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

“現在太后被那個庶孽皇帝表面的謙恭,矇蔽了雙眼,要知道!當初皇帝還是郕王的時候,也是足夠的謙恭!”孫繼宗憤怒至極的說道。

父親的年齡有些大了,這些年做事變得心軟了起來,甚至有些敦厚謙和了。

孫顯宗也是嘆息的說道:“可是廷議之時,我們也不在,現在那些個朝臣們,都不敢擅動,一旦庶孽皇帝的官邸營建好了,那羣人,和我們溝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客廳再次陷入了沉默當中,這個庶孽皇帝藉着瓦剌南下,做了太多的事兒,而且難以招架,現在京畿清田收地,農莊法眼看着人越來越多,這樣下去,他們還有什麼人依仗呢?

孫忠憂心忡忡的看着天邊,嘆息的說道:“必須要讓太后千歲,感覺到痛。”

“否則太后這個樣子,我們也很難做。”

父子三人終於確定了,要讓太后改變想法的方略。

可是這個方略,該怎麼進行呢?

“要不然襄王朱瞻墡上書太后,勸勸太后?”孫繼宗提出了一個方案。

孫顯宗嘴角抽搐了一下,自己這大哥,淨出餿主意。

他搖頭的說道:“庶孽皇帝,那也是先帝的血脈,你讓朱瞻墡上書勸太后,那不是提醒太后,不要和庶孽皇帝鬧得那麼難看嗎?”

孫繼宗這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

無論如何算,眼下的庶孽皇帝,還得喊一聲太后母親,稽王妃也是庶孽皇帝的皇嫂,稽王世子朱見深也是皇帝的侄子,這大位還在先帝朱瞻基的血脈之中。

這要是朱瞻墡當了皇帝,那纔是太后,最不能看到的事!

“那怎麼辦呢?”孫繼宗撓了撓頭,頗爲無奈的問道。

現在的皇帝,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而且侵略如火,大權在握。

“稽王府那些孩子。”庶子孫續宗忽然開口說道。

孫忠並沒有同意,但是,他更沒有不同意。

他反而看着窗外說道:“難喲,太上皇在迤北,我們這算是費勁了心思,機關算盡,爲太上皇盡忠了。”

孫忠真的爲太上皇盡忠嗎?

孫續宗要對付稽王府的那些孩子,孫忠居然問都不問一句。

而此時的慈寧宮裡,孫太后拿着那方古硯,看着那新字,看了許久,最終還是讓人收了起來。

“資治通鑑今天該講哪裡了?”孫太后面色稍微鬆了口氣。

至少這庶孽皇帝爲了北伐大事,並沒有撕破臉皮,雖然看起來不恭敬,但是做事並沒有狷狂到離譜的地步。

至少從太宗文皇帝開始,歷朝歷代,都沒收到過於謙的賀壽禮,她卻是收到了,哪怕她知道那是皇帝準備的。

但是那是于謙送的。

一個女經官俯首說道:“今天講唐紀二十二,聖曆元年,那年過年,是冬至日、子月朔、甲子日爲同一天,所以改元聖曆元年。”

“那就講吧。”孫太后坐穩當了身子說道。

女經官打開了資治通鑑,娓娓道來的說道:“聖曆元年二月乙未日,則天皇后的兩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立太子,他們多次差人到宮裡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爲嗣者。”

“則天皇后,頗爲猶豫,畢竟只是侄子,而不是兒子。”

武則天從幫助夫君處理政務,再到臨朝稱制,最後終於坐上了皇帝,可是晚年的武則天,也面臨着皇位傳承的問題,眼看着身體越來越差,立儲之事變成了燃眉之急。

而武承嗣、武三思兩個侄子起了心思。

“則天皇后就召來了宰相狄仁傑詢問,狄仁傑說:唐太宗文皇帝陛下,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給子孫。唐高宗孝皇帝,以二子託付給陛下。”

“狄仁傑又說:陛下今欲將大位,移之他族,就一點不在乎天意嗎?”

“姑姑、侄子和母子之間,誰又更加親密呢?陛下立了兒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若是立了侄之,則未聞侄爲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女經官講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然孫太后好生理解了下這段對話。

女經官並沒有太多的解釋,這只是資治通鑑裡的一段話。

孫太后閉目思忖了許久,她緩緩睜開眼說道:“繼續講吧。”

到底是兒子重要還是侄子重要呢?

這個問題,狄仁傑給出了答案,武則天才終於下定了決心,不立武家人爲皇嗣。

女經官繼續娓娓道來的說道:“則天皇后和唐高宗的兒子李顯,當時還是廬陵王,狄仁傑就勸則天皇后,把李顯接回來在自己身邊,則天皇后頗爲猶豫。”

“那天晚上,則天皇后,夢到了一隻大鸚鵡折斷了翅膀,就找狄仁傑解夢,狄仁傑說,這兩隻翅膀就是陛下的兩個兒子啊,若是起用,則兩翼振矣。”

“孫萬榮之圍幽州也,移檄朝廷……”

女經官繼續講着資治通鑑,孫太后卻開口打斷了女經官的講經,頗爲疑惑的說道:“則天皇后立太子這事兒,後續呢?怎麼講到幽州之圍去了呢?”

女經官不明所以的說道:“司馬光就這麼寫的啊。”

“這措大寫起來,還不是一蹴而就,連綿不絕,非要斷斷續續!”

“挑立太子的事講講,再回過頭講幽州之圍。”

“臣領命。”女經官稍微找了找說道:“三月九日,廬陵王在房縣生了病,則天皇后下旨,讓廬陵王李顯回洛陽養病,二十八日,廬陵王抵達神都,拜見了則天皇后。”

“九月份的時候,李顯遜位廬陵王,復皇嗣,則天皇后准許,立李顯爲太子。”

孫太后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武則天不僅臨朝稱制,甚至還登基稱帝了,最後立太子的時候,依舊立了兒子。

其實道理很簡答,將軍有兒子,元帥也有兒子,侄子也有母親。

親親之誼,四個字,是非曲直,並不難以論說。

兒子哪怕是庶出的,那也喊自己一聲母親,侄子則不是。

“稽王世子現在如何了?”孫太后沒有讓女官講下去,反而問到了另外一件事。

一個宦官低聲說道:“回太后,稽王府修繕好了,稽王妃和稽王世子已經移居了,興安大璫忙前忙後,挑選了不少人,還給了校尉一百,專門護衛王府。”

“你告訴興安,萬萬不能出了什麼差錯。”

宦官俯首說道:“臣領命。”

興安對稽王府是很看重,給了一百校尉,還派了奢員和宦官,一來是監視,二來是爲了安全。

現在稽王府那些孩子,尤其是世子朱見深,是陛下手上拿捏太后的一張牌。

稽王府住着稽王朱祁鎮幾個孩子?

一共四個。

朱見深三歲,朱見潾兩歲,朱見湜十個月,朱見淳三個月。

這四個孩子,現在年紀幼小,最大的朱見深也只有三歲罷了,朱祁鈺把他們都放在了稽王府裡,的確是監視,何嘗不是保護呢?

興安正在王恭廠視察火藥廠庫之事,陛下叮囑過的事,興安是不會忘記的,他還和石景廠的會辦徐四七,就燋炭爐和景泰鋼爐交流了一番,防止陛下問起來,他一問三不知,豈不是尷尬?

作爲陛下的大璫,不能說全知全能,哪也得面面俱到。

王恭廠的進度很好,他的臉上帶上了笑容。

興安剛走出王恭廠,就看到了一個宦官沒命要死的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說道:“稽王府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興安眉頭緊皺的問道。

宦官氣喘吁吁的說道:“老祖宗派去的…派去的奢員,被毒死了!”

“奢員毒死了。”興安本來樂呵呵的臉色,瞬間變得兇狠了起來,問道:“奢員厚葬,立刻封鎖整個稽王府,務必抓到真兇!”

朝堂就像現在的王恭廠一樣,一點火星,砰的點着了!

陛下登基以來,一直不願意看到的黨爭。

陛下爲何進宮進獻賀禮?就是不願意將孫太后逼到對立面去,結黨,和陛下開始針鋒相對!

這樣對於陛下的新政、對於陛下的北伐大業,都是一個極大的危害。

陛下寧願自己受點委屈,也要將瓦剌人挫骨揚灰,現在這稽王府剛移府,就出了這檔子事!

幸好興安提前做了佈置,否則但凡是毒死了一個稽王府的孩子,他興安都無法向陛下交待,無法向大明交待。

宦官氣終於喘勻了一些說道:“已經抓到了,綁的極爲紮實,嘴裡塞了襪子,是不可能咬舌自盡的。”

興安對稽王府非常重視,他的佈置起了作用,雖然還是有了下毒的事兒。

之前興安奏稟陛下,清理太常寺一批吃空餉的庖廚,的確是把庖廚給得罪了。

興安匆匆的趕到了稽王府,盧忠已經趕到了稽王府,就在稽王府的院子裡,開始了審訊。

盧忠用的審訊法子,是一種酷刑,名叫水刑。

他將這三個人犯綁在了條凳上,一個人舉着腳,頭上腳下,再拿方巾將人犯的臉蓋上,然後把水倒在上面,受刑者就會處於可持續性窒息的狀態。

根據盧忠過往的經驗,此法門之下,八成的人都會直接了當的接待。

興安有次好奇的問,那剩下兩成怎麼辦?

盧忠說,剩下兩成都被嚇死了。

盧忠必須把這個案子,用最快的速度,當着稽王府的王妃和側妃面兒,把這件事給辦妥了。

“酷吏!酷吏!唔唔唔…”三個人犯立刻陷入了可持續窒息的狀態。

盧忠全程冷這個臉,開口說道:“停,拿了毛巾。”

“酷吏!你不得好死!眼下施於我水刑,將來你必將死於水刑!”一個人犯雖然奄奄一息,但還是憤怒的吼道。

“我就是酷吏!”

“陛下要淹死我,還是亂刀砍死,或者是送到太醫院剮了,那也是陛下的決定,那你呢,還是不肯交待嗎?”盧忠再次舉起了手。

水刑的威力有多大?

就這幾個呼吸之間,這三個人犯屎尿齊出,整個人軟綿綿的如同煮熟的麪條一樣,癱軟在條凳上,臉色蒼白,雙眼空洞。

這要再來一次,那這三個人犯,必然有人受不住,要死了。

錢氏掩着面,一陣陣的噁心,但是稽王北狩,稽王府她得當家,爲母則剛,她只能忍着不適硬撐着。

“我交待。”一個庖廚看到了興安舉起的手,哀嚎一聲,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