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

無論是關西七衛,還是帖木兒王國,在過去都算是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次子,建立了察合臺汗國,他死後,便開始了分裂。

這種分裂的鬥爭多麼劇烈?

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察合臺汗國換了整整九位大汗,如此頻繁的更換可汗,最後的結果就是分爲東西兩個察合臺汗國。

西察合臺汗國最終變成了帖木兒王國,東察合臺汗國倒是比較穩定。

在這種可汗更換如同喝水一樣的年代裡,誰掌握了對大明朝貢的權力,就意味着獲得了可汗之位。

因爲對大明朝貢是藩國財源、財權的重要部分。

卜撒因把帖木兒王國的都城從撒馬爾罕,遷移到赫拉特,離大明更遠了,陸路朝貢需要經過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絲綢之路上的明珠,絲綢之路必經之路。

根據于謙對西域情報的篩查,此時的撒馬爾罕,控制在金帳汗國名義下的白帳汗國手中,所以卜撒因想要通過海路朝貢大明。

陸路走不通了。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朕體恤他們的國事艱難,既然懸切懇求,那願意走海路,就走海路吧。”

勳宗是個好人,他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但是歷史無不證明了,好人不是個好國王。

朱祁鈺說的好聽,體恤國事艱難,原因有幾點,因爲瓦剌人的西進,導致了陸上貢路變得極爲艱難,這朝貢是個賺錢的買賣,朱祁鈺當然要賺錢。

其次就是執行文皇帝歷來的手段,分化他們的合力,讓他們一盤散沙,他們不能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大明朝就可以更加輕鬆的做裁判。

于謙放下了茶杯,笑着說道:“瓦剌西進似乎極爲順利,這種順利,甚至超過了也先、王復、王悅的預期。”

“金帳汗國分裂爲了幾大汗國,白帳汗國、青帳汗國、喀山汗國、諾蓋汗國、車臣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等等。”

“當也先的大軍向着拔都薩萊進軍的時候,引起了幾大汗國的警惕,他們聯合在一起,齊聚撒馬爾罕,跟瓦剌人打了一場。”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聽說了,戰果出來了嗎?”

于謙拿出了最新的軍情笑着說道:“還沒出來,但是也不遠了,瓦剌人贏得…很是輕鬆。”

朱祁鈺看了看軍報,撒馬爾罕這座兩千年的名城,大約有九萬戶,大約有四十餘萬人居住在其中,商貿來往絡繹不絕。

這裡也是帖木兒王國曆來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比如好人兀魯伯,設立的天文臺和瓷廳,就在撒馬爾罕。

也先要去撥都薩萊當可汗,但是衆多汗國野慣了,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頭上有個爹,他們組建了反瓦同盟,齊聚撒馬爾罕,共襄盛舉。

這場戰爭,朱祁鈺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只能說,不愧是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

東亞的匹配機制是十分恐怖的。

比如大明朝的不孝子朝鮮,常規軍隊就有七萬到九萬,比如大明朝的逆子倭國,更是因爲正在從二等的軍頭共主坍塌到失綱亂世,軍隊已經超過了十萬。

東亞這個地方是個怪物房,住在東亞,真的很艱難。

這份戰報,朱祁鈺看了許久才愣愣的問道:“白帳汗國和青帳汗國因爲一條河的歸屬,先打起來了,然後喀山汗國趁機偷襲了諾蓋汗國?”

“是的。”于謙哭笑不得的說道:“如果西域諸國只是這種水平,我很懷疑,也先還會不會回來了。”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先秦的時候合縱攻秦。

五國合縱攻秦,是大秦鯨吞天下之前,最重要的幾次戰役。

其中第二次、第四次合縱攻秦是五國取勝,而其餘三次,都是大秦獲勝。

在將近兩千年前的春秋時代,合縱攻秦都沒有鬧出這等內訌到兵戎相見的亂子。

極爲優秀的匹配機制,讓也先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賓至如歸,什麼叫做回家的感覺。

金帳汗國的統治甚至算不上二等秩軍頭共主,幾個分裂的小汗國,對金帳汗國並無尊敬。

他們團結起來抵禦瓦剌人的西進,結果是,自己先打的肝腦塗地。

于謙笑着說道:“如此良機,也先若是依舊贏不了,那他也別回來了。”

“倒是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件,這封信是大秦國寫來的,四夷館做了翻譯,的確是大秦國,那個自秦漢時就有的大秦國。”

“大秦國?”朱祁鈺有些疑惑的拿起了那封羊皮紙寫的書信。

羊皮紙是一種羊皮、牛皮經過石灰浸泡,脫去羊毛,兩面不斷的刮薄,拉伸乾燥,打磨做成的紙張。

這種紙張的優點自然是易於保存,但是昂貴的造價,讓人望而卻步。

大秦國,就是羅馬帝國。

中原王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自漢朝之後,就沒變過。

景泰四年,也就是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親率十五萬大軍,攻破了最後一座孤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宣告着那個古老的羅馬帝國,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秦人尊貴的皇帝…”朱祁鈺看了第一句話,就是一臉的笑意。

大明稱呼羅馬爲大秦國,將他們的人稱呼爲秦人,羅馬也將大明人稱呼爲秦人。

就像是荷蘭豆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叫中國豆一樣。

這種稱呼也是現在歐洲的稱呼。

正德三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在擊敗了埃及,稱霸了整個印度洋之後,開始通過馬六甲進入了萬里海塘,瞭解大明這個古老的王國。

當時曼努埃爾一世,寫給了他手下頭號開拓者迪奧戈的書信裡就說道:「你必須探明有關秦人的情況,他們來自何方?路途有多遠?……他們的身體是否高大?還有其他一切有關他們的情況。」

來自羅馬帝國的一封羊皮紙書信,寫給他朱祁鈺的。

外國寫給大明皇帝的書信,還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寫給萬曆皇帝的書信,由約翰·紐伯萊乘船送往大明。

很可惜,當時的約翰的船毀在了風暴之中,這封信在二十世紀兜兜轉轉,又被伊麗莎白長者,送於了中國。

伊麗莎白長者曾經在二十世紀訪華,將這封信原件送給了中國。

稽戾王在土木堡的天變戰敗,即便是處於泰西的羅馬帝國也有所耳聞,就像是大明知道中亞在玩窩裡鬥一樣。

大明對世界並不是一無所知,相反在許多的官方文牘裡也在收集西域的消息。

于謙對帖木兒王國的瞭解,關西七衛、東察合臺、帖木兒、金帳汗國、奧斯曼、羅馬都有了解和記錄。

朱祁鈺看完了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來信。

當然經過了翻譯之後,這封書信裡沒有什麼不恭敬的地方,相反語氣和措辭,都相當的恭順。

首先君士坦丁十一世,恭喜了朱祁鈺登基稱帝,其次是希望互相派出使臣,最後是希望可以和大明展開商貿往來。

朱祁鈺將原件遞給了興安,讓他留檔存好。

“使者呢?”朱祁鈺疑惑的問道。

于謙搖頭說道:“來的路上被殺了,這份信是景泰二年寫的,輾轉了一年多才送到,若非這羊皮紙,四夷館也不會翻譯了。”

在原來的時間線裡,景泰三年換太子之後,朝堂的黨爭可以用黨禍盈天去形容,誰有空去關注撮爾小國的來信?

“大秦國太遠了。”朱祁鈺並不打算對這封書信進行迴應,正如他所言,羅馬帝國,現在真的太遠了。

羅馬帝國的最後光輝,就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這個城堡。

奧斯曼蘇丹巴耶齊德,有歐洲征服者之稱,他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殲滅了前往救援羅馬帝國的幾乎全部十字軍。

尼科堡之戰,被殺死最多的就是法國的騎士和匈牙利士兵。

尼科堡之戰後,歐洲諸國,再無法組織起規模宏大的十字軍支援君士坦丁堡了。

巴耶齊德如同閃電一樣在小亞細亞半島縱橫,綽號閃電雷霆。

巴耶齊德圍困了君士坦丁堡之後,和瘸子帖木兒在安卡拉進行了大決戰。

在這場決戰中,帖木兒王國的四皇叔沙哈魯,在左翼擊敗了奧斯曼王國的蘇萊曼。

安卡拉最後決戰,閃電蘇丹巴耶齊德被俘虜,成爲衆多藝術的源頭,閃電蘇丹最終被囚禁在黃金製作的籠子裡死去。

而後帖木兒的孫子,攻破了奧斯曼王國的都城布爾薩。

安卡拉決戰中,奧斯曼王國的閃電蘇丹戰敗被俘,短暫的救了已經奄奄一息的羅馬帝國。

但是君士坦丁堡依舊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歷史給羅馬的最後稱號叫拜占庭。

朱祁鈺作爲大明皇帝,救不了羅馬帝國,不是他不想,大明的影響力,最多可以到達向大明朝貢的帖木兒王國,對歐亞風雲,現在並沒有多少影響力。

朱祁鈺和于謙聊了很多關於西域的事兒,確定了若干的決議,同意了帖木兒王國海路朝貢的貢路。

進入大明的海域之後,可以前往密州市舶司進行往來溝通。確定了對瓦剌西進的持續關注。

在李賓言的奏疏到達大明京師的三日後,所有需要斬首的案犯,近千餘人,跟隨着趙明瑞押解入京。

趙明瑞被送到解刳院之時,情緒比較穩定,他並不清楚解刳院是個什麼東西,在解刳院的門前,他被灌了一碗迷魂湯之後,面帶微笑被擡進了解刳院之內。

朱祁鈺這才知道,渠家三兄弟還活着,生物意義上的活着,他們三兄弟在雅座上,爲大明的醫學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七粉爲主的外傷藥,效果極佳,百寶丹內服外用,化瘀止血,乃是良藥。

奸商們會在京師被錦衣衛查補,南衙的錦衣衛也會配合北鎮撫司的行動,對這幫奸商進行查補,三次查補確定無誤之後,這些人會再押解至南衙斬首示衆。

在這段查補的時間裡,朱祁鈺在北衙都感受到了來自南衙的風力。

因爲朱祁鈺作爲大明皇帝收到了一封萬言書。

萬言書,一共萬字有餘,這封由南衙多家詩社共計一千三百餘士子共同上奏的奏疏,放到了朱祁鈺的面前。

萬言書,北宋時候,王安石有矯世變俗之志.於是上萬言書,開始變法。

但是朱祁鈺收到的這封萬言書,就有點值得讓人玩味了。

這些奸商被塑造成爲了「激於義而死」,對奸商郡望的善舉進行了高度評價,肯定了他們存在的意義和功績。

“興安,你看看這萬言書。”朱祁鈺將手中厚重的奏疏掂量了下。

興安無奈的說道:“陛下,臣不讀書,看不懂,讓臣說,就是看它作甚,開篇就是錯的,陛下還把它看完了。”

“這些奸商被抓了是事情的現象,可是他們只口不提這些傢伙被抓的問題,更不提被捕的原因,別說陛下實事求是了。”

“現象、問題、原因、方案,是陛下提出的實事求是。”

“察類、求故、明理、尋道,是胡尚書給陛下實事求是的翻譯。”

“這幫人連察類都算不得,就開始胡攪蠻纏了,這萬言書,萬字,要是臣,臣看都不看,陛下還浪費時間,從頭看到了尾。”

作爲大明的禮部尚書,當陛下提出了從四個方面實事求是的時候,胡濙立刻開始了他的翻譯工作。

朱祁鈺在和李賢交流南衙問題時,就已經用過了。

陛下說的實事求是聽不懂是吧,胡尚書的翻譯聽得懂嗎?

興安依舊有些不滿的說道:“臣不讀書,《鄧析子·無厚篇》曰:談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他們這是詭辯,不知類,不察類,《墨子·非儒下》曰:無故從有故。他們有故?”

“不察類,無故,如何明理?”

朱祁鈺疑惑的說道:“誰?”

“墨子啊。”興安回答道。

“不是,朕問的前一個。”朱祁鈺奇怪的問道。

興安想了想說道:“鄧析子啊,先秦諸子百家之一。”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你還說你不讀書。”

“臣肚子裡這點墨水,哪裡能跟這羣筆正詩豪相媲美。”興安撓頭說道。

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推薦幾本書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