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交糧

秦大夫也不怪郭叔僭越,道:“一乘乘過橋。”郭叔回頭對張輒用鄭音說了聲:“大夫令一乘乘過橋,公子稍待。”自己跑下橋去,指揮第一乘牛車上橋。秦大夫叫過一名秦卒,看其弁冠,應是簪嫋一類的爵位,道:“引其歸倉。”秦卒應喏。秦大夫對張輒道:“汝可隨往聽令!”張輒一臉懵懂地望着郭叔。郭叔對秦大夫道:“吾家公子不通秦音,臣願身往代之!”秦大夫道:“汝於此整車隊事!”轉身對秦卒道:“找個通秦音的魏卒。”秦卒行一禮,不多久帶來一名壯年,鬍子拉碴,看不出年齡。秦大夫指着張輒道:“此韓人也,不通秦音,汝當傳之。”那名壯年微點點頭,又對張輒點點頭。張輒心裡感到怪怪的,不知此人是何來歷。聽得秦大夫說他是一名魏卒,敢莫是原駐啓封的魏軍?他又看了看這名壯年,身材雖不壯碩,但也不單薄,分不出是不是武卒。但他知道,駐防啓封的部隊,只有很少的武卒,通常充任伴長、卒伯之類,士卒多由當地民軍充任,什伍長也多出自鄉里。不過由於啓封集納四方財貨,也有些老資格的武卒願意到這裡來充任驛職。眼前這個人,似乎可以是這所有可能的人中的一個,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特徵。

秦卒也不讓張輒多想,直接把首個過橋的車乘三人,連同張輒和那名魏人一齊帶下了橋,向前而去。張輒故意拱了拱手,似要和這個魏人交談,前面的秦卒大聲道:“不得交談!”張輒故作懵懂地望向魏人,那名魏人道:“不得交談!”張輒趕緊點頭稱喏。

一乘乘牛車在郭叔的調度下過了橋,張輒不知道那名魏人的稱呼,他們倆默默地跟在秦卒的身後。那名秦卒不說話,魏人也不開口,張輒也不好開口,只能裝無聊的樣子,東張西望。

啓封是大梁城南方的防禦支撐,是大梁的南大門,魏國在這裡的駐軍和佈防,以及啓封周邊的地形地勢,張輒自然瞭然於胸。鴻溝的上游正對大梁,這裡的佈防自然綿密:每座橋的東岸都築在壕溝和胸牆,隨着牛車轉到胸牆的後面,可以清晰地看出橋兩側各有一伴,每座橋都有一卒秦軍把守,張輒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一卒秦軍全是弩手。——這已經是防禦力量的上限了。

順着大道向前,是一座座軍營,旌旗一眼望不到頭,估計直到啓封城下。張輒大致在視力所及的範圍內估算了一下,大約有上百座軍營,如果按常規一座軍營五百人計算,僅在他視力所及的範圍內,就有不下五萬人。

秦卒從懷中掏出一支牛角,吹了吹,軍營中出來大約一伴秦人。秦卒示意每座軍營去一乘牛車,魏人轉告了張輒,張輒一一分派:這乘向左,這乘向右……糧食搬完了就跟在車隊的後面。秦卒領着車隊繼續往前走,張輒裝着觀察兩乘運糧車裝卸,站住了腳步,那名魏人也在身邊停下腳步。

張輒問道:“就於各營自取?何不歸倉?”

魏人道:“但一日食耳,何歸倉之有!”

張輒會意點頭,不敢多做停留,就跟着一乘牛車旁邊緩緩而行,兩眼死死盯住秦卒,口中不停道:“啓封鄉里?”

魏人道:“武卒也,居啓封經年。”

張輒道:“日食足乎?”

魏人道:“秦人但日一飧,況魏人哉!”

張輒道:“絕糧幾日?”

魏人道:“自陷至今,猶未食也。”

兩人的對話被牛車的噪聲所掩蓋,加之秦卒對帶路十分上心,不太注意後面的動靜,張輒與魏人的對話進行得十分順利。通過簡短、扼要的問詢,張輒已經大致瞭解啓封陷落的根本原因:秦人至城下時,戍卒並未得到警號,也未及時上城。直到秦人放火燒門時,整個城防都無人指揮,這名武卒在營房中就成了俘虜。

張輒問:“秦人斬首乎?”

魏人道:“凡死傷者皆斬,餘者免。”

張輒心中大震:這有些不符秦人的行動特徵。秦人以首級計功,但得一首級,即得進一爵。秦人的軍功爵那是真金白銀,有相應的土地、房舍、奴僕,可以免罪,可以贖身……,但凡可以想到福利,沒有爵位不能兌現的。殺良冒功,那是上行下效;甚至有爲爭首級而大打出手的。爲什麼這次連魏卒的首級都留下了?聯繫秦人在啓封的所作所爲,張輒感到秦人似乎有了某些改變。

“敢欲重聖賢之道?”張輒心裡暗暗猜測,但很快又否定了,畢竟無情無義的冷酷在秦庭爲時已久,一時半會兒估計還改不了。但小小的施一點仁義,效果還是槓槓的。這不,略一開市,即四鄉來投!

不過百步,又是一座軍營,張輒又分派兩乘牛車到兩邊的營門口,由同樣由秦卒自行搬運糧筐。兩人一筐,很快就能搬完。剛纔的兩乘現在已經悄悄地跟在了車隊的最後。

行經十里,二十乘糧車已經全部搬空。前面還有似乎無窮無盡的軍營。前面引導的秦卒帶着車隊拐向城門的方向。張輒又驚又喜:難不成還要進城?!但很快他就失望了。城門外有一座幄帳,帳前設席設幾,秦卒招招手,讓張輒和那名翻譯過來。張輒等跟着來到幾前,幾前的一名秦人驗過那名秦卒的節符,從案上取出兩支竹節,上面已經寫好了字,交到秦卒手裡。秦卒將其中一支揣進懷裡,另一支交給張輒,道:“可歸矣!”張輒望向魏人翻譯,魏人道:“軍士言可歸矣!”張輒敬禮,道:“何以歸?”魏人翻譯過去,秦卒道:“隨吾歸去。”張輒瞟了眼手裡的節符,上面是秦王室用的正規篆字,而非行商通用的字體,如果不是專門學習,很難辨認。張輒問道:“此節何用?”

魏人翻譯過去。坐在幾前的秦人站起來,直到張輒身邊,用鄭音道:“此節上書‘糧廿乘直玉帛金砂如律’。汝持之以歸,近日必有來收者,可憑之兌玉、帛、金、銅、丹砂等物。”

張輒道:“何直?”

秦人道:“石糧直六十錢,斷不能少!”

第261章 秦箭第36章 定奪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43章 伐兵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321章 管令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62章 兵符第364章 戒備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5章 仲嶽第213章 贈劍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8章 列陣(一)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13章 贈劍第94章 再入小城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73章 樽俎折衝第6章 囿中第247章 魏使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87章 武將第196章 張祿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302章 報喪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21章 豪強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87章 武將第363章 韓警第130章 烤肉第136章 宴前第40章 勵士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6章 囿中第145章 曾季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92章 書名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157章 交糧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74章 將相和第165章 破臉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26章 傭車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4章 調兵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73章 夜議第209章 乘其隙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97章 月下清談第303章 韓襲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7章 圃田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56章 計謀第104章 夜訪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14章 定計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6章 囿中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44章 入城第120章 俠士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50章 防民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章 鄭安平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8章 管城第292章 書名第363章 韓警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93章 韓援第240章 蓋聶第17章 奸細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64章 失散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54章 啓封令、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