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協合之策

以車右先生聞言大驚,道:“先生何以言此?願先生教我。”

張輒沉聲道:“吾亦不知其詳,但有疑耳。先生其言相會之事。”

車右先生心中驚疑不定,好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樣,坦誠道:“吾亦不知二公所在,實他人相告。”

張輒道:“何人知之詳也?”

車右先生道:“是則大梁城內門衛侯嬴也。侯衛倜儻有高志,吾之舊也。不求名利,不入廟堂,不置家業,不蓄妻子,惟簞食自養。”

張輒道:“蓋高賢也。”

車右先生道:“侯衛命臣自下身份,籍米鋪之舟,入於花坊,說動二公,同舟而歸。”

張輒道:“深入重地,先生只一老一少相隨,智勇可佩。”

車右先生道:“本欲選精壯者數人相隨,惟不得心腹,不敢募之。陳四兄,侯衛所薦也;張祿,吾之舊也。”

張輒道:“陳兄固武卒也,張祿者何人?”

車右先生道:“時運不濟,命中多舛,亦天涯淪落人也。”

張輒道:“何不薦之於芒公?”

車右先生慨然道:“一言難盡……”

張輒道:“敢問舟何往也?”

車右先生苦笑道:“舟已備,而二公爲公子所挾,故不得歸。舟當至大梁。”

張輒道:“如舟至大梁……”望向郭先生。郭先生道:“諸先生見在啓封,必有所得。”

車右先生道:“公子門下尚有人在啓封?”

張輒道:“先生當知,君上門下如臣等,只堪驅使。其高人隱士,何其多也。”

車右先生道:“國人盡知,先生乃公子肱股,何自謙也。”

張輒道:“君上以王命總魏軍,雖殘破之餘,非無振作之意。又值秦人陷啓封,入我大梁心腹,君上甚憂之。故獎勵士氣,秣馬厲兵,直趨啓封。臣等特其前驅,先入啓封,得其虛實耳。”忽然似想起來什麼,道:“先生言貴府掌大梁城守,正堪協力。於啓封得見先生,豈非天哉!”

車右先生有些吃驚道:“信陵……公子率軍至啓封城下?奈何不見?”

張輒道:“善戰者,藏於九地之下,動於九天之上。先生其見也。”

車右先生左右看看,道:“是也。張、郭二先生皆魏公子府貴人,前與先生同行者,蓋武卒也。……此生蓋亦武卒乎?”

郭先生介紹道:“賤族子仲謹,見在啓封驛。願先生看顧!”

車右先生作禮道:“蓋郭先生哲嗣……啓封驛?亦得見秦兵乎?”

郭仲謹敬禮道:“然也。”

車右先生道:“虎口餘生,實可幸也。”

張輒道:“多歷艱難,始得脫也。”閒話打住,重新轉回正題。張輒道:“先生與啓封二公何約?”

車右先生道:“但言鄙家主總司城防,聞啓封陷落,二公難明,心下難捨,特命臣等矯裝而來,相機救應。今幸得二公無恙,喜不自勝。特請二公回大梁,佐家主共守大梁。二公聞言,心下激動,遂與臣約,同舟而行。不意竟遇先生,變生意外。”言下不勝唏噓。

張輒道:“車先生勿憂。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二公雖不得入大梁,蓋入信陵君帳下,不亦安乎!大梁被兵鋒,君上難安,遂整軍星夜兼程,以勤王事。今得先生,既告芒公主大梁城守,先生又爲芒公智囊。今隨二公入信陵軍營,天作之合,莫若此也。內外相應,豈懼強秦。”

車右先生強笑道:“爲公子效力,臣之幸也。然敝主嚴令,豈敢遲誤。”

張輒道:“先生何誤也?芒公命先生援二公,今二公安若泰山;芒公賴先生抗強秦,今先生身臨溝壑,面應鋒鏑……芒公之處,自有君上代爲解說,先生勿憂。況今秦人兵臨城下,先生單身入城猶其難矣,何況二公!不若同往營中,憑先生一言而滅萬虜,稍展胸中之志,寧不快哉!若輒等稍堪驅使,定效全力。”

車右先生道:“微賤之身,安當先生之言。先生不以臣猥劣,臣不敢不從命。”

張輒道:“先生真妙人也。簫間先生見在營中,又得先生相助,直芒公親至也。”

車右先生道:“以臣猥劣,何敢與簫先生並論。簫先生亦侍公子左右乎?”

張輒道:“見在晉鄙大夫麾下,整頓軍務,行列齊整,非吾等所能及也。”

車右先生道:“簫先生經緯天地,蓋天下奇才也。時晉大夫督廢管城,獨取張、簫二先生,張先生其匹也。”

張輒道:“以臣之拙劣,安敢匹簫先生。時與簫先生同居大夫麾下,先生終日忙碌,不得一閒;臣則高坐帳中,荒廢時日。此優劣可見矣!”

車右先生恭維道:“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此之謂也。”

張輒又把話題轉回來,道:“芒公既總城守,必有妙策。願先生詳爲之計,以開雲見日,拔除迷頑。”

車右先生尋思片刻,覺得把大梁城內的複雜局面,以及各府間複雜的勾心鬥角簡單說說,並無壞處,遂字斟句酌道:“兵未起,王命以大梁尉替回公子……”

張輒接口道:“果然如此。奈何爲此臨陣換將之舉,豈不聞軍之大忌乎?”

車右先生知道信陵君門下難免有怨氣,遂詳細解釋道:“大梁城外十萬饑民,嗷嗷待哺。時值國難,如無善策,則十萬賊也。故先計除之。萬餘武卒,亦應急投用武之地。乃令大梁尉引軍躡秦軍,與之死戰,縱若不勝,一挫秦鋒,二滅內患,一舉而二得之。亦全武卒以爲城守。唯公子千金之軀,不可投於險地,故以大梁尉出陣,公子歸都。”

張輒道:“果是如此。大梁尉已至軍中,惟身心俱摧,難以領軍。君上乃勉爲其難,暫代領軍。”

車右先生驚詫道:“原來如此。城中計之,大梁尉離城次日,公子必歸。故先生言公子在此,出臣意外。大梁尉離城時,龍驤虎步,何以至此?”

張輒道:“呂伯言,大梁尉聞啓封失陷,遂以昏昧,一病不起。”

車右先生道:“呂伯何人?”

張輒不願說出呂伯與信陵君的關係,含糊道:“呂伯者,大梁尉所任,濮陽行商也。大梁尉病後,呂伯蓋總其事。”

車右先生點頭道:“大梁尉亦得行商之助乎!啓封失陷,乃在策中,何至昏昧。”

張輒失驚道:“啓封失陷,乃在策中?朝中貴人早知啓封有變?”

車右先生道:“此非難知。長城之外有公子重兵,急切難克。故秦人南移,自當趨啓封。”

張輒道:“何不斜趨大梁?”

車右先生道:“先生取笑了。以先生之明,諳曉軍事,自知斜趨大梁,必是腹背受敵,兵家大忌也。”

張輒道:“然啓封,腹心也,四戰之地,無險可守,無城池可據。西有韓,東北有魏,南有楚。秦人入此,不啻虎入牢籠。何以自保?”

車右先生道:“先生既入啓封,必也了知虛實,可有破敵之策?”

張輒聞言,一時語塞,勉強道:“是故正欲車先生與二公相助耳!”

車右先生大概知道張輒也無對策,就不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道:“大梁尉既一病不起,公子自領大軍躡秦軍乎?”

張輒道:“然也。君上親率飢疲之軍,直趨啓封。以臣等爲前驅,必與秦人死戰。願先生相助。”

車右先生道:“奈何如此,奈何如此!千金之軀,不立危堂,而況鋒鏑。如之奈何!”

張輒道:“先生勿憂,君上引軍出陣,必也操左劵,非陷軍於必殺也。”

車右先生道:“張先生胸中必有破秦之策,非臣等所能及也!”

張輒道:“豈敢言破。正欲聞芒公胸中之策,奈何爲大梁尉之病所誤。”

車右先生又想了片刻,道:“敝主自司城防,忽傳王命欲以韓人段子幹立功。故敝主欲以伯子領兵,仲子前驅,叔子催糧,與秦人戰,而功歸段子。”

張輒道:“段子幹何人也?”

車右先生道:“但知其韓人也。私見於王,而王親之,欲以軍功立上位,使相齊宣令於敝主。”

張輒道:“既如此,申公子見在君上營中,而三公子何在?”

車右先生:“計尚未定,王拜敝主將軍,而申公子隨大梁尉出城。此議遂罷。敝主拜相齊總司糧草,段子乾和樑尉公子贊畫軍機,大子寅出城總司各鄉民軍。臣無狀,請令探啓封虛實,以爲動靜消息。”

張輒道:“先生一人,何以知啓封之虛實?”

車右先生道:“是則有救拔啓封令、尉之舉也。二公久在啓封,熟諳地理,及秦軍虛實,故必欲得之。”

張輒道:“先生如未歸,芒公運籌若何?”

車右先生道:“但城守耳,以待秦人蚊附。”

張輒道:“今有公子重兵相助,芒公可展胸中之志矣。先生其可助乎?”

車右先生道:“但有驅使,不敢不從。”

張輒道:“秦人身陷重地,欲戰不得,欲守無險,何以持久?願與芒公同領大軍,兩路臨之,再約韓、楚四向擊之,秦軍可破矣。”

車右先生道:“計之善矣,可言於王,必從之也。”

張輒看着車右先生,苦笑道:“善固善矣,王必不從。”

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7章 點兵第292章 書名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37章 圖秦第87章 武將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64章 布衣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162章 離啓封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72章 節鉞第247章 魏使第26章 謀定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32章 陷城(三)第64章 布衣第24章 調兵第13章 芒家父子第53章 私授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59章 拜將第35章 計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43章 夜行第164章 失散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79章 掌兵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0章 行刺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95章 示警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38章 議兵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章 鄭安平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8章 降服(二)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27章 夜守第58章 藍田玉第80章 司馬堂第47章 龍陽君第4章 信陵君第98章 敵乎友乎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75章 和議第158章 女閭第199章 歸華陽第34章 又見屍身第297章 會魏齊第240章 蓋聶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6章 定奪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36章 宴前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47章 尉氏第321章 管令第338章 祭壇第71章 吹臺第133章 呂太公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59章 拜將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46章 入國第25章 仲嶽第363章 韓警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3章 祭旗出征第44章 入城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49章 庭議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303章 韓襲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2章 陷城(三)第164章 失散第177章 點軍第292章 書名第254章 啓封令、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