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城外的女人

鄭安平一覺醒來,感覺全身疲倦盡除。身下的秸杆很厚,很軟,略有些扎。屋裡很暗,但這裡靠着窗,一片陽光已經照到自己的臉上。鄭安平從沒有起得這麼晚,每天踏着晨曦,甚至星光出門,是他的常態。

“太累了。”他原諒了自己,伸伸腿,從腿到腰全是痠痛,略略轉動一下身子,全身骨節咯吧吧發出一連串爆錯聲。

在疼痛的刺激下,鄭安平眼前閃過昨天的經歷:他頂着月亮出發,在一片廢城外停下,隱藏起來;然後發現一隊秦軍銳士……

鄭安平猛然坐起,然後他記起自己的弩、箭和戟都還在信陵君的車上,自己完全是赤手空拳。他擡眼望了望,皮甲和兩隻糧袋還踡在秸杆旁的牆邊。

門外閃過女人的身影,她顯然在忙着什麼。

鄭安平從草墊上站起來,拍打下衣裳上沾着的秸杆,準備離開。女人似乎聽到屋內的動靜,走了進來,在門邊跪下:“爺晚上睡得真甜!在空閒常來小奴這兒,每晚都能睡得香甜的。”她一邊說,一邊推過來一隻瓦罐。

鄭安平第一次仔細地打量了一下這個夜間和自己一起睡的女人,瘦瘦弱弱的,身上穿着三層襦衣,都破了,這裡那裡露出肉來,滿臉堆着笑。

“你今年多大了?”鄭安平回身去取糧袋,口裡不經意地問道。

“小奴孤苦,不知有多大。一直被鄉里養着。”

鄭安平把小罐裝滿,穿上皮甲,把糧袋背上,走出門去。

門前視野開闊,裡前的廣場、廣場上的草垛、廣場邊的大樹都歷歷在目。鄭安平心中一動,覺得現在就去管城,也不知該找誰,總不能直接說見信陵君吧,還是等麻三等來了,一同進管城比較合適。於是對那女人說:“敢請再借一宿,明日再走!”

女人眼中掠過一絲驚恐:“小奴家中沒有糧,恐怕……”

鄭安平答道:“我只吃自己帶的餱糧,再給你一罐粟米可好?”

女人遲疑地看着鄭安平,緩緩點點頭。

鄭安平又道:“擔水啊,打柴啊,我都可以助力。”

女人臉上閃過一絲紅潤,低頭道:“不敢勞動爺……”

這時,一個小男孩巔巔地跑過來,手裡捧着一隻小罐,裡面盛着剛打出的水:“娘,又一罐水。”卻猛然間看到門邊的鄭安平,一臉笑容凝成了驚懼。

鄭安平看一眼一臉驚恐的小孩,從他手裡接過幾乎要掉的瓦罐,把水倒進一個大罐裡。

女人先回過味來,照着小孩的頭拍了一巴掌:“傻伢!這是大!”

鄭安平說:“去給大拿一個大罐子,我們一起去汲水。”

小孩疑惑地看了鄭安平一眼,又看看那個女人,走到房檐下,抱過一個又大又髒的瓦罐,大圓肚,小小的口,讓人覺得像是裝酒的。鄭安平接過罐,用手掂了掂,有些份量。他脫下皮甲和糧袋,把手伸進罐口裡提着,對小孩說:“帶大去汲水。”

小孩看了看鄭安平,又看了看那女人,也抱起水罐,向河邊走去,鄭安平隨後跟着。

河離小屋有好長一段路。小孩抱着水罐,不敢走快了;鄭安平也耐心地跟着他慢慢走。隨口問道:“你叫什麼?”小孩不答。“你幾歲了?”小孩也不答。鄭安平又問:“你家經常有大來嗎?”小孩似乎很生氣,跺起了腳。“他們都對你們不好?”小孩終於狠命地擠出兩個字:“不好!”

鄭安平說:“你放心,大會對你們好!”

小孩委屈地說:“你欺負我娘!”

鄭安平答道:“沒有啊,我給了一罐粟,啊不,兩罐!”

小孩狠狠地瞪了鄭安平一眼,說:“那也欺負了!”說着加快了腳步。

鄭安平頗覺無奈,只得跟上,嘴裡說:“大從來不欺負人的,……大不騙你,……騙你不是人……”

說話間,兩人來到最近的一條小河邊。時近初冬,水已經很淺了,兩岸長滿了乾枯的蘆葦。小孩下到河邊。這裡由於經常有人汲水,葦子都被拔掉或踩倒。鄭安平跟着下到河邊,覺得手裡的水罐實在髒,就拔下幾根葦子,結成一束,放到河溝中,用力刷起來。小孩汲好水,蹲在一旁靜靜地等着。

鄭安平把水罐裡外刷遍,汲了水,提起來,覺得些沉重,一隻手是提不多久的,決定學小孩那樣,抱着回家。

他脫下上衣,紮在腰間,準備去抱水罐,突然感到一絲恐懼,好像一股威脅正在襲來。鄭安平一驚,四下看了看,聽了聽,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

他走到小孩身邊,說:“這裡坡險,你空手先上去,大把水罐遞給你!”

小孩依言爬上岸坡。鄭安平把小水罐遞上去,小孩彎腰去抱。鄭安平不經意似地問道:“周圍有生人嗎?”

小孩一邊抱水罐,一邊拿眼四下望了望,說:“大道上過來幾個人。”

鄭安平說:“你等會,幫大把大的接上去。”

小孩答應着,眼睛還四下看着。

鄭安平一邊去提水罐,往岸上舉,一邊問:“有幾個人?”

“五個。”

“看得見腰上掛東西了嗎?”

“好像掛着劍。”

“你還認識劍!”

“當然。”

鄭安平好像撐不住沉重的水罐,手一鬆,水罐突然側倒。鄭安平忙抓了一把,還好,水罐沒碎,但水全灑了。

鄭安平只好對小孩說:“你先抱着小罐回去,大汲完水再上去。”

小孩答應着,抱起水罐先走了。

鄭安平見小孩離開,立即閃到旁邊蘆葦深處,從河岸上探出頭去觀望。果然見大道上過來五個人,腰中懸着劍,其中一個還有些瘸,似乎就是昨夜打過交道的那五人。

“他們受了傷爲什麼不離開,而是繼續深入。莫非他們不是一般的奸細,而是刺客?”這一閃念,令鄭安平渾身發冷,汗水也淌下來。他們帶着劍,肯定不是爲了打探消息,而是要殺人。

鄭安平心中的第一個念頭是“逃”。這些人不管幹什麼,只要自己不干涉,他們絕不會對自己過不去。

但是……如果他們不會跟自己過不去,那爲什麼要逃呢?這不是引火燒身嗎?鄭安平心中自然又打起一個念頭。

就躲在這裡,等他們過去了就行了。他們絕不是衝我來的,我這條賤命還不值五個銳士出手。信陵君還差不多。

信陵君!這個念頭又把鄭安平嚇了一跳。如果他們是衝着信陵君來的,昨夜躲在橋下就是最好的行動位置。

他們行刺失敗了,按理應該回去,爲什麼要繼續深入呢?信陵君已經進了大營,難道……

鄭安平腦海裡閃出昨夜信陵君和晉鄙決絕的面色。按計劃,信陵君應該現在剛出長城,這五名銳士應該是前往另一個伏擊地去解決信陵君。而信陵君顯然也事先得到消息,才冒險星夜單車趕赴軍營,躲開銳士的伏擊。

鄭安平不知道自己想得對不對,但僅僅是這個念頭就已經讓他渾身震顫:這意味着有人把信陵君出使軍營的消息傳出去了,而且傳得那麼及時,秦軍竟來得及佈署下殺手。

但現在的情況是信陵君已進入軍營,看來秦銳士的刺殺任務徹底失敗了。但他們渾如不如,還繼續趕往下一個伏擊點,等着信陵君路過時,發出雷霆一擊。

“你們沒機會了!”鄭安平幸災樂禍地想着,但馬上又自嘲起來,信陵君的死活又與你何干!他是王子、王弟,大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信陵君,門下門客數千。自己不過是一介武卒,雖然比下有餘,但也不過爾爾。魏軍中武卒五萬,每次出戰都會死傷成千上萬,然後再補充上相同的數目。基本上命如草芥。

“你爲什麼在這兒來?不就是想躲過戰事麼!”鄭安平在心中對自己說,“你還去管信陵君的死活。”不過他裡始終有一個感覺在升騰,那就是昨夜,他,鄭安平,當上了信陵君的車右。

“哼哼,信陵君的車右,自然會關心他的安危了!”他好像在爲自己解釋。臨時當了一夜車右,竟然喚起如此強的責任感,真真可笑。

鄭安平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盯着道上五人的動靜。

道上五人順着大路走來,竟也在邑口樹下坐下,似乎在商量着什麼。突然其中一人似乎看到了那個小孩,指了指那間孤懸在邑外的茅舍。不久,五人紛紛站起來,向着那間茅舍走去。

血涌上了頭,鄭安平發現情況不妙:他們不是路過,而是要在這裡行動!而行動的據點,就選在那個女人住的茅舍;而那裡還留着自己的皮甲,只要一眼就能認出,這些東西絕不是一個女人所應有的,它的主人,一定是一名魏國武卒。

第334章 訪友第155章 共其利第275章 和議第285章 見陳公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55章 段子幹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58章 夜聚第9章 有刺客第70章 蔡澤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章 祭旗出征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57章 交糧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78章 帳議第298章 離華陽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33章 呂太公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44章 神蹟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99章 義士曹包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98章 離華陽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38章 祭壇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05章 夜談第72章 節鉞第126章 傭車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4章 定計第14章 定計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50章 防民第193章 將相和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95章 覆命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82章 出城第242章 撲空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78章 帳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99章 義士曹包第56章 計謀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93章 韓援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7章 降服第156章 過橋第318章 退兵第126章 傭車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61章 秦箭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2章 俠客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58章 藍田玉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35章 貴公子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8章 降服(二)第137章 軍市第219章 夜襲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242章 撲空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147章 尉氏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55章 共其利第235章 貴公子第40章 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