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貢

餘巴母親和二嬸,留在了福州,由陳義民安排仍然住在驛站,等待使團歸來。沐英讓陳均艦隊繼續護航,從海上進入長江,直達京城腳下。

沐英與黃緹敏、林大猛商議琉球羣島的駐防,由福州水師和泉州各艦隊,兩年一輪換,每次出去,由兩個艦隊同時當值,在島上建立倉庫,作爲戰略儲備用。

泉州府和福州府的府衙,走訪了海邊的各村,統計失蹤人員名單,在海邊各村的反響很大,首先,村民們知道了大海中有個琉球羣島,島上有很多大陸遇難的生還者,其次,其中的一個人,還乘坐水師的戰艦回來認親了。

這一下,海邊的人們開始活絡起來了,海邊幾乎每村都有海難的家屬,他們紛紛開始向府衙打聽,積極的提供了自己親人的性命、年齡、長相特徵等等。

不少附近的人來到福州府,要求面見從海外歸來的生還者,打聽聽一下自己親人的下落,府衙門一一耐心的做了答覆,請他們回去後耐心的等待,一有消息馬上就會通知他們的。

福建的士紳、大家族的遺老們,知道了琉球羣島的臣服,也知道這是水師的功勞,海外島國的臣服,意味着大明國已經走向了強大,這些人知道這一切,都是沐帥的功勞。

自從沐英到了福建,平定了戰亂,安定了一方,使百姓們能安居樂業,水師的強大,確保了一方的安定,這是福建人的福氣啊。現在流落在海外的生還者也能回來了,福建境內,大家都在讚賞沐英,傳頌着他的功績,都說這位沐帥這事做的真是功德圓滿。

沐英忙完了正事後,一頭扎進了後院,小月還等着想生個兒子呢。這麼多年在外征戰,還真的對不起家中的幾房夫人,還有那位默默無聞的翠兒母子。

所以,沐英就想滿足小月的這個心願,而小月這段時間,享受了一生中最爲尊貴的一段日子。顧慧茹和寧曉曉都讓着她,這是小月享受到了大夫人如玉的待遇,在這裡,她就是老大,其餘的人都得聽她的,這種虛榮使她飄飄然了。

沐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就當不知道的,儘量滿足於她。顧慧茹的生產日子越來越近了,沐英也時常抽出時間陪陪她,而顧慧茹則是更多的催促沐英,去多陪陪小月姐姐,這使寧曉曉在一邊直撇嘴。

顧慧茹終於生產了,產婆將一個女嬰抱出來時,沐英高興地賞了這個產婆和府裡的下人們,寧曉曉搶着抱過小嬰兒,問沐英:“夫君,給沐家千金起個名吧?”

沐英想了想,說:“就叫沐曉慧吧,沐英的沐、寧曉曉的曉、顧慧茹的慧。”寧曉曉眼睛都亮了,連叫道:“好名兒,這女兒有我的一份。”

顧慧茹在一邊甜甜的笑着,安詳的看着大家。小月卻在一邊撇了撇嘴,心裡道:“生個姑娘,又不是生兒子,樂個啥啊。”

琉球羣島的三個島國使者,分乘自己的使者船,由長江入口處進入了長江,至此,福州水師的使命就完成了,巢湖水師統領張德勝率巢湖水師,二十幾艘大型樓船在長江口出海口,迎接三國使者的船隊。三國使者看着這一長溜的水上樓房,感覺非常的稀奇,大明海上的戰艦是兩頭翹的尖底船,而長江的內河船卻是平底船,船的上半部婉約就是一棟棟移動的房屋,這些讓使者們百思不得其解。

張德勝的巢湖水師艦隊,拱衛着三國使者船和一艘大明特使船,沿着長江逆流而上,一路上經過的的城鎮和村莊,讓使者們驚奇不已,人口的密度竟然是如此之大,繁華程度更勝於福州了,他們心裡在想,這就是楊基說的江南的繁華了,大明果然是土地遼闊、人口衆多。行了大半天,就到達京城應天城江邊。

吏部早就在江邊搭建了三個使者的臨時使館,朝廷派出的官員們早就恭候在江邊碼頭了,楊基下船後,將三國使者介紹給前來接應的大臣們,大臣們將三國使者,帶到了爲他們營建的使館內暫時休息。

因使者們帶來了大批的貢品,所以,地方官府邊徵集了大批的馬車和民夫,在各國隨使人員的指揮下,將船上的貢品裝上了一輛輛的馬車上。

三天後,是一個黃道吉日,大明朝文武百官恭候在皇城門外,靜等着琉球三國的使者們前來朝貢,不一會,三路馬車由江邊使館行駛而來,車上是五花八門的物品。道路兩邊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羣,地方府衙派出了大量的衙役在維持秩序,駐軍也派出了大量的軍隊,沿途進行警戒,防止有人刺殺使者。

楊基和吏部官員們陪同三國使者,走在車隊的前面,這三天裡,楊基累壞了,他得儘快培訓這三國的使者,以便在覲見皇上時有失禮儀,中山國的使者和北山國的使者,還比較配合,但南山國的使者是西洋人,不喜歡給人下跪,無論楊基如何訓練,託菲爾就是不肯下跪,楊基沒辦法,只能讓他單膝下跪,這樣,託菲爾暫時妥協了,楊基這才鬆了一口氣。

三天的時間,楊基儘量的讓這三國使者們,學習朝廷中的基本禮儀,語言的禮貌,待人的禮節,三人儘量的也在迎合着楊基,他們也知道,不能惹怒大明朝,否則,自己的小島國就會不存在了。

衆大臣們簇擁着三國來使來到了皇宮外,三國的貢品自有專人來進行登記清點,楊基帶着三國使者進了乾清宮。皇帝與皇后在龍椅上就坐,楊基上前稟報:“啓稟皇上,今有琉球國的三國使者前來朝貢,等候覲見,請皇上接見!”

朱元璋:“傳!”

中山國使者泰期、北山國使者雅尼、南山國使者託菲爾走到殿前,三人跪下,託菲爾只是半跪着,餘巴上前將中山國國書呈上:“今中山國使者泰期,代表中山國國王查度,願意世世代代臣服大明,做大明朝的屬國,今獻上國書和貢品,請大明皇上接納。”

朱元璋:“呈上來!”

自有太監上前接過餘巴手中的國書和貢品清單,轉呈給了皇上朱元璋,朱元璋沒有看國書和貢品清單,早有大臣們都仔細的查看過了,朱元璋笑着對中山國使者泰期說:“朕同意你們中山國爲我大明的屬國,年年朝貢,互通商業。”

緊接着就是北山國的使者雅尼,同樣也是由一名隨使人員呈上國書和貢品清單,朱元璋照樣敷衍的說了一遍。然後就是託菲爾代表南山國,獻上國書和貢品清單。

其他兩國都是國王的王弟出使,而南山國國王居然派出了一名歐洲人代表出使,朝中大臣早有言語,說是這個南山國王心地不城。託菲爾解釋說:“王弟未成年,怕有失禮儀,也怕大明誤會在敷衍,所以就派我代爲出使,我與國王亦師亦友,國王委託與我,本人也想來見識見識一下,東方的這個神秘、傳奇的大國,請皇帝陛下勿怪!”

大臣們見這個洋鬼子說話得體,解釋的也比較合理,也就不再刁難他了,胡惟庸卻不想這樣放過他:“南山國使者閣下,不知道你的的國籍是否是南山國國籍?如果不是,你就不能代表南山國出使大明,也就是說,你的所作所爲不能代表南山國。”

託菲爾雖然是葡萄牙人,見過不少世面,他本人出身貴族家庭,只因被人陷害而出逃,但並不代表他缺乏知識,相反他更精通社交和航海知識,要不承查度也不會邀請他來出使大明。

見這位宰相大人的質問,託菲爾說:“尊敬的宰相閣下,我因家庭變故,亡命他鄉,蒙南山國國王承查度相邀,在南山國居住已有十來年了,葡萄牙早就將我排斥在外了,對我來說,南山國就是我的家鄉,承查度國王是我的學生兼好朋友,我認爲我完全可以代表南山國的一切,這也是承查度閣下賦予我的職責。”

楊基這時也說:“按照琉球國的習俗,國王已經委託了,那麼託菲爾是完全合法的,而且琉球三國原本就是一個國家,只因內部的分歧,他們才分爲三國的,其實他們的國旗圖案是一致的,民風民俗也是一樣的,語言文字同樣相同,根據海外的約定,他們都能代表自己的國家。”

朱元璋淡淡的說:“海外三國的臣服,象徵着我大明已經走向了強盛,將士們用自己的勇敢和頑強,在爲大明開疆拓土,在外面流血拼命,我們要珍惜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成果,要守住我們的每一寸土地。今天朕很高興,與衆卿家一起,設宴宴請三國使者,與天下同樂,這也是我大明開國以來最爲開心的一天,代表着海外臣服、天下歸心。”在衆大臣們山呼萬歲,恭祝國泰民安的頌詞中,朱元璋攜馬皇后,與大家一起走向宴會廳。

第二章 棋子、棋局、格局第八十九章 定遠之行第一百九十章 和談三第四十一章 趙德興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戰六第九十八章 遂寧城的悲哀第三十四章 大戰滁州二  血戰六合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九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一章 趙德興的悲哀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戰六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戰三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一章 約戰陳友諒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滅李部 殺雞嚇猴第七十一章 約戰陳友諒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兩國臣服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賞賜使者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一章 輪迴第六章 惹禍上身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一百三十一章 組建閩東四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總攬福建軍政第二章 棋子、棋局、格局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親第三十五章 大戰滁州三  再克兩城第一百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章 天倫之樂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三十三章 大戰滁州一  圍城打援第五十八章 重挫陳友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一十章 馮谷寶怒斬五寨主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賞賜使者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四十七章 徵糧徵稅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略閩東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南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一百二十七章 福州之戰五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富屯溪阻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水師三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八十九章 定遠之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七章 山村慘案第四十五章 懾服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在此較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閩西大捷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四章 一身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