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郭子仲謹

信陵君不意聽來聽去,只聽到這個,心下有些失望。仲嶽以眼暗示信陵君,信陵君會意,道:“令昆仲想是飢疲,營中甚是狼狽,不得佳餚。但得薄粥,聊備充飢。營務在身,不得奉陪,敢請仲嶽先生相代。”仲嶽起身,道:“君上有命,敢不從之。大梁尉旅途勞頓,又兼怒氣攻心,實不堪再坐營中,願以一帳息之。”

信陵君道:“分配房舍,乃張卿所司。現張卿正與衆公子聚,如之奈何?”

仲嶽先生道:“以臣所知,鄭公子養傷之所,倒還清靜。可備一席,聊以暫息。待張卿歸來,再行調和。”

信陵君道:“此議甚善。”又對大梁尉道:“鄭公子乃一武卒,日前非鄭公子捨命相救,吾身幾不保矣。被創甚重,幸得仲嶽先生妙手,已然向痊。現鄰仲嶽先生而居,無人打擾。小城陣中陋易,願勿介意。”

大梁尉起身禮道:“臣無狀,行爲悖逆,萬死難贖。何敢於陣中安臥!”

信陵君道:“大梁尉忠勤國事,無人不知。今有小恙,何惜片刻之息,以存有用之身。”

大梁尉再三遜謝,信陵君不許,方隨仲嶽先生離開,二呂也跟在後面。

信陵君見人已去遠,周圍只剩下自己門客,遂問道:“啓封之事如何毫無警訊?”

長於外事的郭先生拱手道:“臣適才得啓封內報,秦軍於昨夜陷城。”

信陵君眼光一亮,道:“何人來報?可是出自啓封?可否邀來一見?”

郭先生道:“其人乃臣族子,蓋驛卒爾。勢窘來投,現在營中,君上如召,即可來見。”

信陵君道:“先生且言其說,少時召見。”一面請一位與郭少見過面的門客去請郭少。

郭先生道:“臣於黃昏見其人狼狽,勿勿一語,亦未得其詳,故亦未報與君上。”

信陵君道:“先生但言其所知。”

郭先生道:“其人但言,昨晨秦軍突然而至。所有人等,俱集一處,無人得出,故沿途了無音訊。他在圍中飢渴一日,方得乘隙逃出。”

正說之間,郭少已經帶到。其人面色憔悴,滿身塵土。聞聽信陵君召見,又有幾碗粟米下肚,倒也打起了十分精神,在階下就遠遠地匍匐在地,口稱:“啓西驛卒郭仲謹奉召來見!”信陵君命郭先生引至堂上,就命在郭先生肩下坐下。

信陵君道:“可將這兩日遇秦經過大略言來。”

郭仲謹道:“昨日,吾驛中諸人集於一處,尚未飧食,忽聞得腳步聲響,正欲出驛觀瞧,秦軍已闖入門來。吾等五人,尚未及起,已爲所禽。就割吾衣將吾等縛起,擲於堂內。只耳聞有車馬之聲而過,卻不得眼見。吾等被縛一日,至夜間聞啓封殺聲。今晨有鄉人至驛,見吾等狀,乃解縛相救,方逃得性命。”

郭先生問道:“從昨晨至今晨,汝等被縛竟日?”

郭仲謹道:“正是!”

郭先生道:“驛中車馬糧草……”

郭仲謹道:“俱爲秦人所擄。”

信陵君聞言嘆息不止,問道:“可知秦軍何人爲將?”

郭仲謹道:“不知。”

正言之間,張輒上至堂上,敬禮道:“臣已奉君命饗諸公子,俱至營中設帳安歇。”

信陵君道:“諸公子入營,不可過逸,亦不可如下卒之勞。設帳安歇,正當其分。張先生調配恰如其分。”又轉向郭仲謹,道:“此郭先生之族子仲謹,啓西驛卒,方從秦軍逃出,投奔郭先生。此前正言說與啓西遇秦軍事。”

張輒聽了,顯出很感興趣的樣子,道:“哦,敢聞其詳。”

信陵君道:“仲謹可再言之。”

郭仲謹說過一遍,回憶起更多細節,道:“昨日,吾驛中人應名已過,聚於驛中炊食。那日驛中火種熄滅,大家說回家取火種,驛吏崔伯言可鑽木取火。吾等感覺新奇,遂圍而觀之。我們就院中取了些枯葉,崔伯取一弓弦纏於一根木條上,在另一個木條上這樣來回鑽。良久出煙,出火,點燃了枯葉,點着了火。吾等俱大笑,就院內井中取水烹粟。粟未熟,聞門外有多人腳步聲響。崔伯言,大清早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要我們出去看看。封三黑起身開門,門開時一聲驚叫。我們都擡起頭觀望,一衆秦軍已經衝進門來。我們開始還未識何事,有人大喊‘秦軍來了’,我們方悟,但已被夾戟及身。三四個人侍候一個,都把吾等壓在地上,不得動彈。剝去上衣,扯成條,把吾等手足一一縛起。擡到堂上,用席掩蓋。吾等誰也不敢動,只耳聞得外邊聲響,也說不清是什麼。後來聲音沒了,天暗下去了,又突然遠遠傳來喊殺聲。這時聽到崔伯道:‘啓封完了。’吾等方悟秦軍是從啓西驛奔啓封而去。再後來,天亮了,有鄉人入驛來,喊叫‘大吏何在’。吾等這才緩回氣來。崔伯叫起來。鄉人上堂,將吾等一一解釋。崔伯言,驛中已經不可再駐,要吾等分頭尋親投靠。吾知大父在長城外軍中,遂奔來投靠。”

張輒問道:“從昨至今竟日,子全爲所縛,爲席所掩?”

郭仲謹道:“正是。”

張輒問道:“所縛處可得觀否?”

郭仲謹道:“君上面前揎衣露體,恐大不敬。”

信陵君道:“急則從權,與禮何傷。願仲謹勿辭。”

郭仲謹遂解開衣襟,但見從胸至臂,青紫猶存。張輒一一撫看,嘆息不止:“何縛之緊也!腿上可還有?”

郭仲謹又解開腰帶,整個露出身體。小腿從膝以下亦俱青紫。張輒問道:“所用何衣?”

郭仲謹答:“時常所着粗麻。”

張輒道:“皮甲何在?”

郭仲謹道:“小子無有皮甲。”

見張輒露出疑問的表情,郭先生代答道:“此子雖充驛站,卻非武卒;驛中但食二餐而已。”

信陵君問:“可曾一試?”

郭先生道:“吾魏數年未補武卒,雖有其心,奈時勢何!”

張輒道:“如非措手不及,爾意如何抗之?”

郭仲謹道:“堂上有戟、棍、弩、箭,或可一搏。”

信陵君點頭道:“壯哉!”

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43章 伐兵第170章 遠迎第68章 城北驛第145章 曾季第67章 交酒第22章 俠客第67章 交酒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34章 訪友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72章 節鉞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3章 出城第58章 藍田玉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44章 神蹟第237章 圖秦第7章 圃田第168章 夜襲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82章 出城第327章 夜守第50章 防民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26章 傭車第41章 備戰第11章 離城第366章 寧治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94章 陰謀第92章 整軍第27章 降服第39章 列陣(二)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65章 破臉第80章 司馬堂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章 籌謀第320章 封賞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28章 階父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82章 爭武卒第32章 陷城(三)第96章 隻言片語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0章 遠迎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1章 籌謀第372章 巴姊第228章 戰臨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8章 降服(二)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21章 除警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75章 和議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58章 女閭第372章 巴姊第194章 追蹤第171章 信用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47章 尉氏第261章 秦箭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43章 夜行第68章 城北驛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57章 樑尉公子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3章 出城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77章 聚兵第366章 寧治第15章 升帳第128章 階父第180章 軍使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