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餱糧

芒氏父子來到府前,卻見樑尉公子駐車於門前,芒申已經不見。衆人停下腳步,樑尉公子快步趨來行禮。芒卯回禮,道:“犬子無禮,怎可令貴人駐於門下。萬乞恕罪。請公子不棄,稍息歇馬。”

樑尉公子道:“王事不顧家,戰事不顧身,士之本也。今家父領王命出陣,不顧身家;小子雖未出陣,奉父命侍公子,不敢顧身,但立馬而待,分也。”

芒卯道:“樑尉公子家澤綿長,芒氏不如也。然破家爲國,不敢後也。芒申多出陣,所積糧秣已盡。請公子稍待,吾父子必掃倉倒釜以助。”

樑尉公子道:“芒氏一門身事國家,誰不欽敬!小子少不經事,口不擇言,將軍勿怪!”

芒卯道:“公子過矣!‘王事不顧家,戰事不顧身,士之本也。’公子之言,有如金玉,當銘之座右,時時警省。”

兩人互禮相辭。芒氏父子拉車入府。三子卸車,芒卯與兩位先生徑向堂上而來。見舍人在徑旁見禮,遂回禮道:“申兒何在?”

舍人答道:“在後堂與夫人敘別。”

芒卯罵道:“無知狂兒,王事不顧家,戰事不顧身,士之本也。今奉王命出陣,卻拘於家事,成何道理!”舍人不知所云,不敢答言。虎仲先生道:“主上不必動怒,雖言不顧家,倫常亦不可廢。公子天性慈孝,難得,難得。”

芒卯又問:“公子出陣糧秣可已齊備?”

舍人道:“主上出征方歸,府中糧秣尚未補足。現僅留三日口糧與日常馬秣,餘者盡付公子。然尚不足一輜車。”

芒卯問:“前日出徵時,得無糧秣補入?”

舍人道:“主上前日出徵,即動用府中存糧;倉糧已調,惟在途中;目下值兵亂,恐難接濟。”

芒卯問:“糧運到何處。”

舍人道:“尚無音訊。以往常推算,應剛裝車出運,三日後可至。惟兵亂之時,恐需另尋別路,甚或停運。”

芒卯突然問道:“往常運糧取何道入樑?”

舍人道:“陳留入樑,不外兩途,或南道,或東道。今南道遇警,多取東道而來。”

芒卯頓足道:“疏忽了!爾且退下。兩位先生請!”

三人直入大堂。芒卯道:“不意家事竟出差池。此事還需煩勞先生。”

兩人行禮道:“敢問何事?”

芒卯道:“家下祿田在陳留,離城九十里。微賤出征,世道尚屬清平,故掃家而出,意倉糧不過數日即可運至。事遭顛仆,時世變動,大梁竟猝入戰亂;微賤見事不明,糧秣掃數留陣前贈信陵君。現申兒出征,竟無糧秣可用!而陳留之糧正待運出。大梁一日數警,糧秣怎得入城,豈非爲他人所有?”

虎仲先生道:“陳留之糧運出與否?”

芒卯道:“音訊全無!”

虎仲先生道:“這卻爲難。如能知糧車所在,還能思策。”

芒卯道:“此正需先生爲吾一籌!”

車右先生道:“當務之急是需找到糧車。糧車既得,取捨在我,何往不得!”

芒卯沉思片刻,道:“此事還需虎仲先生助我!”

虎仲先生道:“當得效勞!”

芒卯道:“勞先生與犬子潛出大梁,至陳留截住糧車。相機而行。這之後隨機應變,非先生不辦,願先生爲吾決之。”

虎仲先生道:“主上差遣,臣不敢辭。願主上以規矩見示。”

芒卯道:“吾遣大子寅兒相隨。凡事但憑先生決之,寅兒代吾辦理。”

正說話間,先行回家的芒申和芒寅到了。芒申甲冑鮮明,佩劍長矛;芒寅則已更衣,閒閒地穿着寬袍。兩人見過禮,立於堂下。芒寅道:“沐湯已備好,請父親就浴。”

芒卯暫時沒有理芒寅,轉向芒申道:“家中糧秣不足,難以支撐,汝可攜三日餱糧先行出陣。目下戰警四起,城門難開。寅兒與虎仲先生隨申兒出城,直赴陳留轉運糧秣至陣前接濟。”

芒申聞言一怔,又不好回言,只得喏喏行禮。芒寅也吃了一驚,拿眼瞟向虎仲先生,但見虎仲先生微微點頜。

芒卯道:“餱糧可曾齊備?”

芒申回道:“兒返家後,已備三日餱糧,十日粟米,十日秣草,俱已裝車。”

芒卯道:“餱糧隨身,輜車不發。汝即刻隨樑尉公子回大梁尉府司其職,並面稟家中糧秣不足之事,並言少時寅兒和虎仲先生即到府上拜見。”見芒申不明所以,芒卯又補充道:“不必疑慮,陣前有信陵君,彼仁義公子,必不令汝爲難;且吾父子前日留下的糧秣應未用盡,足以支持。大梁警起,陳留運糧恐難入城,家中只能盡其所有,節儉度日。”

芒申行禮,喏喏而退,自去偏院,從車上取出餱糧掛上出門。

芒寅又道:“沐湯已備好,請父親就浴。”

芒卯道:“且至暖閣議事。”

芒寅疑惑不語。芒卯也不理他,只顧邀兩位先生向暖閣而去。芒寅只得跟在後面。

進入暖閣,四人敘禮依序而坐。芒卯對芒寅道:“陳留之糧恐已運出,如不截下,必爲秦人所掠。汝且換裝,隨虎仲先生出城往陳留,務必截住糧車,不往大梁。至於糧車處置,當隨機應變,究竟如何,與虎仲先生斟酌而行。”

芒寅道:“不送往陣前?”

芒卯道:“如形勢順暢,自然送往陣前。但當隨機應變,不可拘執。”

虎仲先生問道:“何以先之!”

芒卯道:“全賴先生成全!”

虎仲先生道:“臣必不辱使命。”

聽着這天書般的對答,芒寅更加疑惑不定,道:“請父親明示!”

芒卯道:“少時,汝與虎仲先生乘車往大梁尉府,明言家中糧秣斷絕,需至陳留封地運糧。惟值大梁戰警,內外斷絕。請與大梁尉同行出城。”

芒寅雖還是不明,依然回了聲“喏”。

芒卯續道:“大梁尉從何門而出,尚在機密。汝出城後,轉東門外大道直趨陳留,務要趕上運糧車隊,切勿往大梁運糧。”

芒寅道:“勿運?”

芒卯道:“勿運!家中雖糧秣短少,節省騰挪還可應付。如貿然運糧入危城,則難保不測。”

芒寅道:“那……陣前……”

芒卯道:“如能辦,則暫回陳留,集鄉民據守。否則,聽虎仲先生裁處。”

芒寅執手道:“喏!”

芒卯道:“兩位先生舍下一餐,微賤暫往沐浴,少時再來相陪。”

虎仲先生道:“不敢擾勞!”

芒卯道:“先生何吝一餐!寅兒可陪先生,餐後侍候虎仲先生更衣、備車,即可同往大梁尉府。”

第84章 侯嬴第182章 爭武卒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13章 贈劍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59章 拜將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38章 議兵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44章 訪老第334章 訪友第195章 覆命第145章 曾季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0章 陷城第43章 等待第35章 計議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13章 計糧第151章 匯合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43章 伐兵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327章 夜守第20章 行刺第50章 防民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30章 陷城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48章 真心第358章 夜聚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60章 議連衡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72章 節鉞第243章 伐兵第144章 訪老第16章 巡哨第320章 封賞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43章 等待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164章 失散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56章 過橋第182章 爭武卒第169章 誘供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30章 司勝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52章 私議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章 鄭安平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30章 司勝第1章 鄭安平第8章 管城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85章 見陳公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42章 刺探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95章 覆命第45章 回朝第162章 離啓封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13章 計糧第37章 點兵第294章 陰謀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0章 麻三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17章 奸細第63章 商賈第323章 訪夷門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