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

皇上一臉吃驚的望着長孫無忌,他簡直不能相信,這樣的話是從長孫無忌的嘴裡說出來的,長孫無忌說:“皇上,臣說的這番話都是爲皇上着想。”皇上點點頭說:“房先生兼有子房蕭何之才,誰能保證這就不是光武之才呢?”長孫無忌說:“房先生兼有蕭何子房之才,那是加上杜如晦之後,現如今房先生的才幹要大打折扣了。杜如晦的死減少了房先生對皇上的威脅,但也嚴重的削弱了他處理公務的能力。如果武德九年杜如晦就已經不在人世了,今天這樣的局面是不會出現的。皇上,如果武德九年房先生不在了,即便是恢復隋朝開皇年間的光景也是很難的。”皇上說:“你把他們兩個說的也太厲害了吧!難道朕只有房杜可用嗎?”長孫無忌說:“商湯王要是沒有伊尹,他能夠蕩平四海嗎?文王要是沒有姜尚,周成王要是沒有周公,周朝能夠延續800年嗎?漢高帝要是沒有子房、蕭何,能有漢朝後來的光景嗎?”

皇上說:“好啦?不用再說了。”長孫無忌的話給皇上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其實在此時,蕭瑀也並不是沒有想過要拉攏長孫無忌,只不過在長孫無忌看來知根知底的房喬更好相處。這裡邊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皇后旗幟鮮明的站在房喬這一邊。自從當上皇后之後,她就一直秉持後宮不幹政的傳統。不光自己不乾淨,甚至希望所有的外戚都不要干政,特別是她自己的家人。長孫無忌因爲深受皇上信任,想要完全將他排除在覈心圈子之外是不大可能的。又是一個安靜的夜晚,皇上回到後宮,看到皇后正坐在那裡奮筆疾書。發現皇上站在身後,皇后立刻將紙筆收起來。皇上伸出雙手說:“你在寫什麼?讓朕看一看。”皇后說:“皇上日理萬機,這些小事我能處理好,就不用勞煩皇上了。”皇上把手說了回去,皇后立刻轉移他的注意力,說:“御膳房獻上來幾樣小菜,請你一道去品嚐。”

皇上非常高興,來到餐桌前,宮女將小菜端在了皇上的面前,把上面的蓋子揭開,皇上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湯,是皺着眉頭說:“不知道爲什麼?似乎少了什麼東西?”皇后說:“這就是往後的貞觀朝,因爲杜公已經沒有了。”皇上的臉立刻沉了下來,說:“你這話說的有點過了吧!杜公在臨終之際曾經向我推薦一個人。”皇后說:“杜公與房先生是知己,二人配合天衣無縫,所以才能夠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就讓咱們唐朝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取得了之前歷朝歷代都沒有取得的成績。這二人是不世出的奇才,而皇上能夠使用他們,說明皇上是曠世明君。”突如其來的高帽子讓皇上猝不及防,皇后接着說:“換成一般的皇帝,都會覺得把一對關係極好的人放在尚書省主持大局是很不妥當的,一定用兩個合不來的人在尚書省相互牽制。皇上反其道而行之,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那些慣用心計的人永遠表現平平。”

皇上說:“讓兩個關係極好的人主持大局在短時間內是可以的,時間一長就難說了。”皇后點點頭說:“古往今來帝王的心思大多是這樣的,用甲來牽制乙,乙來牽制甲。結果會怎麼樣呢?是甲和乙都沒有辦法放開手腳做事。甚至可以說他們根本沒有精力爲國操勞,而是專心於彼此算計。這樣的局面時間長了,皇帝也許可以大放寬心,因爲他可以把權柄牢牢的操在手上,可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是家國大小事務皆被荒廢。”皇上說:“你覺得讓兩個關係極好的人長期主持大局,沒有任何弊端嗎?”皇后說:“那要看這二人是什麼樣的人,如果是房先生和杜公這樣的人就沒有問題。”皇上說:“你太固執了,也太天真了,事件有太多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而此時此刻的房喬,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將精力用在處理公務上,因爲他每天都要面對排山倒海一般的攻擊。而與此同時,因爲尚書省的處理公務時時的疏失越來越多,於是皇上經常將房喬叫到御前斥罵一通,每次這樣完了,皇上的內心就會非常的得意。因爲他知道房喬是懷有大才的人,如此的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說明他的帝王心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又一次房喬面紅耳赤的回到家,盧氏說:“官做的如此辛苦,還不如放下這一切回老家吧!我跟着你原本不是爲了富貴,再說在這種環境之下,你也沒有辦法施展抱負了吧!”房喬談口氣說:“身爲人臣到了我這一步已經非常知足了,可如今不是我想退就能退得下來,蕭瑀就不會讓我安全的退下來,他知道我是有才幹的人,假如將來朝廷出什麼事,皇上又想起我了,說不定我又被重新啓用,所以對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我殺了。”

一聽這話盧氏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說:“我知道這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你有今日的富貴和功名,而你的苦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房喬說:“假如有一天咱們的孩子大了,我不求他爲官做宰,也不指望他掙下多大的功名,只希望能夠無憂無慮的度過一生。”盧氏說:“這無憂無慮是最難的。”突然盧氏說:“皇后不是支持你嗎?我想到了關鍵時候她應該會出來替你說話的。”房喬說:“皇后早就在替我說話了,可那又如何呢?皇上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他如果要做什麼,不會因爲皇后的幾句話就不做了。”這個時候房喬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說:“夫人,我記得你不是不喜歡她嗎?怎麼今日突然提起了她。”盧氏說:“我之所以氣她,是因爲她竟然想要說服我替你接受皇上賜下來的女人,如今她替你說話,我自然也是很感激她的。”

說到這裡盧氏又多了一句嘴,說:“皇后這個人的想法也確實有點怪,爲什麼她不支持自己的哥哥做左僕射而支持你呢?甚至不惜冒着觸怒陛下的危險保護你。”房喬與着鬍鬚說:“我記得我小的時候父親非常的嚴厲,而母親總是在父親即將打我的時候出手救我。皇后雖然年紀不是很大,可她是真正的國母,她保護過魏徵,也保護過我,就像當年母親保護我一樣。”盧氏聽了這番話,仍舊沒有辦法理解房喬此時此刻的心情。房喬說:“你也不用考慮這麼多了,現如今我的命運完全捏在皇上的手裡,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更應該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盧氏說:“這前有狼後有虎的,如何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呢?”房喬說:“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多大的鍋就下多少米。”

因爲了解到房喬最近過得非常的不順,孫思邈特意來拜訪,這可把房喬嚇了一大跳,出於禮貌還是見了他,房喬說:“你知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我,你居然還敢來瞧我。”孫思邈神態自若的說:“我好心好意來瞧你,你不領情。”房喬說:“現如今我就像是被煮在已經滾熱的油鍋裡,隨時都有可能被炸熟炸透,是不想拖累你。”孫思邈說:“你多慮了,皇上是很聰明的人,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不利。房先生是難得的奇才,若是你真有個什麼好歹,最着急的可能不是你的夫人,而是皇上。不是有人要陷害你嗎?你就讓他去陷害好了,只要你能夠把精力用在處理公務上,皇上就會覺得你有用,有用就能活下去。”房喬說:“有用真的很好嗎?我就是因爲有用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孫思邈說:“從古至今,能耐越大的人煩惱越多,危險也越多,也不要覺得不公平,要知道你取得的功名可能往後數千年都沒有人能做得到了。”

一聽這話,房喬內心好受了很多。孫思邈說:“要記住收斂鋒芒,話少說,事多做。要把每件事情想在前頭,做到前頭,你就是安全的。如果有一天皇上用不到你了,那個時候你就可以想盡各種辦法讓皇上把你忘了。”房喬說:“我想不想被那麼多人盯着,關鍵是我現在的這個位置太顯眼了。”深夜裡,皇上卻在嘆氣。皇后說:“皇上是在爲房先生的事情焦慮嗎?皇帝是君子,所以臣子犯錯,皇帝也有份。堯帝曾經說過,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罪在一人。由此看來皇帝是非常難做的,先生將來會不會走上一條歪路,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皇上而不在房先生,如果將來的某一天,房先生能夠安然無恙的從自己的位置上離開,就是一段千古君臣的佳話。”皇上說:“你說的是所有皇帝的願望,願望與現實總是有距離的。”

皇后說:“使用房杜二人在秦府的時候就開始了,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有什麼對不起你的地方嗎?事情本來很簡單,只要按照聖人的教導去做,天下就會太平,皇帝和大臣都能夠流芳千古。可自古以來,皇帝和大臣都要相互猜忌,見面的時候和顏悅色,背後卻都在耍手斷,動心思。這就好比人棄大道而不走,卻寧願去走那些彎曲小路。”皇上說:“好吧!朕就聽你的。”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宮裡一位太監來到了房府,說:“傳皇上的旨意,左僕射火速進宮。”房喬不敢怠慢,立刻穿戴整齊然後乘坐馬車趕往皇宮。到了目的地之後,發現皇上在寢宮已經等了很久了,房喬立刻拜倒,說:“臣失禮了,請皇上責罰。”皇上笑着說:“等派人去找你的時候,已經等在這裡了,所以這不是你的錯。”

房喬入座之後,皇上突然哭了出來,因爲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房喬非常的緊張。皇上止住了哭聲說:“當初是你與杜如晦二人輔佐朕,現如今卻只剩你一人了。”說着又痛哭起來,這時候房喬的心中在不停的打鼓,也因爲想起了三個人在一起論事的光景,竟然忍不住也哭了起來。皇上說:“朕知道伴君如伴虎,知道你受了很多的委屈,其實這都是朕的錯。杜公英年早逝,朕有很大的責任,朕是昏君,朕是桀紂。”皇上的話,把房喬嚇得瑟瑟發抖,皇上接着說:“朕拍御醫去給杜公瞧病,卻讓他的病情雪上加霜。”皇上越說越傷心,房喬也已經在那裡泣不成聲,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說:“常言道無不是的父母,請皇上保重龍體。”皇上說:“從武德九年到現在,你立下的功勳已經大大超過了古人,朕那麼做,是爲了我們君臣能夠有始有終永不變心。”

房喬說:“從武德九年到現在,取得的所有成績,上有陛下的決斷,下有衆人的助力,如果說有什麼功勞也是皇上的,臣不過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怎麼敢有膽子將這天大的功勞攬到自己的名下呢?”皇上說:“其實按理說,貞觀元勳你應該排第一,長孫無忌是因爲跟朕關係親近,所以才排第一。你知道朕爲什麼這麼做嗎?”房喬說:“功勞簿上名字是不是排第一,這是皇上的事,皇上說臣排第幾,臣就應該排第幾。”皇上說:“聽你的話還是對朕有些怨言,這說明你並不知道真正做的用意。朕之所以沒有把你排第一,就是爲了不讓你看起來那麼顯眼,長孫無忌放在第一,因爲他跟朕的關係,沒有人敢對他怎麼樣。而你放在第一就不同了,你是百官之長,又是朕帳下的謀主,你應該能猜到如果你排在第一,會有多少人跟你過不去。”一聽這話房喬立刻大力參拜,說:“臣沒有想到皇上如此的維護臣。”

皇上說:“皇后保護你們當中的某個人很容易被看到的,朕保護你們當中的每個人,誰能夠看得到呢?”皇上話說到這個份上算是掏心掏肺了,可杜如晦會的死對房喬的震動實在是太大了,皇上意識到如果自己不能與杜如晦的死撇清關係,想要房喬完全相信他是不可能的,可這有如何能做得到呢?房喬陷入困境的時候,魏徵也有幾次來到皇上駕前進言,魏徵的意思大體也是人才難得,當年燕昭王因爲得到樂毅的輔佐,燕國一躍而成爲強國,甚至一度滅掉了齊國。可燕昭王的兒子聽信讒言,竟然逼走了樂毅,從而使燕國的富強不復存在。人的教訓擺在那裡,皇上的英明不輸給當年的燕昭王,絕不能犯他的兒子所犯的過錯。要麼是皇上認定正直的大臣,要麼是皇上最親進的人,他們都爲房喬說話,這足以說明房喬對於貞觀朝有多大的影響?

儘管杜如晦的死揮之不去,可皇上已經最大限度的顯示出了自己的誠意。之前又有了孫思邈的指點,房喬終於一點點平復的心情。他的注意力也漸漸集中到了公務上。轉眼又到了舉行朝會的日子,大家聚集在御門,沒一會兒,皇上的儀仗出現了,衆人朝皇上拜舞。皇上說:“今日朝會,說的第1件事情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朕犯了很多過錯,房先生受了很大的委屈,右僕射杜公死朕也有責任,只可以說是朕害死了右僕射,朕是昏君,朕是桀紂……”不等皇上把話說完,全程已經跪倒一片,房喬帶頭說:“請皇上收回此言。”因爲他非常害怕皇上說完這一番話之後,自己又成了被衆人攻擊的靶子。皇上說:“朕絕不收回,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對臣子就該像父親疼愛兒子一樣呵護,而朕最近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爲,哪裡像一個父親。”

皇上說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聲驚雷,就連一貫以直諫著名的魏徵都感到非常的震驚,皇上說:“從貞觀元年開始,各種災異就連綿不絕,房杜二公謀劃不分晝夜,決斷如同閃電,才使得衆多的百姓能夠在災害之下得以倖存,又能夠讓北方草原各部的百姓臣服於中原的朝廷,爲什麼朕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就是因爲朕破天荒的任用互爲知己的房杜主持尚書省。”羣臣大聲說:“皇上聖明。”皇上說:“朕之所以獎勵魏徵,就是希望你們能夠阻止朕犯錯,讓朕不要冤枉像房先生這樣的賢臣。”這個時候的蕭瑀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青一陣,等到朝會結束,他悄悄的湊到長孫無忌的旁邊,說:“明公想一想,皇上今兒唱這一出,到底是什麼用意?”長孫無忌臉上洋溢着春天般溫暖的笑容說:“皇上的心思還是不猜好。”蕭瑀說:“你難道還沒有想明白嗎?只要這個人還在朝廷裡,你是沒有機會在尚書省主持大局的。”

長孫無忌笑得更加燦爛了,說:“蕭公這話就錯了,我之所以沒有辦法,在尚書省主宰天下,緣故不是在房先生的身上,而是在皇后的身上。這就是我長孫家的人,心中只有皇上,只有朝廷,不會爲了一人一家的私利而罔顧社稷安危。”蕭瑀愣住了,長孫無忌說:“皇上都說了,以後不許爲難房先生,我可不敢違了皇上的旨意。”說完揚長而去,留下蕭瑀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心中別提有多難受了。當天晚上下起了雨,蕭瑀心裡想自己的才幹並不輸給房喬、杜如晦之輩。皇上之所以如此偏心,把這二人視作是股肱之臣,只是因爲他們很早就開始輔佐皇上,陪着他一起度過了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光。想到這裡他不住的嘆氣,看來一個人能不能建功立業,那程度上仰仗的是上天給他的機遇。

自那之後,房喬在尚書省的地位又一次得以穩固,此時他仍舊做的非常的吃力。長孫無忌自然義不容辭,給房喬很大的支持。之所以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爲單純的他想要幫助房喬,也不是純粹到只是爲了唐朝的江山社稷。他這麼做是爲了表演給他的妹妹看,你不是支持房喬嗎?我也支持房喬。這說明他們兄妹是一條心,無形中拉近了自己與皇后的關係。與此同時也是爲了表演給皇上看,或者說他主要就是爲了表演給皇上看,要讓皇上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私心、心胸開闊的人。事情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皇后沒有支持自己的家族,沒有支持自己的哥哥,反而去支持沒有血緣關係的房喬。而長孫無忌居然不介意,反過來又去支持皇后的主張。這又怎麼能不讓皇上感動呢?皇上又一次當着皇后的面誇讚長孫無忌,皇后卻說:“長孫無忌這個人虛虛實實,我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當成真的。”

一聽這話,皇上不由得怒火中燒,說:“你讓我不要疑心房先生,爲什麼卻對你的哥哥如此多心呢?”皇后說:“房先生這個人功於謀國,拙於謀身。這樣的人要不是遇上了明主,是絕對沒有機會出人頭地的。而長孫無忌就不同了,請皇上好好的想一想,長孫無忌,有一次說了皇上不愛聽的話嗎?那怎麼可能所有的想法都跟你一樣呢?他一定是掩藏了自己的想法而順從了陛下。”皇上說:“就算是這樣又有什麼不對呢?難道非得跟朕對着幹纔好嗎?”皇后說:“是不是對着幹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對皇上隱瞞自己真實的想法。孔子曾經說‘匿其怨而友其人,左秋明恥之,丘亦恥之。’我不是說你不應該對他好,而是說不應該百分之百的相信他。”明日房喬來到御前,一張口就說:“皇上,阿史那·杜爾是一個勇猛無敵卻有心思純粹的人,希望皇上在皇宮給他一個職位,只要皇上親自教導,用不了多久此人就是皇上陛下的一員虎將,將來必有大用。”

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173困鳴沙斷炊連三日 問解脫多數迷一生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