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

“你把大明海部分的滄溟流搞清楚,具體流向何方。”朱祁鈺交待的十分明確。

在彭遂眼中,滄溟流支流至渤海灣打了個卷,南下而去,具體流向了何方,彭遂並不清楚。

滄溟流經過了兩次的分流,第一次是在琉球羣島的國頭北山府分流,一部分流向了太平洋,支流流向了濟州島。

在濟州島,支流再次分流,一條支流穿過了朝鮮海峽,流入了鯨海。而另外一部分流入了大明海,渤海灣。

朱祁鈺只是彭遂搞清楚大明海域內的洋流。

把大明海的洋流搞清楚之後,會加速大明海域內商貿的循環。

“那國頭北山府向東而去,流入東洋的滄溟流呢?”彭遂知道陛下說的是什麼,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東洋就是倭國、琉球、雞籠、呂宋以東的大洋洋麪。

毫無疑問,在國頭北山府分流向東的滄溟流,纔是最大的那一支。

那代表了未知。

朱祁鈺猶豫了下問道:“你想去嗎?”

朱祁鈺當然知道那條滄溟流流向了何處。

那條滄溟流會通往北美洲,在北美洲再次分流,向上變成加利福尼亞暖流到阿留申羣島,向下變成加利福尼亞寒流,從赤道以北再次迴流到呂宋、雞籠、琉球等地。

這條環流叫做北太平洋環流。

彭遂點頭說道:“想。”

這條暖流一路上,都是無人區,沒有淡水,沒有食物,沒有補給,是遠洋航線,而不是近海航線。

想要打通這個航路,豈止是難字了得?

朱祁鈺猶豫了片刻說道:“暫時先搞明白大明海的滄溟流吧。”

大明海的洋流是眼前迫切的需要。

只要搞明白了大明海的洋流、季風,就可以加速萬里海塘的貿易,這是家門口的洋流,可以十分有效的節省航行的時間,促進商貿往來。

讓南海諸國的原材料進入大明,然後生產再加工後,送入朝鮮、倭國、琉球、呂宋、婆羅洲、爪哇、占城、交趾等地。

丘濬提到了三重羈縻政策。

第一層是軍事羈縻,類似於緬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等,第二層是政治羈縻,類似於琉球國王、朝鮮國王、瓦剌、韃靼、兀良哈諸王。

第三層則是經濟羈縻,這也是最繁瑣的部分,如果能夠加速貨物的流動,無疑有利於大明朝對外的經濟羈縻。

朱祁鈺看着彭遂失望的表情說道:“朕有個想法。”

大明皇帝朱祁鈺,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大明朝臣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朱祁鈺笑着說道:“我們可以製作幾十萬只的木頭鴨,從你說的分流點拋灑,若是大洋真的有海中河流,他們必然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些木頭鴨,就會回到琉球。”

在二十世紀,有一艘大船載滿了兩萬八千隻黃鴨子玩具,這些玩具在阿留申羣島以南洋麪遭遇了風暴,隨後沉沒。

這兩萬八千鴨子卻浮了上來,開始了他們的奇幻漂流之旅。

無數海洋愛好者,專門組成了愛玩具鴨組織,探尋洋流的秘密,這些鴨子的流動,代表了大洋的血脈。

這些鴨子在阿留申羣島以東開始環球航行,順着阿拉加斯暖流,過白領海峽,入北冰洋,進入了大西洋暖流。

而另外一部分的鴨子,則乘坐加利福尼亞暖流,在北赤道暖流至雞籠島,飄到了琉球。

一部分的鴨子,在太平洋赤道逆流開始了打轉,最後飄入了西風漂流和南極環流之中。

朱祁鈺這次直接拋灑了幾十萬只鴨子,就是類似於浮標的作用。

只要從琉球釋放的鴨子能夠飄回琉球,朱祁鈺就讓彭遂帶着人去環太平洋考察,看看這天下究竟有多大。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由漂流鴨開始。

現在就去,實在是太倉促了,但是朱祁鈺可沒說要放棄。

彭遂眼前一亮,這個法子好,如果這些鴨子從琉球釋放,然後又能飄回來,他就可以說服人,跟着他一起去冒險了。

“這是李賓言從松江市舶司來的奏疏,他們發現了一個雞籠島,這個島大約有三分之一個浙江大小。”朱祁鈺將李賓言的奏疏遞給了彭遂。

不是朱祁鈺不想地理大發現,而是大明連家門口的雞籠島,都沒有展開測繪,就急吼吼的跑去發現美洲,這就有點主次不分了。

雞籠島(TW),縱八百里,橫三百里,面積大約有0.3個浙江,四面環海,正中有一條雞籠山脈。

迎風坡和背風坡有大量的土地,島上大約有三分之一是耕地面積,年降水量大約等同於廣州等地,土地肥沃,島上有黎民不足三萬人,而且還是三國時,逃避兵荒馬亂渡海過去的漢民。

李賓言在奏疏中用了一句話描述土地肥沃:雞籠近山沃衍宜稻,一年耕有五年之食。

一年耕種的產量夠五年吃的了。

但是根據李賓言最保守的估計,雞籠島上,最少有5000萬畝耕地,也就是五十萬頃。

這些地是一年三熟之地,而且背風坡的開發難度較低,水系發達。

大明最尊貴的襄王殿下,賬面上有四萬頃田免稅,在大明一體納糧的推動下,襄王府賬面上的田畝立刻萎靡,掛靠在襄王府的田畝,離開了襄王府的賬目,襄王實際控制田畝也就一萬餘頃。

在李賓言最保守的估計中,雞籠島的耕地大約等同於五十個襄王府。

大明從洪武年間到崇禎年間,一共冊封了六十六位親王,把親王都扔到島上,也是綽綽有餘了。

這是家門口的地理大發現。

這是自從度數旁通以來,通過經緯度繪測得到的結果。

在大明的尺度下,每一經度的距離=222×cosθ(裡)。θ就是維度。

好人兀魯伯對於球面幾何和正弦餘弦的貢獻是巨大的,大明的度數旁通的繪測方式,給大明帶來了許多的變化。

過去認知上的錯誤隨着《寰宇通志》的不斷修撰,逐漸被修正。

比如河套比原來印象中的要大的多,北直隸比南直隸要小很多很多,遼東都司的範圍比想象的更廣,保定府在京師以南,河間府在順德府以北等等。

這些都是度數旁通之後,用數字去說話帶來的結果。

現在李賓言毫無疑問走在了度數旁通的前沿,他用較爲保守的估計,估算了雞籠島上大概的耕地面積。

最少等於五十個襄王府肥沃之地。

現在問題來到了大明朝廷,這地種不種?

“好了,先去搞清楚大明朝的洋流吧。”朱祁鈺站起身來,笑着說道。

彭遂站起身來,俯首告退,他是極爲興奮的,他一個普通到再普通不過的舟師,被陛下召見了。

舟師也是賤業,風裡來雨裡去,整日裡盯着一堆奇淫巧技,捨本逐末,乃是卑賤之人。

但是陛下的召見,讓他看到了陛下對舟師這個行業,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輕賤,他說想要冒險,陛下不同意,是爲了他們的安全考慮,而且給出了一個漂流鴨的折中方案。

成敬,是郕王府舊太監的一員,本身是一名進士,因爲漢王府的事遭了難,現在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三經廠提督太監,僅次於興安之下,還在講武堂提督內臣李永昌之上。

他看到彭遂出來之後,叫住了彭遂。

“見過大璫。”彭遂趕忙見禮,這宦官他不認識,但是穿大紅、胸前秀錦蟒補,顯然是宮裡的大璫。

成敬笑着說道:“你莫要緊張,咱家叫住你,是有好事。”

“陛下賜你頭功牌,這是頭功牌,銅券,寫有爲何賜牌,這是檀盒,頭功牌、奇功牌均不輕授,可要小心保管。”

“這是彩表五丈,這可是賜各國朝貢使臣的貢物。”

“這是五十枚銀幣。”

成敬是來賜頭功牌的,頭功牌可不僅僅是一枚普通的牌子,還帶着一個銅券上面刻字,寫明功勳,都放在檀木盒中。

除此之外,還有彩表、頭功牌自帶的五十枚銀幣,這是物質獎勵。

頭功牌這東西,他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就是獎勵功勳。

但是它有一個大明人人都知道的作用,那就是拿到功賞牌,就得到了陛下的認可。

比如那個人在撒馬爾罕的王復,就是因爲頭功牌活了下來。

成敬有從旁邊的小宦官手中拿過來一摞書說道:“這是三經廠最近印的書,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原理、九章算法比類大全、回回曆法、管子集校、邸報財經事務彙編。”

“這是最新的預防與衛生簡易方,這個,切記,不可不讀。”

成敬給了彭遂一大摞的書,這就不是陛下的賞賜了,是三經廠的決定,每一名受賞頭功牌的人,都會得到三經廠的饋贈。

比如在琉球抗擊倭寇的陳福寅,比如大名最危險的三人組,比如李賓言、李賢等人。

成敬又拿來兩摞書說道:“你再等下,這兩本是遐觀集、華夷勝覽這兩本是醫術,永樂年間的南下西洋隨行醫倌所著。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這三本是風俗地誌。”成敬又拿過來一摞書說道。

“這是三寶太監當年寫下的《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這裡面有一百零九副針路圖,想來,這些會對你有所幫助。”

這兩摞的書,就是成敬在景泰年間,默默做的事,但凡陛下賞賜了頭功牌,他就會送出一份大禮包出去。

“謝過大璫。”彭遂趕忙接過了兩摞書。

“誒,都是爲陛下做事,好了,忙去吧。”成敬卻不是很在意,滿是笑意的目送彭遂離開。

獲得頭功牌就意味着獲得了陛下的認可,這種認可,就是有什麼好事,都會獲得一種位序上的優先。

比如李賓言在挑選官邸的時候,就選了個風水最好的官邸。

這是潛規則。

朱祁鈺一直在處理這李賓言的文章,然後起身準備參加鹽鐵會議。

鹽鐵會議一直在進行,每一月一次,從景泰元年起,從未間斷,即便是朱祁鈺不在京師的時候,朱瞻墡也主持了鹽鐵會議。

朱祁鈺拿着厚重的會議記錄本,來到了鹽鐵會議的財經事務專題會議室內。

文安侯于謙、寧陽侯陳懋、武清侯石亨也要參加,雖然陳懋和石亨很少會說什麼,但是于謙作爲少保,還是要積極參加會議的。

朱祁鈺還沒走到鹽鐵會議室,就聽到了激烈的爭論聲,討論的自然是雞籠島的問題。

興安咳嗽了一聲,大聲的說道:“陛下到。”

會議室內立刻安靜了下來,衆人見禮。

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會議記錄本笑着說道:“免禮,坐。”

在會議室內放着一個堪輿圖,自然是李賓言讓舟師們測量經緯度之後,畫出的輪廓。

這張圖上標註了經緯度,李賓言的奏疏也被王文謄抄了幾份,放在桌上。

“陛下,隸屬於澎湖巡檢司的雞籠島,居然五十萬頃田啊!”金濂探着身子說道:“一年三熟。畝產五石,陛下,造船吧!”

按照大明朝對富戶的標準是八頃,大明共有一萬四千戶富戶。

按照大明對小農的標準,十畝地爲準,正好可以養活一戶人家。

現在,有五千萬畝未開墾之地,而且這個島上不過三萬久不聞王化的漢民。

“哪怕日後被富農、勢要、商賈、縉紳所兼併了,那也是肉爛在了鍋裡,那也是百年以後的事兒了,陛下!”金濂的眼睛通紅的說道。

金濂深知大明人地矛盾的尖銳,大明建國八十餘年,人口在飛速的恢復,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兀。

比如太僕寺卿夏衡就提到過大明馬政的問題,人口恢復,擠佔了原來放牧的田地,大明的耕地已經盡顯頹勢,有不堪重負的趨勢。

河套的土地並不貧瘠,但是隻能一年一熟到兩熟,那麼雞籠島則完全不是如此。

朱祁鈺點頭說道:“要得。”

羣臣重重的鬆了口氣,那可是五十萬頃地!

朱祁鈺滿是玩味兒的看着議論紛紛的羣臣,他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十二章 吊!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推薦幾本書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