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共其利

尉氏家老停了停,似乎在組織材料,忽而想通了,話語便源源而出:“秦人歲歲征戰,每戰必斬萬級,秦王以是而得武名,秦人身死而不顧,何者?秦人以軍功授爵,一日不戰,則民無爵,無爵則不威。秦人慾立功,必也無日不戰,雖死不顧;此秦王與秦人共其利也。秦人輕出,車杖在後,秦人棄之不顧,一日夜而奔啓封,而四方裹糧而至,何者?賈高而糴,秦與三晉共其利,故雖無輜重,而輜重在民。韓相欲得其利,星夜至尉氏;尉氏欲得其利,不旋踵而得糧萬鍾,韓相與尉氏共其利也。尉氏糶糧而曾氏爲前驅,尉氏與曾氏共其利也。汝賈匏瓠而呂氏破財,尉氏與呂氏共其利也。汝知之否,尉氏與呂氏共其利:其欲附尉氏而入啓封,必也利尉氏;汝賒賬還錢,乃引其入啓封,尉氏之利何在哉?” щшш ⊙ttKan ⊙¢O

一通長篇大論說得周圍的人個個迷糊,大約只有張輒能夠大致分辨出其中虛實真假。待周圍的人叫過好後,他繼續套話道:“不償呂氏,固如尉老所言,韓相與尉氏共其利,尉氏與曾氏共其利,則猶未明也,願尉老開示!”

尉氏家老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張輒,道:“秦人高賈糴,韓相欲糶,其可得乎?豈非得罪於三晉也!必也他者出,利益均沾而後可。”

張輒道:“尉氏糶糧,尉氏得錢,韓相利益何得?”

尉氏家老道:“此非汝淺識者所能知也。尉氏欲得大利,必也掃囷而出糶,尉氏上下以何爲生?錢可食乎?必也糴之於韓相也。尉韓得無共其利哉?”

張輒道:“若韓相高其價而賈之,奈何?”

尉氏家老道:“此不共其利也,天下何人服其勞?”

張輒道:“尉氏不糴於韓相,另擇價低者糴,奈何?”

尉氏家老道:“尉氏欲韓相更利尉氏乎?結好韓相,尉氏之所欲也;尉氏服其勞,韓相之所欲也。所欲者同,乃共其利也。”

張輒道:“韓相與尉氏共其利,如尉老所言。尉氏與曾氏共其利,何謂也?蓋以財傭之,即共利乎?”

尉氏家老道:“此又非汝淺識所能知也。”

張輒道:“唯願尉老釋之。”

尉氏家老沉吟片刻,壓低聲音,神秘道:“此亦非如吾等所能知也。”

張輒察言觀色道:“雖然,尉老必知之。”

尉氏家老頗爲欣賞地看了張輒一眼,道:“雖不能中,亦八九矣。其中關要,其在陳筮乎!”

張輒很體貼地送上一句,道:“陳筮何爲?”

尉氏家老道:“汝當志之,曾氏與陳筮同至於韓,陳筮立於朝,曾季隱於野……”張輒當然記得,這其實是自己當初猜測的,但他對陳筮與曾季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有懷疑的,遂想在這裡確認一下,打斷道:“陳曾並立朝野,相互聯繫,何以通消息?”

尉氏家老道:“四方豪傑來投,何人不可通消息。”

張輒自然知道,事情沒有那麼容易。就如信陵君,雖貴爲王子,位即君侯,門下門客衆多,要想從小城與大梁取得聯繫,也十分不易,畢竟距離橫在那裡。鄭國與尉氏之間,距離不短,自己一行,皆是門客、武卒,也走了一晚。唐叔是俠客……哦,俠客,這些四處流浪的人中,誰知道其中有些什麼人?思念至此,張輒心中釋然,想着,這些人也是一股可利用的力量,只是如何才能把他們拉到自己身邊來呢?於是他充滿敬佩地點頭道:“然也。陳曾分立朝野,奈何與尉氏共其利?”

尉氏家老道:“秦人何以託輜重於韓人,非陳筮而何人?韓相見尉氏,尉氏即見曾季,故有此輜重。汝等當知,鄭國車至,當在明日,而秦人裹糧不可三日。早一日得糧萬石,曾氏之功也,尉氏之利也。非共利而何?”

張輒思索片刻,再問道:“陳、曾來韓經年,豈秦韓謀之於年前?”

尉氏家老嘆道:“國之大事,豈庶民所得聞乎!昔鄭當天下之衝,朝晉而暮楚;韓承鄭地,豈能獨抗天下之國,必也暗通明盟,豈獨秦哉!”

張輒道:“韓者,萬乘之國也,寧屈尊於下乎?”

尉氏家老道:“方今七雄,其誰無萬乘。千乘之國如中山者,能獨活乎?縱萬乘之國如齊者,屢霸諸侯,繼絕世而存亡國,冠帶天下,有山海之固,蓋一世之雄也。六國奮勇,一朝而盡滅之,今苟延殘喘,不知命懸幾時。而況韓乎!”

張輒道:“韓於秦久有往來,又與諸晉合盟,亦與齊楚交好。八面取好,此必有高人指點。”

尉氏家老道:“何需他人,韓承鄭地,其政亦然。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此之謂也。入鄭之境,當從鄭之俗,韓王豈能獨外。”

張輒道:“尉老見識卓然,小子敬服。”周圍的人雖然聽不大懂,但張輒在討好尉氏家老還是聽得出來的,遂一齊聲地叫好,表示敬佩,等等。弄得尉氏家老竟也奇怪地有些羞漸,笑罵道:“小崽,但得稱善,其誰知之?”

張輒住了嘴,尉氏家老似也盡了興,不再多言,找了一輛空車,跳上去坐,有幾個年輕人也圍過去,打算蹭車坐,多數人還是在原來的隊列中。張輒見周圍都是些年輕人,覺得套不出什麼來,也就在心裡沉思,對尉氏家老摸不到深淺:有時有驚人妙語,有時又狂妄自傲,不知哪個纔是他的本來面目。

過了障亭,就是一個分叉,五名門客按事先的約定,先行離開,武卒們也加快腳步,往前超行,只有呂伯一行保持着與尉氏一行相同的速度,跟隨前進。又行十里,啓封已經在望。而前隊已經帶了名著冠的人來到後隊,這人身邊的,是一名短褐。尉氏家老見到這人,立即跳下牛車,迎了上去,道:“交涉妥否?”那人道:“此秦營大夫,奉將令接應。”

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128章 階父第270章 賞罰第19章 邂逅第42章 失機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0章 陷城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72章 節鉞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24章 調兵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30章 烤肉第237章 圖秦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03章 危機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34章 旦夕評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98章 離華陽第54章 賣王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92章 書名第369章 賜婚第70章 蔡澤第364章 戒備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64章 失散第26章 謀定第130章 烤肉第68章 城北驛第240章 蓋聶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41章 備戰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22章 善後第142章 刺探第262章 傷營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21章 豪強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98章 離華陽第60章 餱糧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章 祭旗出征第369章 賜婚第344章 神蹟第48章 真心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95章 覆命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76章 敬賢之道第365章 執帚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58章 夜聚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240章 蓋聶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36章 宴前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3章 出城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58章 女閭第93章 故地重遊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2章 張輒第81章 換防第61章 席議第228章 戰臨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06章 洗塵第59章 拜將第372章 巴姊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54章 賣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77章 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