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

朱祁鈺不能保證其他的公平,他只能保證殺人者死的公平。

早在一千多年前,劉邦就和三秦的老秦人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朱祁鈺連後面兩條都做不到,他只能做到殺人者死,這一最基本的公平。

甚至連殺人者死,他都做不到,因爲孫繼宗,是自殺的。

盧忠帶着人將孫繼宗驗明正身後,將屍體收押,辦了特快加急,斬首在了菜市口。

朝臣們冷漠的看着這一切,並沒有人上奏,因爲這件事涉及到了皇權更替,稽王府存續。

孫忠嘴角抽搐的收斂了孩子的屍體,這個當今陛下對待敵人,真的是毫不留情。

他拖着屍首一步步的回到了家中,還沒走到家裡,就體力不支,歪歪斜斜的倒在了路邊。

喪子之痛,再加上歲數大了,差點直接命喪黃泉,但還是捱了過去。

孫繼宗被草草安葬,被斬首的人是不允許設靈堂,更不允許大葬。

朱祁鈺伸了個懶腰,對着興安問道:“太后那邊反應如何?”

“還好。”興安低聲說道:“也沒發脾氣,知道陛下又斬了一遍,太后嘆了口氣。”

“倒是稽王妃那邊又是哭了一小會兒,稽王妃託臣給陛下稍話,說謝陛下聖恩。”

朱祁鈺點了點頭:“稽王妃和太后鬧的很不好看,算是摘清了。”

興安並沒有回話,這不是他這個臣子應說的事,但是錢氏在宮中和孫太后吵那一架,其實是吵給陛下看的。

稽王府已經搬離了皇宮,現在住在了稽王府內。

如果稽王府依舊依仗着太后,不和太后切割的話,那陛下這裡萬一覺得稽王府懷有異心,甚至對大位依舊有想法,那陛下是要斬草除根了。

稽王北狩了,錢氏是稽王妃,稽王府上上下下,都要靠錢氏打理。

錢氏還算明事理,至少知道誰能贏。

“昌平侯走到哪裡了?”朱祁鈺問起了楊洪的事兒,他處理一下宣府之事,就會回京來,做他講武堂的祭酒。

興安笑着說道:“現在已經到德勝門了,再過會兒就到講武堂了。”

“武清侯對楊洪回來是個什麼態度?”朱祁鈺低聲問道。

眼下只有興安在身邊,興安這個人知道分寸,有的話能說,有的話,不能說。

興安俯首說道:“武清侯沒什麼態度,甚至有點輕鬆,石總兵每天都在兵推棋盤,在反覆的斟酌自宣府來的軍報諜情,推敲如何滅了瓦剌。”

“對於石總兵而言,滅瓦剌是更重要一些。”

軍人,沉迷於建功立業,這是幹正事。

朱祁鈺頗爲滿意的點了點頭,石亨就這麼個狀態下去,真的掛帥滅掉了瓦剌,朱祁鈺可以封他國公,張輔封國公是因爲兩次平定安南。

若是石亨能把瓦剌人掃庭犁穴,朱祁鈺是不會小氣的。

“走,叫上武清侯,去迎一迎昌平侯。”朱祁鈺站了起來,正了正衣冠。

石亨被叫了出來,緊隨其後:“陛下真是龍行虎步,走出了一個虎虎生威!”

這剛見面就一句馬屁。

“行了,昌平侯回來了,若是覺得講武堂煩悶,兵部坐班拘謹,就回大營待着也行。”朱祁鈺以爲石亨不想在講武堂待着呢。

石亨笑呵呵的說道:“兵部坐班是挺拘謹的,倒是講武堂有趣。”

“講武堂紙上談兵終覺淺,石總兵兩頭跑不嫌累?”朱祁鈺還以爲石亨會反感講武堂這種有點紙上談兵的地方。

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是兵家的傲氣,也是兵法的運用。

兵家有兵家的傲氣,在於出其不意,戰場千變萬化,講究的就是隨機應變方能取勝,兵法的運用不是枯燥的使用兵法。

兵法的常態應該是運用之時,得心應手。

這個年代還有兵家嗎?

這兩句話是嶽武穆岳飛說的,也是諸多將領的座右銘,時刻謹記在心。

講武堂不就是兵家佈道之地嗎?

儒家獨大不假,但是儒家不能滅敵。

儒家的道理,有的有道理,有的則不完全有道理,就需要用到道家的道理,法家的道理,墨家的道理,和農家的道理。

比如和瓦剌人講儒家的道理,能講得通嗎?

那就得講兵家的道理。

講武堂是軍官學校不假,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個紙上談兵的地方。

石亨這種戰陣歷練出的強將,對待這種地方,心裡應當是不屑的。

石亨頗爲認真的說道:“陛下也是泰安宮、講武堂兩頭跑,每天還要去大營巡視,陛下更辛苦。”

“至於陛下所說紙上談兵,臣以爲不妥,此處甚好啊,臣說不上來什麼好,也沒於少保那麼多的詞兒,但是在這兒呆着,就是高興。”

“等到哪天像楊總兵那樣,打仗打不動的時候,就在這地方,教教弟子學員,也挺好的,還能跟他們吹,老…我當年多麼厲害!”

石亨自然不能在君前失儀,所以臨時把糙話,給憋了回去。

石亨活的很真實,他雖然愛拍馬屁,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比如朱祁鈺給他的那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夢。

“昌平侯來了。”石亨定睛一看,楊洪在講武堂前下了馬。

楊洪穿着一身常服,而不是常見的甲冑,按理來說,凱旋而歸見皇帝,都應該是甲冑在身。

要卸甲歸田,纔會一身常服。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楊洪走到了朱祁鈺面前,就要下跪,卻被朱祁鈺攔住。

朱祁鈺滿是笑容的說道:“昌平侯辛苦。”

“乃是臣戍邊之職,義不容辭,奈何瓦剌人望風而逃,讓也先他們給跑了,未盡全功。”楊洪依舊是中氣十足,語氣裡頗有點遺憾的說道。

一旦四面合圍,即便是圍而不攻,瓦剌人也會陷入當初土木堡的窘境當中,兵敗如山倒。

楊洪的安排,頗爲縝密,楊洪壓根就不是奔着退敵去的,而是奔着滅敵。

可惜了,也先雖然滿是野心,但是還保留着一絲絲的清明,並未輕敵冒進。

“我們不能指望着敵人的失誤,去消滅他們,昌平侯爲國戍邊,功勳卓著,此戰,朕賜昌平侯奇功牌一枚。”朱祁鈺從興安手中拿過來了奇功牌,給楊洪掛着了胸前。

朱祁鈺看着楊洪兩鬢白髮,正如王文所言,其實楊洪已經打不動了,但是後繼無人,他只能以垂垂老態,去臨危掛帥。

“頭功牌和齊力牌,待到功勳成冊,定會點檢送往宣府,朕從來不會虧待有功之臣。”

“京師之戰昌平侯馳援有功,宣府之戰更是重創瓦剌,朕賜下三等侯爵世券以示恩典。”朱祁鈺又從從興安的手中,拿過了兩幅銀製瓦形的世券,將其中的一個遞給了楊洪。

世券一式兩份,一份給楊洪,一份留在內府,若是子孫犯錯,可拿出世券抵罪,三等可免死一次。

朱祁鈺做出了規定,僅限於承襲爵位之子孫。

不是朱祁鈺他小氣,而是世券是一種特權,法司不得擅捕。

若是人人有份,甚至家中家人,那些義子們也有不得擅捕,會給有司帶來極大的執法困難。

這一點,朱祁鈺也是提前和楊洪溝通過了。

“謝陛下隆恩。”楊洪接過了那副世券,征戰一生,不就是爲了這小小一副世券嗎?

石亨頗爲羨慕的看了一眼那薄薄的瓦狀世券,他還沒有呢。

朱祁鈺深深的吸了口氣,他必須要保住自己的皇位。

否則他賜下的世券也是白賜,歷史上奪門之變之時,楊洪已經去世,楊洪嫡子楊傑繼爵,無子病逝,庶長子楊俊繼爵,最後楊俊削爵被誅。

自此昌平侯世系便斷絕了,雖然在成化十七年再次被朱見深復爵,可是那時已經人過境遷,再無人承爵了。

朱祁鈺保不住自己的皇位,就保不住這些,爲大明立下赫赫之功的功臣們的子孫,也保不住他們的爵位。

朱祁鈺扶起了楊洪笑着說道:“愛卿平身,不過昌平侯,怕還不能卸甲歸田,休息不得,講武堂還需要昌平侯,來做祭酒。”

“臣年事已高,侄楊能、楊信已是宣府左右都督,臣子楊俊,亦是京師副總兵官了,官品極高、又掌兵事,臣惶恐。”楊洪再次俯首說道。

講武堂茲事體大,楊洪其實不太願意參和此事。

朱祁鈺笑着說道:“這裡就是個學習的地方,昌平侯在宣府辦得武校就不錯,這講武堂之事,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楊洪在宣府也辦了一個類似於講武堂的地方,不過是脫胎於衛所學校而成,主要目的是培養基層軍官,建學宣府,教諸將子弟。

“看看再說。”朱祁鈺可是爲楊洪準備了一份“大宴”。

講武堂乃兵家佈道的地方,楊洪怎麼會不喜歡呢?只不過是位高權重,怕功高震主之類的屁事。

但是大明朝,從來不存在功高震主之說。

大明皇帝就是大明,朕即是天下。

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898章 火併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八章 有內鬼!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30章 無題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