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失散

出啓封的車隊,並無秦人護衛。過秦人關隘時,但由領隊的出示節符即可。車隊領隊的正是那日爲華陽尉車右的韓不申。他身邊也環繞着十人,雖然也是短褐,但與周圍的車伕迥然不同,想是華陽城內的韓卒。和尉氏家老喜歡在車尾不同,韓不申始終居於前隊,居中調度的是白艮和呂不韋,陳和在前隊,後隊則是巴宰。呂伯階真的出城後就離開了車隊,把自己的一切事項交給呂仲。反正也是從周圍鄉里僱來的車,並無呂氏其他人蔘與,呂仲也就答應下來。芒申和須伯岸明顯是富貴出身,被韓不申留在前隊,作爲管理整個隊伍的傳令使者。呂仲領着武卒居中,曹包則與諸唐氏居於後隊。呂伯自然是去找到呂仲,所以陳四和啓封令、尉都在中隊,由武卒護衛;後隊的唐氏暫時不知情,但知道前面被呂伯帶進了人,提高了警惕。

跟上呂伯的陳四隨着車隊走了會兒,找不到車右先生,正慌亂間,車隊中有一人向他打出了武卒的暗號,讓陳四立時放下心來,平靜地隨着車隊而行,相信車右先生定是早有安排。惟一熟悉車右先生的芒申,由於在前隊,處於韓不申的嚴密控制之下,反而什麼也不知道,出城時,車右先生離得較遠,兩人也未謀面。這也是陰差陽錯。

車右先生隨着車隊一直走到啓封關隘附近,才恍然意識到事情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乘着車隊過關減速,他打算加快腳步往前趕,但卻被車隊後尾的人客氣地阻擋在車隊範圍之外。這下車右先生慘了,他自然沒有出關的節符;因爲完全出乎預料,他連爲什麼出關的瞎話都還沒編圓。車右先生自然知道,在秦人的眼皮底下不能做任何出格的事,只能無可奈何地看着車隊絕塵而去;自己趕緊編瞎話,接收秦人的盤問。

清醒過來的車右先生,還是很有智慧的,他很快以高超的演技,扮演了一名在啓封行商的鄭人,因爲家中老母生病,趕着回家探望。秦人沒有爲難他,但不許他出關,命他回啓封領節符,明日再行。車右先生再三哀求無果,只得悻悻往回走,臉上滿是焦慮。

天色漸漸暗下來,車右先生心裡想着下一步該怎麼辦?大梁的糧船肯定已經啓航,自己怎麼也追不上了;啓封令、尉被呂伯帶着,跟着車隊走了,那肯定是要落到信陵君的手中。自己大約還是得回到米鋪,先借宿一夜,明天再托米鋪幫忙關到節符出去。

車右先生想到這裡,也不知是喜是悲。自己獨自帶出啓封令、尉,自然功勞巨大,但風險也很大;跟着信陵君,風險小了,那功勞自然要歸於信陵君。信陵君何許人也,魏王親弟,在魏王還未即位時就封了君,手下三千門客,個個一方人傑;他派門客把啓封令、尉救援出去,無人感到意外。自己呢,雖然深入秦人腹心,帶出了啓封令、尉,但自己卻出不了啓封,說出去誰也不信啓封令、尉是自己救出來的。“唉,身值亂世,得保首級可也!”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就在車右先生自艾自怨之時,前面朦朧中出現幾個人。天色如此之暗時,還有行人?車右先生嚇得不輕,趕緊停止胡思亂想,向前看去,不料卻發現是熟悉的人:張輒和郭氏父子,旁邊還有兩人卻認不真。

張輒遠遠看見前面的人影,即已認出是車右先生,感到十分奇怪。但由於身邊有尉氏家老和曾季,不敢多言,只能悄悄暗示郭先生。郭先生和郭仲謹也認出了前面的人就是車右先生,相互也暗示了一下。走到近前,車右先生突然躬身行禮道:“張公子救我!”

張輒連忙停下腳步,假意上前認了認,道:“此非車先生乎?奈何在此?”

車右先生道:“臣母有疾,臣欲星夜往視。奈事起匆忙,未得節符,不得出關。公子若行,萬乞提攜!”

張輒知道情況與預想有差。他想着芒申在車隊中,怎麼也能有所照應,不料是這麼個結果。事已至此,他只得將身邊的尉氏家老介紹過來,道:“此尉氏家老也,可拜求之。”

車右先生何等聰明,聞言馬上拜伏於地,顫聲道:“家母有疾,非人子可堪,萬乞尉老憐之,將攜一程!”

尉氏家老偷偷望了曾季一眼,見曾季面無表情,遂道:“既爲人子,豈有空手望母,必有所隱。”

張輒見尉氏家老說得如此明顯,不禁莞爾。車右先生連忙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掏出來,約有二三十,奉於尉氏家老,道:“事出倉促,難以應付,但求親見一面,不事多也!”

尉氏家老轉向張輒問道:“汝何以知之?”

張輒道:“此通家之好也。”

尉氏家老道:“既與公子通家,且隨身後!——此子長衫,何以與公子通家?”

張輒隨口道:“足智多謀,家賴以存。”

尉氏家老又望了眼車右先生,似乎想看出哪裡有足智多謀的樣子,足以當得“家賴以存”四字,但有些失望。想張家破敗出於一些意外,這位車先生提供了些幫助吧。

相比起尉氏家老的興趣,曾季似乎對車右先生一點興趣沒有,對隨行中增加的這人,連多一眼都沒有,更不用說接話了。車右先生見張輒沒有向曾季介紹,不知底細,也就不主動招惹。

尉氏家老有些多話,對穿長衫的三人沒有興趣,只愛找士子張輒說話:“張公子身爲士子,所交盡長衫,奈何?”

聽了這句話,車右先生心中一震。他見張輒士子裝,郭先生長衫,郭先生可以進青樓接張輒出去,完全是一副家臣的姿態;但聽尉氏家老所言,他們倆似乎是交好,而非主僕。他趕緊提醒自己,句句慎言,萬一一句出錯,自己的小命不說,連信陵君都陷進去了,主公芒卯說不得也脫不了干係。

張輒道:“不肖子弟,得諸公助力,所得多矣,焉敢下之。”

第65章 梁氏賈米第77章 聚兵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81章 換防第87章 武將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38章 席次第270章 賞罰第52章 私議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66章 濮陽呂氏第二章 戰警第164章 失散第68章 城北驛第92章 整軍第262章 傷營第88章 武卒第169章 誘供第12章 張輒第293章 韓援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54章 賣王第261章 秦箭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58章 女閭第295章 示警第133章 呂太公第105章 夜談第199章 歸華陽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92章 整軍第49章 庭議第143章 夜行第302章 報喪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99章 歸華陽第238章 議兵第152章 賈匏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72章 節鉞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49章 庭議第80章 司馬堂第104章 夜訪第321章 管令第294章 陰謀第68章 城北驛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57章 樑尉公子第63章 商賈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0章 封賞第219章 夜襲第327章 夜守第69章 芒氏大子第302章 報喪第282章 疑雲第38章 列陣(一)第199章 歸華陽第206章 洗塵第242章 撲空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57章 樑尉公子第103章 危機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67章 交酒第320章 封賞第1章 鄭安平第356章 訪圃田第144章 訪老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18章 退兵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45章 除夕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02章 倉城第1章 鄭安平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83章 俠士第228章 戰臨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171章 信用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04章 夜訪第68章 城北驛第49章 庭議第133章 呂太公第36章 定奪第248章 中人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