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商賈

大梁尉忽作省悟道:“是吾疏忽了。大子乃爲催糧而來,非隨徵者。請大子隨意。”

芒寅道:“小子不幸,未能附樑尉之後,卻也系從軍。樑尉教訓得是。”

大梁尉道:“適才芒申公子傳將軍令,大子與虎仲先生往陳留催糧,是耶,非耶?”

芒寅道:“小子有情回稟,請揮退左右。”

大梁尉疑惑地望了芒寅一眼,示意隨從下堂。連芒申在內全都顯出意外的神情,衆人在樑尉公子的引導下,全都退到堂外。芒寅從前裳下掏出一個皮袋,道:“小子奉命出城掌城外民軍,願大梁尉相助。”

大梁尉訝道:“原來大子身負重任,吾卻不知,唐突大子,就此陪罪。”

芒寅道:“其間還有隱情,願大梁尉慎勿泄露。”

大梁尉道:“敢不從命!”

芒寅道:“小子怎敢!”

大梁尉道:“大子重任,本不當問。卻爲何與吾同行?”

芒寅道:“小子少經戰事,值此亂時,出城時恐舉止失措,糜爛時勢。惟思以大梁尉之車駕爲依止,則庶幾矣。”

大梁尉道:“大子思慮周詳,非吾等所及。如與吾同出,尚望大子依吾計而行。”

芒寅道:“正要大梁尉教訓!”

大梁尉道:“少時,由芒申公子助大子換商賈布衣,戎服容出城後再換;大子革車請暫寄寓下,回城後再行歸還。”

芒寅還要再問,大梁尉不待他說話,即出門將樑尉公子喚來,吩咐他再備一套布衣與大子。樑尉公子答應着去了。

大梁尉進門後,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芒寅一眼,道:“大子出陣,似無器械隨身。”

芒寅心中又是一驚,連忙低頭行禮掩飾過去,道:“大梁尉目光如炬,……按禮,小子當旦日家父拜將後,方可領符出陣,惟父以爲軍情緊急,故小子越禮而行,託庇於大梁尉,先行出城,陣前效力。明日武卒出城時,方將一應所需於營前交割。”

大梁尉又望了他一眼,道:“勤勞王事,芒氏一族真良臣也。”

芒寅不敢回話,只再行禮遜謝。見大梁尉不再提問,芒寅壯着膽子問道:“大梁尉令小子寄車駕與府上,小子愚鈍不明,願大梁尉教訓!”

大梁尉道:“夜來吾等全着布衣出城。出城後自有去處換裝,車駕也盡在城外。大子少時便知。現在時辰尚早,大子可稍事歇息。”旋又讓請芒寅走出門外,喚了聲“芒公子”,芒申來到階下行禮。大梁尉道:“汝雖方至吾府,姑爲東道,請大子與虎仲先生至汝下處歇息。日晡同來堂前一餐。將吾等出城之計詳盡告知。”

芒申行禮後,向芒寅和虎仲先生作了個邀請的手勢。芒寅見如此陣仗,也就下階,與虎仲先生一同向大梁尉端正行禮,又向芒申致禮,跟着芒申向東廂房而去。

分配給芒申的廂房不大,只一席一幾,芒申將兩人讓到席上就座,自己則席地而坐相陪。芒申道:“大梁尉以城外形勢不明,不便大開城門而出。擬假商賈之名,從北水出城。”

虎仲先生神情一變,道:“大梁尉……竟也能走商路?”

芒申道:“似有深交,非淺短日近也。”

虎仲先生道:“大梁尉亦英雄也。大子此行倒要小心在意。”

芒寅道:“此言何意?”

虎仲先生道:“此處非商議之地。”

芒申道:“伯兄何難?”

芒寅道:“不過赴陳留催糧而已,值秦軍圍城,故難耳。否則易事也。”

芒申見芒寅不願再說,臉上神色不定,卻也不再問,轉道:“商賈之服蓋亦出於商家。不知其價幾何。”

虎仲先生道:“向公子討價否?”

芒申道:“倒也未聞。”

虎仲先生道:“區區幾件布衣,倒也不必承他人情,照付便是。”

芒申道:“理必如此。少頃衣至,吾且問價照付。”

虎仲先生道:“正是此理。大子可從旁相助。”

芒寅道:“喏。”

虎仲先生道:“臣隨大子奔走,自隅中至日晡,滴水未進,倒有些口渴。不知大梁尉府可討得水吃?”

正說之間,門外有人高聲道:“大梁尉奉大子等清酒一罐。”芒申回頭看時,一名舍人拎着一水罐站在門口。芒寅、芒申和虎仲先生一同起身,芒寅上前行禮,芒申從舍人手中接過水罐,均道:“謝大梁尉賜酒。”舍人還禮而去。虎仲先生輕輕一碰芒寅,芒寅會意,執手送出門外,直至階下,而虎仲先生也跟着走出來行禮,兩人一直待舍人走遠方纔回身,眼睛有意無意地掃視着四周,以及相鄰的房舍。

進入房間後,芒寅悄聲道:“先生有所感?”

虎仲先生制止道:“未可必也。”

芒寅目視芒申道:“卻是爲難申弟!”

芒申會意道:“何以言此!弟雖僅有三日餱糧隨身,伯兄一出,定能成功。又何難之有!”

虎仲先生道:“我大梁難,秦人更難。只要秦人覓食無着,不過十天半月,自然退去。大子糧或未至,而敵已退,也未可知。”

芒寅道:“只籍先生吉言!”

芒申從罐上取下陶盞,先從罐中頃出少許,灑在地上,三人默默聞了聞,未聞異味;芒申又頃出少許,自己咂了咂,旋遞給芒寅、虎仲先生依次咂了咂,各覺無異,芒申纔將罐中水頃出,先敬虎仲先生,再敬芒寅,最後自己飲了一口。各人俱道一聲“好”,復將盞酙滿,置於案上。

芒寅問道:“大梁尉府何如而有如此甘冽之酒?”

芒申回道:“弟入府後,聞其府上言談,似後院中新打一井,頗甘冽可口,無需澄淨,直可入酒。”

虎仲先生道:“如此府前賣酒,倒也不無小補。”衆人聞之莞爾。芒寅舉盞再飲一口,道:“的是清冽。吾家中卻無此井。”

虎仲先生道:“豈止府上,大梁城中,……,只怕魏王宮中,也無這等甘泉。”

三人如此談論些閒事,卻聞叩門之聲。門聲吱呀,一人匆匆地吩咐道:“將筐搬入。”旋又稟道:“布衣雜物已取至。”只聽得大梁尉之聲:“請衆人堂前領受。”

芒寅等三人聞聲起立,出了門,來至堂前;其他房間也陸續有人出來,俱在堂前依次站立。卻見門外兩人擡着一個碩大的柳筐進來,堂前放下,揭開蓋,卻是一筐衣裳。

第243章 伐兵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57章 交糧第25章 仲嶽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55章 共其利第77章 聚兵第222章 善後第338章 祭壇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03章 韓襲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136章 宴前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0章 麻三第54章 賣王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30章 陷城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6章 謀定第30章 陷城第308章 救暴鳶第366章 寧治第32章 陷城(三)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29章 初戰第282章 疑雲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71章 信用第136章 宴前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55章 段子幹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72章 巴姊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37章 圖秦第165章 破臉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73章 練兵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22章 豕三第103章 危機第9章 有刺客第230章 司勝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333章 積竹柲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73章 練兵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91章 美酒美姬第4章 信陵君第235章 貴公子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202章 倉城第94章 再入小城第64章 布衣第173章 夜議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92章 整軍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37章 圖秦第340章 三牲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95章 覆命第135章 打探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2章 張輒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2章 陷城(三)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65章 執帚第206章 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