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

諮政院是一種應激產物,是當初南衙僭朝謀叛之時,李賢爲了平衡各方利益,不至於失道天下大亂,專門設立的一個議政的地方。

諮政院的前提是一張六十四條的大憲章一樣的條款。

王復也擬定了一份,主要確定了瓦剌人、烏茲別克人、突厥人、波斯人等等責任和義務。

王復並沒有立刻馬上拿出來,他需要先爲也先梳理西域局勢,再拿出憲章來。

王復他們所在的宮殿,叫做蘭宮。

乃是帖木兒攻佔撒馬爾罕之後建立,但是隨着兩次大規模的王室同室操戈,蘭宮被烏茲別克人佔領。

然後瓦剌人就來了,現在歸也先了。

也先多麼信任王復?

王復和王悅二人,也住在這蘭宮之中,因爲大軍初到,住外面不安全。

也先給王復找了七十二個處子胡女,個個都是貌美如花,那小腰扭得跟撥浪鼓似的,伺候在王復左右。

王復四十多歲了,無福消受這麼做,最後只留下了一個。

王復認真的說道:“樛,孿生的樹藤相互絞纏,錯綜複雜的突厥國別,我將其稱之爲樛西。”

“現在的奧斯曼王國、帖木兒王國、這些蘇丹國家都是樛西,大石也可以叫他們突厥人。”

也先看着撒馬爾罕,這座圍三十餘里,七萬餘戶,三十五萬人的城池,聽到王復開始介紹西域局勢,有些奇怪的問道:“樛?”

“你們讀書人,都這麼喜歡咬文嚼字嗎?”

伯顏帖木兒深表贊同的說道:“讀書人嘛,都這樣。”

樛西,相比較大明他們的確是在西方。

這些地方,他們臣民將國王稱之爲蘇丹,都是從一顆樹上結出了不同的果實來。

蒙古的鐵蹄西去,建立了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金帳汗國和轉瞬即逝的窩闊臺汗國。

隨着元朝的覆滅,三大汗國,開始了不同程度的突厥化,在金帳汗國第九世可汗月即別汗手中,徹底完成了突厥化。

月即別汗殺掉了喇嘛、蒙古薩滿,沙里亞法典和成吉思汗法典混合成爲了突厥人現行的法典。

所以,王復纔會用樛去形容他們的關係,孿生的樹藤上不同的果實。

“極西,乃是金帳汗國大帳以北之地,因爲在極北之地,所以我叫他們極西。有趣的是,他們之中韃靼人和羅斯人,而且…反對突厥化。”王復的面色複雜的說道。

金帳汗國以北之地,主要就是俄羅斯公國、克里木公國、阿斯特拉好愛罕公國克里米亞公國等等。

這些都是當初成吉思汗長孫拔都西征時候,消滅羅斯公國後,冊封的公國。

這些公國奉行的是莫斯法典和成吉思汗法典,最終融合成爲了他們使用的俄羅斯法典,信仰東正教。

俄羅斯公國已經事實上獨立於金帳汗國,很久都沒有交稅收給金帳汗國的可汗了。

金帳可汗一直在尋找外援,瓦剌人剛好要西進,一拍即合。

距離蒙古故土更近的帖木兒王國開始了突厥化,但是距離故土極遠的金帳汗國北部地區,反對突厥化。

這就是王復覺得古怪的原因。

王復繼續說道:“泰西無法窺視,我們現在知道的泰西的大門,是大秦國,他們叫羅馬帝國,就只剩下一座孤城了,存在了大約一千四百八十餘年了。”

“多久?一千五百年啊?額,大約是中原什麼時候?”也先眉頭都擰成疙瘩了,這種活的久的國家,都不好打。

別說算千年的時間,就是一百年以內,他都算不明白是什麼時候了。

王復稍微算了算說道:“就是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成帝的時候。”

也先鬆了口氣說道:“哦,西漢末年了啊。”

這麼一說,也先就懂了。

漢成帝死後沒幾年就是王莽篡漢了,王復這麼一說,也先也就清楚了這個大秦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了。

“所以,大石啊,我融合了成吉思汗法典、沙里亞法典寫成了一份六十四條,大石,要約束瓦剌人在撒馬爾罕的行爲。”王復總是有一種古怪感。

就像是老鼠給貓系鈴鐺一樣。

也先卻點頭說道:“應有之義。”

這是李賢在南衙設立的六十四條的翻版,王復通讀了沙利亞法典和成吉思汗法典之後制定的新·六十四條憲章。

瓦剌人是強盜統治,如果按照瓦剌人的統治方式去統治撒馬爾罕,不能說政通人和,只能說民不聊生。

爲何瓦剌人在大明之側可以活得好好的?

到了撒馬爾罕就必須要有這麼一份憲章去約束呢?

因爲有大明在。

無論是瓦剌、兀良哈、韃靼還是哈密,亦或者是東察哈爾都是依附大明存在。

背靠大樹好乘涼,真的維持不下去了,變賣家產,混入大明,等待大赦成爲大明人。

瓦剌西進,到了撒馬爾罕,就沒有大明那棵大樹了,他們要學會自己生活了。

不能再跟野狗一樣,逮到什麼都咬一口,食物中毒了,回去找主人搖尾巴。

這個在西進之前,王復就已經和也先反覆溝通過了,要想做大汗,那就不能沒有規矩方圓,輪廓文章。

也先看了半天那個六十四條憲章,他看不明白,不是王復咬文嚼字,王複用的是俗語俗字,表達的意思十分明確。

內容倒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但問題是,也先甚至沒看過成吉思汗法典,若非王復提起,他壓根就不知道有那個東西,更別提那個什麼沙利亞法典了。

數典忘祖,也先的確是不知道那個成吉思汗法典是什麼。

“爲什麼不參詳大明律呢?”也先非常疑惑的說道:“相比較這些東西,大明律不是更好用嗎?這些都幾百年的東西了…”

“成吉思汗法典,兩百年了吧?”

王復點頭說道:“兩百多年了吧。”

也先將那份憲章遞回去說道:“參詳大明律重新擬一份吧,兩百年了,都土埋脖子了,爲什麼要參詳這些落伍的東西啊?”

王復爲了避嫌,沒有參詳任何的大明律法。

也先的理由很充分,只是讓王復有些撓頭。

他很想說:那要是連憲章也參詳大明律,那就是做了大汗,治下也變成大明的形狀了呀!

變成大明的形狀,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當下寰宇之下,也找不到比大明更好的形狀了不是?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這樣的瓦剌不就充滿了異味了嗎?

“可是…”王復眉頭緊蹙的說道。

“沒什麼可是的,有好的自然用好的,難道是王資政不熟悉大明律嗎?”也先看着王復的樣子,想到了一個可能。

可能王復不會,所以纔沒有參詳。

王復搖頭說道:“我當然熟悉。”

王覆在地方兜兜轉轉十幾年,早就把大明律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他當然熟悉大明律法,參詳沒有問題。

“那就沒什麼疑問了。”也先笑着拍了拍王復的肩膀說道:“我的兄弟,我只想做可汗,至於怎麼做,我不關心。”

也先只想做可汗,至於具體怎麼做,那就是王復的事兒了。

王復無奈點頭。

事實上,也先也弄不明白到底該怎麼辦。

開闢二字,那是天大的難事,定可以持續多年、多數人認同的秩序,那不是也先能夠觸及的領域。

有現成的答案,照着抄就是了。

還不如交給王復去折騰,反正有大軍坐鎮,也翻不出什麼花樣來。

“好吧。”王復同意了也先的想法。

也先很務實,當發現養不起稽戾王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把稽戾王送回去了。

當發現自己沒有開闢的能力的時候,絲毫不介意,立刻開始照抄大明的鬥權印義,那麼個大明朝在那擱這呢。

你南衙僭朝抄得,我瓦剌人抄不得?

抄,都可以抄。

也先笑着說道:“大皇帝那些新政,咱們能不能抄一下啊?”

“抄不了。”王復搖頭。

也先也是想好事,大明的新政是在大明現在高度上結出了的新果子。

也先頹然的問道:“抄不了?你不是抄了講武堂、講義堂、講醫堂,財經事務,比如錢法、稅監鈔關等等。”

“咱們不也用的大皇帝那套嗎?就那套,抄不了?”

王復兩手一攤說道:“這些還好,考成法、憲綱之類的怎麼抄?那得有官吏啊。”

也先不是很在意的說道:“能抄多少抄多少唄,實在不行,就讓奸細們高價聘一些讀書人過來,幫王資政做事。”

王復瞪大了眼睛,極力爭辯的說道:“那大石爲什麼不讓大皇帝派點官僚來啊!省的聘了!還省錢了!”

也先感慨的說道:“我倒是想,那也得大皇帝肯啊。”

也先知道自己手底下這幫人都什麼貨色,搶劫在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萬斤秤分贓,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管理治下百姓,就抓瞎了。

“大石!”王復一甩袖子,表現出了他作爲臣子的憤怒,當然他以爲自己哪裡露出了馬腳,惹得也先疑心病犯了,在試探他。

“好了,你辦事,我放心,大膽的做,我的大軍在側,沒有人能阻攔你的政令。”也先從旁邊侍女拿過了一把金刀。

也先兩個手捧住了金刀,十分鄭重的說道:“這是我的護身金刀,乃是由一百四十兩黃金打造。”

“今天,我將我的金刀賜予王資政,從今天起,政令之事,交由你來處理。”

蒙古人結拜叫做安答,意思是生死之交,會贈送信物,這把金刀就是也先的信物。

但是也先和王復是君臣,所以,也先不可能和王復結拜,一把金刀,就是也先的誠意。

既然已經西進,王復扈從左右,做事極有章法,他自然不會吝嗇,七十二個處子胡女,金刀都是他的賞賜。

從今天起,他們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

“謝大石。”王復滿腦門的官司。

這一前一後,啥意思?

也先又拍了拍王復的臂膊說道:“今天就先到這裡,王資政先去忙,定好了新的…憲章是吧,就送過來。”

“記得參詳一下大明律法。”

王復一頭霧水的說道:“是。”

也先一直盯着王復離開的身影,伯顏帖木兒就在其側。

“伯顏。”也先的語氣極爲鄭重的說道:“你想家嗎?”

伯顏帖木兒立刻有些灰心喪氣,低頭說道:“想。”

“我們是長生天下的雄鷹,只要還在長生天下,哪裡都是我們的家。”也先笑着說道:“我也想,但是我們…回不去了。”

“在土木堡,我們殺死了大明十數萬的健兒,血流成河,依着大明皇帝的性子,我們即便是待在和林,也要被犁庭掃穴的。”

也先停頓了許久繼續說道:“嶺北之戰,昭宗殺了大明五萬多軍卒,明太祖皇帝跟草原死磕了二十年。”

“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殺了淇國公丘福和大明一千多人,大明太宗皇帝一輩子都在北伐,甚至把家都安到了北京城,臨到駕崩,還在北伐!”

“他們老朱家啊,小氣鬼,小氣的很!”

“你知道現在淇國公府九重堂誰住着嗎?”

“他們大明的於少保!”

伯顏帖木兒嘴角抽動了一下,現在的新皇帝,很像老朱家的性子,不死不休。

也先嘆了口氣說道:“所以啊,回不去了,西進?說得好聽,不就是逃竄嗎?這鬼地方富歸富,可是,不是咱們家啊。”

“若是王復真的幫瓦剌安定下來,跟他共天下又如何呢?”

“你和王復好好談一談,把我的意思傳達給他。”

伯顏帖木兒終於理解了也先的含義,瓦剌人的西進,說得好聽點是西進,其實也先清楚的知道,他們不就是一條喪家之犬嗎?

若是王復真的有本事,幫着他們制定朝綱秩序,有開闢之功,到底共不共天下,那得站穩腳跟之後再討論。

到時候兵戎相見也好,你死我活也罷,那都是後事,現在最主要的是安穩下來。

伯顏帖木兒找到了王復,將也先的話,說的十分明白。

但是王復依舊是一頭霧水。

伯顏帖木兒想了想說道:“王資政,我稍微讀過一些漢史,當初衣冠南渡的時候,司馬氏爲何和琅琊王氏共天下?”

“瓦剌現在的局勢,還不如當初衣冠南渡的司馬氏。”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