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戰警

大梁的西門正對王宮城大梁門,是大梁城最重要的城門。

按中國傳統“前朝後市”的王城佈局,西門至大梁門一線正是“前朝”的位置,一般是發佈政令、拜將點兵、舉行各種國家儀式的地方,和一般庶民的生活關係不大,加之戒備森嚴,所以西門外人流並不密集,相反,守門的士卒倒要多一些。

鄭安平隱隱看到高大的城牆,意識到已經快到大梁了。他收住腳,慢步向前跑,努力使自己的呼吸平穩下來。看看天色,已日近當頭。雖然時值初冬,但一陣猛跑還是讓他額頭滲出大顆的汗滴,感覺內衣也溼糊糊的。

慢跑了裡來路,隱隱可以看西門外值守的士卒。內衣已由溫暖變得溼涼,汗也漸漸收了,呼吸也平穩了下來。鄭安平停下來,緊緊腰帶,從懷中取出符節,高舉過頭,又一次加快腳步,口裡發出大聲尖叫:“緊-急-軍-情~!緊-急-軍-情~!”

城門口值守的士卒,以及不多的等待進城的民衆,遠遠聽到一陣淒厲的叫聲,都向鄭安平的方向看去,見一個人影快步急奔,也開始聽清了他在叫什麼。民衆立即閃到城門兩邊,值守的士卒則向城門集中,堵在門口;在城樓上的西門衛也趕緊走下城樓,站到城門中央。

守門的士卒們剛剛就位,鄭安平已經趕到。他向西門衛交上符節,口中說道:“緊急軍情,芒卯將軍戰敗,秦軍將至。”

西門衛接過符節,查驗無誤,即對一名士卒道:“帶這位弟兄喝口水。我立即進宮。這裡停止進城!”說完轉身向大梁門的方向跑去。

一名士卒過來,對鄭安平說:“兄弟,辛苦,上來喝口水。”另一名士卒則對還等着進城的民衆大聲喊道:“禁城了,禁城了!”

等待進城那幾個人早已聽到鄭安平和西門衛的談話,哪裡還敢再進城,一鬨都走了。有幾個家住城裡的,趕緊順着城牆向鄰近的城門跑,一定要趕在關城門之前進城回家,通知家裡有點準備。

鄭安平隨着那個士卒走上城牆,在城門樓旁站下。士卒進到裡面,取出一大觚水,遞給鄭安平;鄭安平一飲而盡,又從腰上摘下水瓠,一起遞給士卒:“煩請弟兄給加滿了。”士卒接過,滿口答應道:“好的兄弟!”

士卒給鄭安平加滿水,又下城值勤去了。鄭安平獨自站在城門樓旁,向城外看,油然而生一種居高臨下,俯視衆生的感覺;往裡看,巍峨的大梁門赫然在目,也阻擋了探尋的目光。往北邊看,隱隱一排排民居,三三兩兩的人在走動。鄭安平知道,這樣平和的氣氛將要結束了。

儘管每年都在打仗,但大梁建都九十年,從來沒有敵軍出現。早年魏是大國,只有他打別國,別國沒人敢惹他;近年雖然魏國有些背,但大梁深溝高壘,人口衆多,足以震攝潛在的敵人。強大的秦軍雖然在河西連連得手,又頻頻進襲河東,但那都在大梁千里之外,對大梁的人民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但……

鄭安平心裡猛然一緊。他記得那是他剛剛當上武卒的那一年,昨天還是伐齊盟友的秦軍,突然翻臉向大梁殺來……他在那次戰鬥中沒有真正與秦軍交手,但卻親眼看到了秦國士兵的兇悍。

大梁門方向傳來鐘聲,那是魏王在緊急召集大臣。鄭安平看到大梁門外加強了警戒。

“西門衛把消息送到了。”鄭安平想着,心裡泛起一絲立功般的喜悅。不管怎麼說,事沒誤在他手上。

風吹過來,鄭安平被汗水浸溼的衣服被風吹了個透,好在有一層皮甲擋着,沒有透心涼。他還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出發前雖然剛吃過餉飯,但這一趟跑,早把那點小米飯消耗光了。他有點後悔沒帶上乾糧出來,現在只能硬挺着。

當鄭安平的衣服快要被吹乾時,王宮裡響起了鼓聲。鄭安平幾乎立即看見西門衛從大梁門衝出,以近乎氣急敗壞的口氣對着西門士卒叫喊:“關城門!擂鼓!”

鄭安平飛身下城,趕忙衝着士卒們擺手。士卒們會意,稍稍放慢了關閉城門的速度,讓鄭安平在城門即將關閉之前,擠了出去。剛出城門,城門樓上就傳來震耳欲聾的鼓聲,咚,咚,咚……,連大地也隨之震動起來。不多久,大梁城十四座城門全都傳出鼓聲。

鄭安平堵上耳朵,拼命抵禦着鼓聲的巨大沖擊,邁開步子,沿原路返回。鼓聲連響了上百下才停下來。就在鼓聲停歇的幾乎同時,道路兩邊傳來各種鐘聲。聽到鼓聲和鐘聲的人們紛紛加快腳步往家裡趕。

鄭安平沒有返回驛站。他在走了大約十來裡後,向右拐進一條小路,向一個有着幾十戶人家的鄉里走去。這就是鄭安平居住的東鴻裡。

在中國歷史很長時間中,鄉和裡都是基層的行政單位,鄉里的原意就是同鄉同裡,由此它也成爲鄉親的同義詞。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鄉里的大小不同。

最初,一個裡應住有二十五戶人家,這些人家平時應該準備好戰車一輛,載輜重的牛車一輛,負責車戰的甲士三名,配套的步兵二十五名,這一編制被稱爲“倆”。隨着人口增加,裡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先後變成五十戶、七十二戶,直到百十戶。戶數多了,但戰車卻沒有增加,甚至有些里根本配不起四匹馬拉的戰車,只拉出一輛兩匹馬拉的馬車充數。拉輜重糧草的牛車是有的,但也不捨得用好的,儘量用老牛拉破車。

東鴻裡主要居住着兩個家族,也不知在這裡住了多長時間。也有少數如鄭安平這樣的外人。

那時的住房多是“聚族而居”,即同一家族的住房緊挨着建。如鄭安平這樣的外人,與當地的誰也不同族,房子就孤零零地單甩出來。在裡中一走,誰和誰是一家,誰是獨戶,一目瞭然。像這樣單甩出來的大約有兩三戶,鄭安平的房子,幾乎緊挨着長滿野草的荒原。

裡前廣場上空無一人,看來人們都已經回到家中準備戰亂的到來。

鄭安平穿過一排排族居的房子,來到最後面自己的家中。推開咯吱作響的木門,穿過庭院,上三層臺階,進入堂中。他的全部裝備就掛在堂上。他摘下頭巾,戴上皮帽;換了一雙靴子;披好另兩層皮甲,仔細繫好腰帶;在腰帶上掛上弩和箭囊,又抄起一柄長戟。自己試了試,感覺裝束得一切滿意,轉身下堂,向一間廂房走去。

這間廂房裡雜亂地堆着柴草,看來是一間柴房。鄭安平轉過去,在柴草後面,竟然有一張席,上面坐着一位鬚髮零亂花白、身材佝僂的老人。

老人顯然聽出了鄭安平的聲音,說道:“粟在竈上。快喝一碗,來得及。”

鄭安平盛過一碗粟,灑了些鹽和梅末,在席前跪下,邊吃邊輕聲問道:“聽到鼓聲了?”

老人點點頭。又用手一指,說:“粟裝好了。”

鄭安平順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地上有一個粗麻編成的袋子,裡面看來裝着小米。他把米袋撿起來,用手掂掂,分量正合適。

他一邊把米袋往身上束,一邊問道:“先生行動不便,如何應付?”

“不妨。”老人從深埋的鬚髮裡發出聲音。

鄭安平不再說話,又默默地吃了兩碗粟,放下碗,深深一拜,轉身離去。

當他走到木門邊時,隱隱又聽到了鼓聲,不久洪亮的鐘聲響起。

鄭安平拉開咯吱作響的木門,一步邁出,回身將門關上,甩開大步向着裡前的場子走去。

第199章 歸華陽第273章 練兵第12章 張輒第6章 囿中第8章 管城第128章 階父第4章 信陵君第228章 戰臨第46章 入國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57章 交糧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0章 陷城第92章 整軍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02章 報喪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21章 除警第81章 換防第44章 入城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54章 賣王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13章 贈劍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5章 計議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83章 俠士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3章 大梁門衛第86章 尉府第50章 防民第89章 壯行第81章 換防第7章 圃田第363章 韓警第50章 防民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06章 洗塵第221章 除警第16章 巡哨第82章 出城第62章 兵符第113章 計糧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99章 歸華陽第24章 調兵第62章 兵符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44章 神蹟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56章 訪圃田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57章 交糧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47章 尉氏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05章 夜談第147章 尉氏第162章 離啓封第144章 訪老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138章 席次第157章 交糧第70章 蔡澤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97章 會魏齊第237章 圖秦第85章 軍市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70章 賞罰第49章 庭議第170章 遠迎第292章 書名第130章 烤肉第297章 會魏齊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47章 龍陽君第24章 調兵第12章 張輒第124章 華陽城第150章 陳筮第274章 大梁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