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曾季截道

信陵君因迭受打擊,心情沮喪,提前回到東閣。昏睡一陣,服了仲嶽先生的藥,感覺心情好些,就與蓋聶隨口談論起天下劍道。

蓋聶對信陵君十分佩服,很認真地聽他描述各國的劍術。最後問道:“君上之劍從於誰家?”

信陵君笑了:“自是習於庠序。”

蓋聶道:“何爲庠序?”

信陵君道:“鄉里之內,有庠序焉,童子入學其中,學成而歸。”

蓋聶道:“吾童子可入於庠序乎?”

信陵君沉默了,想了想,道:“容吾思之。”

小奴道:“庠序者,必公子乃入焉,爾庶民不可入。”

信陵君道:“是必令其入也!”二人皆於席前拜謝。信陵君閉上眼睛,再次陷入沉思。

夜越來越深,越來越暗,也越來越冷。小奴關上窗牗,室內更暗了。蓋聶已經端坐於室內,呼吸吐納了一兩個時辰,有些困睠。小奴讓他自去睡了,自己則側臥於信陵君席前,期盼着信陵君再次醒來。

……但信陵君沒有醒來。小奴也在東閣的木板地上,漸漸睡去。

卯時的鼓聲按時響起。各營依例列陣、點名、上報士卒數目;各級長官都到上級那裡領受了今天的任務,再回去一一安排下去。一切緊張而有條理。信陵君彷彿睡了一個好覺,精神好了不少。就在府門外接受後軍各營的彙報,派司莽代替他,到中軍接受晉大夫賦予後軍的任務。

然後就到了早餐時間。吃過飯,應該就是列陣準備出戰了。

在各營應卯的混亂中,張輒重新裝扮起來,另選了兩名門客扮着乞丐出了城,往鄭而去。他們打算到鄭城外,隨便找個逆旅食肆歇歇腳,探探消息,觀望一下情形,再行入城去見中人。

太陽還沒有升起,薄薄的晨霧阻擋了人的視線。出城五里,爲了躲避旁人的注意,張輒和兩名門客按計劃分開,待門客先行一二里,張輒再行。張輒悠閒地靠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看着兩名“乞丐”往前走。

猛然,張輒眼睛一縮,他看見兩名乞丐竟然站下了。由於薄霧籠罩,更遠的情形他還看不清,但顯然,前方有事!

張輒立即出動,匆匆往前趕,如果平安無事,他就當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超越而過;如果有事,他只當途中偶遇,隨手打個抱不平。但等走近二人時,他也站住了,因爲他發現了二人站立不走的原因:一里之外的道上,坐着一人,正當道中,頭戴斗笠,遮住面龐;身披鬥襏,也看不出身形。顯然不是隨意休息。

張輒放慢了腳步,在交錯而過的一瞬間,悄聲對二人道:“吾往觀之。”二人早已全神戒備,聽到這話,更提高了戒備水平。

張輒往前走了幾十步,在距那人二十步的距離上停下,道:“敢問英雄何所欲?”

斗笠下傳來一個渾厚的聲音:“張兄意欲何往?”

聽到這聲音,張輒心中一顫:是曾季!昨天他曾到唐叔那兒問過,如何才能與曾季聯繫上,不想今晨就以這樣一種方式見面了。

張輒不敢大意,趨前十步,仍保持了十步距離,躬身施禮道:“不意於此得見曾兄!”

曾季一抖身站起來,道:“張兄行何早也!”

張輒道:“不及曾兄甚矣!”

曾季一指身後的二人道:“兄之事可盡付於弟,他二人可歸矣。”

張輒道:“是何意也?”

曾季道:“弟只歸兄一人,他人恐難入意!”張輒想了想,轉回來,對二人道:“汝等可歸華陽,告以吾爲曾季兄所邀,無他礙也。”二人要說什麼,張輒制止道:“速返告於君上及諸先生。”自己回身而去。

二人互視一眼,就要跟上,張輒擺手制止,令他們回去。他們站立原地,看着張輒與曾季並肩而行,漸漸消失在薄霧中。

一人道:“奈何?”

另一人道:“速歸告之!”於是兩人轉身,飛快向華陽城跑去。

曾季見張輒轉身,並沒跟過來;看見張輒對二人說了幾句,轉身回來,而那二人還在原地等候,不等張輒靠近,轉身就走。兩人相距十來步,一前一後,向鄭城方向而去。

深秋的薄霧中,還是鬥襏比較合適,張輒穿的長衫漸漸爲露水沾溼,有些寒冷。加之不知曾季意欲何爲,身心緊張,內裡汗出,更增加了寒冷。曾季雖然走得不緊不慢,但張輒也不敢靠得太近。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了近一個時辰,來到鄭城郊外,前面的房舍明顯多了起來。

路邊孤零零地有一座亭障,應該是韓國的官方設施。曾季一指亭障,道:“於此暫歇,何如?”

張輒道:“曾兄有命,不敢不從。”

曾季道:“弟與兄歃血爲盟,誓相生死,奈何相疑若此耶?”

張輒道:“兄不言其故,但引弟入鄭,不明究竟,故懷惴惴。非敢疑也。”

曾季哈哈大笑,不由分說,上前一把抓住張輒的手,直將其扯到亭上。亭長過來相迎,曾季從懷中掏出一支節符,交與亭長驗看。亭長看後,雙手捧回,躬身相請。曾季道:“分例相贈!”從懷中掏出一大串銅錢,交給亭長,道:“可上酒肉。”

亭長掏出一支竹簡,曾季在上面刻畫上“行人曾季”四字,下面用硃紅印泥打了手印。亭長接過。先從罐中頃出兩盞清酒,置於二人席前。然後飛快跑到附近的酒肆,買酒買肉。

待亭長走遠,曾季道:“弟聞兄欲見陳公,特來引見耳!”

張輒手一晃,差點把酒灑了,道:“兄何知之?唐叔相告乎?”

曾季道:“未敢勞動唐叔。兄昨入城,弟即知之。諮之中人,知兄欲訪陳公。弟服事陳公,兄所盡知。兄有所願,弟豈不盡力!故於途偕兄同往。惟陳公非常人,其行不可令人知,故但與兄一人耳。”

張輒道:“兄何知弟今晨至鄭?”

曾季道:“非但此也,尤知兄入鄭,蓋欲得陳公之居所也。”

張輒十分沮喪,原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監視之下,而自己對對方卻一無所知。不由得神色黯然。問道:“弟至鄭,兄何以知之?”

曾季道:“有何難哉!兄遠道而來,寧勿引人注目?況須賈大夫多方求見,但有外人,必當查訪。”

張輒搖搖頭,不敢置信地問道:“凡有外人,兄必訪之?”

曾季道:“兄以爲弟才一人乎?實言相告,鄭地之民,半皆爲吾所用。”張輒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應答。

曾季道:“陳公亦仰信陵君久矣。聞張兄欲見,遂命弟迎兄。惟陳公深自隱逸,故爲此不得已也。兄其勿怪!”

張輒道:“弟深感兄德。但惟兄命是從。不知陳公說韓王,當以何辭?”

曾季道:“兄其可親也!陳公說韓王,非只一日,其辭不過時也,利也;誘之以生,迫之以死,又何有他哉!”

張輒道:“秦人一出而韓王卒中,豈有偶然!”

曾季道:“是亦爲兄所知耶?弟不如也。”

張輒道:“韓王臥病,滿朝皆知,弟偶得聞,又有何異?”

曾季道:“雖韓王臥病人所皆知,而病因實出於秦,則無人所知也。兄能探知,的非常人!”

張輒道:“願兄能道其詳。”

曾季道:“其情亦未見也,但耳聞也,但聞十月望日,王與諸姬賞月,爲風所中,猝然而倒,命幾無全。幸羣藥並進,針石屢發,稍稍得瘥。”

張輒道:“弟所聞者,王聞秦人入關,急火攻心,猝然而例,非因賞月而中風也。”

曾季顏色變更,道:“是亦爲兄所知乎?”

張輒道:“陳公自上巳日入韓,至十月望日,歷經半歲,說辭屢進,而王不爲所動。陳公亦有所困乎!”

曾季道:“非不爲所動,蓋求大利也。”

張輒道:“此何謂也?”

曾季道:“討價還價耳,豈有他哉!”

張輒道:“韓與魏,盟也,亦曾歃血,與吾兄弟同也。吾等庶人尚知盟不可背,而況人主乎!”

曾季大笑道:“兄之言可愛矣!人主背盟,如棄敝履,豈如吾庶民一喏千金乎!”

張輒道:“是則不知也。”

曾季道:“魏與秦,姻親也,兄其知之?而其今何在哉?武王歿,而魏公主歸,恩斷情絕,有愈是者乎?”

張輒道:“恩斷情絕者,秦也,非魏也。故秦者,蠻夷也,深不可信。韓王寧無其知哉!”

曾季道:“武王初歿,王閉其關,今王流浪經年不得其道而歸,是秦恩斷情絕乎,魏恩斷情絕乎?惠後於咸陽立季君,若非魏冉,秦王幾不立。是人所共知也。蓋姻親之義也!”

張輒道:“舅氏扶其甥,義也,不立不爲仇。而秦先斬其母,復歸其後,是無義也。”

曾季道:“兄其可愛矣!汝張氏也,非魏氏也,奈何區區代魏氏而言?”

張輒道:“弟服事信陵君,君臣也。君憂臣勞,君辱臣死。秦一日而絕二魏女,魏深以爲辱。故弟不得不言此也。”

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61章 席議第273章 練兵第19章 邂逅第202章 倉城第60章 餱糧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89章 壯行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202章 倉城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8章 列陣(一)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43章 夜行第61章 席議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61章 席議第327章 夜守第50章 防民第263章 密議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70章 蔡澤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44章 慰功第5章 夜行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13章 計糧第168章 夜襲第298章 離華陽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48章 真心第81章 換防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6章 敬賢之道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93章 韓援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59章 拜將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61章 秦箭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05章 夜談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298章 離華陽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08章 救暴鳶第215 歃血爲誓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7章 圃田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243章 伐兵第243章 伐兵第54章 賣王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6章 定奪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6章 定奪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09章 乘其隙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8章 管城第89章 壯行第206章 洗塵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5章 升帳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9章 有刺客第151章 匯合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15 歃血爲誓第143章 夜行第87章 武將第27章 降服第164章 失散第39章 列陣(二)第165章 破臉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120章 俠士第364章 戒備第293章 韓援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24章 華陽城第285章 見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