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隻言片語

張輒看畢,親爲郭仲謹整好衣裳,結上腰帶,扶其坐下,方纔歸座,端身正坐,禮敬道:“郭子爲國辛苦,令人敬佩。”

郭先生接口道:“張先生勿折殺小兒。仲謹年少,哪知爲國辛苦,懵懂無知而已。”

張輒笑道:“郭先生教訓有方,故有少年如此。”兩人謙遜了一陣,方纔迴歸正題。張輒換回了稱呼,道:“仲謹身在縛中,可曾聽聞堂前堂下有秦軍話語可得一聞歟?”

郭仲謹愣了愣,道:“恐不入大方之耳!”

張輒道:“但言所聞,又何預哉!”

郭先生也鼓勵道:“汝但言所聞之事,取捨一決於君上與張公耳。”

張輒提醒地問道:“秦人可言何人爲將?”

郭仲謹道:“秦人多言‘剛侯’,意甚敬畏,敢是秦將!”

張輒用關中鄉談道:“可是言‘穰侯’?”

郭仲謹拍膝道:“正是此語,惟不知剛侯實乃何人。”

張輒改爲魏中官音道:“正是穰侯魏冉。”

郭先生道:“這便是了,芒卯將軍亦稱秦軍大將合該爲穰侯。”

張輒亦點頭道:“定然,定然。”又問郭仲謹道:“秦人還言過何人?”

郭仲謹道:“關中鄉談,着實難辨。隱隱聽聞還有福啓、福開,因其氏爲福,故記得。”

張輒轉向郭先生:“秦中可有福氏,堪爲大將?”

郭先生沉吟片刻道:“此事別人或者不知,臣從親厚處得知,秦王新得客卿名胡陽或胡傷,‘福開’或其名‘胡陽’,‘福啓’或‘胡卿’。”

張輒又用關中鄉談問道:“可是胡卿、胡陽?”

郭仲謹道:“聽不大真,依稀彷彿。”

張輒道:“他們何時入驛?”

郭仲謹道:“約在日出。”

張輒道:“何時出驛?”

郭仲謹道:“走一衆,來一衆,日間並無斷絕。至啓封殺聲傳來,驛中還有秦人秣馬進食。”

張輒問:“驛中存糧秣幾何?”

郭仲謹道:“新糧方入倉,屯囷皆滿,廊下、院中還有積蓄,驛中一年花銷俱在於此,僅一日消耗一空。”

張輒又問:“秦人如何號令?”

郭仲謹道:“聽不真,約是梆子響,長官呼喝、口令,就行整隊,出發。”

張輒問:“可曾聽聞有趣之事?現還憶得?”

郭仲謹道:“有趣之事?……似聽得有人言,他淨手後無物擦屎,就拿節符來刮。……哦,他們似乎把物品都藏在別的位置,隨身什麼也沒有。”

張輒問:“汝觀秦人可曾着甲?”

郭仲謹肯定地道:“不曾。就着一袍,束緊袖口。”

“可有馬和車?”

“有馬。車?未聞。車過驛門會有轆轆聲。”

張輒點點頭,道:“再有何趣事?”

郭仲謹又想了想,道:“似有人慾往裡中住宿,但將軍不允,——以往是可以的,——怨恨不已。……有人草履破敗,長官不許用秣草織履,強將吾等履襪剝去。……還有人將吾等衣裳等剝去……”郭仲謹的聲音越來越小,終於說不下去,停了下來。

張輒道:“他們剝去衣裳後,可曾打罵?”

郭仲謹道:“不曾。……然比打罵還難捱。……特別是夜間,又餓又冷又渴,還不能動彈。……”郭仲謹又說不下去了。信陵君親自上前,斟了一盞酒,遞給郭仲謹;郭仲謹感激地接過來,略略一禮,即一飲而盡。情緒略平緩了些。

張輒道:“仲謹驚勞交加,不可過於思慮。且回舍歇息,明日再說。”

一名門客要過來領路,郭先生道:“小子與臣同舍,就由臣引其前往,暫且告退!”

信陵君道:“郭先生如無他事,可以就便。”郭先生領着郭仲謹離開。

信陵君問張輒道:“張先生可有以教我?”

張輒道:“臣奉命與諸公子食,人各一酒一食一蔬一醬。諸公子多依禮而行。其中有須公子伯岸者,須賈大夫之子也,最爲豪爽。”

信陵君道:“芒氏公子申可有異動?”

張輒道:“不曾。安靜進餐,目不斜視,心無旁騖,勢若無事。”

信陵君道:“莫非芒氏不在其中?”

張輒道:“現時難斷其必,姑且觀之。”稍停片刻,張輒問道:“仲嶽先生與大梁尉何以離席?”

信陵君道:“大梁尉於途聞聽啓封失陷,焦慮成疾,心神不寧;仲嶽先生與引其與呂氏昆仲同往偏院安歇。”

張輒道:“呂氏昆仲何人也,竟得與大梁尉同行。”

信陵君道:“吾也初識。惟其言乃黃先生所薦,卻又無薦書。若非大梁尉引見,見面後並無一語及此。大梁尉言,途中多承呂氏相助,方得安穩。吾意大梁尉必知其心腹。”

張輒見自己的意思沒說清,就補充道:“呂氏可爲商賈?”

信陵君道:“吾卻不知。諸位先生可知呂氏何人也?何時與黃先生結識?”

座下一名門客移席道:“臣略知一二。”

信陵君道:“蔡先生與呂氏往來?”

蔡先生道:“非也。臣但從黃先生遊,略聞一二。”

信陵君道:“蔡先生請言其詳。”

蔡先生道:“臣出陣前,爲黃先生所邀,拜訪其宅。黃先生曾言,大梁城中新到呂氏,衛人也,呂太公之苗裔。其家族枝分葉散,其家以西地販鹽馬爲生。近來,鹽馬多爲秦王所獲,難有生息,意改販米糧。聞君上之名,欲往覲見,故託於黃先生之門。”

信陵君道:“黃先生邀先生,可是商議此事?”

蔡先生道:“非也。商賈之家,欲拜君上之門,多託於門客,此其常也。如其人無可觀者,多不得睹君上之面。臣觀黃先生之於呂氏,其意平平,非有卓拔晉呈之意。不意竟令隨侍大梁尉,任重如此。”

張輒道:“先生可與呂氏相見?”

蔡先生道:“不曾。”

張輒道:“先生何以爲此呂氏爲彼呂氏?”

蔡先生道:“以黃先生故,特憶此耳!”

張輒問過一句,並不再言。信陵羣見無話,擡手令蔡先生歸座。回過頭來問張輒道:“張先生突問呂氏,似有深意。”

張輒道:“大王突令大梁尉來陣中,爲何?大梁尉出陣前先至君府拜訪,爲何?黃先生令呂氏隨行,爲何?臣百思不得其解,故有疑也。”

第215 歃血爲誓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2章 俠客第8章 管城第124章 華陽城第15章 升帳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65章 執帚第240章 蓋聶第126章 傭車第120章 俠士第25章 仲嶽第129章 草舍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77章 聚兵第122章 豕三第372章 巴姊第150章 陳筮第27章 降服第85章 軍市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47章 龍陽君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58章 藍田玉第230章 司勝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44章 神蹟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50章 陳筮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31章 麻太公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59章 拜將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55章 共其利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92章 整軍第245章 入韓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327章 夜守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22章 善後第61章 席議第37章 點兵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73章 練兵第62章 兵符第169章 誘供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9章 降服(三)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6章 定奪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1章 籌謀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78章 帳議第348章 管仲明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71章 信用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87章 武將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60章 餱糧第275章 和議第70章 蔡澤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120章 俠士第52章 私議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6章 囿中第53章 私授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5章 仲嶽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97章 會魏齊第83章 俠士第28章 降服(二)第363章 韓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