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兵符

芒卯洗浴出來,直接去了兩名侍妾安排的一間靜室,他要齋戒;餐食也直接送到靜室,不用醬酢,只略加些鹽梅。芒寅去稟報席間議論的事,他也只說了句“凡事與虎仲先生商議行事。啓程時不必過來辭行,只向母親告辭即可”。問及明日衆弟兄的安排時,芒卯只推明日再說。芒寅回到席間轉告,衆弟兄都莫名其妙;虎仲先生只說略事準備就啓程,起身回家了;車右先生依然是一臉莫測高深的樣子。

芒寅無奈,只得請車右先生歇息,自己和弟兄們出來。幾人一同上房與母親閒談一會兒,也不得要領;又一起到偏院套車,幾人議論,大家也都感覺萬事沒有把握,但也沒有萬全之策,只能認可到時隨機應變。芒辰道:“伯兄有三險:追糧車不及,陷於秦人,一也;追及糧車,爲秦人所擄,二也;追及糧車,爲秦人所躡,及於陳留,三也。伯兄有三安:兄從東道,糧車亦從東道,兄與糧車安然入大梁,一也;兄從東道,糧車從北道,兄追及糧車,而秦人不知,二也;兄追及糧車,爲秦人所察,但不知吾爲何人,三也。”

芒寅道:“秦人方入關,至大梁需三日,至今已去一日夜,明日大梁城下至多隻有少量哨探。大股秦軍還需一日方至。如應辰弟之言,爲兄必安。”

芒辰道:“兵貴神速,不可必秦人三日方至。依弟之見,兄當速行,不必待大梁尉。”

芒寅道:“大梁閉城,無大梁尉何以出城?”

芒辰道:“難道城外民軍就不需統領嗎?”

芒寅道:“虎仲先生所言,弟變有此意?”

芒辰道:“兄稟此事,父親何言?”

芒寅道:“未置一語!只說凡事與虎仲先生商議。”

芒辰道:“如此,事不宜遲,兄當速往魏相府領虎符。”

芒寅道:“待吾稟明父親,領節符前往。”

芒辰連忙攔道:“伯兄不必如此。父親齋戒,怎好打攪。昨夜計議已定,又何必再請。兄乃芒氏大子,何人不知,又何勞節符!”

芒寅不解道:“爲何如此?”

芒辰道:“蓋兄出城實非領軍。故父親只言凡事與虎仲先生商議而行。如此萬事留有退步。”

芒寅道:“如此,卻叫爲兄爲惡人!”

芒辰道:“以兄之才,加之虎仲先生輔佐,定能建功而歸。何言惡人!”

芒寅道:“勢已至此,不得不發。諸弟備好車且歇息,吾即更衣。”兄弟三人各自行禮,送芒寅離去。

芒亥道:“辰叔又說些什麼呢,爲何不讓伯兄請父親?”

芒辰道:“出城之事,本是伯、仲二兄之事。今申弟已出,伯兄只能獨自出城,仲兄需留城內輔佐父親。如父親知伯兄獨自出城,愛子心切,必令仲兄出城相助。伯兄憐父之心,故不辭而別。”

芒亥道:“那爲何叫伯兄做惡人?”

芒辰道:“伯兄雖懷純孝,於禮不符,故曰‘惡人’。”

芒亥道:“果然,果然。來日父親怪罪時,倒要分辯。”

芒辰道:“到時全憑仲兄相保!”其他兩人見芒辰打趣芒亥,一起偷笑。

少時,芒寅更衣已畢,獨立堂前。三弟均已回房,虎仲先生未至,堂前一片沉靜。芒寅倒背雙手,仰頭望天。時值正午,日色昏沉,倒不似前兩日晴朗。又想起出城之事,心中不免忐忑。正沉思間,忽聽叩門之聲,出來張望,卻是虎仲先生更衣再來。芒寅趕緊開門將其迎入堂上。虎仲先生仍舊一身布衣,外套羊裘,頭上只束一幘巾,身上一個包袱,端的是商家打扮。

芒寅道:“謹領先生之教,少時寅即往相府請符,正待先生相助。”

虎仲先生道:“如此,日近中天,正好前往。從現時起,臣以布衣充左右,大子不得再認先生。千萬千萬。”

芒寅道:“此爲何意!”

虎仲先生道:“非此不足以完糧秣,願大子俯允。”

芒寅道:“如此,卻委屈先生。”

虎仲先生道:“事勢如此,非可他求。”

兩人將套好的車拉出裡中,上車駛去。芒寅道:“當以何策求符。”虎仲先生道:“但言段子幹,事無不成!”兩人相視而笑。

到了相府前,芒寅一人進府,虎仲先生在門外看車。門人見虎仲先生布衣裝束,也不多問,只當芒府舍人一類。相府近南城牆,只隔一街;鴻溝從宮牆外迤邐而來,穿南門而出。街上沒有行人,只有巡邏、換哨的武卒不時走過。約等日頭偏西,相府門開,卻是魏齊親將芒寅送出府外,執手相別。

芒寅上車後,虎仲先生駕車而去。直到過了橋,芒寅才恨恨地吐了口氣,道:“老賊!”

虎仲先生問道:“事且不順?”

芒寅道:“百方刁難!”

虎仲先生道:“所爲何情?”

芒寅道:“惟恐吾父子不用命耳,定要父親手札。”

虎仲先生道:“技止此耳,何足道哉!吾見其禮大子甚敬,卻是爲何?”

芒寅道:“雖則刁難,禮數倒是不缺。”

虎仲先生道:“將置段子幹於何地?”

芒寅道:“只言段子不必出城,而功必歸之。”

虎仲先生道:“僅此足矣?”

芒寅道:“多方詰問,吾只不改口,道得隨機應變。魏相也只得應承下來。”

虎仲先生道:“如此甚好。主上拜將,大子出城,又得大梁城外兵符,諒也無大事。大子且回府整頓,少頃即往大梁尉府。”

不多時,芒寅一行到家。從兄弟上前詢問,芒寅一一解答;又一同前往靜室請示,芒卯不見,芒寅只得在門外稟明,芒卯也不多言,再說了遍凡事與虎仲先生商議,便不再言聲。芒寅等久候無果,只得悄然行禮離開。芒寅只讓衆兄弟準備兩人兩日餱糧,四馬一日草料,只掛在革車之上,不帶輜車。自己則再到後堂辭別母親,言明出門較久,時勢混亂,母親多加保重之類。母親也照例囑咐一路小心謹慎,遇事多與人商議。少時事畢,芒寅再與虎仲先生一起出門。

少時至大梁尉府前,芒寅遞上自己的節符,樑尉公子親出迎接,大梁尉則迎到堂前,身後侍立的三人中,就有芒申。芒寅見此儀仗,早早地執手當胸,快步趨前行禮。大梁尉執手還禮,卻見虎仲先生牽馬入府,連忙上前攔下,躬身一禮。虎仲先生避開道:“布衣之身,不敢當君子之禮。”

大梁尉道:“虎仲先生乃芒氏重臣,焉得不敬!”伸手要接虎仲先生的馬繮,慌得樑尉公子和門房、舍人一起上前,從虎仲先生手中接過馬繮,將其扶開。

虎仲先生無奈,只得與大梁尉及以下衆人見禮,芒申也過來與兩人見禮。大梁尉邀兩人上堂,兩人不肯,只隨在大梁尉身後入堂。芒寅要解履,大梁尉制止道:“國容不入軍,汝觀衆人俱着履,願大子從之。”芒寅心中一跳,連忙道:“小子無知,幸樑尉教訓。”

第358章 夜聚第173章 夜議第240章 蓋聶第282章 疑雲第63章 商賈第151章 匯合第126章 傭車第260章 議連衡第56章 計謀第261章 秦箭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47章 龍陽君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22章 善後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9章 邂逅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85章 見陳公第295章 示警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57章 管祭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章 鄭安平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77章 點軍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71章 明勸賞罰125章 洛陽白氏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5章 夜行第10章 麻三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48章 管仲明第33章 出城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87章 武將第87章 武將第48章 真心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34章 旦夕評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61章 席議第58章 藍田玉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38章 列陣(一)第44章 入城第33章 出城第327章 夜守第303章 韓襲第104章 夜訪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1章 離城第222章 善後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22章 豕三第37章 點兵第156章 過橋第240章 蓋聶第124章 華陽城第358章 夜聚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82章 疑雲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45章 入韓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56章 訪圃田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366章 寧治第244章 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