可以在半渡而擊的時候,下令立刻逃跑,他們必然要想辦法在灘頭登陸,然後跨過自然沖刷出的海灘緩坡,和大明接戰。

很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火銃,弓箭極少,密集的射擊,讓倭寇根本擡不起頭來。

慘叫聲、火藥轟鳴聲、炮火聲震耳欲聾,硝煙味、鐵鏽味、海風的鹹腥味,混着海風飄得極遠。

倭寇並沒有撐住多久,作戰意志開始崩潰,無數人哀嚎着衝進了大海里,想要游回大船。

登陸作戰,絕對是世間最爲慘烈的戰鬥方式之一。

但是大明是防守方,而且是掌握了火銃技術的防守方。

落日似乎是被拽落,落入了西面無垠的大海之中。

當落日餘暉褪色之時,本來有些銀白色的沙灘,已經被血染紅,隨後波浪涌動,已經死了人被海浪衝刷着,手腳無序的在海水中飄動着。

沙灘上的戰爭是極爲殘忍的一面倒,而海上的戰爭剛剛開始,八艘戰座船從角落裡衝了出來,開始在船隻之中,橫衝直撞。

戰座船雖然只有四百料,但是這四百料上面的火炮,是倭國船舶根本無法應對的。

火藥的每一次轟鳴聲,都有鉛彈呼砸中對面的船舶,倭寇的船不堪重負炸裂在海面之上。

抵近的碗口銃齊射,每一次轟鳴,都帶來一蓬蓬的血霧。

很難想象,乘興而來的倭寇,面對如此作戰是何種心情,也沒有人會知道了。

本就是立威之戰,大明並沒有打算留俘虜,實在是海面上,語言不通,又是作戰狀態,不知道什麼算俘虜。

袁彬帶着人在沙灘上補刀,但是他並沒有補到,因爲但凡是喘口氣的,都已經游回了大海,至於能不能活命,那就不是袁彬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袁彬一直罵罵咧咧,他本來打算揮舞着長槊,讓這羣身材矮小,剃着月代頭的傢伙,見識下大明武功,結果沒來得及揮舞,戰鬥就以倭寇大潰敗而結束。

但是袁彬也沒法怪倭寇作戰意志薄弱,大明的這種飽和式驗槍的作戰理念,實在是太富了,太豪奢了。

所以袁彬也只能罵罵咧咧,也不知道罵些什麼。

袁彬一直等了幾天的時間,都沒有等到唐興回來,也不知道去哪裡興風作浪了,嶽謙和袁彬留在了久米島上,而季鐸押運着三桅大船的貢船,準備前往舟山市舶司。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溫水帶,這裡的海水溫度居然比周圍高了十五度以上!

從駛入這條溫水帶之後,舟師立刻就察覺到了船舶偏離了航向,有一股向北的推力在船舶之下,發揮着作用。

而且正午時分,本該是藍色的海水之下,明顯帶上了一種深褐色的海水顏色。

如同一股黑潮。

這個顏色的差別很小,如果不是留心觀察,根本不會發現。

“你給我一艘小船,是海中的河流!”舟師無比興奮的對着季鐸說道:“讓我去吧,給我一條二桅船,我去看看這條河流的盡頭是哪裡!”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二十章 登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八章 有內鬼!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