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俠客

武卒領着信陵君來到一處臨時用樹枝支起的帷賬前,停下腳步,掀開帷帳一角,見鄭安平躺在地上,身邊跪着那個女人和孩子。女人見帷帳掀開,似吃了一驚,連忙回頭看。信陵君衝她擺擺手,對武卒道:“且在外面候着。”然後低頭鑽進帳中。

女人此前一起在營門外守候,並未見過信陵君;這時見一個貴公子模樣的人進來,連忙俯首至地,不敢擡頭。信陵君道:“且坐起回話。”女人方纔斂衽端坐。

信陵君問:“公子可曾醒來?”

女人答:“不曾。”

“可曾**或說些什麼夢話?”

“只‘嗯’了幾聲。”

“你且解開公子衣襟,我看看創口。”

女人依言將鄭安平的衣襟扒開,露出健碩的胸肌。兩條顯然是從內衣撕下來的麻布,被折成幾疊,從胸口滑落到身邊。麻布上血跡斑斑,已暗紅結塊,不見新的血液流出。

信陵君又翻開鄭安平的眼皮看了看,伸手號號他的脈搏,沉吟了半晌,然後轉向那個女人:“你何時爲公子收爲外室?”

那女人突然扭捏起來,吃吃道:“不……不久,才數月。”

“那這孩子……”

“是,是以前……”女人聲音小得聽不到。

信陵君道:“不要怕,好生回話。公子家在哪裡?家中都有何人?”

“不……不知。”

“不知?”

“未聽公子說起。”

“……。清晨公子走後,可有人到你家?”

女人眼裡閃過一絲慌亂,這沒有逃過信陵君的眼睛,但信陵君彷彿什麼也沒看見,神色不變。

“是,是五個人。”女人答。

“他們去哪兒了?”

“讓小奴叫開城門,進城了。”

“知道他們是些什麼人嗎?”

“他們是俠客!”女人眼裡突然冒出光來。

“俠客?你認識他們?”

“不認識……但他們晌後進軍營,我就知道了。”

“你看他們是哪國人?”

女人似陷入沉思。旁邊的小孩說道:“俠客胸懷天下,四海爲家,義之所在,萬死不辭!”

女人轉身狠狠一巴掌拍到小孩頭上:“公子問你了嗎?多嘴!”又回過頭去對信陵君道:“這五人是外地人,但都操本地音,不然說什麼小奴也聽不懂。”

“他們的音和我一樣嗎?”

“公子是官音,他們是硬變的,當然和公子不同。”

“你不認識他們,又說他們是俠客,爲什麼?”

“他們一定是探聽到大軍要來,預先來報信的。後來城裡遣他們出城講和,卻……死了。”

信陵君道:“猜對了一半。他們見說和不成,意欲謀刺,卻傷了鄭公子!”

女人聽到這,神情落寞,長嘆一聲:“果然是……俠客。”

“你早就知道他們是俠客?”

“大軍臨近,誰人不知?如果是尋常人家,早走得遠遠的,只有俠客纔會以身犯險,救人危險。”

“你以前見過他們?”

女人搖搖頭。

“我是說你以前見過其他的俠客?”

“嗤!”女人突然笑出聲來,“小奴居於城外,門口只有一簾,什麼貓啊狗啊都進,什麼沒見過!只不過沒人像公子這般東問西問。”

信陵君也露出笑容:“勞頓了一日,卻也是乏了,見着你閒說說。”

女人露出嫵媚的笑:“公子勞頓了,小奴給公子好好鬆鬆,包管公子滿意!公子只要隨意給個一斗兩斗的便好!”

信陵君用眼神止住她,說:“你只與我說說俠客之事。我且閉上眼聽,這就好了。”

女人眼中顯出溫暖,道:“小奴就給公子講一個大俠客聶政的故事吧!”

信陵君心頭一震,口中不由得“啊”了一聲。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他在許多年前就從門客那裡聽到過這個故事。但在躲過一場刺殺後,現在又突然從一個女人那裡聽到“聶政”兩字,令他迅速睜開眼,右手不自主地伸向劍柄。

女人坐在前面,神色不變,道:“公子聽過?”

信陵君心中一沉,輕輕抽出銅劍,橫在膝頭,道:“聽是聽過,但卻不想你也能說。這故事太精彩,不能空聽,我且擊劍以爲和。”左手指尖輕彈劍身,發出“錚”的一聲,餘音嫋嫋。

女人俯首道:“請公子安坐!”

信陵君再次閉上眼,但卻放開全身警覺,罩向那女子。那女子渾如不覺,似沉浸入飄渺的故事之中。

“聶政本是韓人,因爲殺人,遠走齊國,在市井爲人屠狗宰羊爲生,奉養一母一姊。”

信陵君聽至此,拍了一下銅劍,那小孩應一聲:“好委屈!”三人應和,婉如一體。

“一日,濮陽嚴仲子來訪,聶政避而不見。仲子連訪多日,方得一見。”

信陵君又一擊節,小孩應道:“好氣慨!”

“嚴仲子請出聶政老母,堂前叩拜。堂下襬下酒肉,賓主盡歡!”

一聲金音,小孩道:“好度量!”

“酒酣,嚴仲子獻上百金,爲聶政老母拜壽。聶政大驚,固辭不受。”

小孩道:“卻是爲何?”

“聶政道:臣固不知君子所爲何事。但老母在堂,賴政供奉,不敢以此身許他人!”

又一聲金音。小孩道:“好孝道!”

“一晃多年,聶政老母過世,聶政守孝經年。乃除去孝服,潛到濮陽,拜嚴仲子。”

小孩道:“好義氣!”

“嚴仲子道:韓相韓累,多欲害臣。其與韓王爲宗,左右多甲士。臣欲除之而不得,不得已走濮陽。”

小孩道:“好心酸!”

“聶政道:此事不得張揚,須得臣一人一劍,才能成功!”

小孩道:“好勇氣!”跟着一聲金音。

“聶政單劍入韓都,直入相府,刺韓累於階上。衆人大驚,紛紛圍上來。聶政一人一劍,格殺數十人!”

金聲連連不息。小孩道:“好武藝!”

“韓國甲士圍上來,手持鐵弩,引而不發!”

小孩道:“怎麼好?”

“聶政心知難出,乃用劍劃破自己的臉,挖出自己的眼,割下自己的鼻和耳,再刺進肚子,用力一拉,腸子流出!”

小孩道:“好可怖!”

“聶政這麼做,一是爲了不爲甲士生俘,二是爲了不被認出,連累他人……”

小孩道:“好心思!”

“韓王懸賞尋找識認者。聶政之姊聶榮趕往韓都,認出聶政,遂大呼道:此軹深井裡聶政也!大呼三聲而亡!”

小孩未再出聲。靜默良久,帳中才現出一聲低緩的金聲,嫋嫋不絕!

女人見信陵君仍微閉雙目,俯首道:“公子以爲如何?”

信陵君睜開雙眼,以手拍膝道:“善,甚善!卻不知師從何人!”

女人道:“有什麼師從,不過自小聽人講,心裡竟會了!”

“哦――,從小聽何人講?”

“嘻嘻……”女人又一次笑出聲來,“城中市井,哪裡不得幾個說古道今的!公子怕是住得憋悶了,尋小奴開心!”

“這城中有嗎?”

“前幾天還來過。大軍開過後,就多走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

“就這城中便有?那大梁城中呢?”

“自然是有的!難道公子不知!”

“不……不。你說古甚得我心,敢請到府中!”

女人顯然吃了一驚:“不……不敢侍奉貴人,但得鬥粟足矣!”

信陵君伸手製止她:“大軍將至,我要去大帳了。煩請繼續看護鄭公子,我絕不負卿!”言畢深施一禮。

女人連忙閃避一旁,連稱不敢。

信陵君站起,躬身告辭。女人俯首回禮,臉漲得通紅。

第59章 拜將第70章 蔡澤第334章 訪友第152章 賈匏第113章 計糧第27章 降服第270章 賞罰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65章 執帚第17章 奸細第144章 訪老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178章 驚訊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59章 拜將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372章 巴姊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40章 勵士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80章 司馬堂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1章 除警第213章 贈劍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3章 伐兵第131章 麻太公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2章 俠客第155章 共其利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20章 封賞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95章 覆命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61章 席議第105章 夜談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97章 會魏齊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38章 議兵第213章 贈劍第237章 圖秦第49章 庭議第144章 訪老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44章 訪老第164章 失散第25章 仲嶽第132章 晉見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58章 女閭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29章 初戰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39章 列陣(二)第121章 豪強第365章 執帚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86章 尉府第128章 階父第70章 蔡澤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21章 除警第113章 計糧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64章 失散第334章 訪友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62章 傷營第338章 祭壇第31章 陷城(二)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64章 失散第283章 陳公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