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邂逅

必須要逃了。鄭安平四下看看:目前正是冬閒,四野竟無人跡,邑中的人並無人出城。一個人突然出現在田野上,那隻會引人注意。

“順着河溝,跑到大道上;再順着大道向遠處的古城跑。他們是從古城過來的,古城背向他們的方向,即使要追也不會追太遠,否則他們就會誤事!只要小心點,從河溝過去的時候不要被他們發現。”

鄭安平兩眼緊盯着那五人的動向,腳緩緩沿着河岸向大道邊移動,與那五人的距離越來越近。然後,他停止移動,甚至壓低了呼吸,靜靜地等着那五人從自己眼前走過去,一直走向那間茅舍。

這沒多久,但卻那麼漫長。五個人的每個動作和表情都落在鄭安平的眼中,深深印在他心裡,勾得他情緒時緊時緩。等那五人漸漸走遠,鄭安平纔敢再次啓動,繼續沿河岸向大道移動。

初冬寒風蕭瑟,鄭安平上身赤裸,下裳全溼,但卻沒有絲毫涼意;兩眼不錯眼珠地盯着五人,兩腳輕柔地向旁邊移動,心裡提醒着:“穩當,穩當,一定不要碰出聲音。”

那五人已經走近了那間茅舍。鄭安平扭頭一看,大道也在側近。他猛地躍出河岸,埋頭狂奔出去,隱隱地感到身後一道目光傳來。

他不敢回頭,不敢張望,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奮力奔跑。眼見得大道如飛一般從自己腳下馳過。一直跑到精疲力竭,氣喘如牛,才一頭扎進道旁的草叢中,往回張望。秦銳士沒有追過來。他心裡一鬆,放開感覺向四周探尋,也沒有什麼動靜。徹底放鬆下來後,鄭安平才感到頭暈目眩,全身痠痛,冷風吹來,竟有些瑟瑟;他穿上上衣,然後記起今天的餉飯也沒着落了。

他在心裡爲自己默哀:“你啊,你就是個天生的黴頭!什麼禍事都會讓你遇上!”轉念一想,“遇上這麼大的禍事,我竟然還沒少一根毫毛,是不是福大命大!”

猛然,他感覺背後有動靜。回身望去,見廢城後面出現塵土,顯然有大批軍隊開來。不用說,這是魏軍。他們也要佔據這座廢城?

鄭安平心中一喜,幾乎要飛奔出去,但隨即又抑制着自己的衝動:“現在出去,找死!”他不願承認自己是在逃避打仗,對自己找理由說:“甲冑不全,又無行伍。誰知道你是誰,不準就當奸細拿了。還是等驛卒們到了一起歸隊吧!”

他前後估量了一下形勢,確認任何從城邑方向過來的襲擊,都會在接近自己之前被古城上的哨兵發現;而躲在深草中的自己,只要不出大的動靜,一般不會被哨兵發現。這令他心情安寧下來:“也就冷點餓點,忍一忍就過去了。”他悄悄翻過身來,換了個稍微舒服些的姿勢躺着。隨着太陽逐漸升起,寒意漸漸過去,開始有了暖意。鄭安平也在這溫暖中漸漸睡去。

一陣馬蹄聲和車輪的轆轆聲將他驚醒。一隊武卒正朝這邊過來。鄭安平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兩支戟左右夾住了脖子。

鄭安平大喊:“我是城西驛的驛卒,隨芒申將軍來的!我是城西驛的驛卒,隨芒申將軍來的!……”

一名武卒用戟柄抽了鄭安平的肋部:“別喊!一會兒就見到芒申將軍了!”

鄭安平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能馬上見到芒申,自己的身份自然是立即得到澄清。但這身裝束如何交待?還有,自己不想參加作戰的小心思豈不也要完!

不管怎麼說,被戟夾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鄭安平把兩手向兩邊伸開,儘量露出笑臉,道:“兄弟,略鬆一鬆,我起來跟你們走。絕沒有岔子!”說着,還慢慢把手擡起來。

一邊過來一人,抓住他的手,兩支戟向後退了退。鄭安平腹部用力,坐了起來。一位伍長走過來:“兄弟,明着點,束一束吧!”

鄭安平解下腰帶,雙手高高舉起,藏在裡面的節符從中間墜下來。過來兩人將他雙手反背,把節符摘下,用腰帶將鄭安平的雙手捆住。

伍長看了一眼節符,將鄭安平帶到芒申跟前。

“秦銳士,五個!”鄭安平對芒申小聲說道。此前,他已被芒申認出,便搶在芒申出聲詢問前,宣稱自己有密事稟報。

芒申聽了鄭安平的話,疑惑地打量着他:“五個秦銳士,你怎麼認識?”

“昨夜在廢城外曾與之交手,被吾用弩射傷一人。今日五人之中,一人不良於行;且均用佩劍,故而知道。”鄭安平見芒申還有不解,又補充道:“昨夜廢城外當值的小隊均親眼所見!”

芒申點頭道:“那好,先屈你一邊等着。傳令,左伴散開一線陣,搜索前進;右伴後面跟進。至城外一里而止。”又命一名傳驛向後軍傳達口信。

鄭安平仍被倒綁着雙手,跟着一名武卒隨右伴跟進。等前方無名城邑遙遙在望時,後面傳來轔轔車聲。信陵君和芒卯、晉鄙乘車趕到了。

在芒申的口令下,右伴停下,向四周警戒;左伴繼續向前搜索;鄭安平則被帶到路旁等候。

信陵君是單車趕來的,馭手和車右仍然是芒卯和晉鄙。車到跟前,緩緩停下,芒申上前稟報了些什麼,隨即揮手讓將鄭安平帶上來。

信陵君一眼認出了他:“鄭公子!”馬上跳下車,對芒申說:“鄭公子夜間辛勞長城內外,無忌幸與同車,敢請寬緩!”

芒申見信陵君如此說,也落得順水人情,親自過去給鄭安平鬆開綁住雙手的腰帶,又協助他理好衣襟,重新將腰帶系在腰上。鄭安平依禮整了整衣冠,與信陵君見禮:“臣鄭安平見過魏公子!”

信陵君還禮,問道:“鄭公子辛勞!敢請公子有以教我!”

鄭安平道:“臣昨夜宿於外室,今晨見五人在大道,各佩秦劍,疑爲秦銳士。欲潛往營中稟報,卻在此得遇公子!”

信陵君道:“可是親眼所見?”

鄭安平道:“正是,從臣眼前不過十丈走過,看得近切!”

信陵君道:“他們去哪兒了?”

“臣見其向外室而去,不敢多留。”

芒卯問:“你當時在哪裡?”

“在河邊汲水。”

芒卯向芒申道:“帶一夥人,請鄭公子指引,沿河道搜索!其餘人護衛君上,在前面廣闊外暫息,等待後軍到達。有情況向車仗處稟報。”

芒申得令,領了一夥人,由鄭安平引着,來到小河邊。芒申道:“卻勞公子前面引路。右伍隨公子下河,左伍岸上跟進,以爲後應。”

鄭安平情知自己被當成驚蛇的棍子,卻也無奈,只得應承,率先下到河邊。這次不再小心翼翼,反而大張旗鼓,撥開葦子,奮力向前,口中不時吆喝着,心裡想:“這幫秦人是奸細,必不肯露底,我只要打草驚蛇,把他們嚇走即可!”他突出的距離甚佳,既保證自己和身後五人不會被一鍋端,又保證自己只要支撐一息,即可得到援救:“只要他們不能一擊將我等全滅,就絕不會對我一人動手。”

計議至此,鄭安平膽氣更壯,動作也更加勇猛,毫無畏縮之態。一邊走,一邊大聲報道:“河邊無人!……葦子中無人!……小彎無人!……”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鄭安平就看到了自己遺留在河邊的大罐:“發現大瓦罐,就是這裡!”

這裡是城裡人平時汲水的地方,視野頗爲開闊。芒申道:“暫停前進!”自己下到河邊,問鄭安平:“你見他們去哪兒了?”鄭安平指了指城邊那間茅舍。芒申看向那間茅舍,又回到岸上,四處張望了一下,然後對什長道:“你向將軍覆命,說我們已經搜索到鄭公子發現秦人的地方。秦人進入了前方一處茅舍。請求下一步行動!”

什長領命走了。芒申則下令“原地警戒休息!”

連鄭安平共十人,圍成一個大圈,面向外坐下。芒申則坐在鄭安平身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扯閒。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什長返回,道:“將軍有令,我等繼續沿河岸搜索兩三裡。將軍另派一夥進茅舍搜查。我等搜索完畢後,到旗下交令!”

芒申等依言繼續向前搜索,同樣毫無所獲,即反向返回到大營所在。

第229章 初戰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63章 商賈第144章 訪老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13章 贈劍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92章 整軍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92章 書名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32章 陷城(三)第105章 夜談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43章 等待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70章 蔡澤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42章 失機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43章 夜行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51章 匯合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74章 將相和第41章 備戰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65章 破臉第158章 女閭第145章 曾季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章 鄭安平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08章 救暴鳶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64章 布衣第124章 華陽城第6章 囿中第83章 俠士第76章 敬賢之道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13章 贈劍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56章 計謀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45章 回朝第12章 張輒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6章 巡哨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21章 除警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34章 旦夕評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5章 計議第1章 鄭安平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7章 奸細第49章 庭議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08章 救暴鳶第178章 驚訊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80章 司馬堂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20章 封賞第194章 追蹤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83章 俠士第二章 戰警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70章 遠迎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35章 貴公子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69章 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