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中官親至

將三人引入城來,三人一眼就看見栓在城邊的兩匹馬,道:“此二馬甚神駿!”

郭先生立即道:“此本四馬一乘,皆相比也。少時馬歸,即當備車,中官賞玩!”

三人一聽,神情馬上緩和下來,道:“何敢勞郭先生之賜!”

進了城主府,幾個兒子接過馬,郭先生和城主將三人讓到堂上坐下,奉上清酒,三人道:“今晨魏相吩咐,臣等三人先往管邑,安置好三牲下處。但有所需,都由郭先生籌備。”

郭先生連忙見禮道:“謹奉中官之言。”

一人道:“邑內欲將三牲置於何處?”

郭先生道:“便置於院中,可乎?”

那人道:“郭先生大才,汝欲邑中幾人爲殉?”

郭先生道:“正窮困無計,幸賴中官駕臨!”

那人道:“魏相雲,此牲也,爲行暗道,凡所沿途,不爲人知。悄入管邑,必入暗處。”

郭先生道:“何謂暗處?”

那人道:“一牲一房,一應餵養概由中官處置。但院中得人聽差即得!”

郭先生看向城主,城主道:“但清出三房乎?是有何難!中官但見何房得用,微庶即命人清理。或有所需,一應準備。”

中官道:“一應所有,盡皆騰清。院中要堆滿草秸,只得一人聽差。門外要多人侍候。一絲不能錯謬。”

郭先生和城主皆道:“喏!”

城主於是馬上吩咐下去,將院中整個房間全部清空。只有四個兒子肯定忙不過來,各自去找了自己的朋友幫忙,把各個房間裡的東西,不分青紅皁白,一律先搬到後宅再說。

看到院中亂哄哄的,三名中官也沒什麼興致,便問道:“祭壇何在?”

郭先生道:“距此十里之外,天然有一方丘,恰好祭壇!中官且觀之?”對城主道:“請備馬!”城主正去吩咐,領頭的中官道:“不必了,吾等且登樓而觀之。”

於是兩人引着三中官登上北城樓,兩條河水映帶於前,一座大致方形的土丘,就算離得很久,也清晰可辨。

三位中官道:“何日齊備?”

郭先生道:“臣等已將詳情上報於君上,一俟照準,即行施行!”

正說之間,遠處便出現了兩乘車和兩騎馬。郭先生道:“敢是至矣!”於是衆人從北城門轉向東城門。

等那羣人馳至,城主大聲道:“有中官在此,請下馬下車!”

於是兩車兩馬先後停下。當前一車中,一人下車,前趨至城門前,道:“信陵君門下孟氏鯫,謹見中官。”那三名中官都笑了,道:“孟先生且上樓敘話!”

孟鯫道:“請容歇馬!”

中官道:“城主府中已經大亂,自拴於城邊可也。”

城主只得自己下城,把馬車接過來,並不入府,就在府邊卸了車,拴好馬。孟鯫先行上城。

孟鯫先生在魏公子府門下專一從事陰陽之學,與中宮主祭者往來頗密,故而三位中官皆識。見終於有懂行的人來了,郭先生心下一個大包袱算落了地。

中官對孟鯫道:“先生親至,想公子必準矣。”

孟鯫道:“郭先生想中官未知也。此公子門下第一耳目,凡有所請,無不照準而行!中官親至,必有所教!”

中官道:“三牲之禮,先生深知。魏相恐管邑之人,地偏少識,冒犯天威,乃特令取暗道而來。故命吾三人,先行至邑,安排一切。但言一應所需,皆照郭先生。若知孟先生至,吾兄弟何苦奔勞!一粥才盡,即策馬而至!”

孟鯫道:“中官辛勞,公子必有恩賞!”

中官道:“適郭先生已賞臣等駟車一乘。郭先生……”

郭先生道:“所餘二馬已至,臣當備車。”

孟鯫道:“吾等且往方丘一觀。中官愛馬,吾所深知也,寧勿牽馬稍溜?”幾人下了城,跟着孟鯫來的七人以及城主沒敢上城,就在城下侍候,見衆人下來,便迎上去。郭先生道:“牽上馬,但往方丘一觀。三名中官竟然主動去解馬,看來愛馬是真的。

一座小城,同時拴了十五匹馬,動靜本來就很大;再加上一羣貴人要牽着這十五匹馬出去溜,那幾乎要把這座小城給翻過來了。

三位中官,一人牽了兩匹馬,剩下一匹,就由孟鯫代牽。剩下八匹馬,還是犬兄和小四各牽四匹,鄭安平、曹包和粟兄三人則走在前面,直接用手戟打草開道。

衆人越過小橋,進入那片荒原中,中官喝彩道:”好一片莽原,伏下數十百人,亦難覓蹤跡矣!“言者似無心,聽者卻有意,郭先生不由得心中一動。

過橋以後,孟鯫就與三位中官討論起祭祀的事。中官和犬兄、小四都放開馬,任由它們在草叢中嬉戲、打鬧。郭先生看着草原上和積雪,想着如果放火的話,應該不容易燒起來。稍過一會兒再看時,心中又暗笑起來。原來今天開道的鄭安平等人,執的是手戟,和木棍不同,手戟鋒利,掃蕩之下,竟然把野草齊根斬斷了。所以武卒開道,竟然真的開出了一條道來。

孟鯫和三位中官也感覺到了神奇,跟在後面不說話,任由三人在前面開道。終於孟鯫先生大叫道:”妙哉!以草鋪道,得無宜乎!“另三位中官也道:”誠若是也!“

鄭安平等三人聽到後面的喝彩聲,回過頭來看,也發現了自己的成績,小四和犬兄受到鼓舞,也揮動手戟,割起草來,將道路上不夠平整的地方,修整平整。

一路來到方丘之前。孟鯫和三位中官登上方丘,四下觀瞧,眼前的一切令他們大呼善哉!中官道:”臣等雖於大梁郊祭,未見有若此者。荒原、廢城、夕陽、芳草,魏公子真有德之君也!“

孟鯫道:”郭先生明察,君上甚慰!“

郭先生道:”臣豈敢!“

發了一通幽古之思後,幾人又來到社樹下和南畝頭。對於這兩處管邑的傳統祭祀點,大家也都沒有什麼異議。中官很體貼地讓犬兄和小四留下來看護馬匹,不要跟着隊伍到處跑,讓馬玩高興更重要!

轉了一大圈,回到城裡時,城主府前院已經被清理空了。三中官巡查了一番,表示滿意,隨後便讓在院中堆積秸草,越多越好。城主遂令各家幫忙把城外的秸草搬進來,堆在自己的院子裡。衆人不明究裡,只得照辦。

城主府的院子裡堆滿了秸草,已經完全不適合晚炊。城主找了城中最”高檔“的一家逆旅,吩咐他們按最高級別的餐飲準備宴席。儘管是在鄉野小宴,一切禮儀不備,由於有孟鯫作爲主人,宴前宴後,賓主盡歡。餐畢,中官道:”三牲子夜必到,吾等人定初當備相迎,於夜無宿。願少歇!“

城主急忙讓逆旅主人開了房間,讓他們休息。

直到現在,郭先生纔有了和孟鯫等共聚的時間。

曹包首先報告道:”臣等面見君上,報祭祀之情,及豕三等狀,君上已密遣五黑衣星夜而來。“

郭先生道:”已得其情。“

曹包道:”半夜,管令與尉忽至。君上乃密與張、嶽等諸先生計。君上猶懼先生有失,乃復令工先生和鄉先生隨孟先生來……“

郭先生執禮道:”有勞工先生、鄉先生。“

這兩位先生臉色嚴肅,回了一禮,並無他言。

郭先生道:“行前,君上何令?”

曹包道:“君上所言,凡祭祀之事,總由郭先生與孟先生計議而定。”

郭先生道:“喏!”

曹包道:“君上覆言,已請魏相爲相,襄助祭祀!”

郭先生道:“喏!”

孟先生道:“魏相既願襄助,原案即變。君上恐先生應付爲艱,乃命臣相助。”

郭先生道:“若非先生降臨,臣實難應對矣!”

孟先生道:“三牲由明轉暗,雖則危機減少,然亦不可忽也。”

郭先生道:“適間中官所言,若原中潛隱數十百人,亦可無聲息也。有意乎?無意乎?如之奈何?”

孟先生道:“先生何計?”

郭先生道:“如臣所計,田狩提前,乃盡焚其原可也。”

孟先生道:“不可。三牲今夜必至。獻祭之前,若以焚原,必驚三牲,難爲獻也。”

郭先生道:“或可提前時間,以錯亂之?”

孟先生道:“既請魏相,益不可也。”

郭先生道:“臣方寸已亂,難爲計也。”

孟先生道:“先生所疑者,蓋草原隱客也。以臣之見,可請五百先生相助,但言助祭,他人何言?”

郭先生道:“誠若是,則事成矣。工、鄉二先生以爲如何?”

工先生道:“一百人將隨衛三牲於今夜抵達。”

郭先生道:“是君上已早得其計耶?”

鄉先生道:“未得五百之數,或只一二百也。若必得五百之數,今夜當報。”

郭先生道:“有勞先生!”

孟先生道:“黑衣者今何在耶?”

郭先生道:“已入城中,先生勿憂。”

工先生道:“河之彼岸,其狀奈何?”

郭先生道:“此猶未知也。”

工先生道:“其可懼者,在於舟楫。若探得無舟楫,諒無大礙。

第79章 掌兵第103章 危機第275章 和議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89章 壯行第41章 備戰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9章 邂逅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178章 驚訊第221章 除警第238章 議兵第48章 真心第8章 管城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32章 晉見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7章 圃田第46章 入國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43章 等待第51章 棄民第145章 曾季第50章 防民第222章 善後第244章 慰功第348章 管仲明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53章 私授第164章 失散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50章 防民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06章 洗塵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2章 俠客第124章 華陽城第20章 行刺第295章 示警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42章 失機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138章 席次第144章 訪老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40章 蓋聶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5章 夜行第71章 吹臺第245章 入韓第4章 信陵君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48章 真心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95章 覆命第298章 離華陽第263章 密議第99章 義士曹包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334章 訪友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27章 降服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47章 魏使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72章 巴姊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94章 陰謀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58章 藍田玉第104章 夜訪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6章 巡哨第332章 薪資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