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四公子家

聽了魏相府家宰魏正的介紹,信陵君問道:“秦入魏腹心,欲攻之也,奈何商賈一出,和議便成?”

魏正道:“商賈通於天下,草莽、廟堂,無所不至。昔弦高以二十牛而回秦師。今秦人出關,設軍市於敵國,豈無商賈爲之援!況端木氏,亦商亦儒者乎!”

信陵君道:“是正所疑也。素聞秦抑商而禁儒俠,端木氏,儒商也,皆秦所禁者,何以得通?”

魏正道:“時也,勢也,焉得不通。”

信陵君道:“願聞通之之道。”

魏正道:“聞之,端木氏遣一家老持節出城,至晚而歸。端木氏報曰,秦人願和,請魏使登程。魏相乃遣段子幹爲使,同往啓封,當日議定。其所議也,呈之將軍,曰善。遂使將軍與穰侯盟,和議乃成。”

信陵君道:“將軍與盟?寧不畏秦背信攻城乎?”

地位最低的魏新接口道:“將軍雖與秦盟,守備不失。今四城雖開,守戰之器俱備,邂逅有警,城門片刻可閉,守軍一時上城。此將軍與諸臣所議定也。設若不開,大梁糧秣不繼,民事惟艱,所失正多。”

魏明恨恨道:“不意國之大事,盡操之商賈之手。”

魏正不以爲意道:“欲退秦軍者,孰不籍於商賈乎?”

信陵君道:“喆公子之歸也,仲嶽先生如失臂膊。今得公子歸,是望外也。”

魏喆伏拜道:“臣得公子之恩,寧爲禽獸之行乎!非止臣也,凡府上下,莫不感公子之德,而促臣以報也。”

魏正道:“愚子頑劣,若得公子調教,稍有進益,家門之幸也。”

信陵君道:“喆公子精於數術,紛紜之事,至公子而簡。高大門楣可待之矣。”

魏正道:“全賴公子提攜。”

信陵君複道:“今者樑雖與秦和,華陽未與焉。秦人以全力向華陽,孤兵少城淺,御之奈何?”

魏明道:“公子麾下雄兵十萬,武卒萬餘人,曾不下於大梁。華陽雖偏小,魏之兵邑也,以千人守之,猶可三月,況十萬之衆乎!可保無虞也。”

信陵君苦笑道:“十萬之衆,日費千金,糧秣之屬,日需五千石。居城不數日,屎尿堆積,難可卒言。而況傷病乎?秦人一出,亡者數百,此正難也。”

魏明笑道:“餘者不論,若論屎尿,臣願爲公子去憂。何者?臣遣百十人,於諸營拾之,奈何?”

信陵君道:“僅百十人,何能爲也?”

魏明道:“斷不賁事,公子勿憂。”

信陵君對魏廄道:“廄相久隨司馬,必有以教我。”

魏廄有些爲難地道:“臣雖在司馬府,賓相也。賓客往來,庖間廚下,猶或問也。戰陣之事,焉敢與言。”

信陵君道:“高公子分肉甚勻,至今猶稱之。絕長補短,猶可爲天下也。”

魏明道:“愚子得公子之用,幸何如之。”

仲嶽先生道:“今有事,正要喆、高二公子相助。”

魏喆和魏高皆道:“願從先生之命。”

仲嶽先生道:“後軍燒坑,爲晉大夫所怒,罰爲諸軍營地穴。民軍鄉里相保,營人不一,地穴之策,寧有定乎?”

二人道:“願隨先生勘驗其狀,以定其計。”

兩人父親皆叮囑道:“若事不濟,定當受罰!”

魏正道:“樑與秦和,華陽亦與焉。何者?將軍與穰侯所議者,樑與啓封也;王與議者,魏與秦也,華陽亦在其中矣。惟和議未成,不敢稍懈耳。而和議未成者,蓋只十城之地耳。若公子有難,雖百城亦何贖,和議必成!”

信陵君道:“誠若是,則孤敗軍失地,無以入宗廟矣!”

一直坐在末坐的魏民突然道:“士若驕子,則不可用也。公子仁心慈厚,體恤士卒,然過猶不及。兵者,危事也,凡勝者,無不屍橫遍野,然後得一時之雄也。今初戰失數百人,而公子痛心不已,復敢用兵於千刃之叢乎?百人被刃,陷行亂陳;千人被刃,擒敵殺將;萬人被刃,橫行天下。欲不傷一人而保宗廟者,寧可得乎?”

魏新道:“敝公子言雖粗魯,理如是也。驅萬衆於死地,死裡求生,猶坐漏船之中,伏火屋之下,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而就敵焉。非斟酌再三,思前顧後所能爲也。”

信陵君道:“秦人至,衆軍哄散,奈何?非止本營也,餘營亦爲所陷。”

魏新道:“此賞罰不明也。凡軍奮不顧身者,前則有賞,退則必亡 ,故有進無退也。軍崩散而無罰,得保首級至今,再復臨陣,猶當奔走。何也?進則死地,退而得生也。”

信陵君道:“孤不忍民於死地。若潰者皆斬,曾不知數百千人也,豈不血流成河!”

魏新道:“公子,仁慈之君也,惟不應掌兵。兵者,凶事也。兩軍相對,生死相搏,求生者死,忘死者生。若有偷生之念,是置之於死也。願公子察之。”

信陵君沉默片刻道:“卿言是也。孤亦欲申號令,習旗鼓,知進退,明賞罰。惟未得其道也。”

魏新道:“前則必賞,退則必罰,信如四時,則其道也。今有進者,得其賞耶?退者,受其戮耶?故知戰不勝,而守不固也。”

信陵君終於避席而拜道:“謹承教!”起而曰:“願以民公子爲軍正,公子其勉哉!”

魏民愣了一下,終於拜道:“謹奉命!”

信陵君複道:“衆卿各遣子弟而歸陣,危而不避,公而忘私,堪爲忠義之本也。營中無酒肉,鹽梅一品,聊以致敬!”

衆人伏拜道:“謹領!”各自退去,回室休息,等食時再至。

信陵君送走他們,有些茫然地問張輒等,又好像是自言自語道:“必也殺以立威乎?”

衆先生也沒有回答,只是安靜地低下頭。

信陵君長嘆一聲,轉身進了東閣。蓋聶停下練習,與之見禮,他揮揮手,示意他繼續練習。小奴過來迎接,他也視而不見,直接走向窗下,和身而臥。小奴取衾給他蓋上,就坐在旁邊侍候,他也似不覺:心裡天人交戰。

蓋聶收了功,回到閣內,坐在小奴身邊,也不說話,只靜靜地看着信陵君。

良久,信陵君終於嘆出一口氣來,道:“欲以仁義治天下,何其難也!”回過神,見兩人坐在旁邊,便道:“卿本佳人,奈何入塵。”

小奴不知其意,沒有回答。信陵君復又長嘆一聲,道:“世間事,常難如意!”

蓋聶聽懂了這句話,道:“事不如意,非事有差,實意有差。”

信陵君一愣,道:“何謂也?”

蓋聶道:“如劍者,每不如意,非劍有差,但能順遂劍意,則入其微也!”

信陵君一躍而起,道:“汝能知劍意乎?試演一二!”

蓋聶拾起地上一根木棍,信手一揮,便至信陵君喉前停下。信陵君大喜道:“善矣哉,其技也!”在身上摸了摸,才記起自己的劍已經送給曾季了。但他有些不死心,問道:“能以他物而爲乎?”

蓋聶道:“君上其示之。”

信陵君出了門,左右尋找,在廚下找到一根撥火棍和一根吹火棍,拿了跑回東閣前,遞給蓋聶。蓋聶拿在手裡,舞弄了兩下,就輕鬆地刺到信陵君身上,信陵君雖然有所知覺,做好準備要躲,但總難以躲開。高興得大叫道:“善哉,善哉!”引得院內的人都往這邊看過來。見信陵君在和一個小孩對劍,初只道是玩鬧,仔細一看,一些門客也看出門道來:這小孩不得了!一些門客起了頑心,也上來給蓋聶喂招,蓋聶毫無異樣,一一命中。引得大家一起喝彩起來。信陵君的心情才慢慢緩過來。後來一位先生從室內取出一柄鐵劍來,遞給蓋聶。鐵劍過於沉重,蓋聶舞弄了好幾下都不得力,只得作罷。

看到這柄鐵劍,信陵君猛然想起,張輒好像在那次出陣前,給每名出陣的門客都領了一柄劍和一支長兵,自己當時只顧得取長矛了,沒有佩劍。但那支劍在哪兒呢?

回頭找張先生要回來,送給蓋聶!信陵君開始這麼想。後來又一想,此議不妥!劍非常物,君子隨身。衆門客也只有出陣那百二十人有劍。自己如果把那柄劍隨隨便便給了一個小孩,別的先生如何想!於是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姑俟其壯!”他這麼想着。

轉眼就到晡時,四名公子及其家人去而復返,手裡都拿着包袱。張輒等迎進門來,這些人都將包袱一一獻上,原來是他們送給信陵君的禦寒之物,有袍有衾。樑不穀出於太宰之家,出手闊綽,竟然送了一件皮裘。信陵君一一稱謝,皆收在堂上。粥成取食,如常成禮,閒談及一些京內趣聞,和戰時雜事,各自散去。

天氣一天天冷起來,營中開始出現發熱,並有蔓延的趨勢。仲嶽先生連忙就着姜棗,熬了野菊花湯,給發熱者喝下,發熱的勢頭才稍有減緩。

在魏家二公子的協助下,後軍民軍終於在有限的面積內完成了地穴的挖掘工程,所有人趕在下雪前鑽進了地穴,有了基本的保暖措施。晉鄙大夫宣佈,後軍民軍將功折過,各饗一餐。

第130章 烤肉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33章 積竹柲第11章 離城第59章 拜將第292章 書名第81章 換防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72章 節鉞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46章 入國第29章 降服(三)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63章 商賈第79章 掌兵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9章 有刺客第348章 管仲明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05章 夜談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52章 私議第294章 陰謀第56章 計謀第49章 庭議第182章 爭武卒第86章 尉府第78章 帳議第81章 換防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09章 乘其隙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28章 戰臨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38章 席次第68章 城北驛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59章 拜將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04章 夜訪第221章 除警第178章 驚訊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92章 整軍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56章 過橋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20章 封賞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58章 女閭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44章 訪老第32章 陷城(三)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8章 管城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29章 初戰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36章 宴前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50章 陳筮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62章 離啓封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5章 仲嶽第356章 訪圃田第168章 夜襲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35章 貴公子第85章 軍市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0章 行刺第44章 入城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95章 示警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62章 離啓封第238章 議兵第65章 梁氏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