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

朱祁鈺自登基以來,主要大敵就是瓦剌,雖然也先有點急功近利,但是做法還說得過去,算不上蠢笨之人。

但是內鬥這件事,朱祁鈺一直在避免,既然避無可避,朱祁鈺打算應戰了,對方主帥和對方頭號悍將,卻是吵了起來。

天底下還有這等事兒?

“興安,你去看看怎麼回事。”朱祁鈺一時間還沒轉過彎來,還是探明情況再說。

而此時的慈寧宮裡,孫太后已經出離的憤怒了!

“父親!”

孫太后厲聲說道:“稽王府的諸多孩童是我的孫子,那不是你的曾外孫嗎!你居然對他們下此毒手!”

“若非皇帝派了奢員,查出了毒來,你是打算毒死稽王府上上下下嗎!”

孫忠嘴角不斷的抽搐着,他怎麼都想不到,這件事到底是怎麼暴露的。

在他的估計下,只要稽王府出了事,那必然是朝野震動,太后這裡必然識破皇帝那副僞善的面孔!

只要開始了黨禍,即便是查明瞭真相,也無濟於事了。黨爭這東西一開個頭,哪還有結束的時候嗎?

但是稽王府只死了個宦官奢員。

孫太后傳孫忠入宮的時候,他還在想,如何勸說孫太后下定決心,應該如何分化朝堂上朱祁鈺手下的文臣、武將。

于謙、王文愛名,石亨貪權,這都是可以攻訐的點兒,只要擺開陣勢,玩陰謀詭計,孫忠相信,這些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入了宮,就是被申斥,這件事居然暴露了。

“臣愚鈍,不懂太后在說什麼。”孫忠卻是一口咬定,自己沒有做這等事。

這要是承認了,那會昌伯府即便是不落個滿門抄斬,那也是全家流放了。

奴兒干都司黑龍江盡頭的那座永寧寺,就是他們的歸宿。

孫太后猛地站了起來,用力的將茶杯摔到了地上,憤怒的說道:“還愚鈍!”

“要不要讓緹騎現在就去你家裡!盡數緝拿!他們扛得住北鎮撫司的五毒之刑嗎!一個水刑幾個呼吸之間,就撂的一乾二淨!”

“你還愚鈍!”

孫太后在看到孫忠的第一眼之時,就知道了,就事兒,就是自己這個父親做的。

不是錢氏不孝,是她爹對她的孫子們下的手!

因爲孫忠滿臉都是得逞後,狡黠的笑容。

知父莫如子。

這麼些年了,孫太后太瞭解孫忠的德行了。

孫太后站起來,憤怒到了極點的說道:“父親,無論如何,本宮問你,你斗的過皇帝嗎?!”

“皇帝連皇宮都不住,在防着什麼?”

“皇帝住的那泰安宮,固若金湯,滴水不漏,你安排的人,進去過嗎?施政以來,皇帝的哪個手段,是藉着陰謀詭計去做的?!”

“你鬥不過的!”

孫太后將話講的明明白白,瓦剌人已經退了,她在朱祁鈺削太上皇帝號的時候,沒想過嗎?鬥倒朱祁鈺,扶持朱見深當皇帝嗎?

畢竟那庶孽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她想過,但是她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根本鬥不過!

皇帝登基之後,所有的都是陽謀,樁樁件件,都是陽謀,走的是大道,陰謀詭計在皇帝面前,根本沒用。

除非能把皇帝給殺了,可是瓦剌人幾萬大軍,都殺不掉皇帝。

“你以爲你那些個交通手段,就能籠絡朝臣武勳了嗎?你沒看皇帝一直在等宣府大捷,不到宮裡送壽禮!”

“陛下不動,誰敢進宮看我這個老太婆!是信國公府那個曾孫嗎?你那個孫女婿嗎?”

孫太后又將手中的拂塵給扔在了地上,她歇斯里地的咆哮道:“你瘋了嗎?你是要帶着我們孫家!帶着本宮!帶着稽王府!帶着那四個孩子!一起去死嗎?!”

皇帝什麼實力?孫家又什麼實力?

憑藉着孫家跟皇帝鬥,腦袋長了幾顆?

這庶孽皇帝現在願意維持這表面的平和,不把事情做絕,是爲了北伐大計,是爲了給大明洗刷恥辱!

“臣惶恐!”孫忠顫顫巍巍的跪下,俯首帖耳,顫抖不已。

“你跟那個瓦剌奴酋也先一樣,掂量不出自己幾斤幾兩來,非要到宣府碰一碰,願意試,就試試吧。”孫太后終於生完了氣,她只覺得陣陣血氣翻涌,眼前一片雪白。

她喘了好久的氣,才坐直了身子,依舊是憤怒不已的說道:“蠢!愚不可及。”

這事兒真的蠢嗎?

若非那個王亮被錢氏發現了,太后肯定會把矛頭指向庶孽皇帝,因爲庶孽皇帝斬草除根的動機,再明顯不過了。

到時候太后將旗子拉起來,未必,不可以鬥一鬥。

孫忠總是覺得自己的女兒,太過於軟弱了。

現在的庶孽皇帝實力沒那麼強,對於京營的掌控也沒有悉數掌管,京營也是可以分而化之。

孫忠還是以爲事情可成,不過是因爲這件事兒,不知怎麼被發現了。

孫太后看着孫忠的樣子,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相比較而言,孫太后是清醒的。

現在皇帝不把事情做絕,是爲了讓朝中那些正統朝的勳臣、外戚、官員們,都有個體面。

畢竟大家都是做了十四年正統年間的官兒,天下的官員,都是正統年間出仕升遷。

有個孫太后和稽王府的這倆牌坊,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不是大家不忠誠,是稽王在迤北,臣等無法效忠。

目的,是萬夫一力,共滅瓦剌。

孫太后已經無力生氣了,她重重的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父親,你以爲分化京營那麼容易的嗎?”

“現在皇帝每日去京營,幾乎所有的軍士們都認識皇帝,講武堂裡,皇帝每日待在那裡,武勳誰不知道他們效忠的是誰?”

“父親,你不要那麼糊塗,我們在朝堂哪有什麼根基?那都是大明的臣工,那都是大明的勳臣,皇帝就是大明,大明就是皇帝啊,父親!”

孫忠忽然擡起頭,眼中露出了駭人的目光,非常平靜的說道:“那要是上皇回京呢!”

“休得胡說!”孫太后面色劇變,低聲訓斥。

孫忠長長的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臣知道了。”

“事情辦得可會留下把柄,被人追查到會昌伯府?”孫太后再次問道。

孫忠再次俯首說道:“還請太后放心。”

“前幾日聽到續宗提到了一嘴,臣回去問問,就扭送北鎮撫司吧。”

孫太后深吸了口氣,閉目良久才睜開眼說道:“以後莫要做這等事兒了,還有讓…續宗寫封遺書自殺吧,你帶着遺書和屍體,去講武堂向皇帝請罪。”

“太后!”

孫忠再次擡起了頭,目光驚駭,孫續宗是家中幼子,纔不到十八,雖然是庶出,但那也是孩子啊。

到底是侄子親,還是兒子、孫子親呢?

那當然是兒子、孫子親了!

現在的局勢是,這件事不給陛下一個交待,她稽王府那四個孫子,一個都保不住了。

孫太后厲聲說道:“你不要心存僥倖,盧忠是皇帝的一把金刀!”

“上次查辦劉玉、韓陵之事,你忘記了嗎?”

“三天!大海撈針一樣,還是把首惡抓住了。”

“何其雷厲風行。”

“若是不想孫家全家蒙難,你這事兒要辦的快些,說不定日落時分,就追查到了會昌伯府,到那時,本宮也保不了你!”

“續宗,左右不過是個庶子,你還捨不得了?!”

“臣領旨。”孫忠重重的磕了個頭,顫巍巍的準備離開。

孫忠以爲這件事不過是死了個奢員罷了,難道拿自己的兒子去抵命?

那是個宦官奢員罷了!

但是孫太后居然讓孩子抵罪,將這件事一了百了。

至於他真的在乎孫續宗的死活嗎?其實更在乎面子罷了。

孫太后開口說道:“不要有下次。”

孫忠再次說道:“臣遵旨。”

興安到了慈慶宮,稍微試探了下口風,然後回到了講武堂。

朱祁鈺也是見縫插針,既然人到齊了,就當做文華殿,稍微商議了一下朝政。

比如楊洪回京之事。

楊洪回京是帶着宣府之戰,大獲全勝的功勞回來的,朱祁鈺也說過了,要親自設下經筵,賀楊洪宣府之戰凱旋。

王文看着諸臣議論,開口說道:“臣以爲陛下多慮了。”

“昌平侯楊洪不是那個講排場的人,京官出京之類的事,臣以爲反而讓昌平侯,有些無所適從。”

“若是真的賀宣府之戰凱旋,不如就直接在這講武堂內,若是昌平侯看到了講武堂欣欣向榮的景象。”

“昌平侯纔會放下心中所有的憂慮。”

王文和寧陽侯陳懋,在寧夏合作多年,陳懋最擔心的是什麼?

大明武將,黃青不接,陳懋七十多歲了,楊洪七十多歲了,張輔七十多歲了,這麼大年紀了,還在爲國征戰。

是他們自己放不下,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一番,點頭說道:“有理。”

都察院在經過了一道聖旨申斥,養蠱養出來的這個王文,這右都御史,着實不錯。

王文擅長什麼?擅長賑濟。

王文在奪門之變後,下場如何?

王文和于謙一道,被朱祁鎮怨殺了,家人被戍邊去了。

于謙和王文算是黃泉路上,會不會回頭看一眼大明呢?

興安回到了講武堂,小聲耳語了幾句,朱祁鈺點頭說道:“諸位,下午的時候,我們會看一場戲。”

“不過這戲好不好看,朕也不清楚了。”

朱祁鈺這才明白了,到底誰對稽王府動的手。

完完全全的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即便教唆之人,不被認了出來,孫忠就能激怒太后了嗎?

孫太后只會當做是,皇帝在展示力量,在提醒太后,稽王府的孩子們,都是人質。

大家都體體面面的,把大明這艘船開下去。

畢竟死的只是一個奢員罷了。

“殺人者死,奢員也是人,雖然那個經紀王亮死了,但是總要有人爲此付出代價,才能漲漲記性!”

這都是一羣蟲豸!

留着他們,早晚有一天,會把米吃貴!

他們的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面前,簡直就是笑話。

朱祁鈺看着窗外,孫忠的動作非常利索,不到傍晚的時候,就拉着一輛車,來到了講武堂的主樓,俯首帖耳,五體投地,趴在了地上。

“臣家門不孝,出了這麼個孽障,驚擾了稽王府,請陛下責罰。”

朱祁鈺冷眼旁觀這一切,諸多朝臣軍將,離開的時候,也沒有和孫忠多說一句話。

直到這個時候,孫忠才意識到孫太后的話。

句句都是真的。

一旦真的做成了,孫忠將面臨什麼?

都察院、兵部、戶部、吏部、錦衣衛、司禮監、京營諸將,這些都在陛下的手中。

這個實力,如果在朱祁鎮沒有回來的時候,再動彈,怕是連累整個孫家。

現在孫太后,同樣是陛下手中的一張牌,安穩天下朝臣的牌,如果真的惹怒了皇帝,那後果不堪設想。

孫忠手中的太后牌,卻是陛下手中的一張牌,陛下已經滿手牌了。

朱祁鈺一臉冷漠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孫忠,對着盧忠說道:“那車上的屍體,是孫續宗吧,盧忠,你去,將人犯收押,一應證據做好,稟大理寺,送朕硃批,然後把人再斬一遍。”

盧忠愣愣的問道:“陛下…再斬一遍?”

朱祁鈺點頭說道:“他是案犯,自然要明正典刑。人都死了,就能一了百了了嗎?想的到挺美,殺人者死,奢員不是人嗎?”

“既然已經死了,就辦個特快加急吧,弄點冰塊,別臭了。”

盧忠俯首領命而去,興安則是目光流轉不定,他注意到了陛下的話,奢員也是人。

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十二章 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一百零五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爲舵主“蝙蝠俠JoKer”加更)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