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

人肉,亦能食。

短短五個字,卻讓趙嘉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直到此時,記憶中那些殘酷的歷史才被喚醒,當人類被逼到絕境時,吃人肉的確並非什麼大事。

就在趙嘉心緒難以平靜的時候,李牧接下來的話,再次令其汗毛倒豎。

“國庫錢糧越來越吃緊,看來要儘早結束戰爭了。”

李牧看向遠方,眼中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忽然令趙嘉感覺冰寒刺骨。

“兩月以前戰死的匈奴人屍體,此時應該已經開始腐爛了,匈奴人所仰仗的淡水,其源頭都由我軍把守。”

“只要將那些屍體都丟在水中浸泡,恐怕要不了多久,匈奴人都會得瘟疫而死,我等即可兵不血刃消滅十萬匈奴精騎。”

“說不得,還能保留十數萬戰馬,用以充實我趙國。”

“好惡毒的計策!”

趙嘉轉頭細細打量着李牧,彷彿第一次真正認識這位歷史上的名將。

這條計策,放在後世那可就是生化武器,乃是真正的毒計。

“將軍,此計恐有不妥!”

震驚過後,趙嘉卻是深吸口氣,出言反駁。

李牧眼睛微微眯起,道:“近百來,匈奴幾乎連年寇邊,累計死在匈奴手中趙人不計其數。”

“雙方既然已是不死不休的仇寇,公子難道還憐憫這些敵人?”

趙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知道後世歷史的趙嘉,對於匈奴人這個華夏民族的大敵,可並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趙嘉之所以出言反駁,乃是因爲如今的趙國缺乏人口。

這些匈奴人,若能全部被趙國所吸納,十餘萬青壯年,絕對會讓趙國國力得到極大提升。

當然,如此做也會有風險。

假如不能完全控制住這些人,很有可能會養虎爲患,給趙國帶來無邊的禍患。

更何況,趙嘉還有其餘擔憂。

他擡頭看着李牧,沉聲道:“以腐爛屍體污染水源,極有可能會讓匈奴人得上瘟疫,而後兵不血刃殺死這些仇敵。”

“然,瘟疫之恐怖想必將軍亦知,假如不慎被傳入軍中,又當如何應對?”

“自長平之戰以後,我趙國人口銳減,特別是青壯年幾乎更是傷亡殆盡,哪怕十餘年來昔日孩童已然成年,由於青壯之斷層,人口至今尚且未能完全恢復。”

“縱昔日大破燕軍,掠奪到不少人口,仍舊難以補上虧空。”

說到這裡,趙嘉目光灼灼。

“將軍可曾想過,今日屠殺十餘萬匈奴精壯,固然可以繼續北上大逐匈奴於漠北,令其二十年無力再度南下犯境。”

“然塞外之匈奴各部,仍舊留有不少孩童,斷不可能完全剷除,待二十年後孩童們成長起來以後,匈奴又會再次成爲北疆禍患。”

“且由於雙方結下死仇,趙國邊境又豈能安寧?”

李牧聽到這裡,眉頭大皺,卻並沒有打斷趙嘉的話,反而靜靜聆聽着。

“依我之見,若能招降十餘萬匈奴精壯,將其或編伍成軍,或貶爲奴隸,或發配至各地服徭役,都能極大緩解國內人口壓力。”

“留下十餘萬匈奴精壯,亦可將他們塞外妻兒遷徙入趙地,有了女人、孩子作爲人質,這些匈奴人叛變的機率大大降低。”

“恩威並重之下,待其適應趙國生活以後,就能轉化成爲真正的趙人,此乃民族融合是也。”

“十數年後,那些被遷往趙地之匈奴孩童,亦會成爲真正趙人。”

“那時,趙國人口甚至會超越長平之戰以前,才真正有能力與秦國正面爭雄。”

“民族融合?”

李牧聽到這裡,眼睛卻是微微眯起,口中不停呢喃着。

他轉過頭去,看向了那些軍中的樓煩人,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想要駕馭桀驁不馴的匈奴人,可並不那麼容易。”

李牧臉色肅然。

“順者昌,逆者亡。”

“面對飢餓、刀劍與死亡,再桀驁不馴之人,亦會垂下倔強的頭顱。”

趙嘉語氣很淡,說出來的話卻宛若北風那般森寒。

趙國剩餘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了。

等到嬴政真正成年,也就是其橫掃六國的開始,雖說歷史已經發生了些許改變,趙國仍舊難以抗衡強秦。

爲了徹底杜絕亡國命運,趙嘉只能不折手段充實人口。

戰爭與掠奪,殺戮與恐嚇,這就是最快增長人口的方法。

面對制度上的全面落後,趙嘉唯有用最原始的野蠻方式,快速壯大己身,再與秦國爭鋒。

次日。

氣氛已經有些緊張的匈奴各部,忽然有消息傳開,說趙人準備污染水源,讓匈奴人乾渴而死。

這個消息的快速傳遞,讓本就充斥着死亡恐懼的匈奴各部,變得越發躁動起來。

不少匈奴人,都開始對未來感到無可奈何。

第三日,各部又有傳聞,說匈奴單于以及匈奴左右賢王,準備聯合幾個大部落,襲擊其餘各個中小型部落,掠奪僅剩的牛羊以及戰馬,用以充飢。

由於前段時間,本就有幾個小型部落被滅,這個子虛烏有的流言,居然在匈奴各部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本來還能勉強約束匈奴各部的單于,也明顯感受到了各部落首領的敵視。

那些中小型部落首領,也彷彿在一隻暗中大手的推動下,開始聯合在一起,與各大部落拉開了距離,謹慎防備着。

中小型部落的舉動,也讓匈奴單于以及左右賢王,感到了濃濃的危機感。

第四日,諸聞澤內牛羊已經徹底被吃乾淨。

所有部落都強忍着飢餓,並沒有率先開始殺掉坐騎,反而越發警惕其餘部落。

忽然間,又有消息在各部落流傳。

有人信誓旦旦的說道,他們聽到部落首領準備發兵襲擊其餘部落,斬下足夠首級以後,作爲投名狀投降趙人。

幾乎是這個流言剛剛散播開來,被堵住的峽谷出口位置,就有趙人大聲喊話,聲稱只要有匈奴人,率兵攻伐匈奴單于以及左右賢王所在部落,並且拿到足夠代表誠意的首級。

趙國非但可以接納這些部落之人的投降,還能將他們家眷接到趙國,分配田地、糧食,讓他們不用繼續流浪在塞外。

流言,往往能夠殺人於無形。

那些本來就十分警惕,擔心被各大部落襲擊的中小型部落,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頓時開始心思浮動起來。

內亂,將無可避免。

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秋耕第一章 喻竹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二章 李牧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一十五章 蒙武之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蒙武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敢爲天下先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城第四十六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三十二章 棄城第二十八章 軟腳蝦(感謝明明姐的萌主打賞)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韓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章 謀天下者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九章 舉薦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九十四章 秦軍犯申岐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二十章 女卒(感謝書友‘幻羽呀’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邯鄲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六十五章 月下送李斯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擒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十三章 何懼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一章 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