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夜行

郭先生道:“尋常商旅,必不於夜間出行。宵行者,非賊即盜。奈何?”

麻三道:“從大道而行,自難避耳目;惟行於鄉里可也。”

唐叔道:“盜亦有道,不必行於鄉里可也。”

張輒道:“唐叔必有以教我。”

唐叔道:“夜行之術,俠士所經行也。如千萬之衆,或困矣;區區十餘衆,有何難哉!”

張輒道:“請唐叔詳言之。”

唐叔道:“詳而言之,有五法:低、疾、伏、輕、散。”隨即起身示範道:“低者,行以低步,矮身不低頭;疾者,迅疾也;伏者,行前必擇定可伏之地,疾行至彼而伏之;輕者,步雖疾,要輕而無聲;散者,人不可衆也,必分散而行。”邊說邊低身快跑幾步,即伏於暗處;稍時躍起再跑,不久即穿過廣場,進入田中;少時突然出現在衆人面前。

張輒道:“唐叔神乎其技也,豈尋常人可得而爲之。然低、疾、伏、輕、散五法,切合要領。諸唐或有得此技者,可爲其前;餘衆隨後跟進可也。”

唐叔道:“先生之言,正合吾意。雖夜行均忌月夜,然道路少人,沿道基而行,必無所礙。然有一事,諸君須知。夜行,起伏難定,衣裳不便。必結衣束裳,盡短而行方可。否則至啓封,衣裳皆裂矣。”

張輒忽道:“吾等以何入啓封。”

郭先生道:“秦設軍市,吾等自以商賈行之。”

張輒看着隨行之人多爲士子裝束,心裡嘆了口氣:又有失算。

郭先生看了張輒一眼,明白了他心裡所想,道:“十餘人正不必相識,三五成羣而入更便。”

張輒望了望周圍,道:“吾等服色各異,大略而觀,諸唐及曹,車行也;鄭、芒及諸武卒,布衣束髮;呂、郭,行商也;吾等,士子也。奈何?”

郭先生道:“此地非營中,可以換裝。只得因服而行其事。諸唐,車行短褐,乃以庸者入城;武卒以布衣入城;吾父子與呂先生作一路,以行商入城;張先生等作一兩路,以士者入城。現時就請入城者留此,餘者旦日仍發華陽。”

張輒道:“先生所言甚是。”然後走到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芒申旁邊,道:“武卒尚餘五七人,至爲緊要,必心耳明通,切切!”

芒申道:“先生且寬心,不過入城運糧,有諸唐在彼,吾等副之,必不賁事。”

張輒道:“華陽城中道路坊舍,布兵疏密,亦當默查之。”

芒申眼中閃過一道亮,隨即平靜道:“喏!”

少時,唐叔引唐氏五人,鄭安平引五名武卒,郭先生叔侄和呂伯,張輒及五名門客,共二十一人會聚到一起。郭先生分派了各自的角色和任務,唐叔則約定了夜行的各種指令信號,以及前行的陣容。唐氏六人在前,以爲前哨,必得路途無礙,直至啓封城下;張輒和郭先生兩羣共九人居中;鄭安平等六名武卒壓後。每羣相距約百步,各指一人以爲聯絡。

分派已定,各人脫下衣裳,結束成一個包裹,背在背上,身上只留內衣,都穿上草鞋,如有布履和襪子,也都脫下,置於包裹中。時值初冬,寒氣襲人,脫光衣服時,衆人都有一絲顫抖。

唐叔看了看周圍,確認沒有其他的眼光注視,率先伏身跳下道旁的小溝中,其他五人自然分成兩個小組,每組三人,跟着跳下溝,向大道而去。然後是張輒、郭先生率領的中隊,人數最多,五名門客分成兩組,前三後二,將張、呂、郭夾在中間,郭仲謹稍稍退後,充當前後聯繫的角色。當最後一名門客快要變成一個黑點時,鄭安平小聲說了聲“啓”,率先跳下溝中,其他五名武卒也自然分成兩組,前後跳下。

所謂溝,不過是道旁雨水自然沖刷形成的一條凹陷,下雨時是自然的排水溝,沒雨了野草茂盛。時值初冬,野草乾枯,尤其刺得人生疼。鄭安平小心地儘量沿着前面人踩倒的草前進,但大腿還是被刮劃得生疼,心想着,要是這樣走個百三四十里,這條腿就不能要了。好在走上大道後,道旁的小溝常有人行,野草不生,步履才稍稍輕鬆些。然而,雖然沒有野草扎腿,石頭硌腳卻是少不了,走上去並不輕鬆,加上還是略微低伏身子,這罪受得大了。

鄭安平回頭看了看跟在後面的武卒,個個面色嚴峻,有的人臉上還滲出汗滴,剛纔脫去衣裳時的絲絲寒冷,已經了無蹤跡。

從華陽至啓封雖說有道,但不像華陽城外寬闊平整,多數是行人踩出來的小道。這條道上並不都有道旁小溝,隱蔽條件很差。好在四周多爲耕地,少有人家,故一路行來,雖然時快時慢,大體還算順利。至於有沒有被偶爾蹲在田邊的農人發現,那就不好說了。由於道邊溝淺,主要靠急行,一行人乾脆走上小道,避開枯草和暗石。

一路急行了約三十里,華陽城已經被拋離視線之外,路邊荒野已經替代了耕地,鄭安平一行在郭仲謹的指引下,鑽進一片較深的草叢中,略作歇息,並協調下一步行動。休息地設在一道小溝旁邊,溝內流水潺潺。鄭安平一行跑出了一身汗,口渴難耐,紛紛跳到溝下,俯身飲水。鄭安平看了看周圍的地勢,把飲水結束了的武卒安排出去觀察周圍的動靜。

歇息稍定,郭仲謹介紹道:“此去三五十里,少有人煙,並無大邑,惟時有兔、狐、狼、蛇。要到距啓封三十里外,鄉里漸多。”

唐叔道:“夜行荒野,需防野獸。人煙稀少,倒不必隱其身形。故下站聚集而行,前行之人,尋幾支木棍,遇草深茂密,或枝枒參差處,開道而行。”

張輒道:“二十一人在道,想不會招來羣狼;蛇雖陰冷,亦不敢出。吾等可以整頓衣裳,聚羣而行。下個歇處,再行商議。”

忽有一門客道:“夜行清冷,腹中飢餓,奈何?”

張輒道:“務要在天明前趕到啓封,途中只能飲水,不便餐食。”

郭仲謹道:“前行五六十里便是館舍,或能餐飲。”

唐叔道:“前路不必急行、遮掩,但平平行去,消耗甚少。”

張輒望了望天,道:“吾等人定而出,時已交夜半。吾等趕在雞鳴到郭兄館舍歇息。”商議已定,衆人把背在背上的衣裳又重新穿上,看着一羣服飾各異的人走在一起,張輒心中又是一陣感嘆。

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95章 覆命第60章 餱糧第12章 張輒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52章 私議第297章 會魏齊第147章 尉氏第357章 管祭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84章 侯嬴第273章 練兵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40章 勵士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65章 執帚第193章 將相和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7章 降服第26章 謀定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40章 蓋聶第230章 司勝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96章 張祿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95章 覆命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235章 貴公子第84章 侯嬴第7章 圃田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13章 計糧第162章 離啓封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260章 議連衡第二章 戰警第71章 吹臺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84章 侯嬴第209章 乘其隙第263章 密議第138章 席次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20章 俠士第327章 夜守第53章 私授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37章 圖秦第16章 巡哨第56章 計謀第16章 巡哨第34章 又見屍身第372章 巴姊第76章 敬賢之道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22章 善後第71章 吹臺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2章 張輒第91章 美酒美姬第371章 司徒遂人125章 洛陽白氏第372章 巴姊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7章 降服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64章 布衣第169章 誘供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4章 調兵第30章 陷城第71章 吹臺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9章 降服(三)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0章 麻三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44章 訪老