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

就在蘇秦衣錦還鄉之際,縱親各國的伐秦大戲也在緊鑼密鼓地張羅。

大戲的主角是龐涓。經過縝密考慮,龐涓決定將伐秦大本營,也即中軍大帳設在澠池。澠池位於崤塞,是伐秦的前沿陣地。

陘山戰後,魏國再無大規模戰事,得有數年休養生息,龐涓也得有充裕時間籌備伐秦。然而,誠如蘇秦所言,秦有四塞之固,又在惠文公治下如日中天,龐涓並沒有完勝把握。沒想到蘇秦此時合縱成功,給龐涓一個意外之喜,使他一無後顧之憂,二得六國之力,自以爲對秦國穩操勝券了。

即便如此,龐涓並不是個魯莽的人。直覺告訴他,戰場上沒有百勝將軍,任何一次失手,都足以致命。他不懼死,他懼的是後人在青史上如何記載他的敗仗。自出鬼谷以來,他與周邊大國齊、趙、楚皆有交手,戰必勝,攻必克,但對韓國和秦國,依舊陌生。

韓與趙、魏同爲三晉,但力不如趙,更不比齊、楚,因而龐涓並不懼之。秦人卻是不同。

龐涓閉門謝客,將近年來收集到的所有秦人卷冊盡數取出,幾乎擺滿中軍大帳。龐涓一冊接一冊地翻閱,時不時陷入苦思,反覆擺弄他設計了不知千百遍的這局伐秦大棋,細到推敲每一步落子。

一連折騰三日,龐涓終於合上卷冊,開胃飽餐一頓,實實地睡一大覺,美美地洗個冷水澡,升帳落下他的第一枚棋子:連發五道請柬,召請昭陽、田嬰、肥義、公仲、子之五國縱親軍主將,外加自己助手、大魏三軍副將張猛,到他的中軍大帳共品佳釀。

五員主將中,唯獨趙軍主將肥義沒來。

代替肥義的是副將李義夫。李義夫膀大腰圓,濃眉環眼,一臉絡腮鬍子,外看是個莽夫,內中卻細,能謀善戰,歷任上黨郡的郡守,與韓三戰,與魏兩戰,三勝一平一負,算是趙國一員悍將了。說實在話,比起肥義,龐涓對他更有好感。

然而,該來的沒來,又聯想到趙肅侯不辭而別,龐涓心裡仍是一沉。見過禮,龐涓的目光利劍般直逼李義夫,半笑不笑道:“敢問李將軍,肥義將軍別是生病了吧?”

李義夫一怔:“咦,末將尚未稟報,將軍如何得知?”

“呵呵呵呵,”見李義夫表情驚訝,龐涓心裡稍稍釋然,目光也柔和一些,“如果不出在下所料,肥將軍所患一定不是尋常疾病。”

“神了!”李義夫越發驚愕。

齊國主將田嬰笑道:“李將軍,實話對你說吧,龐將軍是鬼穀神人,能前算八百,後算八百呢!”

衆人皆笑起來。

“嘿嘿嘿,”昭陽從鼻孔裡哂笑數聲,半是揭謎,半是逞能,“是呀是呀,肥將軍這鐵打的身子,尋常疾病何能傷害到他?李將軍,說說看,肥將軍所患何病?”

“昭將軍所言甚是。肥將軍是從馬上摔下來,傷到骨頭了。”

“哦?”衆人無不驚異,“養蜂的讓蜂蜇了!李將軍快說,肥將軍是如何摔傷的?”

“北地胡人獻來一匹寶馬,顏色血紅,說能日行千里。肥將軍喜甚,當即試騎,不想那馬性子極烈,沒走幾步,竟將肥將軍摜到地上,狠踩一腳。肥將軍的小腿骨被它踩斷了,這陣兒正打着綁腿將養呢。”

衆將無不愛馬,紛紛詢問,李義夫只好從頭細述一遍,將那寶馬講得神氣活現,聽得衆將如臨其境,唏噓不已,紛紛議論起胡馬來。

見話題越扯越遠了,龐涓重重咳嗽一聲,指着一邊的酒席笑道:“諸位將軍再不入座,美味佳餚可就涼了。”

座次早已排好,諸將紛紛入席。

龐涓自不客套,主位坐定,舉爵道:“諸位將軍遠道而來,光臨魏營,在下不勝感激,聊備薄酒陋席,敬請諸位品嚐。諸位慢飲,在下先乾爲敬!”

龐涓一口氣飲完,衆將也都飲下。

酒過數巡,龐涓切入正題:“諸位將軍,秦人肆虐,爲禍列國多年。今列國縱親,諸位君上共聚孟津,一笑泯滅過去恩怨,盟誓伐秦,共舉縱約長協調列國。如何伐之,縱約長旨令我等籌謀。蒙列位君上擡愛,在下暫屍主將之位,無奈孤陋寡聞,見少識淺,特邀諸位將軍共議,求請諸位不吝賜教,各獻妙策,共成此功。”

衆將互望一眼,田嬰笑道:“龐將軍,您是主將,想必早有伐秦妙策,我等謹聽吩咐!”

衆將無不附和。

“好好好,”龐涓笑着拱一拱手,“既然諸位金口難開,在下就先說幾句,算是拋磚引玉了。”緩緩起身,“諸位將軍,請隨我來。”

衆將起身,隨龐涓走至大帳左側,環列於一塊數丈見方的大木架邊,架上罩一塊巨大的草綠色綢緞幕布。衆將正自猜測,龐涓示意,早就候在一邊的參軍按動機關,一陣響動過後,草綠色幕布徐徐拉開,展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一個形象逼真、做工精細、比例適度的軍用沙盤,東至洛陽,西至關中,北至少樑,南至商於谷地,包括河東河西,山川地勢、城邑村落、關防壁壘盡在盤中,河水呈“L”字狀割開羣山,形成天塹峽谷,河水南側的函谷古道更如一條蚯蚓,在高山峽谷間蜿蜒迂折。

看到如此巧奪天工的精細之作,列國諸將無不驚駭。他們使用的形勢圖多是手工繪製,比例失調不說,標示也欠精準。此盤所示,卻是清清楚楚,一覽無餘。憑此一點,他們就輸龐涓一籌。

看到衆人驚詫,龐涓暗自得意。這是他動用軍中能工巧匠費時數年而拼湊出來的傑作,原計劃用以教練三軍諸將,不想這又派上威服列國的用場。

“諸位將軍,秦爲四塞之國,都是何塞呢?諸位請看。”龐涓拿起參軍遞過來的黑漆木杆,指着沙盤,“一塞,河水。此爲河水,自北而南,由壺口山南至少樑,再南至臨晉關,再南至陰晉,由此東拐,滔滔七百里。河水以西盡爲秦人所有,北爲義渠,山壑相連,我等勢力不及,堪爲一塞;自陰晉以東至函谷關,有函穀道約二百里,兩側山勢峻險,旁無他途,更有函谷雄關爲秦人所有,堪爲二塞;自華山以南,高山連綿,直至六百里商於谷地可通秦塞,今爲秦人所有,堪稱三塞;自商於谷地以南,有褒漢谷地數百里,可經終南山入秦,而褒漢諸邑半爲秦人奪佔,更有終南山奇險,堪稱四塞。秦據四塞,可抵百萬雄兵!”

這些是常識,作爲南征北戰的將軍,大家都是曉得的。然而,秦之四塞,多是作爲辭令和地圖標註,或僅存留在想象中,如今被龐涓這般做成沙盤,栩栩如生地再現在衆人眼前,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撼。遠在山東、與秦人少有接觸的田嬰,手心更是捏出一把虛汗。

“此爲地利。”龐涓話鋒一轉,“自商鞅變法後,秦人國勢日強,關中人口興旺,河西戶籍也大大增加。據在下所知,秦人總數或不低於四百五十萬衆,可徵之丁不下百萬,此爲人和。”

衆將面面相覷。

六國合力伐秦,力量對比一面倒,龐涓卻在此地處心積慮地誇大秦人之利,誰也忖不出他想表達什麼。

“諸位將軍,”龐涓話鋒一轉,聲音陡然提高,字字鏗鏘,“秦人所缺的只有一項,就是天時。是天要亡秦!天要亡秦,秦不得不亡!今六國縱親,六軍雲集,羣雄蟻至,更有諸位將軍身歷百戰,秦人即使佔據天塹,擁有四塞,我等鐵蹄照舊將其踏成肉餅,碾作肉末。”

“龐主將,”昭陽嘴角撇出一絲冷笑,“還是痛快點,說說你是如何把秦人踏成肉餅吧!”

“昭將軍莫急,制敵首要知敵。秦雖有地利,兼具人和,卻也有其軟肋,歸總爲五不利。”見諸將目光齊射過來,龐涓稍稍提高聲音,“一不利,秦先有河西之戰,後有商於之戰,雖然取勝,國力卻傷,致使其之後伐趙晉陽失利,伐韓宜陽未果,不敢再動刀兵;二不利,秦室易主,宮廷內爭,商鞅遭誅,新法受挫,尤其在河西、商於等地未得人心,流民紛紛再返河東;三不利,關中連旱三年,五穀減半,個別城邑出現饑荒,迫使秦宮開倉賑災;四不利,西戎諸部不穩,義渠時有騷擾,秦宮雖有安撫,卻難服其心;五不利,秦失商鞅,國無大才,雖得公孫衍,卻也不足爲懼。至於司馬錯,不過是一介匹夫,有勇無謀之徒。”

“龐將軍所言甚是。”田嬰拱手附和。

“再看秦國戰力,”龐涓再次指向沙盤,“秦雖有數十萬可徵之夫,卻多爲蒼頭,不堪一擊,具戰力的不過三十萬衆。除去各邑守卒和鎮守西戎、義渠邊關諸部,秦可用於抗我鐵蹄的不足十二萬衆。我有縱軍逾四十萬,戰車數千乘,無不是鐵甲之士,身歷百戰,因而,在下以爲,此番伐秦,只要謀略得當,部署出奇,我當穩操勝券。”

“龐主將,不要繞了,亮出你的宏圖大略吧!”昭陽急了。

“在下以爲,我可兵分三路,左路爲楚,出襄、宛,直取商於,破武關入秦;右路爲趙、燕,過汾水谷地,由義渠轄地西渡河水,自北向南攻伐河西,在下已說服義渠約好借道;中路爲韓、齊、魏三國聯軍,兵分兩路,一路直取函谷關,一路直取蒲阪關。三路大軍同時攻擊,秦必左支右絀,首尾失顧。”

平心而論,龐涓分頭進擊之謀既合理,又能部分避開六隊兵種不一、戰力不齊、將帥難以協調等諸多弱項,不失爲實用上策。

衆將正自思忖,昭陽冷冷說道:“此謀雖好,制秦卻是不濟。”

“哦?”龐涓緩緩轉向昭陽,“昭將軍可有良謀?”

“請問主將,如果擊敵,是掌有力,還是拳有力?”昭陽以問作答,同時伸出兩手,一手作掌,一手作拳。

“請將軍直言。”

“我六國縱親,爲的是形成合力,以勢壓敵。勢宜合不宜分。正如將軍方纔所言,秦有四塞之固,我若兵力分散,一塞亦不可破。我若兵合一處,任它銅牆鐵壁,必可碾爲粉末。”

昭陽說出此話,卻是出於私心。若按龐涓謀劃,由楚單取商於谷地,就與屈武所謀異曲同工。更要緊的是,對商於谷地,昭陽所知甚少。如果由楚單取商於,就等於他須將伐秦的主導權拱手讓予屈氏,從而錯失滅秦獨功。龐涓所言甚是,只要合縱軍攻克函谷,奪佔咸陽,商於自也不攻自破,唾手可得。那時,功勞簿上,根本就不會有他屈氏。

龐涓眉頭緊皺,目光掃向田嬰和公仲。

田嬰附和昭陽:“嗯,昭將軍所言有理,在下贊同。”

公仲曾在申不害麾下與昭陽交過手,對他本無顧忌,這又奉了昭侯旨意,實幫龐涓,更不把昭陽看在眼裡,瞥他一眼,朝龐涓拱手,朗聲叫道:“在下贊成龐將軍分兵合擊方略。”

龐涓衝他點下頭,轉望子之與李義夫:“昭將軍主張合兵一處,主攻函谷,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二人一齊拱手:“謹聽主將之命。”

龐涓還過禮,轉對昭陽微微拱手,語氣甚是緩和:“昭將軍,在下以爲,函谷路險道狹,秦人更在關前夾道築壘,易守難攻,既不利我軍兵力展開,又難以用勢。在下直言,請昭將軍三思。”

昭陽亦拱下手,微笑道:“將軍善於野戰,未必善於攻堅。不瞞將軍,在下帳前有巧匠一人,可制雲車。此車高約數丈,四周裝甲,下安數輪,可自由推移。每車能容十人,上有箭孔,一旦升起,憑它什麼壁壘,一如平地。只要突破此關,雖有關後兩百里狹谷,卻是敵我共之,我兵強糧足,遇關攻關,遇壘破壘,有何懼哉?”

見他執意如此,龐涓的雙眉漸漸擰起,思忖多時,點頭應道:“也好。昭將軍既有攻堅利器,在下同意兵合一處,在函谷關前與秦決戰。”轉問衆將,“諸位可有異議?”

公仲的嘴巴動了動,見其他人皆沒作聲,也合上了。

“好。既無異意,衆將聽令!”龐涓斂神凝氣,朗聲行使主將職權。

“謹聽大將軍吩咐!”衆將異口同聲。

“一個月後,各將本部兵馬開赴崤塞,會師伐秦!”

衆將得令散去。

龐涓留下昭陽、田嬰,就陘山、黃池舊事分別道歉,當場承諾,說魏王有旨,只要伐秦功成,魏對楚歸還陘山,對齊不再插手宋事。

宋國是齊國之癢,陘山是楚國之痛,二人聽到龐涓這般承諾,無不歡喜。尤其是昭陽,原本對龐涓有些成見,這陣兒前怨盡釋,相擁言歡。臨別時,龐涓再三叮囑他趕製雲車,昭陽滿口應承,興沖沖地乘車辭去。

二人剛一離帳,張猛急急跨進,朗聲稟道:“龐將軍,昭陽此謀當爲下下之策,將軍不駁反納,實令末將不解。”

龐涓呵呵笑道:“你真這麼想?”

“這麼想的不止末將。”

“哦?還有何人?”

“公仲將軍。公仲將軍臨別時,再三要末將代爲轉達。公仲將軍說,列國之兵宜分不宜合。我若四下出擊,一可發揮人多勢衆的優勢,二可分散秦人防禦。如此之多的兵力合在一處,六軍等於一軍,合縱不如不合!”

“唉,”龐涓長嘆一聲,“與我一心者,只有公仲將軍啊!”

“可將軍卻——”

“張將軍,此謀既不可,也未必不可。”

“這——”

龐涓將張猛引到沙盤前面,指沙盤道:“將軍請看,從澠池到陝,再到曲沃,長百餘里,除去數十里崤塞,餘皆坡緩谷闊,利於列隊屯紮。反觀秦人,從函谷關至陰晉,道狹谷窄,不利大軍運動,後援不足。我六軍齊集於此,更有楚國雲車攻堅,秦必震驚,也必死守函谷。谷狹人多,後備必不足。此時,將軍即引奇兵,從此處——”指向陰晉北面的河水,“就是封陵,秘密渡河,襲佔陰晉。”

張猛沉思一會兒,點頭讚道:“真是奇謀啊!若我渡河成功,莫說是襲佔陰晉,即使斬斷此處,兩側築壘,即可斷其函穀道往來交通,使函谷守軍陷入前有大軍、後無退路之絕境。”

“不不不,”龐涓果決應道,“一定要襲佔陰晉!只有襲佔陰晉,纔算完全拿下函穀道。拿下函穀道,千里秦川即無險可守。依秦人之力,如何拒我六國聯軍?”

“將軍所言甚是。不過,末將仍有一個擔心。”

“請講。”

“公孫衍足智多謀,尤其熟悉河西。末將當年與他有過交道,深知此人。將軍所謀,公孫衍必會防範。再說,河水難渡,此計緊要處在奇,在密,只要秦人稍有防範,我渡河之人就會陷入絕地。”

“那廝的確有些能耐。”龐涓看會兒沙盤,冷冷一笑,“那廝雖有能耐,卻也是老套了。在下多次琢磨那場大戰,公孫衍所爲,不過是些取勝俗套而已。那時,魏強秦弱,即使這些俗套,也足可保住河西不失。可惜我王暈頭了,連這也聽不進,白白送了河西。”

張猛歎服道:“將軍說得是,想起那場大戰,我就憋氣。”

“不過,此人也不可不防。爲保險起見,我可於此處,就是汾陰一線,另設疑兵一處,沿河水紮營結筏,大張旗鼓,必可迷惑秦人。”

“如此甚好。”

“公孫衍雖不足慮,另有一人,卻讓在下憂心。”

“何人?”

“孫臏!”

“他……不是瘋了嗎?聽說是投河死了。”

“那廝沒有投河,是讓秦人劫走了。”

“將軍是說,他在秦國?”張猛吃一大驚。

“是的。”龐涓鄭重點頭,“公子華喬裝戎狄商人,隱居大梁多時,趁我不備,將他竊走。在下聞訊後追至邊關,不意公子華偷樑換柱,陰謀得逞。”

“末將在秦多少有些耳目,未曾聽聞孫臏至秦之事。”

“是的。在下也曾使人探訪,迄今沒有查出。鬼谷數年,在下深知此人,詭計多端,表裡不一,這到秦國,不到關鍵辰光是不會顯山露水的。”

“將軍可有應策?”

“哼!”龐涓聳聳肩,冷笑一聲,“想他一個瘋子,能奈我何?再說,即使那廝不瘋,我倆單兵獨鬥,在下也未必怕他,何況眼下是六伐一,任他再有能耐,也不過是螳臂擋車!”

“將軍說得是。”張猛嘿嘿笑了。

離楚國方城北側的魯關不遠處,有一片連綿不絕的山巒,名喚堯山。相傳此山爲遠古華夏聖王堯帝故里,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林木蔥鬱,流溪飛瀑,溫泉星布,珍禽異獸,舉不勝舉,堪爲華夏勝境。

堯山深處有一奇絕洞天,一代鉅子墨翟在此誕生又埋骨於此。墨家弟子在鉅子葬身處,依山傍石搭起幾十幢簡陋房舍,號稱墨家大營。一年四季,總有新、老墨者在此聚會,追憶先師,修習墨道,堅實信念。

這所墨營是墨家第四代鉅子隨巢子一手建立起來的。中心是一幢簡陋、牢固的龐大草廳,竹木結構,山茅草頂,開闊敞亮,可容百人。

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35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2)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1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3)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14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3)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