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

魏徵逝世,長安城爲之震動,喪事雖辦得簡陋,但給朝堂民間帶來的影響卻深遠,足足十來天后,長安城方纔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李世民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久久無法自拔。

他對魏徵的感情頗爲複雜,一方面他很不喜歡魏徵這個人,貞觀朝這十八年裡,李世民不止一次對魏徵動了殺心,因爲魏徵那張討厭的嘴深深地束縛了皇權的肆意妄爲,令李世民舉手投足皆有顧忌,可是另一方面,李世民也知道魏徵對國家社稷的重要性,一個真正的盛世裡,絕不能少了魏徵這類人,他的存在能令這個國家更穩固,少走許多彎路,一個只知道對帝王唯唯諾諾,而無人敢站出來勇敢反對帝王胡作非爲的王朝,國祚是絕不可能太長久的,魏徵就是滿池春水裡的那一條鮎魚,討厭,但不能沒有。

如今魏徵逝世,帶給李世民的打擊不小,李世民心中的悲痛難以自抑,魏徵下葬好些天了,他的心情仍舊未能恢復過來,出現了消沉厭世之態,接連數日罷朝怠政,躲在後宮長吁短嘆,甚至每日召方士入宮,與之討論煉丹長生之道,服用的各種莫名的丹藥也越來越頻繁。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重臣急在心裡,多次入宮覲見勸慰,終無功而返。

就在李世民消沉的這些日子,李泰抓住了機會,每日進宮向李世民問安,在李世民面前扮孝子,不厭其煩地彙報自己昨日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悟收穫,若將之用於社稷會有何得失,順便不嫌肉麻地勇敢表白我愛父皇,父皇好雄偉,作爲你的兒子我感到好滿足好舒服等等,場面肉麻得能讓人吐出來。

就這樣表白了三五日,估摸李世民都受不了李泰這股子肉麻勁兒了,終於從魏徵逝世的悲痛中漸漸恢復了心情。

*****

帝王不再消沉,對朝臣而言當然是喜事。

國家的掌舵人不容許有太多的時間陷入私人的情緒裡,因爲治理國家需要絕對的冷靜。

恢復了朝會後,大唐這臺龐大的國家機器開始繼續緩緩轉動起來,每日三省六部各種事宜各種問題,皆從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手中遴選出來,再呈送李世民彙總裁決。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一如既往的平靜。

可是,“平靜”這個詞,本身的存在就是爲了被打破的。

毫無預兆,毫無理由的,尚書省收到了一份奏疏。

這份奏疏來自於一位監察御史,姓馮,名渡,是個不起眼的低品級的小官,不過“監察御史”這種官品級雖低,卻很討厭,他們的職責跟魏徵一樣,負責糾察皇帝皇子朝臣和國事國策,也就是說,看什麼不順眼他們都有權力上奏,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能揪着一年半載不放,說出的話往往還很難聽。

這位名叫馮渡的御史上疏說了一件大家都沒怎麼在意,或者說大家不約而同不敢過問的事情,那就是皇子就藩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敏感,按大唐禮制,皇子無論嫡出還是庶出,成年後是必須要去藩地就任的,諸皇子在成年前便基本被封了一個具體的職務,比如李泰,除了“魏王”這個身份外,他還被封爲相州都督,領相州,衛州,黎州等七州軍事,只不過這些職務的前面還有一個前綴,那就是“遙領”,說白了就是掛個空銜。

其餘諸皇子也是如此,比如吳王李恪,他領的是安州都督,晉王李治,領的是幷州都督等等。

不管成年還是未成年的皇子,他們在王爺的身份之外基本都有某個具體的職務,區別在於,未成年的皇子是“遙領”,而成了年的皇子,則必須去地方赴任,不得停留京畿,當然,魏王李泰是個例外,因爲身體肥胖等原因,李世民特旨允許他“不之官”,意思是一輩子留在長安,可以不用去地方上任。

然而,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地方州府顯然比不上長安城的繁花似錦,皇子們都是養尊處優長大的嬌貴人兒,自然不大願意離開長安跑到千里迢迢之外的地方過着淡得出鳥兒的無聊日子,於是紛紛找理由藉口拖延耍賴,反正各種理由賴在長安城不走,其中耍賴皮經驗最豐富的,莫過於吳王李恪。

不僅是李恪,其實大多數成年皇子都一樣,想盡各種辦法賴在長安城,能多拖一天就算一天,實在拖不過去,避無可避了,這才一臉悽悽慘慘地離開長安上路,在地方上待不到半年便一道奏疏送進長安,委委屈屈地告訴父皇自己這裡不舒服,那裡有毛病,李世民一心軟,自然大筆一揮,允許回長安養病。

朝臣們見慣了皇子們的賴皮方式,剛開始還有魏徵之流看不順眼說幾句,到後來根本就沒人吱聲了,因爲大家都知道這個就藩的規矩差不多等於虛設,既然李世民都不計較,朝臣們自然也就不會再幹這種兩頭吃力不討好的事,說了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將所有的皇子都得罪了。

久而久之,這件事成了朝堂的一層窗戶紙,大家心知肚明,卻非常有默契的不捅破。

沒想到,今日這個名叫馮渡的御史居然把窗戶紙捅破了。

馮渡的奏疏寫得很囉嗦,長篇大論雲山霧罩,奏疏落在房玄齡手裡,房玄齡奮力睜着老花眼看了半天才看明白馮渡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馮渡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歸根結底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大唐禮法不可廢,那些死賴在長安城找盡各種理由不去地方赴任的成年皇子越來越多了,正由於這些成年皇子死賴在長安,成天在長安城內外惹是生非,不是青樓買醉鬧事,就是城外遊獵踩踐農田禍害百姓,給長安城的治安造成了很多不穩定因素,陛下是不是該清理一下門戶了,把他們趕到地方,讓他們去禍害別人怎樣?

看明白了奏疏內容後,房玄齡眼皮跳了跳,然後搖頭苦笑。

這個事太敏感,房玄齡是個老奸巨猾的老狐狸,自然不會輕易表態,於是馬上將馮渡的這份奏疏順手扔給了長孫無忌,很明顯的甩鍋行爲。

長孫無忌假模假樣看了看,然後……很不講義氣地扔回去,還給了房玄齡。——這個鍋我不背,不但不背,而且還要當作沒看見,該怎麼處置你房相看着辦。

兩位宰相心中互相腹誹對方陰險狡詐,這份奏疏在兩位宰相手中轉了一圈現甩鍋失敗後,很有默契地達成了共識,甩鍋給皇帝。

於是,奏疏順理成章的便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頭。

朝堂的事情就是這樣,有時候事情的爆有個醞釀鋪墊期,往往一樁不起眼的小事,後來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慢慢酵,最後事情鬧得比天大,結果自然是謀劃者達到目的。

還有的純粹屬於意外,事先沒有任何鋪墊,生時也沒有任何預兆,就這樣突然生了。

李世民看到這份奏疏後,腦子裡第一個念頭不是這份奏疏的內容如何,而是這份奏疏的根源。

它是被有心人操作醞釀出來的,還是純屬意外突然生的?

這份奏疏令李世民聞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畢竟他不是糊塗的昏君,任何事情落到手裡,就算沒有證據,終歸也有一點點若有若無的預感。

擰眉沉默許久,李世民感到有些爲難了。

皇子們賴在長安找盡各種理由不肯就藩赴任,這個事實李世民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可以說,他生的十幾個皇子裡,沒有一個願意主動離開長安去赴任的,就算有主動提出赴任,其本意還是爲了在他面前賣乖討好,以獲得自己的寵愛。

見多了皇子們各種奇葩的拖延理由,久而久之,李世民索性懶得追究,明知他們在糊弄自己,他也睜隻眼閉隻眼,由他們去,畢竟地方每個州府真正手握實權的人他早已做好了安排,都是自己非常信任的文官武將,皇子們去不去赴任其實對地方的政務軍事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以往催他們赴任只是純粹爲了“規矩”二字而已。

君臣都很有默契蒙上的這層窗戶紙,沒想到今日竟被這個名叫馮渡的傢伙捅破了……

這個人顯然不會玩遊戲,又或者,他根本是爲了某個目的故意破壞規則。

看過奏疏後,李世民思索片刻,然後將奏疏隨意朝案邊一扔,取過另一份奏疏繼續批閱,至於馮渡的那份奏疏,自然是置之不理了,也就是俗稱的“留中不”。

不論是預謀已久,或是偶然突,事情都有個酵擴散的過程。

數日後,又有三位監察御史同時上疏,說的還是同一件事,——陛下要不要考慮一下把你家那幾個禍害踹出長安城?

李世民仍置之不理。

御史們對李世民漠然的態度表示很不滿意。

魏徵去世這才幾天,沒人嘮叨你,你就要上天了是吧?

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